“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某依法必须招标的工程,建设单位采用公开招标方式选择施工单位承担施工任务,在工程招标前,某设计单位为该招标项目提供三种屋面防水保温工程设计方案,供业主选择。
方案一,硬泡聚氨酯防水保温材料(防水保温二合一);方案二,三元乙丙橡胶卷材加陶粒混凝土;方案三,SBS改性沥青卷材加陶粒混凝土。三种方案的综合单价、使用寿命、拆除费用等相关数据,见表2.1。
拟建项目的使用寿命为50年,不考虑50年后其拆除费用及残值,不考虑物价变动因素。基准折现率为8%。
在工程招标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A、B、C、D、E 五家单位报名投标,资格预审时因 B 单位非本地企业而未获通过。
事件2:踏勘现场时,C单位口头提出招标文件中的地质资料与现场情况有差异,建设单位工作人员口头答复并予以确认。
事件3:经评审,评标委员会推荐了3名中标候选人,并进行了排序。建设单位在收到评标报告5日后公示了中标候选人,公示结束后,招标人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后,向其提出降价要求,经双方多次谈判,签订了书面合同,合同价比中标价降低3%。招标人与中标人签订合同1周后,退还了未中标的其他投标人的投标保证金。
1.分别列式计算项目使用寿命期内屋面防水保温工程各方案综合单价现值,并比较确定屋面防水保温工程经济最优方案。(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请指出事件1、事件 2中有无不妥之处,请说明理由。
3.请指出事件3有无不妥之处,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问题1:
(1)方案一综合单价现值:
260.00+(260.00+260.00×10%)×(P/F,8%,30)=288.42(元/m2)
(2)方案二综合单价现值:
90.00+35.00+(90.00+90.00×20%)×[(P/F,8%,15)+(P/F,8%,30)+(P/F,8%,45)]= 173.16(元/m2)
(3)方案三综合单价现值:
80.00+35.00+(80.00+80.00×20%)×[(P/F,8%,10)+(P/F,8%,20)+(P/F,8%,30)+(P/F,8%,40)] =194.02(元/m2)
(4)由上面计算结果可知,方案二综合单价现值最低,所以方案二为最优经济方案。
问题2:
(1)事件1不妥。理由:招标人不得以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排斥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不得对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实行歧视待遇。不能因为 B 单位非本地企业而予以排除。
(2)事件2不妥。理由:对于潜在投标人在阅读招标文件和现场踏勘中提出的疑问,招标人可以书面形式或召开投标预备会或答疑会的方式解答,同时将解答以书面方式通知所有购买招标文件的潜在投标人。该解答的内容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
问题3:
(1)不妥之处:5日后公示。
理由: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招标人应当自收到评标报告之日起3日内公示中标候选人,公示期不得少于3日。
(2)“向其提出降价要求”不妥。
理由: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定中标人后,招标人不得就报价、工期等实质性内容提出变更要求。
(3)“双方经多次谈判,签订了书面合同,合同价比中标价降低3%”不妥。
理由:中标通知书发出后的30日内,招标人与中标人依据招标文件与中标人的投标文件签订合同,不得再行订立背离合同实质内容的其他协议。
(4)“签订合同1周后,退还了未中标的其他投标人的投标保证金”不妥。
理由: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招标人应在签订合同后的5日内,退还中标人和未中标人的投标保证金及银行同期存款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