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参考答案:↓
解析:
1.公路工程竣工验收应具备下列条件:
(1)通车试运营 2 年后。
(2)交工验收提出的工程质量缺陷等遗留问题已处理完毕,并经项目法人验收合格。
(3)工程决算编制完成,竣工决算已经审计,并经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其授权单 位认定。
(4)竣工文件已完成“公路工程项目文件归档范围”的全部内容。
(5)档案、环保等单项验收合格,土地使用手续已办理。
(6)各参建单位已完成各工作总结报告。
(7)质量监督机构对工程质量检测鉴定合格,并形成工程质量鉴定报告。
2.公路工程竣工验收有下列主要工作内容:
(1)成立竣工验收委员会。
(2)听取公路工程项目执行报告、设计工作报告、施工总结报告、监理工作报告 及接管养护单位项目使用情况报告。
(3)听取公路工程质量监督报告及工程质量鉴定报告。
(4)竣工验收委员会成立专业检查组检查工程实体质量,审阅有关资料,形成书 面检查意见。
(5)对项目法人建设管理工作进行综合评价。审定交工验收对设计单位、施工单 位、监理单位的初步评价。
(6)对工程质量进行评分,确定工程质量等级,并综合评价建设项目。
(7)形成并通过《公路工程竣工验收鉴定书》。
(8)负责竣工验收的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印发《公路工程竣工验收鉴定书》。
(9)质量监督机构依据竣工验收结论,对各参建单位签发公路工程参建单位工作 综合评价等级证书。
3.参加竣工验收各单位的主要职责:
(1)竣工验收委员会负责对工程实体质量及建设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工程质量 进行评分,对各参建单位及建设项目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工程质量和建设项目等级,形 成工程竣工验收鉴定书。
(2)项目法人负责提交项目执行报告及验收工作所需资料,协助竣工验收委员会 开展工作。
(3)设计单位负责提交设计工作报告,配合竣工验收检查工作。
(4)施工单位负责提交施工总结报告,提供各种资料,配合竣工验收检查工作。
(5)监理单位负责提交监理工作报告,提供工程监理资料,配合竣工验收检查工作。
(6)接管养护单位负责提交项目使用情况报告,配合竣工验收检查工作。
(7)公路建设项目设计、施工、监理、接管养护等有多家单位的,项目法人应组 织汇总设计工作报告、施工总结报告、监理工作报告、项目使用情况报告。竣工验收时 选派代表向验收委员会报告。
施工月份 | 1—7 月 | 第8月 | 第9月 | 第 10月 | 第 11月 | 第 12月 |
实际完成建安工作量 | 3000 | 420 | 510 | 770 | 750 | 790 |
实际完成建安工作量累计 | 3000 | 3420 | 3930 | 4700 | 5450 | 6240 |
问题:
1.指出本案例招标投标过程中哪些文件属于要约邀请、要约和承诺。
2.业主迟迟不与 B 承包商签订合同,是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 规定?说明理由。
3.在业主以尚未签订合同为由另行确定他人承担本项目施工任务时,B 承包商可 采取哪些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措施?
4.本工程预付款是多少万元?工程预付款应从哪个月开始起扣?1—7 月合计以及 第 8、9、10 月,业主工程师代表应签发的工程款各是多少万元?(请列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解析:
1.要约邀请是业主的投标邀请书,要约是投标人提交的投标文件,承诺是业主发 出的中标通知书。
2.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规定。理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招标投标法》的有关规定,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 30 日内订立 书面合同。
3.B 承包商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① 继续要求业主签订合同。
② 向招标监督管理机构投诉。
③ 向约定的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④ 向法院起诉。
4.工程预付款金额= 6240×25% = 1560 万元。 工程预付款的起扣点= 6240-1560÷60% = 3640 万元。
从表中可以看到第 9 月累计完成工程量为 3930 万元,大于 3640 万元,工程预付款应从第 9 月开始起扣。 业主工程师代表应签发的工程款如下:
1—7 月合计工程师应签发的工程款为 3000 万元。
第 8 月工程师应签发的工程款为 420 万元。
第 9 月应扣的工程预付款=(3930-3640)×60% = 174 万元,第 9 月应签发的工 程款= 510-174 = 336 万元。
第 10 月应扣工程预付款= 770×60% = 462 万元,第 10 月应签发的工程款= 770-462 = 308 万元。
参考答案:↓
解析:
1.最短距离S=500m;A区:承包人驻地;B区:桥梁梁板预制场(含水泥混凝土拌和站);C区:水泥稳定土拌和站。
2.还需设置:施工平面图、文明施工牌、消防保卫牌、廉政监督牌(或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
设置混凝土底模不合理,宜采用钢模。
3.现场清表工程需计取冬季施工增加费,需计取高原地区施工增加费,不计取行车干扰工程施工增加费,临时便道1、2、3不按临时设施费计取。
4.(1)场外运输损耗费:
(80+5)×1%×1000=850.00(元)
(2)采购及保管费:
(80+5)×(1+1%)×2.67%×1000=2292.20(元)
(3)碎石材料预算单价:
(80+5)×(1+1%)×(1+2.67%)=88.14(元/m3)
参考答案:↓
解析:
1.该桥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的四大步骤为:开展总体风险评估、确定专项风险评估 范围、开展专项风险评估和确定风险控制措施。
2.报告内容还应包括评估步骤、评估内容、评估结论及对策建议等。
3.针对桥墩施工的风险,施工单位还应进一步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重大风险源的监控与防治措施、应急预案经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和项目总监 理工程师审批后,由建设单位组织论证或复评估。
(2)施工单位应建立重大风险源的监测及验收、日常巡查、定期报告等工作制度, 并组织实施。
(3)施工项目经理或技术负责人在工程施工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教育与 交底;施工现场应设立相应的危险告知牌。
(4)适时组织对典型重大风险源的应急救援演练。
(5)当专项风险等级为Ⅳ级(极高风险)且无法降低时,必须提高现场防护标准, 落实应急处置措施,视情况开展第三方施工监测;未采取有效措施的,不得施工。
4.工程开工后,监理单位应督查施工单位安全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并予以记录。对施工中存在的重大隐患应及时指出并督促整改,对施工单位拒不整改的,应及时向建设单位及公路工程应急管理部门报告。
参考答案:↓
解析:
1.
挡土墙位于路基左侧,因为立面图中从左到右里程是由大到小(或:当人站在挡土墙起点桩号K8+780向挡土墙终点桩号K8+810看时,挡墙位于人的左侧)。构造A为沉降缝与伸缩缝。
2.
(1)超挖换填水稳性好、强度高的材料;
(2)掺加水泥、石灰等进行土壤改良;
(3)增大压实功,提高压实度;
(4)设置片石混凝土等扩大基础。
3.
“模板的拆除顺序遵循先支先拆、后支后拆的原则进行”错误,应为“模板的拆除顺序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顺序进行”。
4.
混凝土表面局部出现有蜂窝缺陷的可能原因有:
(1)振捣设备选择不合理。
(2)过振。
(3)漏振(欠振)。
(4)材料计量不准确。
(5)拌和不均匀(拌和时间不够)。
(6)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合理。
5.
架子工、模板工、混凝土工、机修工、电工。
参考答案:↓
解析:
1.
专项施工方案编制的主要内容还包括施工安全保证措施、计算书及附图。
2.
工序A是钻孔;工序B是清除盲炮(或瞎炮;或哑炮);机械设备C是空压机。
3.
合理。因为光面爆破采用控制抵抗线和药量的方法进行爆破,使之形成光滑平整的边坡,可减小永久性边坡修整的工作量。
4.
H是台阶高度,W是最小抵抗线。
5.
“手机必须处于静音状态”错误。应该:禁止带手机到爆破施工现场(或手机必须处于关闭状态)。
参考答案:↓
解析:
1.公路工程设计变更是指自公路工程初步设计批准之日起至通过竣工验收正式交 付使用之日止,对已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技术设计文件或施工图设计文件所进行的修 改、完善等活动。
公路工程设计变更分为重大设计变更、较大设计变更和一般设计变更。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重大设计变更:
(1)连续长度 10km 以上的路线方案调整的。
(2)特大桥的数量或结构形式发生变化的。
(3)特长隧道的数量或通风方案发生变化的。
(4)互通式立交的数量发生变化的。
(5)收费方式及站点位置、规模发生变化的。
(6)超过初步设计批准概算的。
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较大设计变更:
(1)连续长度 2km 以上的路线方案调整的。
(2)连接线的标准和规模发生变化的。
(3)特殊不良地质路段处置方案发生变化的。
(4)路面结构类型、宽度和厚度发生变化的。
(5)大中桥的数量或结构形式发生变化的。
(6)隧道的数量或方案发生变化的。
(7)互通式立交的位置或方案发生变化的。
(8)分离式立交的数量发生变化的。
(9)监控、通信系统总体方案发生变化的。
(10)管理、养护和服务设施的数量和规模发生变化的。
(11)其他单项工程费用变化超过 500 万元的。
(12)超过施工图设计批准预算的。
4.一般设计变更是指除重大设计变更和较大设计变更以外的其他设计变更。
参考答案:↓
解析:
1.需要进行专项风险评估。
2.当工程设计方案、施工方案、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施工队伍等发生重大变化 时,应重新进行风险评估。
参考答案:↓
解析:
1.对于重大质量事故,事故发生单位必须在 2h 内速报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 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同时报告省级质量监督站和交通运输部质量监督总站,并在 12h 内报出《公路工程重大质量事故快报》。质量事故书面报告如下:
(1)工程项目名称,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名称。
(2)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造成工程损伤状况、伤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 估计。
(3)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
(4)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5)事故报告单位。
2.发生重大质量事故的现场保护措施:
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和该工程的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应严格保护事故现 场,采取有效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
因抢救人员、疏导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应当做出标志,绘制现场 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并应采取拍照或录像等直录方式 反映现场原状。
参考答案:↓
解析:
1.招标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属于分包歧视性条款:
(1)以分包的工作量规模作为否决投标的条件。
(2)对投标人符合法律法规以及招标文件规定的分包计划设定扣分条款。
(3)按照分包的工作量规模对投标人进行区别评分。
(4)以其他不合理条件限制投标人进行分包的行为。
2.公路工程施工招标的评标方法有综合评估法或者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综合
评估法包括合理低价法、技术评分最低价法和综合评分法。
3.合理低价法,是指对通过初步评审和详细评审的投标人,不对其施工组织设 计、财务能力、技术能力、业绩及信誉进行评分,而是按招标文件规定的方法对评标 价进行评分,并按照得分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推荐前 3 名投标人为中标候选人的评标 方法。
技术评分最低价法,是指对通过初步评审的投标人的施工组织设计、项目管理机 构、技术能力等因素进行评分,按照得分由高到低排序,对排名在招标文件规定数量以 内的投标人的报价文件进行评审,按照评标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推荐中标候选人的评标方 法。招标人在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参与报价文件评审的投标人数量不得少于 3 个。
综合评分法,是指对通过初步评审的投标人的评标价、施工组织设计、项目管理 机构、技术能力等因素进行评分,按照综合得分由高到低排序,推荐中标候选人的评标 方法。其中评标价的评分权重不得低于 50%。
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是指对通过初步评审的投标人,按照评标价由低到高排 序,推荐中标候选人的评标方法。
参考答案:↓
解析:
1.除《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的情形外,招标人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属于以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排斥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
(1)设定的资质、业绩、主要人员、财务能力、履约信誉等资格、技术、商务条 件与招标项目的具体特点和实际需要不相适应或者与合同履行无关。
(2)强制要求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的法定代表人、企业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等 特定人员亲自购买资格预审文件、招标文件或者参与开标活动。
(3)通过设置备案、登记、注册、设立分支机构等无法律、行政法规依据的不合 理条件,限制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进入项目所在地进行投标。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招标人应当重新招标:
(1)通过资格预审的申请人少于 3 个的。
(2)投标人少于 3 个的。
(3)所有投标均被否决的。
(4)中标候选人均未与招标人订立书面合同的。
3.《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 2015 年第 24 号)在公路施工招标条件方面明确规定:“施工图设计文件批准后,方可开展施工招标。”而《公路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令 2006 年第 7 号) 的规定是“初步设计批准后就可以施工招标”。
参考答案:↓
解析:
1.
A为锚固钢筋(钢绞线)、B为临时支座、C为支座垫石。
2.
D为梁段吊运存放、修整,E为湿接缝混凝土浇筑与养护。
3.
梁段顶面高程,纵轴线(或中轴线)。
4.
需要进行专项风险评估。因为根据《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总体风险评估达到Ⅲ级及以上的,应进行专项风险评估;
还需进行的步骤包括:确定专项风险评估的范围、开展专项风险评估、确定风险控制措施。
参考答案:↓
解析:
1.公路工程在建项目,施工单位为事故报告单位,所以为 A 公司。
2.事故发生单位必须在 2h 内速报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 部门,同时报告省级质量站和交通运输部质量监督总站,并在 12h 内报出《公路工程重 大质量事故快报》。
质量事故书面报告内容如下:
(1)工程项目名称,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 名称。
(2)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造成工程损伤状况、伤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 估计。
(3)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
(4)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5)事故报告单位。
3.发生重大质量事故的现场保护措施:
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和该工程的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应严格保护事 故现场,采取有效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
因抢救人员、疏导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应当做出标志,绘制现场 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并应采取拍照或录像等直录方式 反映现场原状。
参考答案:↓
解析:
1.土方路基控制的关键点有:
(1)施工放样与断面测量。
(2)路基原地面处理,按施工技术合同或规范规定要求处理,并认真整平压实。
(3)使用适宜材料。必须采用设计和规范规定的适用材料,保证原材料合格,正 确确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4)压实设备及压实方案。
(5)路基纵横向排水系统设置。
(6)每层的松铺厚度、横坡及填筑速率。
(7)分层压实,控制填土的含水量,确保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2.土的最佳含水量是土基施工的一个重要控制参数,是土基达到最大干密度所对应的含水量。根据不同的土的性质,测定最佳含水量的试验方法通常有:① 轻型、重 型击实试验;② 振动台法;③ 表面振动击实仪法。
3.压实度是路基质量控制的重要指标之一,是现场干密度和室内最大干密度的 比值。压实度越高,路基密实度越大,材料整体性能越好。其现场密度的测定方法有:
① 灌砂法;② 环刀法;③ 核子密度湿度仪法。
参考答案:↓
解析:
1.【参考答案】
还需办理基础隐蔽工程质量检验手续。
2.【参考答案】
不合适。因为该挡土墙浸水,应选择强度高、透水性好的材料(或:因为粘土透水性不好,遇水强度差)。
3.【参考答案】
步骤2对应的施工工艺是测量放样。墙身中的构筑物A是泄水孔。
参考答案:↓
解析:
1.关键线路:① ② ④ ⑥ ⑦ ⑨ ⑩和① ② ③ ⑤ ⑧ ⑨ ⑩(或 A→ B→ E→ I → K和 A→C→G→J→ K)。
2.压实工艺参数还有:机械组合、松铺厚度、碾压遍数、碾压速度、最佳含水率 及碾压时含水率范围。
3.事件二中:
(1)正确。
(2)正确。
(3)不正确。正确做法:路堤填料粒径应不大于 500mm,且宜不超过层厚的 2/3; 路床底面以下 400mm 范围内,填料最大粒径不得大于 150mm,其中小于 5mm 的细料 含量应不小于 30%。
(4)不正确。正确做法:施工过程中,每填高 3m 宜检测路基中线和宽度。
4.事件三中正确的工艺顺序为:④ ⑥ ① ⑤ ② ⑧ ③ ⑦。
5.事件三中,填石路堤压实质量控制两项指标是:沉降差、孔隙率。
6.事件四中,监理单位的做法正确。理由:根据《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
(2018 年版)中工程量清单计量规则 204-1-b 所包含的工程内容,边坡码砌的工程量应 计量在“利用石方”子目中,不单独计量。
参考答案:↓
解析:
1.网络计划工期为:480d。
关键线路 B → D → G → H → K 或(① ②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2.成桩试验工艺参数:喷粉压力、瞬时喷粉量、累计喷粉量、提升速度。 实测项目:桩体成桩强度、孔深、桩身完整性。
3.下沉量 1.5m 以下的用水泥土回填;下沉量超过 1.5m,先用素土回填,然后原 位补桩,补桩应超过洞深 0.5m。
4.事件二中施工单位的技术方案分析评价如下:
① 正确。
② 错误。改正:桥台后背回填应顺路线方向,自台身起,其填土的长度在顶面应不 小于桥台高度加 2m,在底面应不小于 2m;拱桥台背填土的长度应不小于台高的 3~4 倍。
③ 正确。
④ 错误。改正:压实度不小于 96%。
⑤ 错误。改正:台背回填在结构物强度达到设计强度 75% 以后进行。
5.事件三中各种情形的索赔处理如下:
(1)工作 B 可索赔 20d。
(2)新增工程可索赔 30d。
(3)工作 I 总时差 60d,推迟 40d 不影响工期,可索赔 0d。
(4)总工期索赔,由于 B 工作与 G 工作不是平行工作,所以 20 + 30 = 50d。
参考答案:↓
解析:
1.一般施工组织设计还应包含:
(1)施工总体部署。
(2)大型临时工程。
(3)主要分项工程施工工艺。
(4)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的保证措施。
(5)安全管理与安全保证措施。
(6)项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
(7)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措施及文明施工。
(8)本工程需研究的关键技术课题及需进行总结的技术专题。
2.桥梁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的描述中正确与错误的评价如下:
(1)桥台基础施工中的施工顺序是错误的,正确的施工顺序为: 围堰施工→基础开挖→基础排水→安装模板→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
(2)1 号墩和 6 号墩的桩基础与承台的施工顺序是错误的,正确的施工顺序为:
筑岛→钻孔桩施工→围堰施工→水中基坑开挖→封底→抽水→安装模板→绑扎钢 筋→浇筑混凝土。
(3)2~5 号墩的桩基础的施工方法的正确与错误逐点评价如下:
① 沉入钢管桩作为施工平台的支撑,用贝雷梁片组成平台骨架,上铺方木形成平 台,正确。
② 冲击钻孔桩的护筒内径比桩径大 25cm,错误,应改为:护筒内径比桩径大 30~ 40cm。
③ 安装钻孔设备后,进行钻孔。对于河床的淤泥覆盖层用冲抓钻的抓斗清除,而 岩层则用轻型冲击钻机成孔,正确。
④ 终孔检查合格后,应迅速清孔,正确。采用清水换浆法,错误,应改为:掏渣 法。清孔时必须保持孔内的水头,提管时避免碰孔壁,正确。
⑤ 在钢筋笼的吊装工作中,钢筋笼接长时每根钢筋应在同一横截面,错误,应改 为:相邻的钢筋接长错开,不能全部在一个横截面内,按规范要求的搭接长度进行焊 接。钢筋笼安放应牢固,以防止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钢筋笼浮起,可在钢筋笼周边安放 圆形混凝土保护层垫块,正确。
⑥ 钢筋笼安放完成后,进行混凝土灌注。水下混凝土采用导管法进行灌注,导管 使用前应进行闭水试验(水密、承压、接头抗拉),正确。施工中导管内应始终充满混 凝土,正确。随着混凝土的不断浇入,应及时测量并提拔拆除导管,正确。使导管埋入 混凝土中的深度保持在 2m 以内,错误,应改为:导管埋入混凝土中的深度保持在 2m 以上 6m 以内。
(4)2~5 号墩的承台施工的相关工序的施工顺序是: 沉放钢套箱→封底→抽水→安装模板→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
(5)桥梁下部墩身施工顺序是错误的,正确的施工顺序为: 下节钢筋绑扎→下节模板安装→下节混凝土浇筑→上节钢筋绑扎→上节模板安装→
上节混凝土浇筑。
(6)对后张法预应力 T 梁预制要点逐点评价如下:
① T 梁预制台座的建造
根据地形选择 0 号桥台这侧河岸的一块高地整平压实后作为 T 梁的预制场,正确。 台座用表面压光的梁(板)筑成,台座应坚固不沉陷,正确,但是,以保证底模不沉 降,错误,应改为:底模沉降不大于 2mm。台座上铺钢板底模并考虑与侧模的连接, 正确,但是,钢板底模和台座应保持水平,错误,应改为:要按规定设置反拱,因为桥 跨已超过 20m。
② 钢筋骨架制作、预应力孔管道的固定和压浆孔的设置
在绑扎工作台上将钢筋绑扎焊接成钢筋骨架,把预应力孔管道按坐标位置固定, 并用龙门吊机将钢筋骨架吊装入模,正确。在孔道两端设置压浆孔,在最低处设置排气 孔,错误,应改为:在最低处和孔道两端设置压浆孔,在最高处设置排气孔。
③ 混凝土浇筑、预应力张拉和压浆
混凝土浇筑达到强度后,按规范要求进行预应力张拉,正确。张拉控制应力达到 设计要求后立即进行预应力钢筋锚固,错误,应改为:张拉控制应力达到设计要求处于 稳定状态时再进行预应力钢筋锚固。从梁两端压浆孔各压浆一次,错误,应改为:在孔 道冲洗干净吹干后,用压浆泵,从最低处开始,在梁的两端压浆孔各压浆一次,直到水 泥浆充满整个孔道为止。
(7)T 梁吊装采用双导梁架桥机架设法是正确的,因为 45m 是重型梁。
参考答案:↓
解析:
1.Ⅲ级围岩长度:970 + 880 = 1850m,占 67.9%。 Ⅳ级围岩长度:210 + 150 + 120 + 170 = 650m,占 23.9%。 Ⅴ级围岩长度:60 + 100 + 65 = 225m,占 8.3%。
2.Ⅲ级围岩采用全断面法、台阶法;Ⅳ级围岩采用台阶法。
3.左洞进口工区开挖支护所需工期:970/135 +(210 + 150)/95 + 60/50 = 12.2 个月。
左洞出口工区开挖支护所需工期:880/135 +(120 + 170)/95 +(100 + 65)/50 =12.9 个月。
施工工期:以右洞为控制工期,准备 2 +滞后 1 + 12.9 +二次衬砌 1 +沟槽路面 3 =19.9 个月。
搭接关系横道图如图 16-30 所示。
4.部分工序位置如图 16-31 所示。
各工序正确排序为:① ③ ② ④ ⑥ ⑤ ⑦ ⑧。
参考答案:↓
解析:
1.补充施工方案的优化内容:施工顺序的优化、施工机械组织优化等。
2.针对平均运距 3000m 的土方宜配置的挖运施工机械为:推土机、铲运机、挖掘 机、装载机和自卸汽车等。
3.全标段土方的平均运距为:(50×150000 + 200×100000 + 3000×80000)÷
(150000 + 100000 + 80000)= 811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