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2025年一级建造师公路实务章节精编题库及答案(754题)


背景资料:

某大桥位于长江的支流,桥垮为 2×30m + 5×45m。两岸桥台采用重力式桥台, 基础为扩大基础;墩为柱式墩,基础为桩基础;上部为预应力简支 T 梁。

1)该大桥的施工组织设计有以下内容:

(1)编制说明;

(2)编制依据;

(3)工程概况;

(4)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

(5)施工进度计划;

(6)各项资源需求计划;

(7)施工总平面图设计;

(8)季节性施工技术措施。 2)有关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和方法描述如下:

(1)桥梁 0 号桥台和 7 号桥台基础施工

0 号桥台和 7 号桥台设计为浅埋扩大基础,基础置于中风化或微风化的岩层上,风 化带浅基岩层覆盖层薄。由于常年有水,故采用围堰施工。施工顺序为:

基础开挖→围堰施工→基础排水→安装模板→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

(2)桥梁 1 号桥墩和 6 号桥墩桩基础和承台施工

1 号桥墩和 6 号桥墩桩基础设计为钻孔灌注桩基础。该段河床泥面较高,风化层较

厚,施工方法为:在 1 号桥墩和 6 号桥墩位置所筑的岛上用钻机全护筒钻孔和灌注混凝 土。钻孔桩完成后打钢板桩围堰,抽水浇筑承台。施工顺序为:

筑岛→钻孔桩施工→围堰施工→水中基坑开挖→抽水→封底→安装模板→绑扎钢 筋→浇筑混凝土。

(3)桥梁 2 号桥墩至 5 号桥墩桩基础和承台施工

2 号桥墩和 5 号桥墩处堰面起伏较大、水深,设计的钻孔灌注桩要求嵌岩较深。考 虑到水深,筑岛围堰施工较困难,决定使用钢管桩搭设施工平台,轻型冲击钻机施钻, 钻孔桩完成后,利用平台吊装钢套箱就位,然后进行承台施工。具体施工方法如下:

① 沉入钢管桩作为施工平台的支撑,用贝雷梁片组成平台骨架,上铺方木形成 平台。

② 在平台上先打入 8mm 厚的钢板制成的内径比桩径大 25cm 的护筒,作为钻孔桩 的护筒。使用定位架保证定位准确。

③ 安装钻孔设备后,进行钻孔。对于河床的淤泥覆盖层用冲抓钻的抓斗清除,而 岩层则用轻型冲击钻机成孔。

④ 终孔检查合格后,应迅速清孔,采用清水换浆法。清孔时必须保持孔内的水头, 提管时避免碰孔壁。

⑤ 清孔完成经成孔检查合格后即可进行钢筋笼的吊装工作。钢筋笼接长时每根钢 筋应在同一横截面按规范要求的搭接长度进行焊接。钢筋笼安放应牢固,以防止在混凝 土浇筑过程中钢筋笼浮起,可在钢筋笼周边安放圆形混凝土保护层垫块。

⑥ 钢筋笼安放完成后,进行混凝土灌注。水下混凝土采用导管法进行灌注,导管 使用前应进行闭水试验(水密、承压、接头抗拉)。施工中导管内应始终充满混凝土。 随着混凝土的不断浇入,应及时测量并提拔拆除导管,使导管埋入混凝土中的深度保持 在 2m 以内。

⑦ 钻孔桩完成后,利用平台沉放钢套箱进行承台的施工。将钢套箱内的泥面整平 后紧接进行相关的工序。

(4)桥梁下部墩身施工

承台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要求后,即进行墩身混凝土施工。墩身分为上下两节施 工,上节高 6m,下节随墩高变化而定。施工顺序:

下节模板安装→下节钢筋绑扎→下节混凝土浇筑→上节模板安装→上节钢筋绑扎→ 上节混凝土浇筑。

(5)桥梁上部后张法预应力 T 梁预制要点

① T 梁预制台座的建造

根据地形选择 0 号桥台这侧河岸的一块高地整平压实后作为 T 梁的预制场。台座 用表面压光的梁(板)筑成,台座应坚固不沉陷,以保证底模不沉降。台座上铺钢板底 模并考虑与侧模的连接,钢板底模和台座应保持水平。

② 钢筋骨架制作、预应力孔管道的固定和压浆孔的设置

在绑扎工作台上将钢筋绑扎焊接成钢筋骨架,把预应力孔管道按坐标位置固定, 并用龙门吊机将钢筋骨架吊装入模。在孔道两端设置压浆孔,在最低处设置排气孔。

③ 混凝土浇筑、预应力张拉和压浆

混凝土浇筑达到强度后,按规范要求进行预应力张拉。张拉控制应力达到设计要 求后立即进行预应力钢筋锚固。在孔道冲洗干净吹干后,用压浆泵从梁两端压浆孔各压浆一次,直到水泥浆充满整个孔道为止。

(6)桥梁上部预应力 T 梁吊装T 梁吊装采用双导梁架桥机架设法。

问题:

1.补充完善一般施工组织设计应包含的内容。

2.请对桥梁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的描述作出评价:

(1)桥台基础施工中的施工顺序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2)1 号墩和 6 号墩的桩基础与承台的施工顺序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3)2~5 号墩的桩基础的施工方法逐点评价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4)写出 2~5 号墩的承台施工相关工序的顺序。

(5)桥梁下部墩身施工顺序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6)对后张法预应力 T 梁预制要点逐点评价其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7)评价 T 梁吊装采用双导梁架桥机架设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知识点:第16章 实务操作和案例分析题


参考答案:↓


解析:

1.一般施工组织设计还应包含:

(1)施工总体部署。

(2)大型临时工程。

(3)主要分项工程施工工艺。

(4)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的保证措施。

(5)安全管理与安全保证措施。

(6)项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

(7)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措施及文明施工。

(8)本工程需研究的关键技术课题及需进行总结的技术专题。

2.桥梁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的描述中正确与错误的评价如下:

(1)桥台基础施工中的施工顺序是错误的,正确的施工顺序为: 围堰施工→基础开挖→基础排水→安装模板→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

(2)1 号墩和 6 号墩的桩基础与承台的施工顺序是错误的,正确的施工顺序为:

筑岛→钻孔桩施工→围堰施工→水中基坑开挖→封底→抽水→安装模板→绑扎钢 筋→浇筑混凝土。

(3)2~5 号墩的桩基础的施工方法的正确与错误逐点评价如下:

① 沉入钢管桩作为施工平台的支撑,用贝雷梁片组成平台骨架,上铺方木形成平 台,正确。

② 冲击钻孔桩的护筒内径比桩径大 25cm,错误,应改为:护筒内径比桩径大 30~ 40cm。

③ 安装钻孔设备后,进行钻孔。对于河床的淤泥覆盖层用冲抓钻的抓斗清除,而 岩层则用轻型冲击钻机成孔,正确。

④ 终孔检查合格后,应迅速清孔,正确。采用清水换浆法,错误,应改为:掏渣 法。清孔时必须保持孔内的水头,提管时避免碰孔壁,正确。

⑤ 在钢筋笼的吊装工作中,钢筋笼接长时每根钢筋应在同一横截面,错误,应改 为:相邻的钢筋接长错开,不能全部在一个横截面内,按规范要求的搭接长度进行焊 接。钢筋笼安放应牢固,以防止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钢筋笼浮起,可在钢筋笼周边安放 圆形混凝土保护层垫块,正确。

⑥ 钢筋笼安放完成后,进行混凝土灌注。水下混凝土采用导管法进行灌注,导管 使用前应进行闭水试验(水密、承压、接头抗拉),正确。施工中导管内应始终充满混 凝土,正确。随着混凝土的不断浇入,应及时测量并提拔拆除导管,正确。使导管埋入 混凝土中的深度保持在 2m 以内,错误,应改为:导管埋入混凝土中的深度保持在 2m 以上 6m 以内。

(4)2~5 号墩的承台施工的相关工序的施工顺序是: 沉放钢套箱→封底→抽水→安装模板→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

(5)桥梁下部墩身施工顺序是错误的,正确的施工顺序为: 下节钢筋绑扎→下节模板安装→下节混凝土浇筑→上节钢筋绑扎→上节模板安装→

上节混凝土浇筑。

(6)对后张法预应力 T 梁预制要点逐点评价如下:

① T 梁预制台座的建造

根据地形选择 0 号桥台这侧河岸的一块高地整平压实后作为 T 梁的预制场,正确。 台座用表面压光的梁(板)筑成,台座应坚固不沉陷,正确,但是,以保证底模不沉 降,错误,应改为:底模沉降不大于 2mm。台座上铺钢板底模并考虑与侧模的连接, 正确,但是,钢板底模和台座应保持水平,错误,应改为:要按规定设置反拱,因为桥 跨已超过 20m。

② 钢筋骨架制作、预应力孔管道的固定和压浆孔的设置

在绑扎工作台上将钢筋绑扎焊接成钢筋骨架,把预应力孔管道按坐标位置固定, 并用龙门吊机将钢筋骨架吊装入模,正确。在孔道两端设置压浆孔,在最低处设置排气 孔,错误,应改为:在最低处和孔道两端设置压浆孔,在最高处设置排气孔。

③ 混凝土浇筑、预应力张拉和压浆

混凝土浇筑达到强度后,按规范要求进行预应力张拉,正确。张拉控制应力达到 设计要求后立即进行预应力钢筋锚固,错误,应改为:张拉控制应力达到设计要求处于 稳定状态时再进行预应力钢筋锚固。从梁两端压浆孔各压浆一次,错误,应改为:在孔 道冲洗干净吹干后,用压浆泵,从最低处开始,在梁的两端压浆孔各压浆一次,直到水 泥浆充满整个孔道为止。

(7)T 梁吊装采用双导梁架桥机架设法是正确的,因为 45m 是重型梁。

进入考试题库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