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参考答案:1.南宋王朝岌岌可危,摇摇欲坠 收复失地,统一祖国
2.作者忧国忧民,报效国家的强烈感情至死不渝,处境凄凉、艰难也“不自哀”,即使梦中也在驰骋沙场,杀敌立功,报效祖国。(意近即可)
解析:
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题空一:诗人由自然界的“风吹雨”又想到国家的风雨飘摇,南宋王朝岌岌可危。题空二:“尚思为国戍轮台”还想着为国家去守卫北方边疆,“铁马冰河入梦来”诗人以“痴情化梦”的手法,表达了自己收复国土、统一祖国的壮志。
2.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把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再分析诗词中的画面,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个人遭遇,莒南县分析作答。“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诗人罢官后,闲居家乡山阴农村,此时境遇凄凉却“不自哀”,而是想着为国家去守卫北方边疆,可见其爱国之情;“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在雨夜,他想到的是风雨飘摇中的南宋王朝,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在梦里驰骋沙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要为收复失地、统一国家而献身的强烈愿望。
第102题
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字词。(4分) ①非宁静无以致远( ) ②非学无以广才( ) ③盖汝若好学( ) ④不然则徒劳费( )
参考答案:①达到 ②增长 ③喜爱,爱好 ④白白地(写“仅仅,只”亦可)
解析:
①非宁静无以致远: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致:达到。
②非学无以广才: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广:增长。
③盖汝若好学:如果你努力学习。好:喜爱,爱好。
④不然则徒劳费:不这样,就白费精力。徒:白白地。
第103题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 ①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②然今遣汝者,恐汝在家汩于俗务,不得专意。
参考答案:①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②现在让你外出从师,是(因为)担心你在家里埋没在俗务之中(或“被俗务缠身”),不能专心读书学习。(意思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的翻译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重点字词:淫慢,放纵懈怠;励精,振奋精神;险躁,轻薄浮躁;治性,修养性情。
(2)重点字词:遣汝,让你外出;汩于俗务,埋没在俗务之中;专意,专心。
第104题 【乙】文“不然则徒劳费,只与在家一般,他日归来,又只是旧时伎俩人物。”中的“然”具体指代什么内容?(3分)
参考答案: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如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述,只要写出“勤奋学习”“专心学习”等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对代词指代对象的理解。代词指代的对象基本上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需要联系上下文加以概括的;二是原文中找出指代的内容,这种情况,指代的内容一般出现在代词之前,找到后可用其替换代词,通读句子视句意变化与否来检验其正误。“这”代指的一般是上文,“那”是代指下文内容。“不然则徒劳费,只与在家一般,他日归来,又只是旧时伎俩人物。”意思是:不这样,就白费精力。如果和在家里一样,哪一天回来,又只是不务正业的人。结合上文“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可知,“然”字指代的是儿子能“勤奋学习”“专心学习”等好学的学习态度。
第105题 选甲文好。理由:【甲】文指明了立志与学习的关系,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而【乙】希望儿子改掉旧习,发奋学习,有所作为。(意思对即可)
参考答案:选甲文好。理由:【甲】文指明了立志与学习的关系,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而【乙】希望儿子改掉旧习,发奋学习,有所作为。(意思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拓展阅读。首先要表明观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班会的主题是“勤奋学习,立志成才”,【甲】文的内容切合此观点,如“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意思是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从正反两面指明了学习需专一、勤奋,并告诉我们立志与学习的关系。而【乙】文“汝若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可望。不然则徒劳费,只与在家一般,他日归来,又只是旧时伎俩人物”,是写父亲对儿子能够改掉旧习,发奋学习,有所作为的希望,与主题“勤奋学习,立志成才”关系不大。故选【甲】文。
【参考译文】
【乙】如果你努力学习,在家里也完全可以读书写文章,弄明白言论或讲求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不用远离父母,千里迢迢地去跟从老师学习。你既然不能这样,即使自己不好学,也不能指望你懂得这个道理。但是现在让你外出从师,是担心你在家里被俗务扰乱,不能专心读书学习。同时,父子之间,我也不希望日夜督促责备你。再者,(在家里)也没有朋友和你一起探讨,增长见识,所以要让你出去走一走。如果你到了老师那里,能够发奋图强有所作为,努力改掉旧的习气,始终勤勉谨慎,那么我对你还是抱有希望的。不这样,就白费精力。如果和在家里一样,哪一天回来,又只是不务正业的人。
第106题
梳理全文,完成下表。(3分)
参考答案: ①儿子捡(拾)橘子 ②气愤、伤心(疑惑) ③儿子显大度
解析:本题考查行文思路。(1)结合第⑤段“儿子很狼狈,身上满是泥水,显然在路上滑倒过。不知为什么,他蹲在过道上,正在捡拾橘子”可知,父母惊讶不解于儿子捡(拾)橘子。(2)结合第⑭段“这些话,就像嗖嗖射出的子弹,连妻子都给伤到了,伤心的泪水迅速充盈了她的眼眶”可知,儿子遭到斥骂时父母心情是气愤、伤心(疑惑)。(3)结合第二十一段“儿子大度地摆摆手:‘算了,没多大事!’我为儿子竖起了大拇指”和第二十二段“回家的路上,妻子关切地问儿子”等句可知,面对儿子显示的大度,父母的心情是赞美、关切。
第107题 根据语境,发挥想象,描摹第③段画横线句子中“我”所“琢磨”的内容。(不超过60字)(3分)
参考答案:示例:(1)十一二岁的孩子了,难道不应该学会独立面对生活吗?不过,他走了一个多小时了吧?外面下这么大雨,该不会出什么事吧?(2)凡事都会有第一次嘛,当然,孩子毕竟要独自横过一条车来车往的马路呢。这都走了一个多小时,按理应该早就回来了呀!
解析:
本题考查揣摩人物心理活动的能力。此题要结合语境进行考虑。由“我对妻子的话不以为意”可见,“我”认为孩子应该独立面对生活,勇于锻炼,不赞成妻子说的“十一二岁的孩子,能独自买菜吗”的说法。由“琢磨了一会,竟也有了担心”可见,“要穿过一条车来车往的马路,况且,外面的雨下得哗哗的”的情况让“我”也有了担心,并且“一个多小时还没回来”。可据此描摹“我”的心理活动,并且表现出“我”的矛盾心理。
第108题
赏析下面两个句子。(6分) (1)外面的雨下得哗哗的,瓢泼一般。 (2)这些话,就像“嗖嗖”射出的子弹,连妻子都给伤到了,伤心的泪水迅速充盈了她的眼眶。
参考答案:(1)用一个拟声词和一个比喻句写出了大雨倾盆的情状,创设了特定的场景,也为后面写自己的担心和故事冲突作了必要的铺垫。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话语比作颇具杀伤力的“子弹”,表现了“胖男人”的诬陷与辱骂在“我”和“妻子”心中所激起的强烈反应。
解析:
本题考查赏析语句的能力。语句的赏析可以从修辞手法,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写作手法,句式结构等入手。答案一般包括赏析角度+写出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特点(情感)。
(1)这句话可从有表现力的词语、环境描写角度考虑。“哗哗”是拟声词,“瓢泼一般”是比喻手法,生动地写出雨下得很大。正是如此,“我”也有了担心,和妻子到菜市场寻找儿子,并且有了和胖男人的冲突等故事情节,即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2)这句话可从修辞手法和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入手。“这些话,就像嗖嗖射出的子弹”是比喻手法,具有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写出胖男子的辱骂给我们带来的刺激之大;“充盈”写出胖男人的话使妻子心里非常痛苦,妻子充满了对儿子的怜惜。
参考答案:(1) ①他周围的橘子等水果围成了一米多高的半圆形。
(2) ②我是帮你啊!
解析:本题考查照应。(1)“原来是橘子筐摞得太高,又有点歪,才倒的”这句话写出了橘子散落在地的原因,结合第⑥段“他周围的橘子等水果围成了一米多高的半圆形”可知,这里早早地写出了橘子框的摆放形状和高度,暗示了橘子散落的原因,故形成照应的是:他周围的橘子等水果围成了一米多高的半圆形。(2)结合第⑨段“‘我是帮你啊!’儿子站了起来,他不想继续捡拾橘子了,歪着头,据理力争”可知,面对散落的橘子,儿子主动出手帮忙,看出儿子的善良品性,故“我是帮你啊!”和“你们不是经常夸我是一个善良、勇敢的人吗”中的“善良”照应。
第110题
文章以“爱的防弹衣”为题,有何妙处? (4分)
参考答案:(1)“防弹衣”比喻新奇,对读者的阅读期待形成了强烈的吸引。②这一标题也很好地表现了文章主旨:父亲对儿子的鼓励、欣赏及挫折教育像一道坚固的屏障,让儿子的内心变得十分强大。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标题的理解。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其作用有:交代文章的写作对象;贯穿全文的线索;造成悬念,引起读者关注;反映作者情感;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等。防弹衣,本是一种军事装备,用于防护弹头或弹片对人体的伤害。在这里是比喻手法,把父亲平日对孩子的教育与关爱比作防弹衣,标题新颖,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由“爸爸给我穿了防弹衣呢,爸爸经常夸我是一位聪明、善良的孩子”可见,本文要表现的主旨是家长对孩子的鼓励、教育对孩子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让他们内心强大,就像穿上了防弹衣一样,标题含蓄地点明了文章主旨。
第111题
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①——③自然段叙述了一件什么事。(4分)
参考答案:贫寒的希亚达在医院捡到皮包还给商人。
解析: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根据第①段的“商人的妻子……不慎把一个皮包丢在了一家医院里”,②段的“清冷的医院走廊里,靠墙根蹲着一个冻得瑟瑟发抖的瘦弱女孩。在她怀中紧紧抱着的,正是他丢失的那个皮包”,③段的“这个叫希亚达的女孩,是来医院陪病重的妈妈治病的。相依为命的娘俩家里很穷……妈妈让希亚达把皮包送回走廊去,等丢皮包的人回来取”可概括出,贫穷的希亚达拾金不昧,归还了商人丢失的钱包。
第112题
第②自然段加点词语在表达上起什么作用?(4分)
参考答案:生动形象地描写出女孩家境的贫寒。
解析:
本题考查词语的含义理解。“瘦弱”的意思是“身体单瘦虚弱”,这是对女孩儿的肖像描写,通过“瘦弱”这个词,可以表现出女孩儿的经济条件不好,生活困难。
第113题
你认为富翁决定把全部财产留给希亚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希亚达的高尚品质会使富翁的家业更加辉煌。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筛选。从第⑤段的“这不是馈赠,而是为了我的事业能更加辉煌昌盛”可以找到答案。
第114题
下面两题,任选其中一小题作答。(4分) ①假如你是希亚达,会接受富翁的遗嘱吗?为什么? ②假如你是富翁的儿子,会同意父亲的遗嘱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①示例1:假如我是希亚达,我会接受富翁的遗嘱。富翁的亿万资产全部留给我继承。这不是馈赠,而是为了让他的事业能更加辉煌昌盛。这是一个老人临终的善意之举,我不会违背老人的遗愿,而且我也会按老人希望的那样做。当然,对他的儿子,我也决不会亏待。老人抚养了我,他去了,他的儿子就是我的亲人。我们理应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示例2:假如我是希亚达,我不会接受富翁的遗嘱。妈妈说,人的一生最该做的就是帮助别人。所以,我做的事情是我完全应该做的,这是妈妈教给我的做人的原则。富翁已经帮助了我很多,足以回报我当初的行为。我会凭借自己的努力来生活的。富翁的家产应该留给他的儿子。
②示例1:假如我是富翁的儿子,我会同意父亲的遗嘱。我家之所以成为巨富,不仅与希亚达过去拾金不昧有关系,更重要的是她具有高尚的品行和至高无上的人生准则。我与希亚达一起长大,我了解她。她继承我父亲的遗嘱后,我相信她不会忘本,会让我家的事业更加辉煌昌盛。
示例2:我不同意父亲的遗嘱。因为我觉得没有这必要。希亚达的确有美好的心灵,也有功于我家,然而以全部财产馈赠这一简单的形式,会亵渎这颗纯洁的心灵。当然我希望她成为我妻子,即使不能,我也会像父亲一样将她作为事业发展的得力助手——因为这有助于我们的事业,父亲的做法就验证了这一点。
解析:
本题考查阅读迁移能力。注意答题要求与规范,“任选其中一小题作答”;首先回答“会”还是“不会”,然后回答原因。开放性试题,没有统一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1:假如我是希亚达,我不会接受富翁的遗嘱。妈妈教过我,“人的一生最该做的就是帮助别人”。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而且我感谢富翁,是他养育了我,给了我良好的教育,给了我锻炼自己能力的机会,这已经是给我的最好的遗产。我会凭着自己的努力生活下去。
示例2:假如我是富翁的儿子,我会同意父亲的遗嘱。希亚达使我父亲领悟到了人生最大的资本是品行。对我又何尝不是呢?我看到了希亚达美丽纯洁的心灵。她值得父亲的馈赠。如果能让父亲的事业一直辉煌昌盛下去,我愿意一直向希亚达学习。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从那一刻开始
妈妈你在哪儿,哪儿就是爱的港湾。——题记
一直在深深思索,爱是什么;一直在苦苦寻觅,爱在哪里。从那一刻开始,我明白了,我的妈妈就是爱,爱,就在我的身边……
爱•小屋
小时候,妈妈的爱就是那小屋,那温馨的小屋。
小时候的我总是很调皮,喜欢缠着妈妈给我讲故事。这时候呢,妈妈总会抱起我,坐在沙发上,就在这小屋里,这温馨的小屋里,一边用手轻轻地摇着我,一边给我讲大灰狼的故事。我呢,总会把眼睛睁得大大的,看着妈妈,很认真地听她讲。静静地依偎在妈妈的怀里,任凭身子轻轻地摆动,这种感觉竟是如此温馨甜蜜。
从那一刻开始,我明白了,妈妈的爱就是那温馨的小屋,让我的生活充满甜蜜。
爱•双手
后来啊,妈妈的爱就是那双手,那擦泪的双手。
记得八岁那年,我学骑自行车。开始时吧,蛮高兴的,想想我要是学会了骑自行车,那该有多威风啊。可是,那大家伙(自行车)明摆着跟我做对,弄了半天就是不让我坐上去。终于,经过多次尝试,我总算是爬了上去,可还没等我坐稳,我就再一次“光荣地下降了”。“啪啦”一声,这一下子可摔得不轻啊,这里青,那里肿的。忍不住痛,我放声大哭起来。听到我的哭声,妈妈急忙跑了过来,一边用双手为我擦去泪水,一边心疼地说:“孩子,不哭了,咱们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
从那一刻开始,我明白了,妈妈的爱就是那擦泪的双手,让我的人生充满温暖。
爱•叮咛
而现在,妈妈的爱就是那叮咛,那一声声的叮咛。
周日下午,我正在房间里整理书包,准备到学校去不知什么时候,妈妈走了进来。“怎么样,该带的东西都带了吗?”“路上小心点!”“要认真读书。”……这些话,妈妈已经重复了千遍万遍,可这一刻听起来,却感觉,是那么地悦耳动听,是那么地温馨幸福。
从那一刻开始,我明白了,妈妈的爱就是那一声声的叮咛,让我的生命充满温馨。
徘徊在情感的边缘,徜徉在爱的小路,当睁开眼睛的那一刻,我明白了,我的妈妈就是爱的港湾,爱就在我的身边。从那一刻开始,我真的明白了……
世上最美丽的字眼就是“妈妈”,世上最美丽的声音就是妈妈的呼唤。在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那一刻,渗透着妈妈伟大的爱,让我们擦亮眼睛,去寻找,去发现那一刻的爱,从那一刻开始,让我们也尝试着去学会爱妈妈……
【点评】作者紧扣“那一刻”与“母爱”两个关键词,以回忆为线索,叙写了一个温馨而感人的小故事。让读者深深体会到了亲情的美好,母爱的弥足珍贵。文章描写细致生动、文笔优美,中心明确,开头流畅自然,结尾简练、感人,令人愿读、爱读,不失为一篇佳作。
【解析】本题是半命题作文。“从______开始”这个半命题记叙文从任务目的——向“成长足迹”栏目投稿上看,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和成长,“我”这个故事和情感的主人公是暗含其中的。因而学生在构思时要以“我”为中心,挖掘和筛选出生活中最有意义的开始节点。横线处可填的内容很多,如时间词“此刻”“那一天”“那个夏天”“这一秒”等;如表事件的词或短语“那一抹微笑”“那一次摔倒”“那次落泪”……开始就意味着是一个转折点,而转折的指向是成长变化:从不理解到理解,从懦弱到勇敢,从偏激到宽容,从心灰意冷到点燃斗志……呈现出成长变化是关键,写作中要注意依据填写内容的不同,合理安排叙事的详略,此外若能选材新颖、以小见大、感情真挚、描写细腻则会更胜一筹。文章要求写成记叙文。
第116题 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酝酿(niàng) 抽噎(yē) 荫蔽(yīn ) 人迹罕至(hàn)
B.蜷曲(quán) 菡萏(hàndàn) 蹒跚(shān) 神采奕奕(yì)
C.蝉蜕(tuì) 盔甲(kūi) 灼人(zhuó) 参差不齐(cēncī)
D.坍塌(tān) 干涸(hé) 匍匐(púfú) 随声附和(hé)
参考答案:B
解析:
A.人迹罕至(hàn)——hǎn;
C.盔甲(kūi)——kuī;
D.随声附和(hé)——hè;
故选B。
第117题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酬劳 硬朗 派遣 爱幕虚荣
B.滚烫 溜达 微薄 随声附合
C.抽泣 帐蓬 慷慨 骇人听闻
D.晕眩 痴想 奢望 张皇失措
参考答案:D
解析:
A.爱幕虚荣——爱慕虚荣;
B.随声附合——随声附和;
C.帐蓬——帐篷;
故选D。
A.清香 清脆 清凉
B.清脆 清香 清凉
C.清凉 清香 清脆
D.清脆 清凉 清香
参考答案:D
解析:
清脆,指声音清亮好听。笛声用“清脆”。清凉:凉爽。溪水冰凉,可用“清凉”。清香,指清淡的香味。荷花香气扑鼻,可用“清香”。
故选D。
第119题
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能否根治网吧顽症, 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之一。
B.在网课学习过程中, 同学们要有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意识。
C.各种 “抢红包”活动吸引万千公众疯狂参与原因是由于其玩法快速、新鲜、刺激。
D.实施 “校园足球计划”,旨在普及足球运动,进一步培养青少年足球水平。
参考答案:B
解析:
A.两面对一面,应去掉“能否”;
C.句式杂揉,把“的原因”或“由于”去掉一个;
D. 动宾搭配不当,应将“培养”改成“提高”;
故选B。
第120题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聊斋志异》是明代文学家蒲松龄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堪称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
B.《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夹叙夹议,以议为主,在实践与理论结合中进行论述,立论就有根有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C.“燕子来时新社”表明春燕来时正是春社时分,一般在立春之后,清明之前。
D.重阳节又称“登高节”“重九节”“茱萸节”,古人有重阳登高、饮酒、赏菊的风俗。
参考答案:A
解析:
A.蒲松龄是清代小说家,不是明代;
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