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新】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题库(1800题)


第601题

属于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阻断剂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第602题

属于噻吩并吡啶类二磷酸腺苷(ADP)P2Y12受体阻断剂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抗血小板药的分类和代表药物。

抗血小板药分类及常用药品:①血栓素A2(TXA2)抑制剂,代表药物阿司匹林。②二磷酸腺苷(ADP)P2Y12受体阻断剂,细分为噻吩并吡啶类(噻氯匹定、氯吡格雷)和非噻吩并吡啶类(替格瑞洛)。③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阻断剂,代表药物替罗非班、依替巴肽。④其他抗血小板药,如双嘧达莫、西洛他唑等。


第603题

抗血小板药氯吡格雷属于


A.维生素K拮抗剂

B.二磷酸腺苷P2Y12受体阻断剂

C.整合素受体阻断剂

D.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E.直接凝血酶抑制剂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抗血小板药的分类及代表药物。

氯吡格雷属于二磷酸腺苷P2Y12受体阻断剂。

【考点延展】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酯。维生素K拮抗剂华法林。


第604题

能抑制血小板功能的药物有


A.阿司匹林

B.双嘧达莫

C.氯吡格雷

D.噻氯匹定

E.氨甲环酸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抗血小板药的分类和代表药物。

1.血栓素A2(TXA2)抑制剂,代表药物阿司匹林。

2.二磷酸腺苷(ADP)P2Y12受体阻断剂,细分为噻吩并吡啶类(噻氯匹定、氯吡格雷)和非噻吩并吡啶类(替格瑞洛)。

3.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阻断剂,代表药物替罗非班、依替巴肽。

4.其他抗血小板药,如双嘧达莫、西洛他唑等。

【考点延展】氨甲环酸属于抗出血药。


第605题

阿司匹林(乙酰水扬酸)小剂量抗血栓形成的机制是


A.使PG合成酶失活并减少TXA2的生成

B.增强维生素K的作用

C.直接对抗血小扳聚集

D.降低凝血酶活性

E.激活抗凝血酶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抗血小板药的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

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包括①抑制环氧酶,抑制前列腺素合成 ②抑制血栓烷A2,抑制凝血X因子和抑制血小板聚集。


第606题

通过阻断二磷酸腺苷P2Y12受体,发挥抗血小板作用的药物是


A.阿司匹林

B.替罗非班

C.西洛他唑

D.双嘧达莫

E.氯吡格雷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抗血小板药的分类和作用机制。

二磷酸腺苷P2Y12受体阻断剂:①噻吩并吡啶类:噻氯匹定、氯吡格雷。②非噻吩并吡啶类:替格瑞洛。所以答案是“氯吡格雷”。

【考点延展】抗血小板药的分类:

1.血栓素A2抑制剂:阿司匹林

2.二磷酸腺苷(ADP)P2Y12受体阻断剂:①噻吩并吡啶类-氯吡格雷、噻氯匹定;②非噻吩并吡啶类-替格瑞洛。

3.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阻断剂:替罗非班、依替巴肽

4.其他:双嘧达莫、西洛他唑


第607题

属于高选择性非肽类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α受体抑制剂的是


A.噻氯匹定

B.替格瑞洛

C.氯吡格雷

D.替罗非班

E.双嘧达莫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抗血小板药的作用机制。

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阻断剂与纤维蛋白原的结合,是多种血小板激活剂导致血小板聚集过程中的最后共同途径。GPⅡb/Ⅲa拮抗剂通过与GPⅡb/Ⅲa受体结合,抑制血小板聚集,是目前最强的抗血小板药物。GPⅡb/Ⅲa拮抗剂根据化学结构不同,可分为三类:①单克隆抗体,(阿昔单抗,国内未上市);②肽类抑制剂,(依替巴肽);③非肽类抑制剂,(替罗非班)。

【考点延展】噻氯匹定、氯吡格雷、替格瑞洛为二磷酸腺苷(ADP)P2Y12受体阻断剂,双嘧达莫为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剂。


第608题

具有抗血小板作用,且作用是可逆的药物是


A.替格瑞洛

B.阿司匹林

C.利伐沙班

D.噻氯匹定

E.氯吡格雷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抗血小板药的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

替格瑞格拮抗P2Y12的作用可逆。

【考点延展】噻氯匹定的活性代谢产物是经细胞CYP450代谢途径产生,通过作用于P2Y112受体起效,从而抑制ADP介导的血小板聚集,并且抑制作用不可逆。

氯吡格雷通过选择性、不可逆地结合P2Y12受体,进而阻断ADP等激动剂诱导的血小板聚集。

阿司匹林对血小板COX-1的活性抑制是永久的、不可逆的,持续至血小板的整个寿命周期。

利伐沙班是口服直接因子Xa抑制剂,并未证明其对于血小板有影响。


第609题

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形成的机制是


A.促进PG的合成

B.抑制TXA2的合成

C.抑制GABA的合成

D.抑制PABA的合成

E.抑制PGF2α的合成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抗血小板药的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

阿司匹林可以抑制抑制TXA2的合成,预防血栓的形成。


第610题

双嘧达莫最主要的抗凝作用机制是


A.抑制凝血酶

B.刺激磷酸二酯酶,使cAMP降解增多

C.刺激腺苷酸环化酶,使cAMP生成增多

D.激活纤溶酶

E.抑制纤溶酶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抗血小板药的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

双嘧达莫通过抑制血小板、上皮细胞和红细胞摄取周围腺苷,局部腺苷浓度增高后,刺激血小板的腺苷酸环化酶,使血小板内环磷酸腺苷(cAMP)增多,血小板聚集受到抑制。目前,双嘧达莫常用于肾病综合征的抗凝治疗。


第611题

下列哪些药物可增加替罗非班的出血风险


A.肝素

B.阿司匹林

C.阿加曲班

D.溶栓酶

E.中药饮片


参考答案:ABCD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抗血小板药的药物相互作用。

盐酸替罗非班与肝素和阿司匹林等抗血栓药联合治疗时,可增加出血的危险性。

与当归、茴香、野菊花、蒲公英、山楂、甘草、益母草、黄芩等中药饮片合用,有增加出血的危险性。


第612题

影响氯吡格雷活性最大的酶是


A.酯酶

B.CYP3A4

C.CYP2C19

D.CYPIA2

E.CYP286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抗血小板药的临床用药评价。

氯吡格雷主要由肝脏代谢,通过两条主要代谢途径进行:一条途径由酯酶介导,约占吸收量85%的氯吡格雷通过水解作用代谢为无活性的酸衍生物;另一条途径由多种细胞色素P450介导,约15%的氯吡格雷被代谢为2-氧基-氯吡格雷中间代谢物,2-氧基-氯吡格雷中间代谢物随后被代谢形成活性代谢物,即氯吡格雷硫醇衍生物,这一代谢产物有抗血小板活性,在体外研究中发现,该代谢途径由CYP3A4、CYP2C19、CYP1A2和CYP286介导,而CYP2C19的代谢能力对此途径的影响较大。CYP2C19的活性受基因多态性或他药物的抑制,因此不是所有患者都将获得充分的血小板抑制。


第613题

产生这些症状的原因是


A.阿司匹林过量

B.冷空气对呼吸道的刺激

C.阿司匹林增加TXA2生成

D.阿司匹林抑制PGI2的合成

E.阿司匹林抑制PG合成,使白三烯增多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阿司匹林的临床用药评价。

少数患者服用本品或其他NSAIDs后可诱发哮喘,称为“阿司匹林性哮喘”,它不是以抗原-抗体反应为基础的变态反应,其发生原因是由于本品抑制了花生四烯酸代谢过程中的环氧酶途径,PG合成受阻,而对脂氧酶无抑制作用,可造成脂氧酶代谢产物白三烯等增多,导致支气管痉挛引发哮喘。


第614题

阿司匹林的临床适应症不包括


A.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

B.急性癌痛的镇痛

C.预防血栓形成

D.用于解热镇痛

E.动脉血管手术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阿司匹林的适应症。

阿司匹林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动脉血管手术、人工瓣膜手术,预防血栓形成。大剂量用于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治疗。

【考点延展】癌痛镇痛应用阿片类镇痛药。


第615题

阿司匹林的解热作用机制是


A.抑制炎症部位前列腺素合用

B.对抗cAMP直接引起的作用

C.抑制外周前列腺素合成

D.作用于下视丘体温调节中枢扩张外周血管

E.促进前列腺素合成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

阿司匹林作用于下视丘体温调节中枢扩张外周血管而起解热作用。


第616题

关于阿司匹林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对胃肠道痉挛引起的疼痛无效

B.小剂量抑制血栓形成

C.大剂量促进血栓形成

D.镇痛作用部位在中枢

E.解热作用部位在中枢


参考答案:AB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阿司匹林的作用特点。

大剂量阿司匹林可用于解热镇痛。非甾体抗炎药抗炎作用抑制环氧酶,减少炎症介质的生成。解热作用是通过作用于下视丘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外周血管扩张,皮肤血流增加,出汗,使散热增加而起解热作用。对胃肠道痉挛引起的疼痛无效。

【考点延展】大剂量阿司匹林为非甾体抗炎药,有胃肠道不良反应。



第618题

用于中风的二级预防时,阿司匹林的用法用量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第620题

卒中急性期,未溶栓治疗且无阿司匹林禁忌证的患者,阿司匹林的用法用量为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阿司匹林的适应证与用法用量。

(1)适应证:剂量小于等于100mg的阿司匹林作为抗血小板药使用。①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疑似患者的发病风险;②预防心肌梗死复发;③中风的二级预防;④降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及其继发脑卒中的风险;⑤降低稳定性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发病风险;⑥动脉外科手术或介入手术后,如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 PTCA),冠状动脉旁路术(CABG),颈动脉内膜剥离术,动静脉分流术;⑦预防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⑧降低心血管危险因素者(冠心病家族史、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肥胖、抽烟史、年龄大于50岁者)心肌梗死发作的风险;⑨卒中急性期。(2)用法用量:适应证①:建议首次剂量300mg,嚼碎后服用以快速吸收。以后每日75~100mg维持;适应证②~⑥:每日75~150mg;适应证⑦:每日100~200mg;适应证⑧:每日75~100mg;适应证⑨:卒中急性期,未溶栓治疗且无阿司匹林禁忌证的患者,发病后尽早服用司匹林150~300mg/d,急性期后按适应证③用法用量使用。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