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外科主治医师试题题库(2585题)


第141题 男性,72岁,患绞窄性肠梗阻,体温骤升至40℃,寒战,血压12.1/10.1 kPa(95/76mmHg)。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患者患绞窄性肠梗阻,体温升至40°,寒战,考虑已引起感染,故E正确。


第142题 男性,40岁,患十二指肠溃疡,呕血l200ml,血压12.0/10.0 kPa(90/76 mmHg),脉搏126/min。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消化道大出血所致的失血性休克。


第143题 女性,36岁,因二尖瓣狭窄手术,麻醉诱导前突发呼吸困难,发绀,咳嗽,颈静脉充盈,血压l2.6/10.6 kPa(95/80 mmHg),脉搏160/min。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心源性休克是心泵衰竭的极期表现,由于心脏排血功能衰竭,不能维持其最低限度的心输出量,导致血压下降,重要脏器和组织供血严重不足,引起全身性微循环功能障碍,从而出现一系列以缺血、缺氧、代谢障碍及重要脏器损害为特征的病理生理过程。


第144题

休克时的重要代谢障碍


A.低钙,低血糖

B.酸中毒,高血钾

C.碱中毒,低血钾

D.低渗性脱水,低镁血症

E.呼吸窘迫综合征


参考答案:B


解析:

休克时由于微循环障碍,导致组织灌注不足,组织细胞处于缺氧状态,无氧代谢增加产生大量乳酸,造成酸中毒,一系列有毒代谢物质的累积又会破坏细胞Na+-K+泵的功能,导致高血钾。所以休克时的重要代谢障碍为酸中毒和高血钾。


第145题

判断休克患者微循环效能较可靠的依据是


A.神志

B.血压

C.脉搏

D.呼吸

E.尿量


参考答案:E


解析:

尿量是反映肾灌注情况的指标,同时反映其他器官灌注情况,也是反映临床补液及应用利尿,脱水药物是否有效地重要指标。


第146题 此时患者股骨骨折并发休克,其休克微循环变化的病生分期可能是


A.微循环收缩期

B.微循环扩张期

C.微循环舒张期

D.微循环衰竭期

E.微循环障碍期


参考答案:A


解析:

休克微循环变化的病理生理分期分为三期:微循环收缩期、微循环扩张期、微循环衰竭期;其中微循环收缩期是休克早期,本期大量儿茶酚胺和肾素-血管紧张素分泌增加,患者心率是增快的,心排出量是增加的,所以血压可正常或稍下降,同时患者皮肤、骨骼肌和内脏小血管血量重新分布,保证了心、脑重要脏器血供,所以查体皮肤粘膜是苍白,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是迟缓的。另:休克指数是用患者脉率/收缩压,若指数为0.5提示无休克;>1.0~1.5提示有休克,>2.0为严重休克。


第147题 若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在无其他支持治疗下,其机体获取能量的主要来源是


A.糖异生

B.糖酵解

C.脂肪分解

D.特殊蛋白消耗

E.肝糖原


参考答案:C


解析:

应激时由于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等脂解激素增多,脂肪的动员和分解加强,因而血中游离脂肪酸和酮体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同时组织对脂肪酸的利用增加。严重创伤后,机体所消耗的能量有75~95%来自脂肪的氧化。


第148题 若治疗时,上级医师给予患者钙通道阻滞剂,推测其目的主要是


A.负性肌力作用

B.保护心肌细胞

C.抑制血小板激活

D.增加肾血流量

E.控制血压作用


参考答案:B


解析:

休克时,心肌细胞膜可能会受到损伤,导致膜上离子泵功能障碍,例如钙离子不能移出细胞外,可损伤心肌细胞线粒体,激活溶酶体等进一步导致心肌细胞损伤,所以适当给予钙离子拮抗剂可以防止重要细胞的结构与功能被破坏。


第149题 经补液抗休克治疗后,若该患者CVP 9cmH2O ,Swan-Ganz漂浮导管监测PCWP为16mmHg,此时应


A.减少补液量

B.停止补液

C.口服补液

D.改用维持量

E.增加补液量


参考答案:A


解析:

Swan-Ganz漂浮导管监测相比CVP要更加敏感,它反映肺静脉、左心房和左心室的功能状态,正常值PCWP为6~15mmHg,降低提示血容量不足,升高可反映左心房压力增高,此时即使CVP正常(CVP正常范围5~10cmH2O),也应限制输血量以免发生或加重肺水肿。


第150题

有效循环血量一般不依赖下列哪项


A.良好的周围血管张力

B.充足的血容量

C.通畅的微循环

D.有效地心排出量

E.良好的左心功能


参考答案:C


解析:

循环血量与血容量,心排出量,周围血管张力有关。


第151题

损伤性休克抢救成功,首先应预防


A.肾功能衰竭

B.感染

C.肝性脑病

D.急性心力衰竭

E.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参考答案:B


解析:

严重损伤性休克后机体抵抗力差,最常并发的是感染,所以预防感染最重要。


第152题 低血容量性休克抑制期微循环特点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第153题 低血容量性休克代偿期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低血容量性休克抑制期时长时间的广泛微动脉收缩,使组织灌注不良,酸性代谢产物蓄积,直接损害毛细血管前括约肌,使其失去对儿茶酚胺的反应能力,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扩张,而小静脉仍处在收缩状态,引起大量血液滞留在毛细血管网内;低血容量性休克代偿期时,因微循环血量锐减,使交感系统兴奋,释放儿茶酚胺使皮肤及肝脾等小血管和微血管,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使微动脉阻力增加,此期又称微循环收缩期。


第154题 该患者的休克指数是


A.1.2

B.1.3

C.1.5

D.2.0

E.1.0


参考答案:B


解析:

休克指数是用患者脉率/收缩压,若指数为0.5提示无休克;>1.0~1.5提示有休克,>2.0为严重休克,该患者为1.3,提示有休克。


第155题 若治疗中,上级医师选用3%高渗盐液行休克复苏治疗,其最主要目的是


A.提高脏器灌注

B.维持晶体渗透压

C.改善微循环

D.维持血压

E.纠正脑组织缺氧


参考答案:C


解析:

临床用高渗液来做休克复苏治疗,其主要目的是扩张小血管,改善微循环,以利于增加心肌收缩力和提高CO。


第156题 失血性休克在快速补充血容量时,输注下列哪种液体更容易恢复血管内容量和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


A.林格氏液

B.0.9%氯化钠

C.平衡盐液

D.5%碳酸氢钠

E.羟乙基淀粉


参考答案:E


解析:

失血性休克,快速输入胶体液更容易恢复血管内容量和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八版外科)E.羟乙基淀粉是人工胶体液,其他选项均属晶体液。


第157题 考虑可能的原因为


A.升压药物无效

B.心功能衰竭

C.肾功能衰竭

D.补液不足

E.补液过多


参考答案:D


解析:

骨盆粉碎性骨折可导致大量失血,虽经输血治疗,但目前中心静脉压、动脉压均低,提示静脉和动脉中血量不足。


第158题 进一步处理是


A.缩血管

B.强心

C.利尿

D.扩血管

E.继续快速补液


参考答案:E


解析:

患者提示补液不足,还应该继续快速补液,补充血容量。


第159题 对某些脾破裂,行裂口修补术及部分脾切除术,是为了


A.保留造血功能不受影响

B.避免日后可能因免疫低下招致严重感染

C.脾内贮有血液,避免失血过多

D.降低手术难度

E.节约时间


参考答案:B


解析:

脾切除后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对病菌的抵抗能力必然下降,容易发生严重感染。随着暴发性脾切除术后感染,主要在儿童的报道逐渐增多,修补术及脾部分切除已可安全进行。


第160题 下述决定休克病人补液量较可靠的依据是


A.中心静脉压

B.脉率

C.神经状态

D.尿量

E.血压


参考答案:A


解析:

肾脏灌注恢复后,可见尿量增加。每个病人的情况不同,如果有心功能障碍,则不能补液过多,以免因高血容量加重或诱发心功能不全,此时需要判断何时补液量已足够,中心静脉压则判断这个状态的一个较好的指标。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