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外科主治医师试题题库(2585题)


第1341题 肿瘤下缘距肛门10cm以上的直肠癌适宜采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适用于距肛门7cm以内的直肠癌;经腹腔直肠癌切除术,又叫直肠前切除,只用于距肛门10cm以上的,手术尚能留下足够的直肠,可在腹腔内与乙状结肠行对端吻合者。


第1342题 下列肛管及肛门周围的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是


A.肛周Paget病

B.鳞癌

C.原位癌

D.恶性黑色素瘤

E.基底细胞癌


参考答案:B


解析:

肛管癌发生在肛管肌肤,包括鳞状上皮癌、基底细胞癌和恶性黑色素瘤,多为鳞状上皮癌。


第1343题 临床上区分高位肛瘘与低位肛瘘的标志为


A.内括约肌

B.外括约肌

C.联合状肌

D.肛管直肠环

E.肛提肌


参考答案:B


解析:

瘘管位于外括约肌深部以下,属低位,以上属高位。


第1344题 病人排便后肛门处剧烈疼痛。并出现一个圆形肿块,较硬,压痛明显,应诊断为


A.内痔脱出嵌顿

B.肛裂并前哨痔

C.血栓外痔

D.肛周脓肿

E.直肠息肉脱出


参考答案:C


解析:

血栓性外痔是外痔中常见的一种,常因便秘、排便时用力过度,剧烈活动或用力咳嗽,抬举重物、分娩等使肛门缘静脉破裂,血液外渗到结缔组织内,成为血块,在肛门部皮下生成圆形或椭圆形肿块,大小不等,位于肛管内或肛缘外。肿块初起时较软,几天后变硬,如未发炎,肿块可在3~4周内完全吸收消散,不留痕迹;如反复发炎,肿块内结缔组织增生,可变成结缔组织性外痔。


第1345题 一患痔多年的病人突感肛门剧痛,排便,走路,咳嗽时疼痛加剧。检查:肛门部有一圆形肿块突出。与周围分界清楚,触痛,应诊断为


A.直肠息肉脱出

B.肛门旁皮下脓肿

C.外痔血栓形成

D.外痔合并感染

E.内痔嵌顿


参考答案:C


解析:

嵌顿后疼痛会呈持续性,并可能有缺血坏死的表现,题中未诉,暂不考虑。首先请您掌握一个痔疮的鉴别原则即“内痔不疼、外痔疼”,患者体检:肛门部有一圆形胂块突出,此更确定诊断,即外痔血栓形成。血栓性外痔:血栓性外痔是临床多发病,常因过食辛辣刺激食物,大便临厕努挣,肛周皮下静脉破裂,血液淤积皮下而成。临床常以患者自觉肛门肿胀、疼痛有异物感为主症,检查可见肛周或肛管皮下有葡萄状暗紫色肿物,有时伴表面轻度糜烂出血。


第1346题 男性,43岁,右上腹疼痛不适,无畏寒、发热、黄疸,B超检查时右肝有一直径3.5cm占位病变,AFP 1000U/L,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


A.化疗

B.放疗

C.免疫治疗

D.肝移植

E.手术切除


参考答案:E


解析:

3.5cm为小肝癌的范畴,适用于根治性肝癌切除术。


第1347题 细菌性肝脓肿与阿米巴肝脓肿最重要的鉴别方法是


A.CT扫描检查

B.B超检查

C.大便常规检查

D.脓肿穿刺

E.血常规检查


参考答案:D


解析:

细菌性肝脓肿多为黄白色脓液,细菌培养常为阳性;阿米巴肝脓肿大多为棕褐色脓液,有时可找到阿米巴滋养体,若无混合感染,细菌培养为阴性。


第1348题 关于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手术治疗,错误的说法是


A.切口应距肛缘3~5cm

B.肛门周围脓肿手术可在局麻下进行

C.脓肿切开前应先穿刺抽脓证实

D.切口应足够长,可用手指探查脓腔

E.肛门周围脓肿应在波动明显处做与肛门平行的弧形切口,必要时可对口引流


参考答案:E


解析:

肛门周围脓肿应在波动明显处做与肛门呈放射状切口


第1349题 该患者考虑最可能的疾病是


A.内痔

B.直肠癌

C.先天性巨结肠

D.肛周脓肿

E.直肠内脱垂


参考答案:B


解析:

根据病史及体检,最可能是疾病为直肠癌。


第1350题 对诊断直肠癌相对意义较小的一项是


A.纤维结肠镜检查

B.钡灌肠检查

C.肝脏超声

D.盆腔CT

E.粪便常规及培养


参考答案:E


解析:

便常规潜血试验是直肠癌筛查手段,潜血试验阳性时,还需要进一步检查才能诊断。简单的说粪常规潜血试验只能反应有无出血,但具体是哪里出血需要进一步核实,所以诊断意义相对小一些。


第1351题 纤维结肠发现距肛门12cm菜花样肿物,病理为高分化腺癌。手术方式最恰当的是


A.Miles手术

B.Hartmann手术

C.Dixon手术

D.化学治疗

E.经肛门直肠局限切除


参考答案:C


解析:

距肛门8cm高分化腺癌,占据肠腔1/3圈,可行Dixon手术。


第1352题 应诊断为


A.内痔

B.混合痔

C.直肠癌

D.直肠息肉

E.外痔


参考答案:A


解析:

肛诊齿状线上粘膜呈较大的串珠形隆起,视诊发现这样的表现,象是血管曲张的表现,考虑为A。

内痔的诊断,主要靠肛管直肠检查。

首先做肛门视诊:用双手将肛门向两侧牵开,除一期内痔外,其他3期内痔多可在肛门视诊下见到。对有脱垂者,最好在蹲位排便后立即观察,这可清楚地看到痔块大小、数目及部位的真实情况,特别是诊断环状痔,更有意义。

其次做直肠指诊:内痔无血栓形成或纤维化时,不易摸出,但指诊的主要目的是了解直肠内有无其他病变,特别是对直肠癌及息肉的诊断。

最后做肛门镜检查:先观察直肠粘膜有无充血、水肿、溃疡、肿块等,排除其他直肠疾患后,再观察齿线上部有无痔,若有,则可见内痔向肛门镜内突出,呈暗红色结节,此时应注意其数目、大小和部位


第1353题 其常见早期症状是


A.大便时滴血

B.痔核脱出

C.粘液血便

D.肛门周围红肿

E.肛门疼痛


参考答案:A


解析:

内痔初期症状并不是很明显,往往不会被发现,内痔常见的症状有:便血、痔核脱出、疼痛、粘液流出、瘙痒等等。


第1354题 应选择哪种治疗为佳


A.冷冻疗法

B.胶圈套扎疗法

C.手术切除

D.坐浴

E.注射疗法


参考答案:E


解析:

内痔注射疗法的适应证:

注射疗法主要用于内痔的治疗,一般不用于治疗外痔、通常,无并发症的内痔均可采用注射疗法治疗,但其疗效有所差别。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Ⅰ期内痔是注射法的最佳适应证,注射后可较长时间无任何不适症状,达到完全治愈。

(2)Ⅱ期内痔核较小的,注射后疗效接近Ⅰ期内痔,而痔核较大者或接近于Ⅲ期内痔者,则效果稍差。但也可使出血停止或减轻,使痔核缩小,不再脱出。

(3)Ⅲ期内痔采用药物注射治疗疗效差于Ⅰ期、Ⅱ期内痔,通常疗效较差,一般不主张运用。但近年来国内外有在Ⅲ期内痔增多采用注射疗法的趋势。特别是对年老体弱,患有多种疾病,全身状况较差,难以耐受手术者;或长期出血,严重贫血者;或因种种原因暂时不能手术者,注射疗法常常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第1355题 女,30岁。便秘2年,近半月来大便时肛门疼痛,粪便表面及便纸上附有鲜血,其诊断最可能是


A.外痔

B.直肠癌

C.肛瘘

D.肛裂

E.内痔


参考答案:D


解析:

据疼痛、便秘和出血可诊断肛裂。


第1356题 应诊断为


A.直肠息肉脱出

B.内痔脱出

C.血栓外痔脱出

D.肛瘘

E.直肠癌


参考答案:C


解析:

血栓外痔:主要发病特点为起病突然,疼痛剧烈,坠胀不适感明显,偶有全身症状。局部检查可见肛旁隆起肿物,可触及皮下硬而滑的包块,触痛明显。


第1357题 一般正常情况下肛管和直肠的长度为


A.15~18㎝

B.19~24㎝

C.25~28㎝

D.29~33㎝

E.8~14㎝


参考答案:A


解析:

教材中描述到:直肠长度约12-15cm肛管长约1.5-2.0cm。


第1358题 应采取哪种治疗最佳


A.封闭

B.口服药物

C.注射硬化剂

D.血栓外痔剥离术

E.坐浴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选D,外痔一般不能使用消痔灵注射液类硬化剂治疗,注射疗法用于治疗I、II度出血性内痔效果较好。血栓外痔剥离术用于治疗血栓性外痔。


第1359题 女性,39岁,半年前因肛旁脓肿切开引流,之后局部皮肤反复红肿,破溃,局部痒,应考虑为


A.肛瘘

B.混合痔

C.血栓性外痔

D.肛旁慢性肉芽肿

E.肛旁疖肿


参考答案:A


解析:

肛瘘:流脓是主要症状,脓液多少与瘘管长短,多少有关,新生瘘管流脓较多,分泌物刺激皮肤而瘙痒不适,当外口阻塞或假性愈合,瘘管内脓液积存,局部肿胀疼痛,甚至发热,以后封闭的瘘口破溃,症状方始消失。由于引流不畅,脓肿反复发作,也可溃破出现多个外口。较大较高位的肛瘘,常有粪便或气体从外口排出。检查时外口常为一乳头状突起或是肉芽组织的隆起,挤压有少量脓液排出,多为单一外口,在肛门附近。也有多个外口,外口之间皮下瘘管相通,皮肤发硬并萎缩。也有多个外口位于两侧,瘘管成“马蹄形”,直肠指诊在病变区可触及硬结或条索状物,有触痛,随索状物向上探索,有时可扪及内口。结合描述,考虑为肛瘘的可能性最大。


第1360题 男孩,4岁,便血,新鲜,量不多,位于便外面,考虑哪种疾病的可能性大


A.痔

B.直肠癌

C.直肠息肉

D.肛周脓肿

E.痢疾


参考答案:C


解析:

该患者:4岁发生痔的可能性不太大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直肠息肉

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为便血、脱垂、肠道刺激症状。

便血:无痛性便血是直肠息肉的主要临床表现。息肉的便血出血量较少,如果由于排粪时挤压而使息肉脱落,和息肉体积大位置低,可发生较多量的出血。便血的特点为带血,而不发生滴血。

脱垂:息肉较大或数量较多时,由于重力的关系牵拉肠粘膜,使其逐渐与肌层分离而向下脱垂。病人排便动作牵拉及肠蠕动刺激,可使蒂基周围的粘膜层松弛,可并发直肠脱垂。

肠道刺激症状:当肠蠕动牵拉息肉时。可出现肠道刺激症状,如腹部不适、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等。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