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61题 可迅速转为肺大出血型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钩体病的治疗首选青霉素,如对青霉素过敏,可选用氨基糖甙类如庆大霉素,使用青霉素治疗应从小剂量开始,青霉素每次80万U肌内注射,每天240~320万U。青霉素治疗加重会引起治疗后加重反应,转为肺大出血型,一般发生于用药后0.5~4小时。
A.脑栓塞
B.脑动脉瘤
C.散发性病毒性脑炎
D.钩端螺旋体病,并发闭塞性脑动脉炎
E.结核性脑膜炎
参考答案:D
解析:
患者一个月前曾发热,肌肉痛6天,提示选项D有可能。
钩端螺旋体病的后期,病后半月至5个月可出现闭塞性脑动脉炎,表现为偏瘫、失语、多次反复短暂肢体瘫痪。脑血管造影证实有脑基底部多发性动脉狭窄。
A.支气管肺炎
B.支气管扩张并感染
C.急性血吸虫病
D.钩端螺旋体病(肺出血型)
E.粟粒性肺结核
参考答案:D
解析:
“农民、9月1日发病、发热头痛、全身酸痛”这些特点为诊断钩端螺旋体病的重要信息;“X线胸片,肺纹理增多,有散在点片状阴影肺部散在湿性啰音”,则是肺出血型的特点。
肺出血型。败血症出现3~5日,开始咳嗽,痰带血丝。患者面色苍白,心慌烦躁,呼吸、心率加快,肺湿啰音进行性增多,此为肺大出血先兆。数小时内可发展至面色极度苍白、唇发绀、肺满布湿啰音。咯血频频发作,若未能控制,可发生口鼻大量涌血,呼吸困难或因呼吸道为血块梗阻而窒息。
A.腮腺性脑炎
B.结核性脑膜炎
C.钩端螺旋体病(脑膜脑炎型)
D.流行性感冒
E.乙型肝炎
参考答案:C
解析:
乙型肝炎:多有肝损害的表现。腮腺性脑炎:有腮腺损害表现。结核性脑膜炎:有结核病史,低热盗汗乏力。流行性感冒:一般症状轻微。
脑膜脑炎型起病后2~3日左右,出现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嗜睡、谵妄、或昏迷,部分患者有抽搐、出现瘫痪等,颈项强直,克氏征与布氏征均阳性。重者可发生脑水肿,脑疝导致呼吸衰竭。脑脊液外观呈毛玻璃状,细胞数为5×108/L以下,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含量增多,糖正常或稍低,氯化物正常。脑脊液可分离出钩体。单纯脑膜炎者预后较好。脑炎或脑膜炎者病情较重。
第165题 无黄疸型的钩端螺旋体病人常见死亡原因
A.急性肺水肿
B.肺大出血
C.急性肾功衰竭
D.急性心肌损伤
E.中毒性休克
参考答案:B
解析:
肺大出血型是在渐进性变化的基础上突然恶化,来势猛,发展快,是近年无黄疸型钩体病引起死亡的常见死因。
第166题 急性肾功不全是哪型钩端螺旋体病的常见死亡原因
A.肺出血型
B.黄疸出血型
C.胸膜炎型
D.以上都不是
E.单纯型(流感伤寒型)
参考答案:B
解析:
黄疸出血型:又称外耳病。病程第4~8天,出现进行性的黄疸、出血和肾损害,肝脾肿大,血转氨酶及胆红素升高,严重者出现明显出血、肝性脑病及肾衰竭。
第167题 最可能的诊断是
A.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B.无黄疸型肝炎
C.败血症
D.伤寒
E.钩端螺旋体病
参考答案:E
解析:
患儿秋季入院,腓肠肌压痛,肾痛,淋巴结肿大眼结合膜充血,这是钩端螺旋体的表现。
人们普遍易感,农村中青年和学龄儿童发病较高,儿童患病主要与疫水接触,饮用或食入钩体污染的水喝食物。
第168题 如果需进一步确诊,应做的病原学检查是
A.血培养
B.肥达试验
C.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
D.EB病毒抗体
E.ELISA检测钩端螺旋体抗体
参考答案:E
解析:
血清学检査①凝溶试验:病后1周出现阳性,可持续数月至半年,效价>1:400或双份血清效价呈4倍升高,有诊断意义;②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阳性出现早,但无群和型特异性;③ELISA:比凝溶试验阳性出现早,可区分IgM或IgG,有早期诊断价值;④PCR法:实用性强,特异性高,最少可能检出10条钩体。
第169题 病原治疗的首选药物是
A.更昔洛韦
B.干扰素
C.青霉素
D.第三代头孢菌素
E.红霉素
参考答案:C
解析:
抗菌治疗首选青霉素静脉或肌注,每次40万~60万U,每6~8小时1次,疗程7天,当首次应用30分钟~4小时,可出现赫氏反应(临床特点为寒战、高热、头痛、牙痛、脉速、呼吸加快,部分有休克反应,一般1~2小时内消失),应立即用氢化可的松4~8mg/(kg.d)或地塞米松每次1~2.5mg,静脉滴注,早期应用镇静剂、物理降温、抗休克等抢救措施。为防止并发症,可在应用青霉素时并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
第170题 钩端螺旋体病最常见的临床类型是
A.肺大出血型
B.黄疸出血型
C.胸膜炎型
D.肾功能衰竭型
E.单纯型(流感伤寒型)
参考答案:E
解析:
题干问的是最常见的临床类型。E最常见。
临床上常见有下列几种类型:
1.流感伤寒型:是早期钩体败血症的症状,临床表现如流感,症状较轻,一般内脏损害也较轻。
2.黄疸出血型:除发热、恶寒、全身痛处还有出血、黄疸及肝肾损害症状。出血可能与毛细血管损害有关,即钩体毒性物质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导致全身器官,主要是肝、脾、肾点状出血或瘀斑,表现为便血及肘细胞损伤,出现黄疸。
3.肺出血型:有出血性肺炎症状,如胸闷、咳嗽、咯血、紫绀等,病情凶险,常死于大咯血,死亡率高。
此外,尚有脑膜脑炎型,肾功能衰竭型,胃肠炎型等,均表现相应器官损害的症状;部分病人还可能出现恢复期并发症,如眼葡萄膜炎、脑动脉炎、失明、瘫痪等,可能是由于变态反应所致。
钩体菌型与钩体临床分型无固定关系,临床分型随病情发展也可变动。
第171题 注射青霉素40万U2小时后,突发寒战高热,头痛身痛。低血压时,哪种病可能性大
A.败血症
B.猩红热
C.回归热
D.钩端螺旋体病
E.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参考答案:D
解析: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动物源性传染病。鼠类及猪是主要传染源,呈世界性范围流行。
此病给予大剂量抗菌药物及扩溶治疗,将可诱发赫克斯海默尔反应,进一步促进出血的发展。
赫克斯海默尔反应:螺旋体感染患者在接受首剂青霉素或其他抗菌药物后,因短时间内大量螺旋体被杀死而释放毒素引起临床症状的加重反应,常见为高热、寒战、血压下降,称为赫克斯海默尔反应。
第172题 钩端螺旋体的基本病理变化是
A.小血管及血管周围炎,细胞浸润
B.肺毛细血管出血
C.急性肾功不全
D.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E.全身毛细血管的感染,中毒性损伤
参考答案:E
解析:
钩端螺旋体的病理损害的基本特点为毛细血管损伤所致的严重功能紊乱。故答案选择E。
第173题 钩端螺旋体病犬型的主要储存宿主是
A.羊
B.狼
C.狗
D.鼠
E.猪
参考答案:C
解析: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动物源性传染病。鼠类及猪是主要传染源,呈世界性范围流行。钩端螺旋体病犬型的主要储存宿主是狗。
第174题 钩端螺旋体可自储存宿主的
A.飞沫排出
B.呕吐物中排出
C.尿液排出
D.鼻咽部分泌物排出
E.粪便排出
参考答案:C
解析:
经尿液排出钩端螺旋体病的病原学及流行病学;
钩端螺旋体病是由不同型别的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急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以起病急骤、高热、剧烈肌痛、结膜充血、弥漫性肺出血、肝肾功能损害为特征,而肺弥漫性出血、肝肾功能衰竭是主要致死原因。本病好发于7~9月,鼠、猪为主要传染源,此外犬、牛、羊、猫、家禽也可作为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接触带菌动物的尿所污染的水或湿润泥土,经皮肤、粘膜侵入,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可获得较强的同型免疫力。
第175题 钩端螺旋体病的临床表现
A.发热、咳嗽、咯白色粘痰
B.发热、头痛、结膜充血、腓肠肌痛
C.发热、恶心、呕吐、腹痛
D.发热、咳嗽
E.长期持续高热
参考答案:B
解析: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引起的急性动物源性传染病。其主要传染源是鼠类和猪。早期以急性发热、全身酸痛、结膜充血、腓肠肌压痛、浅表淋巴肿大等为特征,严重者引起肺出血、肝、肾损害,脑膜脑炎等,后期可有眼与神经系统后发症。
第176题 钩端螺旋体病的主要流行季节是
A.2~5月
B.3~6月
C.6~10月
D.10~12月
E.1~3月
参考答案:C
解析:
夏秋季(6~10月)为流行高峰。农民、渔民、屠宰工人等被感染的机会多,发病较高。本病流行于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东南沿海、西南地区较严重,秋收水稻,暴雨洪水泛滥之后多发。
第177题 控制钩端螺旋体病,暴发流行的关键性措施是
A.隔离病人,管理牲畜
B.消灭鼠类,注射钩端螺旋体菌苗
C.保护水源和饮食,防止感染
D.避免用河沟和池塘的污水洗澡
E.用石灰水改变农田水质后消灭钩端螺旋体
参考答案:B
解析:
灭鼠、管理好猪、犬和预防接种是控制钩体病流行和减少发病的关键。
第178题 钩端螺旋体病黄疸出血型的储存宿主主要是
A.牛
B.犬
C.鼠
D.羊
E.猪
参考答案:C
解析:
钩端螺旋体病的传染源主要为野鼠和猪。黑线姬鼠为稻田型钩体病的最重要传染源,而猪主要携带波摩那群,为洪水型钩体并流行的主要传染源。自然界虽有多种动物可感染和携带钩端螺旋体,但在本病流行中的意义不大,仅为一般储存宿主。
第180题 为确诊应首选下列哪项检查
A.骨髓培养
B.肝炎病毒血清学检测
C.外斐反应
D.血培养
E.粪便培养
参考答案:A
解析:
患者发热(39℃以上),有精神萎靡、反应淡漠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脾大,肥达反应滴度1:160,最先考虑伤寒。斑疹伤寒为外斐反应(+)。
对于伤寒的诊断,骨髓培养的阳性率比血培养高,可达90%以上,对血培养阴性或使用过抗菌药物的患者,骨髓培养更有助于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