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临床执业医师 传染病、性传播疾病题库(330题)


第101题 为明确诊断对该患者应首选下列哪项检查


A.血培养

B.肥达反应及外裴反应

C.胸片

D.显凝试验

E.肾病综合征特异性IgM抗体检查


参考答案:E


解析:

在感染过程中IgM首先出现,但持续时间不长,是近期感染的标志。


第102题 治疗应首先采用哪项措施


A.血管活性药物升压

B.扩充血容量

C.肾上腺皮质激素

D.肝素抗凝

E.大剂量抗生素抗感染


参考答案:B


解析:

患者现在血压,应该首先补充血容量。


第103题 目前休克的原因是


A.感染性休克

B.失血浆性休克

C.失血性休克

D.以上都不是

E.中毒性休克


参考答案:B


第104题 肾综合征出血热,少尿期,并高血容量,脉搏洪大,心率增快,明显呼吸困难,继而咯血,其原因是


A.肺感染

B.心衰肺水肿

C.DIC

D.支气管扩张

E.尿毒症酸中毒


参考答案:B


解析:

伴有高血容量综合征者,脉搏充实有力,静脉怒张,有进行性高血压及血液稀释等。重者可伴发心衰、肺水肿及脑水肿。同时出血倾向加重,常见皮肤大片瘀斑及腔道出血等。本期一般持续2~5日,个别可达10日以上。


第105题 诊断明确的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病人,其发热期尿的常规检查中特征性的变化是


A.大量白细胞

B.大量盐类

C.大量管型

D.大量蛋白

E.大量凝血块


参考答案:D


解析:

显著的尿蛋白是本病的重要特点,也是肾损害的最早表现。其主要特征为:出现早、进展快、时间长。多在2~3病日尿中即开始出现蛋白,并发展迅速,可在1天内由“+”突然增至“+++”或“++++”。少尿期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尿中还可有红细胞、管型或膜状物(是凝血块、蛋白质与坏死脱落上皮细胞的混合凝聚物),故必须强调多次查尿、有助于诊断。


第106题

患者女性,43岁,农民,因发热全身不适、头痛5天,少尿半天,于1月10日来诊,家中卫生条件差,有鼠。查体:T39.5℃,P120次/分,BP80/50mmHg,意识清楚,腋下皮肤散在出血点,面颈部充血,眼睑水肿,颈无抵抗,Kernig征(-)。实验室检查:血WBC21×109/L,N0.7,异型淋巴细胞0.15,Hb160g/L,PLT90×109/L,尿蛋白(+++),镜检有红细胞及管型。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钩端螺旋体病

B.流行性感冒

C.肾综合征出血热

D.败血症

E.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参考答案:C


解析:

肾综合征出血热通过鼠传播,主要表现为发热、全身中毒症状(三痛:全身酸痛、头痛、腰痛)、毛细血管损伤(充血、出血和渗出水肿征)和肾损害。该患者的临床表现符合。


第107题 患者肾综合征出血热,少尿5天,近日无尿,晨起活动后,右腹部及腰部剧痛,医生高度怀疑其可能肾破裂,哪项检查不合适


A.肾盂造影

B.肾CT

C.肾B超

D.局部穿刺

E.测血象


参考答案:A


解析:

肾盂造影:逆行造影对自发性肾破裂诊断意义有限,静脉尿路造影对自发性肾破裂诊断至关重要。但此时患者处于少尿期,无尿,行肾盂造影无意义。


第108题 患者女性,32岁,农民。7月在水利工地上突起发热,T39.5℃,伴头痛,腰痛,眼眶痛。起病5天后就诊时体温已下降,血压92/63mmHg,球结膜水肿,出血,胸背部见条索点状瘀点。就诊前一日24小时尿量320ml,对该患者治疗原则不包括


A.早诊断

B.早治疗

C.加强锻炼

D.少搬动

E.早发现


参考答案:C


解析:

患者现在三痛,出血,发热,并且在工地上,应该考虑是出血热,尿量24小时,320ml,应该是少尿期,少尿期是禁止活动,所以应该绝对卧床休息。


第109题 患者经临床血象检查和B超已确定为肾综合征出血热肾破裂,采取下列什么措施不适宜


A.适当止血药物

B.根据失血情况输血

C.立即送省城大医院手术

D.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E.绝对卧床减少活动


参考答案:C


解析:

此题C答案错在“立即送省城大医院”上,因为此时是要绝对卧床、严禁搬动的。防治时,应注意绝对卧床休息,减少活动和不必要搬运。查体时,应避免叩击肾区或触叩用力过大,以免加重肾损害。


第110题 男性,30岁,发烧,腰痛,皮下出血,少尿伴烦躁不安,眼睑浮肿,脉洪大,高血压,蛋白尿(+++),诊断为肾综合征出血热,并高血容量综合征,此病的原因中哪项是不对的


A.重吸收增加

B.肾素分泌亢进

C.肾滤过率下降

D.低蛋白血症

E.少尿


参考答案:D


解析:

高血容量综合征发生的基础是肾小球功能严重受损,GFR下降,少尿。循环系统因尿少和体液过负荷,表现为高血压和心力衰竭。同时病毒诱发各种细胞因子的释放,减少了肾脏的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等。肾此时表现为水过多、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低钠血症。在所有选项中,只有D是不正确的。


第111题 患者诊断肾综合征出血热,少尿期,并发高血容量综合征,经控制输液,利尿、导泻仍不见改善并出现呼吸困难、肺水肿,尿素氮40mmol/L。此时最好治疗方法是


A.透析疗法

B.大量护肾药的应用

C.放血

D.导尿

E.停止补液


参考答案:A


解析:

患者诊断为肾综合征出血热,并且处于少尿期,考虑是肾功能异常,并且出现呼吸困难,肺水肿,并发高血量综合征,利尿等对应治疗后,效果不明显,应该及时透析治疗,减少血容量。


第112题 下列哪项不是肾综合征出血热出血原因


A.毛细血管损伤

B.血小板减少

C.凝血机制障碍

D.血液浓缩

E.毛细血管脆性增加


参考答案:D


解析:

出血热主要是由于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导致细胞的直接损伤:在整个感染过程中产生大量淋巴细胞凋亡,导致免疫抑制;受感染的巨噬细胞产生各种介质,并通过各种途径导致严重病变,如细胞表面表达组织因子引发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释放导致血管功能失调、低血压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等。


第113题 其出血原因中哪项错误


A.血管损伤

B.肝素物质增多

C.血小板减少

D.DIC

E.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E


解析:

肾综合征出血热出血:血管壁的损伤、血小板减少和功能异常,肝素类物质增加和DIC导致的凝血功能异常原因导致。以上均是。此题选错误的,所以选E。


第114题 此后的化验检查中有一项是多余的,应是


A.肾功能

B.CO2CP

C.离子

D.血小板

E.尿酮


参考答案:E


解析:

CO2CP的意义是二氧化碳结合力。可以协助判断酸碱平衡。尿酮是糖尿病人检测是否有酮症的,一般不用于出血热病人的检查。


第115题 哪一脏器的出血危害性最大


A.脑

B.肠

C.肺

D.肾

E.心房


参考答案:A


解析: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这种出血是弥撒性的出血,多部位的出血,脑内有人的呼吸心跳等生命中枢,如果出血压迫,会引起猝死,故A危害最大。


第116题 确诊肾综合征出血热,多尿期,低血钾,此时病人补钾哪项措施是危险的


A.等比例静脉输液

B.大量口服

C.适当静点

D.停用利尿剂

E.静脉推注


参考答案:E


解析:

静脉补钾时,尿量须在30ml/小时以上,切勿过快或过量,严禁静脉推注。


第117题 男性,30岁,1月初发病,头痛、发热、恶心呕吐,腰痛4天,体检,面色潮红,结膜充血,腋下见有点状抓痕样出血点。化验:白细胞15×109/L,中性72%,淋巴20%,异淋8%,尿蛋白(++),应首先考虑诊断


A.肾综合征出血热

B.钩端螺旋体病

C.流行性感冒

D.伤寒

E.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参考答案:A


解析:

流行性出血热本病典型表现有起病急,有发热(38~40℃)、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以及恶心、呕吐、胸闷、腹痛、腹泻、全身关节痛等症状,皮肤粘膜三红(脸、颈和上胸部发红),眼结膜充血,重者似酒醉貌。口腔粘膜、胸背、腋下出现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瘀斑,或呈条索状、抓痕样的出血点。
根据此题中患者出现典型的临床表现可以进行诊断。


第118题 临床上对肾综合征出血热多尿期,低血钾的监测有很多方法,下列一组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胸透

B.血钾

C.入量

D.尿量

E.心电


参考答案:A


解析:

低钾血症主要引起心脏、肾以及代谢的异常,通过胸透没有诊断的意义。其它选项都能直接或间接的反映血钾的浓度或代谢情况。但胸透和血钾是没有任何的关系。


第119题 21岁,男性,发热,腰痛6天,少尿4天,近3天无尿,皮肤多处有出血点,面色潮红,烦躁不安,眼睑浮肿,体表静脉充盈。血压180/120mmHg,脉洪大,尿蛋白(+++),尿中有膜样物,应诊断肾综合征出血热合并


A.高血容量综合征

B.尿毒症脑病

C.心力衰竭

D.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E.高血压脑病


参考答案:A


解析:

患者表现符合高血容量综合征,故选A。
高血容量综合征:心慌、头痛、血压增高,脉压增大,心音亢进,此时易出现肺水肿、充血性心力衰竭、脑水肿等。
E.高血压脑病:急骤起病,病情发展非常迅速,表现为动脉压升高,颅内压升高,头痛、抽搐、意识障碍等。
B.尿毒症脑病:早期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嗜睡、失眠;随后发生轻度行为异常、记忆力减退、伴有肌肉兴奋症状,晚期表现为抑郁或躁狂、幻觉、精神错乱等,出现肌阵挛、扑翼样震颤和舞蹈病。


第120题 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休克的主要原因


A.血浆外渗

B.心肌损害

C.微血管痉挛

D.电解质紊乱

E.病毒血症


参考答案:A


解析: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汉坦病毒所致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病程以发热、低血压、少尿、多尿、恢复5期为特征的发热出血性疾病。死亡多发生在低血压休克期和少尿期。
典型病例具有三大主症,即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临床经过分为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水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HFRS的发病机理很复杂,有些环节尚未完全搞清。目前一般认为病毒直接作用是发病的始动环节,而免疫病理损伤也起重要作用。病毒感染造成病毒血症以及全身毛细血管和小血管损伤,引起高热、寒战、乏力、全身酸痛、皮肤和黏膜出现出血点或出血斑,重者还可有腔道或各脏器出血、肾脏损害出现血尿、蛋白尿,电解质紊乱。广泛的毛细血管和小血管损伤引起的出血、血浆渗出和微循环障碍等造成低血压或休克。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