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21题
男性,31岁,自10月30日起出现发烧,头痛,并皮肤粘膜出血,3天后出现少尿,此时血常规白细胞35×109/L,尿常规,尿蛋白(+++),此时最可能诊断是
A.尿毒症
B.白血病
C.肾综合征出血热
D.重感冒
E.肾小球肾炎
参考答案:C
解析: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广,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危害极大。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是老鼠。
起病急,有发热(38~40℃)、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口腔粘膜、胸背、腋下出现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瘀斑,或呈条索状、抓痕样的出血点;不少患者由于出现发热、头痛、尿少、水肿等症状而被误诊为急性肾炎或泌尿系统感染;少数患者有发热、畏寒、头痛、乏力症状,皮肤粘膜有出血点,或白细胞数增高,与败血症非常相似。
第122题 肾综合征出血热休克期,下列哪种药物不宜首先使用
A.碳酸氢钠
B.低分子右旋醣酐
C.平衡盐
D.高渗葡萄糖
E.血管活性药物
参考答案:E
解析:
肾病综合征出血热是汉坦病毒感染造成病毒血症以及全身毛细血管和小血管损伤(极度扩张)。致病机制是:病毒对细胞的直接作用+免疫复合物引起损伤+细胞因子和介质介导的损伤。在休克期,血容量存在不足,应先予补充足够的血容量,经扩容治疗休克不能纠正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如果血容量没有补足的情况下,使用血管活性剂,会加重休克。
第123题 已确诊为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病人,突然出现右侧腹部剧痛,并有心率加快,血压下降趋势,其原因最可能
A.胆囊炎
B.阑尾炎
C.肾破裂
D.腹膜炎
E.肠出血
参考答案:C
解析: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HFRS病毒引起,由鼠类等传播的自然疫源性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临床上以短期发热,继之出现休克、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等特征。其可并发自发性肾出血。题中:突然出现右侧腹部剧痛,并有心率加快,血压下降趋势,考虑为出血表现,所以考虑为肾出血可能性大。
第124题 患者刘明。因发烧、恶心、呕吐,全身痛入院,查体时发现全腹压痛,肌紧张,反跳痛,以急腹症剖腹探查,术中未见腹腔明显异常,后出现少尿,诊为肾综合征出血热,其误诊原因
A.恶心、呕吐
B.全身疼痛
C.全腹压痛、肌紧张、反跳痛
D.查体不准确
E.发烧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是以急腹症诊断进行剖腹探查的,所以,其误诊的原因就是急腹症症状,即全腹压痛、肌紧张、反跳痛。
第125题 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出血的原因主要为
A.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B.肝素类物质增加
C.尿毒症所致凝血障碍
D.血管脆性增加及血小板减少
E.凝血因子不足
参考答案:D
解析: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出血因素较复杂,有时是多种因素参与。一般认为发热期皮肤黏膜的小出血点是毛细血管损伤、血小板减少和血小板功能异常所致。低血压休克期至多尿前期,主要是DIC导致凝血机制异常,此外血小板减少和功能障碍,肝素类物质增加和尿毒症等亦导致出血。
第126题 肾综合征出血热属于
A.蜱传性出血热
B.动物源性出血热伴肾综合征
C.动物源性出血热不伴肾综合征
D.传播途径不明的出血热
E.蚊传性出血热
参考答案:B
解析:
动物源性传染病(动物作为传染源的疾病),如鼠疫、森林脑炎、兔热病、蜱传回归热、钩端螺旋体病、恙虫病、肾综合征出血热、狂犬病。
第127题 对肾综合征出血热来说,下列哪项是错的
A.是自然疫源性疾病
B.病原体是RNA病毒
C.野生鼠类是主要传染源
D.可经呼吸道传播
E.每年7~9月份为流行高峰
参考答案:E
解析:
全年均有病例发生,在5~7月和11月至次年1月有两个发病高峰季节。
第129题 最可能的诊断是
A.流行性乙型脑炎
B.疟疾
C.中毒型菌痢
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E.钩端螺旋体病
参考答案:A
解析:
夏季出现头痛、神志不清,病理征阳性,高热,应该考虑是乙脑。流脑多见于冬春季节。
第131题 可用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早期诊断的实验室检查是
A.补体结合试验
B.血凝抑制试验
C.中和试验
D.特异性IgM抗体检测
E.病毒分离
参考答案:D
解析:
可用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早期诊断的实验室检查是特异性IgM抗体检测。IgM是早期抗体。
A.肾综合征出血热
B.钩端螺旋体病
C.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D.流行性乙型脑炎
E.结核性脑膜炎
参考答案:D
解析:
流行性乙型脑炎多为夏秋季发病,蚊子为其传播媒介,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为特征,无瘀点、瘀斑。脑脊液压力增高,外观无色透明或微浑浊,白细胞计数多在(50~500)×106/L,糖正常或偏高,氯化物正常。
第133题 7月初,5岁小儿突发高热,抽搐,昏迷,脑膜刺激征(±),初步诊为乙脑,首先要和哪种疾病鉴别
A.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B.散发性脑炎
C.感染中毒性脑病
D.结核性脑膜炎
E.中毒性菌痢
参考答案:E
解析:
此题题干中已经明确了患者为乙脑。需要与中毒性痢疾做鉴别。
因乙脑发生在夏秋季且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故需与该季节发病较多的中毒性菌痢鉴别。后者起病急骤发展迅速于发病24h内出现高热惊厥昏迷休克甚至呼吸衰竭。此时,临床上尚未出现腹泻及脓血便等肠道症状易与乙脑相混淆。
第134题 该病儿询问病史的要点是
A.居住环境有无蚊虫及乙型脑炎疫苗接触史
B.有无皮肤感染,如疖、脓疱疮等
C.有无不洁饮食史或腹泻病人接触史
D.当地有无疟疾流行
E.当地有无洪水、居住环境及周围有无鼠类
参考答案:A
解析:
患儿夏季入院,出现神经系统异常,病理征阳性,有明显季节区域,高度怀疑是乙脑。所以需要询问居住环境蚊虫及乙型脑炎疫苗接触史。
第135题 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A.钩端螺旋体病
B.中毒性细菌性痢疾
C.病毒性脑炎
D.脑性疟疾
E.流行性乙型脑炎
参考答案:E
解析:
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有严格季节性,多于7、8、9月份发病。患儿夏季入院,出现神经系统异常,病理征阳性,有明显季节区域,高度怀疑是乙脑。中毒型细菌性菌痢,往往之前会有不洁饮食。
第136题 为明确诊断应做的首要检查
A.血培养
B.血常规
C.大便常规及培养
D.血涂片找疟原虫
E.脑脊液检查
参考答案:E
解析:
若1个月内未接种乙脑疫苗者血清或脑脊液中特异性IgM阳性,或特异性IgG阳转或双份血清滴度≥4倍增高,或脑脊液/血清/脑组织分离乙脑病毒阳性可确定诊断。
第137题 假如病人在检查过程中出现抽搐,紧急应用的药物是
A.肌内注射安乃近降温
B.用地西泮肌内注射
C.静脉推注糖皮质激素
D.用5%的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
E.20%的甘露醇静脉注射
参考答案:B
解析:
患儿在检查中出现惊厥,考虑是高热引起惊厥,首先应该止惊,有镇静药物。
A.流行性出血热
B.伤寒
C.无黄疸型肝炎
D.钩端螺旋体病
E.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参考答案:D
解析:
患者呈急性感染表现,有发热,全身症状明显,有出血表现,有肾脏损害表现,考虑为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的典型临床表现为三症状(即寒热、酸痛、全身乏力)和三体征(即眼红、腿痛、淋巴结肿大)。A项出血热临床表现错综复杂。临床常见头痛,眼眶痛,腰痛(三痛);面、颈、上胸部充血潮红(三红)。
第139题 在我国钩端螺旋体,菌群毒力最强的是
A.黄疸出血群(赖群)
B.犬群
C.流感伤寒群
D.七日热群
E.波库那群
参考答案:A
解析:
在我国钩端螺旋体,黄疸出血群(赖群)的菌群毒力相对于其他菌群是最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