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241题
社会工作者制定个案服务方案的关键在于目标的设定。在制定服务目标时应注意的原则有()。
A.清晰具体
B.现实可行
C.灵活可变
D.可以测量
E.积极正向
参考答案:ABDE
解析:
选项A、B、D、E都是在制定个案服务目标时应该注意的原则。个案服务目标主要体现了社会工作服务所要达成的效果,一经制定出来应该严格遵守和执行。
A.自我陈述和非结构式调查表
B.自我陈述和结构式调查表
C.对答方式和非结构式调查表
D.对答方式和结构式调查表
参考答案:B
解析:自我陈述:针对服务对象个人的经历和内心的感受,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由服务对象自我陈述的方式,允许服务对象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讲述自己的故事和情况。这样,就能够把服务对象的内心感受和主观经验充分呈现出来。对答方式:对于一般性的情况,社会工作者可以采用严格的对答方式,以保证信息的完整性。无论运用哪一种会谈方式收集资料,社会工作者都需要关注服务对象自己看待问题的方式和界定问题的逻辑,避免根据自己的逻辑推论服务对象对于问题的理解,或者运用周围他人的看法概括服务对象的问题。结构式调查表要有预先设计好的固定的调查问题和调查问题的答案选项,调查对象只需挑选其中认为正确的答案。这种调查表比较适合于收集有明确答案而且比较容易识别的资料,如服务结束之后,针对服务对象行为改变的状况进行调查时,就可以运用结构式调查表,它不仅比较简便,而且信息处理也比较容易。非结构式调查表只有预先设计好的固定的调查问题,没有调查问题的答案选项,调查对象需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填写调查问题的答案。这种调查表比较适合没有明确答案的开放式问题的资料收集,特别是涉及价值原则和意义理解的调查问题,就需要运用这种调查表,如对自己生活的评价,或者对生活的改变要求等,就属于这种类型的问题。
A.关注服务对象的新的需求
B.迎合服务对象的情绪状态
C.评价服务对象的退化现象
D.理解服务对象的态度变化
E.与服务对象分享个人感受
参考答案:ADE
解析:
为了保持良好的专业合作关系,社会工作者在与服务对象的交往中需要做到:①接纳。无论服务对象面临什么问题,社会工作者都愿意理解服务对象,不是关注服务对象的问题,而是关心问题背后服务对象的发展要求。选项A符合题意。②无条件关怀。在服务开展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不评价服务对象,尊重服务对象的价值,并且相信服务对象是可以改变的。选项D符合题意。③真诚。社会工作者在服务开展过程中对自己的感受保持开放的态度,并且愿意与服务对象交流和分享自己的真实感受。选项E符合题意。故选A、D、E。
第244题
社会工作者在个案结案会谈中所涉及到的重要工作包括( )。
A.处理结案引发的情绪反应
B.回顾服务过程与成效
C.确定与服务对象保持交往的方式
D.讨论与处理工作过程中遗留的问题
E.讨论结案后服务对象各可能遇到的困难及应对
参考答案:ABDE
解析:
选项A、B、D、E都是结案会谈中需要涉及到的重要内容。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在结案阶段顺利解除专业关系,不再提供专业服务,而不是商量确定继续保持交往的方式。
A."你本来学习挺好的,高考成绩却出乎意料,觉得自己非常失败,是吗”
B.“困为一次高考的失败,别入都比你考得好,你为什么就感到这么难过?”
C.“因为你高考没考好,与父母之间的想法有冲突,所以你就感到很难过。”
D.“因为你高考不理想,所以你很失望和难过,对于未来,内心也有些矛盾。”
参考答案:D
解析:同理心。社会工作者设身处地体会服务对象的内心感受,理解服务对象的想法和要求。
第246题
社会工作者小杨为社区矫正对象小吴提供个案服务。在制订计划过程中,小吴同意签署一份正式的个案服务协议。这份协议的基本内容应包括( )。
A.服务执行的资金来源
B.服务内容和采用的服务方法
C.服务执行的理论基础
D.服务双方应有的权利和义务
E.服务时限、地点和次数
参考答案:BDE
解析:
个案服务协议通常包括5个方面的基本内容:①服务目标;②服务的内容和采用的方法(选项B);③服务双方应有的权利和义务(选项D);④服务的地点、时间、期限和次数(选项E);⑤服务双方的签字。故选B、D、E。
第247题
关于个案工作中专业关系建立的正确说法有()
A.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要多支持和鼓励
B.社会工作者应该接纳服务对象的不同观点
C.个案服务中的专业关系若不能建立,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则很难继续
D.个案服务对象寻求帮助的动力和信心建立在良好的专业关系基础上
E.个案工作专业关系的建立完全取决于服务对象的配合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社会工作者在提供专业服务时,要承担起支持者、鼓励者的角色,对服务对象多加支持和鼓励,选项A正确。 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专业关系的建立,是专业服务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缺乏牢固的专业关系,社会工作服务就无法正常开展,选项C、D 正确。 在个案工作专业关系中, 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是一种平等互动的关系,专业关系的建立和维系,不仅需要服务对象的配合,同时对社会工作者自身工作能力和服务意识也提出更高的要求,选项E 错误。
第248题 12岁的玲玲因与家长发生冲突而离家出走,一天后家人将其找回,并带她向社会工作者老纪求助。在接案、预估后,老纪制订了完备的服务方案。为玲玲及其家庭开展个案辅导服务。此时老纪应优先提供的服务是( )
A.引导玲玲回顾与家人冲突的过程
B.协助玲玲及其家人重温过往亲情
C.劝导家人向玲玲承认错误并道歉
D.要求家人承诺今后不再责备玲玲
参考答案:B
解析:在服务的推进阶段,从能做的开始;从愿意合作的着手;采取综合的服务策略。玲玲与家人发生冲突而离家出走,在此情况下,其家人是具有积极的配合服务开展意向的,所以,老纪应优先协助玲玲及其家人重温过往亲情。
第249题 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问题进行预估时,要注重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展开分析。下列内容中,属于横向分析关注点的是( )
A.服务对象问题的发展变化过程
B.服务对象经历的重要影响事件
C.服务对象问题形成的多层面影响因素
D.服务对象为了应对问题而作出的努力
参考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预估与问题分析。横向就是分析服务对象问题形成的影响因素,涉及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不同层面; 纵向就是分析服务对象问题发展变化的过程,包括服务对象的问题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其中经历了哪些重要的影响事件以及服务对象曾经做过什么样的努力等。A、D属于纵向分析,B属于心理社会治疗的人格发展反思。
A.对焦
B.澄清
C.忠告
D.对质
参考答案:D
解析:澄清:社会工作者引导服务对象重新整理模糊不清的经验和感受。对焦: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偏离的话题或者宽泛的讨论进行引导,将讨论集中于某个焦点。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让服务对象自己列出话题或者问题的重要次序聚焦讨论的焦点。忠告:社会工作者向服务对象指出某些行为的危害性或者必须采取的行为。在提供忠告时,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强调的语气,直接指出面临的危害和必须采取的行为,但需要避免强迫服务对象。对质:社会工作者通过直接提问等方式让服务对象面对自己在行为、情感和认识等方面不一致的地方。当服务对象发现白己的行为、情感和认识不一致时,通常会有一些不愉快的感受,社会工作者需要通过对质把服务对象的注意力集中在未来可改变的方面,而不是仅仅关注谁的责任。
A.佳佳的社交状况
B.佳佳的就学历程
C.佳佳的学业表现
D.佳佳的家庭状况
参考答案:B
解析:
在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时候,可以从横向和纵向角度来分析:①横向就是分析服务对象问题形成的影响因素,涉及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不同层面;②纵向就是分析服务对象问题发展变化的过程,包括服务对象的问题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其中经历了哪些重要的影响事件以及服务对象曾经做过什么样的努力等。只有选项B属于纵向分析。
A.争取父母关心,给予鼓励支持
B.积极联系朋友,拓展同伴资源
C.寻找相关机构,提供指导服务
D.发动邻里捐款,提供经济援助
参考答案:C
解析:资源链接:除了社会工作者及其机构所掌握的资源之外,社区内外往往还有其他个人、组织和机构拥有不同的资源,将这些资源链接起来互通有无,也是资源管理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链接资源的方式可以分为正式链接和非正式链接,正式链接是指拥有资源的各方通过会议、契约、合同等正式的方式相互交换资源,而非正式链接则是依靠平常的交情等非正式方式形成的资源交换,社区工作中非正式资源链接是常见的方式。良好的资源链接可以充分利用社区内外的各种资源,避免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第253题
小刘因为感情困扰接受社会工作者小王的个案服务,经过两个多月的干预,双方都认为当前的服务目标已实现,小王计划结案。此时,小王需要做的工作有( )。
A.预先告知小刘结案的时间和要求
B.同理小刘遭遇感情困扰时的感受
C.鼓励小刘表达对结案的看法和感受
D.与小刘回顾服务过程,巩固其获得的改变
E.与小刘深入探讨独立处理感情困扰的方法
参考答案:ACDE
解析:
本题考查结案时社会工作者应做好的工作。为了帮助服务对象顺利面对服务工作的结束,社会工作者需要做好以下4项工作:一是预先告知服务对象,让服务对象对服务结束做好准备。二是巩圃服务对象在已经开展的服务工作中获得的改变和进步。三是与服务对象一起进一步探讨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为服务对象结案之后独立面对问题做好准备。四是鼓励服务对象表达结案时的情绪,与服务对象一起探讨结案后的跟进服务。
A.“你们平时都忙于工作,一定很辛苦吧,晚上一般几点回家?”
B.“你们平时工作都很忙,建议让孩子来我们机构参加‘四点半课堂’,可能会有帮助。”
C.“你们平时工作都很忙,我其实也很理解和同情你们的现状。”
D.“小星妈妈,您要是有什么情绪,就直接说出来吧,有时候压力太大是需要宣泄一下的。”
E.“你们平时都忙于工作,没时间管孩子,是不是你们小时候也这样?”
参考答案:BCD
解析:
本题考查非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非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是指社会工作者直接向服务对象提供各种必要的服务,而服务对象只处于被动服从位置的各种辅导技巧。这种辅导技巧不关注是否反映服务对象内心的想法和感受。非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主要包括支持、直接影响和探索一描述一宣泄。
A.了解阳阳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B.与父母讨论亲子沟通面临的困扰
C.鼓励阳阳父母陪伴孩子学习
D.跟进了解家庭作业任务完成情况
E.提供亲子沟通训练营的资讯
参考答案:BCD
解析:
本题考查治疗性会谈的概念。 治疗性会谈的主要目的是帮助社会工作者针对服务对象的困扰施加有目的的影响,从而促使服务对象发生积极的改变。在治疗性会谈中,社会工作者除了需要了解服务对象各种问题的开展介入以及运用专业技巧之外,还需要随时注意观察服务对象的反应,及时调整服务介入的策略和方法。
第256题
住在某养老院的张奶奶因遗嘱中的财产分配不均与子女发生矛盾。为此她向院内社会工作者小赵求助。在“申请与接案”阶段,小赵适宜的做法有()。
A.深入评估张奶奶的问题
B.与张奶奶建立专业关系
C.收集张奶奶的有关资料
D.让张奶奶了解养老院职责范围
E.明确张奶奶的服务期待和要求
参考答案:BDE
解析:在申请和接案阶段,社会工作者要完成求助者的服务申请、接案和专业关系三个步骤的工作。选项B、D、E均是在此阶段的工作内容。选项A和C属于预估与问题诊断阶段的工作内容。
A.“听了您刚才的话,我的理解是,您对领导的行为一直比较隐忍,是吗?
B.“从法律上来讲,您的领导的行为违反了《妇女权益保障法》。”
C.“您可以礼貌拒绝或者告知他自己已有男友,让他知难而退。”
D.“如果您一直隐忍他,他可能会做出更加出格的事情。”
E.“遇上这样的人,而且还是自己的领导,真令人烦恼。”
参考答案:BCD
解析:影响性技巧是社会工作者为服务对象提供必要的信息或者建议,让服务对象采取不同的理解和解决方法的一系列技巧。包括提供信息、自我披露、建议、忠告、对质等。选项B属于提供信息,选项C属于建议,选项D属于忠告。
第258题
个案的结案形式多种多样。在最后一次服务面谈中,下列做法中最适宜的结案形式是()。
A.由社会工作者直接告诉服务对象需要结束服务
B.由社会工作者的同事告诉服务对象需要结束服务
C.由社会工作者的督导告诉服务对象需要结束服务
D.由社会工作者的领导告诉服务对象需要结束服务
参考答案:A
解析:
结案的形式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有以下三种:①直接告诉服务对象。在最后一次服务面谈中,社会工作者根据双方商讨的结果直接告诉服务对象需要结束服务;②延长服务间隔的时间。社会工作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延长服务间隔的时间,如从原来的一周一次延长到两周一次,让服务对象逐渐适应个案工作的结束;③变化联系的方式。社会工作者可以根据个案服务工作的开展状况把面对面的直接服务转变成非面对面的一般帮助。如从原来的直接面谈转变成电话或者网络交流。
A.对焦
B.同理
C.摘要
D.对质
参考答案:D
解析:
社会工作者通过直接提问等方式让服务对象面对自己在行为、情感和认识等方面不一致的地方。例如,社会工作者可以提问:“您的想法与行动有一定的差距,您对此有什么打算吗?”在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针对服务对象所述的想好好学习的想法和实际行动上又去上网打游戏的不一致的情况,通过直接提问的方式引发其思考,体现的正是“对质”的会谈技巧。
A.同感
B.鼓励
C.认同
D.专注
参考答案:D
解析:
社会工作者借助友好的视线接触、开放的姿势以及专心的态度关注服务对象的表达。例如,社会工作者在与服务对象的对话交流过程中眼睛需要看着对方,保持视线的交流。在本案例中,要求社会工作者看着服务对象,并有眼神交流,还要有上身略微前倾等这样的身体语言,这些正是专注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