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试题(634题)


第221题 唐先生与姜女士两人各自有安逸的家庭,一年前开始合伙做生意。合作中,两人逐渐产生感情,最近,两人出现了债务危机和感情纠纷,唐先生希望结束这段感情,并向姜女士提出撤回投资,姜女士拒绝且大闹唐家。唐先生的妻子向他提出离婚。唐先生面对家里家外的困窘,感到走投无路,内心崩溃。社会工作者老孙在为唐先生开展个案服务时,试图引导唐先生进行心理动力反思,下列做法中,运用心理动力反思技巧的是( )。


A.帮助唐先生了解影响自己的重大事件

B.协助唐先生了解自己的情绪反应方式

C.帮助唐先生分析自己当下所处的实际情况

D.协助唐先生分析自己的行为所产生的后果


参考答案:B


解析:心理动力反思是指社会工作者协助服务对象正确了解和分析自己内心的反应方式的技巧。如协助服务对象了解自己的情绪反应方式、认识事情的方式和动机的模式等。


第222题

小芸失恋后,整日以泪洗面,闭门不出。一天,她服用了大量安眠药企图自杀,幸好被朋友及时发现,送到医院施救才挽回生命。医务社会工作者小赵了解情况后到病房陪伴小芸,协助她度过难关。从危机介入的角度,小赵除了需要迅速了解小芸的主要问题外,更重要的工作是()。


A.危险性评估

B.安抚悲伤情绪

C.联系其家人

D.转介心理咨询


参考答案:A


解析:

危机介入模式的特点包括:①迅速了解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②快速作出危险性判断;③有效稳定服务对象的情绪;④积极协助服务对象解决当前问题。正确答案是选项A。


第223题

社会工作者老高对某社区矫正对象开展个案辅导。老高尊重服务对象,相信他有改变自我的愿望与能力,并积极促进服务对象外部环境的改善,促使服务对象积极改变、融入社区。从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看,上述老高做法的理论假设是()。


A.每个人都要重拾希望

B.每个人都有成长潜力

C.每个人都要面对问题

D.每个人都要学会沟通


参考答案:B


解析: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假设中,“对人的价值的假设”认为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即使是暂时面临困扰的服务对象,也具有自身有待开发的潜能。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目标就是帮助服务对象发掘自己的潜在能力,促进自身健康地成长。根据本题情境,从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来看,该社会工作者一方面尊重社区矫正对象,相信他有改变自我的愿望与能力,体现的是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对人的价值的假设”;另一方面,社会工作者积极促进服务对象外部环境的改善,促使服务对象积极改变、融入社区,体现了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对人的成长发展的假设”(认为人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涉及生理、心理和社会这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第224题

初中三年级男生小亮手部皮肤溃烂,医生诊断为重度神经性皮炎,可能由心理紧张引起。医生在完成医疗处置后,将小亮转介给医务社会工作者小黄。小黄评估后,决定运用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提供服务。他先与小亮妈妈进行交流,分享了自己帮助女儿缓解压力的心得。此时,小黄采用的治疗技巧是()。


A.直接治疗技巧之非反思性技巧

B.直接治疗技巧之反思性技巧

C.间接治疗技巧之直接影响技巧

D.间接治疗技巧之维持性技巧


参考答案:C


解析:

直接影响是社会工作者通过直接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意见促使服务对象发生改变。如社会工作者直接表达自己不同的看法、直接指出服务对象某种行为可能带来的不良的后果等,都属于直接影响的技巧。在本题中社会工作者是先与小亮妈妈沟通,属于间接治疗技巧里面的直接影响技巧。


第225题

服务对象孙大爷手术后回家休养,行动不便。社会工作者小马协助他联络到社区食堂选餐,并安排社区志愿者老李陪同孙大爷就医。上述服务中,社会工作者小马扮演的角色是()。


A.使能者

B.联系人

C.倡导者

D.治疗者


参考答案:B


解析:

联系人就是社会工作者常常需要联络政府有关部门、福利服务机构的负责人或同事、志愿组织甚至广大社会群体,向他们争取服务对象所需要的资源,并将它们传递到服务对象手中,以解决问题。在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小马协助他联络到社区食堂送餐,并安排社区志愿者老李培养同孙大爷就医,这属于资源的链接,故选B。


第226题

李大爷与邻居关系紧张,为此感到烦恼。一次与邻居吵架后,李大爷向社会工作者小张求助。小张热情接待了李大爷,并听他讲述了事情发展的整个过程。接下来小张首先要做的是()。


A.对其问题进行预估

B.对其提供资源信息

C.对其制定干预目标

D.与其签订服务协议


参考答案:A


解析:

A,预估与问题诊断是指详细收集与服务对象问题有关的资料,并对服务对象问题的成因和发展变化过程进行评估,从而对服务对象的问题作出诊断的过程。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工作重点:服务对象有关资料的收集、服务对象问题的预估以及服务对象问题的诊断。在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小张热情接待了李大爷,并听他讲述了事情发展的整个过程,这属于专业关系的建立。接下来的阶段应该是预估与诊断问题。


第227题

赵女士因夫妻矛盾和家庭经济的双重压力长期郁郁寡欢,在微信中几次透露了厌世倾向。好友帮助赵女士来向社会工作者求助,社会工作者初次面谈中首先要做的是()。


A.画出赵女士的家谱图

B.了解赵女士的成长经历

C.帮助赵女士找出错误认知

D.对赵女士进行危险性评估


参考答案:D


解析:

对于前来寻求帮助的人,社会工作者首先需要了解他们的愿望,用心倾听他们的诉求,进行一个简要的评估,确定是否需要立即给予必要的帮助。如求助对象是否需要帮助、需要什么样的帮助、需要帮助的迫切程度如何等,对求助对象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如果求助对象确实需要及时的帮助,社会工作者就需要提醒求助对象提出正式的服务申请。在本案例中,赵女士有自杀的倾向,社会工作者在首次面谈中,首先要了解赵女士的诉求,并简要评估其危险性,必要的话要立即进行介入和帮助,故选D。


第228题

初中二年级学生小宁个子较小,近几个月来他经常被学校几名高年级同学打骂或拦住要钱。为了寻求保护,他加入了一个“哥们儿”小团体,也开始欺负他人,并从这个过程中获得满足。针对小宁的情况,社会工作者从个体层面应开展的工作是()。


A.纠正攻击行为,培养社交技能

B.强化家校联络,及时实施干预

C.加强校园监控,保护学生安全

D.改善亲子关系,纠正教养方式


参考答案:A


解析:

题目中问的是从“个体层面”开展工作,此处的个体就是指小宁,只有选项A是从个体角度开展的工作。


第229题

当服务对象面临严重危机时,社会工作者需要采取行动,帮助服务对象摆脱危机影响,降低收到伤害的可能性。此时,社会工作者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是()。


A.及时处理

B.现实反思

C.强调关系

D.多方协调


参考答案:A


解析:

由于危机的意外性强、造成的危害性大,而且时间有限,需要社会工作者及时接案、及时处理,抓住有利的、可改变的时机,尽可能减少对服务对象及其周围他人的伤害。在本案例中,当服务对象面临严重危机时,主要原则是及时处理,故选A。


第230题 在服务开展过程中,无论服务对象面临什么问题,社会工作者都愿意理解服务对象,关心服务对象问题背后的发展要求。这体现了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 )。


A.接纳

B.鼓励

C.承认

D.认同


参考答案:A


解析:

A对社会工作者来说,无论在哪一个阶段的服务过程中,都应该首先从内心真诚地对待所有服务对象,对服务对象采取宽容和尊重的态度。在实践中,接纳意味着社会工作者不因服务对象的年龄、性别、民族、生理及心理状况、宗教信仰、政治倾向等对他们采取歧视或拒绝提供专业服务。


第231题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注重“人在情境中”的理念。为了促进服务对象社会心理正常发展,社会工作者在服务过程中应重视服务对象( )。


A.与环境的适应

B.自我的发展

C.以往的生活经验

D.人生理想的确定


参考答案:A


解析:

A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将个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概括为“人在情境中”,要求社会工作者既需要深入个人的内心,了解他(她)的感受和需求,还需要仔细观察周围环境对他(她)施加的影响,分析个人适应环境的具体过程。


第232题

当服务对象面临危机时,社会工作者需要采取行动帮助服务对象将伤害尽可能降到最低。这时,社会工作者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是(   )。


A.现实反思

B.及时处理

C.强调关系

D.多方协调


参考答案:B


解析:

危机介入的基本原则包括及时处理、限定目标、输入希望、提供支持、恢复自尊以及培养自主能力。其中,及时处理是指由于危机的意外性强、造成的危害性大,而且时间有限,需要社会工作者及时接案、及时处理,抓住有利的、可改变的时机,尽可能减少对服务对象及其周围他人的伤害。由题干可知,选项B符合题意。


第233题

服务对象:“我总是这样,我有时候想我是不是疯了。”

社会工作者:“您刚才说的意思是,您一遇到有反对意见,就觉得受不了了吗?”

上述对话中,社会工作者使用的引领性技巧是(   )。


A.对焦

B.澄清

C.摘要

D.对质


参考答案:B


解析:

B澄清是指社会工作者引导服务对象重新整理模糊不清的经验和感受。例如,对于服务对象的模糊不清的表达,社会工作者可以进一步加以明确:“您刚才说的意思是……是吗?”或者“听了您刚才的话,我的理解是……对吗?”。


第234题

社会工作者小刘与服务对象李女士初步接触后,运用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对李女士问题的原因进行诊断,对其困扰产生的时间,重要影响时间及个人成长经历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上述小刘的工作内容属于(   )。


A.心理动态诊断

B.人格诊断

C.分类诊断

D.缘由诊断


参考答案:D


解析:

缘由诊断是对服务对象困扰产生、变化的过程进行分析。例如,服务对象的困扰是什么时候产生的、有什么重要的影响事件、在服务对象的成长过程中有什么样的变化等,是对服务对象个人历史的考察。由题干可知,选项D符合题意。


第235题 小强近期迷恋手机游戏,无心学习。班主任向社会工作者小张求助。与小强交谈几次后,小张对影响其行为的生理、心理、社会因素作出了专业分析和判断。根据上述情况,小张运用的诊断方式是( )。


A.缘由诊断

B.临床诊断

C.分类诊断

D.心理动态诊断


参考答案:C


解析:

C心理动态诊断是对服务对象人格的各部分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评估;缘由诊断则是对服务对象困扰产生、变化的过程进行分析;分类诊断是对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和社会3个方面的影响因素作出判断。


第236题

因妻子突发疾病去世,张先生半年了一直处于极度悲伤状态,经常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表现出迷茫不安,无法正常生活和工作。社工小王得知张先生的情况后,决定为他提供服务。此时,小王的正确做法有(   )。


A.安抚张先生的情绪

B.协助张先生解决失眠等问题

C.协助张先生处理妻子后事

D.了解张先生面临的主要问题

E.评估张先生状态的危急程度


参考答案:ADE


解析:

对于前来寻求帮助的人,社会工作者首先需要了解他们的愿望,用心倾听他们的诉求,进行一个简要的评估,确定是否需要立即给予必要的帮助。


第237题

李女士在丈夫陪同下向社会工作者小杨求助。会谈后,小杨发现李女士具有抑郁症的典型症状,但从机构的服务范围来看,无法向其提供有效的帮助。因此,小杨把李女士转介给其他专业机构。在转介前,小杨首先要征得(   )。


A.李女士丈夫同意

B.机构同意

C.李女士自己同意

D.督导同意


参考答案:C


解析:

对于那些立即需要帮助而本机构或者社会工作者无法给予及时必要帮助的服务对象可以提供转介服务。对于服务对象来说,寻求服务机构的帮助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社会工作者应尽可能减少对服务对象的伤害,因此,在转介之前需要征得服务对象的同意,并说明转介的理由。


第238题

辛女士:“我年轻时学习成绩可好了,尤其是喜欢音乐。结婚后,为了照顾孩子,我就什么都放下了,成了全职妈妈。现在孩子上学了,每天我一个人在家,觉得空落落的,孩子他爸一直不理解我一个人照顾家庭的辛苦,我有时候真怀念小时候学音乐的日子,那时候真有意思啊!”

  社会工作者:“听了您刚才说的话,我的理解是您既想照顾好家庭,又想继续学习音乐,是这样吗?”

  辛女士:“是的。”

  社会工作者:“我听出来您有很多想谈的话,但咱们这次时间有限,您说说看,这次最想谈的是什么?”

     上述对话内容中,社会工作者使用的技巧有(   )。


A.建议

B.对质

C.对焦

D.摘要

E.忠告


参考答案:CD


解析:

摘要是指社会工作者将服务对象长段谈话或者不同部分的话题进行整理,概括和归纳其中的要点。对焦是指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偏离的话题或者宽泛的讨论进行收窄,集中讨论的焦点。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让服务对象自己列出话题或者问题的重要次序聚焦讨论的焦点。题干中,“听了您刚才说的话,我的理解是您既想照顾好家庭,又想继续学习音乐,是这样吗?”属于摘要。“我听出来您有很多想谈的话,但咱们这次时间有限,您说说看,这次最想谈的是什么?”属于对焦。


第239题

在个案工作进入结案阶段时,有的服务对象会出现分离焦虑,从而提出更多有待解决的问题或需求,此时社会工作者适宜的做法有(   )。


A.增加机构会谈或家访的次数

B.接纳服务对象的分离焦虑

C.分享服务对象收获的正向经验

D.与服务对象共商转介计划

E.酌情延长服务时间


参考答案:BC


解析:

为了帮助服务对象顺利面对结案,社会工作者需要做好以下四项工作:①预先告知服务对象,让服务对象对服务结束做好准备;②巩固服务对象在已经开展的服务工作中获得的改变和进步;③与服务对象一起进一步探讨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为服务对象结案之后独立面对问题做好准备;④鼓励服务对象表达结案时的情绪,与服务对象一起探讨结案后的跟进服务。题干中,有的服务对象出现分离焦虑,提出更多待解决的问题或需求,社会工作者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需要鼓励服务对象表达自己的情绪,接纳这种情绪,同时与服务对象一起探讨结案后的跟进服务,另一方面需要巩固服务对象在已经开展的服务工作中获得的改变和进步,分享服务对象收获的正向经验。


第240题

社会工作者小徐在精准扶贫服务中,发现救助对象小李的文化程度较低,虽有手工编织的一技之长但是一直缺乏自信,精神状态不佳。经小李同意后,小徐为其提供个案管理服务,激发她自立自强的潜能,鼓励她通过手工编织进行创业,发动志愿者帮助销售产品,并动员她积极向当地政府部门争取就业资源。上述服务中,小徐扮演的角色有(   )。


A.A使能者

B.联系人

C.治疗者

D.教育者

E.倡导者


参考答案:ABE


解析:

使能者是指社会工作者运用自身拥有的专业知识和技巧调动服务对象自身的能力和资源,发挥服务对象的潜在能力,促使服务对象发生有效改变。在本题情境中,社会工作者小徐为其提供个案管理服务,激发她自立自强的潜能,主要充当使能者的角色。联系人是指社会工作者帮助服务对象与拥有资源的服务机构联系,保证服务对象能够获得合适的服务,特别是那些面临多重生活困扰或者需要转介的服务对象。在本题情境中,社会工作者小徐发动志愿者帮助销售产品,主要充当联系人的角色。倡导者是指社会工作者利用自己的身份和权利倡议机构实行必要的改革,为缺乏资源的服务对象争取更合理的服务,或者动员服务对象一起争取一些合理的资源和服务。在本题情境中,社会工作者小徐动员她积极向当地政府部门争取就业资源,主要充当倡导者的角色。故选A、B、E。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