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301题 社会工作者小王为戒毒康复人员设计了同伴辅导成长小组。下列小组活动内容中,最适合在小组中期转折阶段开展的是( )。
A.“同心圆”:增进彼此熟悉程度
B.“心之畅想”:回顾成长,展望未来
C.“我们的约定”:制定小组契约
D.“假如我是辅导员”:开展角色扮演
参考答案:D
解析:
D在中期转折阶段,社会工作者要学习如何面对和处理小组的冲突,并协助组员让冲突成为他们正向成长的经验,为增进小组组员对自我的理解,可以运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复制或重现类似冲突情境,以增进自我了解和对他人处境的了解度。选项A、C适合开始阶段,选项B适合结束阶段。
第302题 在某妇女支持小组中,组员总是向社会工作倾诉,而组员间的交流很少,小组动力一直没有形成。针对这种状况,社会工作者最适合的做法是( )。
A.适当自我表露
B.积极回应组员
C.适当帮助梳理
D.促进组员间相互表达和回馈
参考答案:D
解析:
D在支持小组中,最重要的是小组组员的关系建构、相互交流和相互支持。社会工作者的任务是指导和协助小组组员讨论自己生命中的重要事件,表达经历这些事件时的情绪感受,建立互相理解的共同体关系,达到相互支持的目的。因此,支持小组要充分发挥小组组员的自主性,鼓励成员分享经验并协助解决彼此的问题。
第303题 在社会工作者的推动下,某市“自闭症儿童”的母亲们组成了一个交流信息、情感的小组。社会工作者希望通过小组服务,鼓励、分享经验并协助解决彼此的问题。根据上述内容,此小组的类型是( )。
A.治疗小组
B.支持小组
C.教育小组
D.成长小组
参考答案:B
解析:
B支持小组一般是由某一共同性问题的小组组员组成。通过小组组员彼此之间提供信息、建议、鼓励和情感支持,达到解决某一问题和成员改变的效果。案例中,社会工作者通过小组,鼓励成员分享经验并解决问题,属于支持小组。
A.促进组员积极表达,增进互相理解与支持
B.应对抗拒行为,协调和处理组员间的冲突
C.推动组员间形成相对稳定的关系结构
D.保持小组经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参考答案:A
解析:
A在开始阶段,社会工作者可以根据组员的个性特征以及小组的类型,设计出有创意性的打破僵局的各种活动,恰当地做一些游戏,帮助小组组员互相认识,催化相互之间的互动。
第305题 在小组工作的中期转折阶段,小组成员关系走向亲密化,小组内部权力竞争开始。此时,社会工作者的工作重点是( )。
A.增强组员对小组的认同感
B.处理小组冲突
C.形成稳定的小组关系结构
D.协助组员把认知转变为行动
参考答案:B
解析:
B面对小组的特点,社会工作者在转折阶段的工作重点在于处理小组冲突。具体包括:①处理抗拒行为;②协调和处理冲突;③保持组员对整体目标的意识;④协助组员重新建构小组;⑤适当控制小组的进程。
A.互动模式
B.治疗模式
C.发展模式
D.社区行动模式
参考答案:A
解析:
A互动模式是基于人与环境和人际关系而建立的一种小组模式,旨在通过组员之间、组员与小组之间及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促使组员在小组这个共同体的相互依存中得到成长,增强组员的社会功能,提升其发展能力。
第307题 社会工作者小崔计划运用小组工作方法为大学新生提供一系列服务,下列针对大学新生开展的小组中,最能体现成长小组特点的是( )
A.“社交技能训练”小组
B.“心理知识科普”小组
C.“自我管理”小组
D.“守望相助”小组
参考答案:C
解析:成长小组多用于各类学生及边缘群体的辅导工作。成长小组的工作旨在帮助组员了解、认识和探索自己,从而最大限度地运用自己的内在及外在资源,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解决所存在的问题并促进个人正常健康的发展。成长小组的焦点在于个人的成长和正向改变。在社会工作者看来,每个人的人生都有一定的逆境,每个人都有其潜能,逆境是一种挑战性机会,在逆境中挖掘自己的潜能和提升自我的过程就是成长过程。成长小组的典型是近年来针对不同人群的需要而开展的“体验小组”,如青少年的野外拓展训练营。
第308题 社会工作者小石面向住院肠癌患者开展了病友支持小组。目前小组进入尾声,组员即将离开小组,个别组员产生失落感,希望小组能够继续,下列小组活动中,适合在这一阶段开展的是( )
A.认识你:进行自我介绍
B.契约权:制定小组契约
C.空椅子:对话内心深处
D.向前看:模拟出院生活
参考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小组结束阶段,AB属于开始阶段;C属于成熟阶段。
A.中立
B.鼓励
C.引导
D.澄清
参考答案:B
解析:中立的技巧:在小组讨论中,可能因为某一个问题的观点不一致而发生争论,而争论的双方都希望社会工作者能支持自己的观点。此时,社会工作者的中立很重要,应避免与组员争论,不偏袒或属意任一方;不判断他人意见;仅提供问题,不给予答案;可以提供资料信息,但不予决断,仅作利弊分析或事实论述;随时保持中立的位置。
第310题 在青少年艺术治疗小组中,社会工作者小徐和组员一起用手工材料制作了名为“我的力量来源"的作品,但在分享环节,组员因为不知道如何进行分享而陷入沉默,下列小徐的回应中,能够体现出示范引导技巧的是( )。
A.“在分享环节,请大家先将自己的作品放在桌子上,然后用 3 分钟介绍一下作品”
B.“我看到小汪制作了—本书,你能跟大家说说为什么会觉得书能给你带来力量吗?”
C.“我做的是一颗发芽的种子,它冲破束缚,茁壮成长,给逆境中的我带来向上的力量”
D.“我发现大家都心灵手巧,做出了能够给自己力量的作品,哪位组员愿意分享一下”
参考答案:C
解析:在沟通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可用自身示范的方式,诱导组员模仿,如提问的技巧以及给予回馈的方式等。
A.开放性互动原则
B.使能者原则
C.封闭性互动原则
D.积极参与原则
参考答案:A
解析:互动模式下的小组目标是促使组员之间、组员与小组租社会系统之间达到开放,实现良性的互动。应该运用催化、刺激、示范、提供咨询、反应、质疑与开放讨论等方法和技巧,来促进小组互动频率的加快和小组互动质量的提高因此,小组的目标焦点既在个人,也在环境,更在个人、小组、环境之间的开放和互动。
第312题 社会工作者小霍为脑卒中患者开展了主题为“鼓舞未来"的病友小组活动,通过引导组员学习手指操、非洲鼓等,促进组员的康复。下列场景中。最有可能出现在小组转折阶段的是()。
A.组员们初次接触非洲鼓,对其充满好奇,但因不知如何演奏,不愿尝试
B.组员老张和老任都认为自己演奏水平更高,彼此埋怨对方演奏出现错误
C.小霍播放组员的演奏视频,带领他们回顾在“鼓舞未来”小组中的变化
D.小霍预告“鼓舞未来”非洲鼓文艺汇演时间,邀请组员携家属一同参与
参考答案:B
解析:从小组工作的开始阶段完成之后,就进入小组工作的转折阶段。这个阶段是组员关系走向紧密化的时期,也是小组内部权力竞争开始的时期。这个阶段社会工作者的工作重点在于,通过专业辅导,协调和处理组员之间的竞争及各种可能的冲突。促进小组内部的良性竞争与和谐,推动小组关系走向紧密化。1.对小组具有较强的认同感;2.互动中的抗拒与防卫心理;3.角色竞争中的冲突。本题中 B 项体现出角色竞争中的冲突,故选 B。
A.刚刚小姜妈妈说了小姜的情况,其他家庭是怎么看的?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呢?”
B.“小姜妈妈,您可以详细说说女儿的情况吗?她平时在学校和家里也是这样不爱说话吗?”
C.小姜妈妈,您这样的做法是不恰当的,就是因为您这样的说话方式才让孩子有问题的。”
D.“小姜妈妈,我看到小姜这一次好像想要说说自己的观点,让我们听听她怎么说,好吗?
参考答案:D
解析:本题 A 项忽视了小组问题,不利于小组进程的发展。B 项没有探究问题原因,且忽视了小姜欲言又止的表现。C 项社工的做法带有责备的意味,排除。
A.开始阶段
B.转析阶段
C.成熟阶段
D.结束阶段
参考答案:A
解析:在小组的开始阶段,由于初入小组,组员往往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故在心理和行为上容易出现矛盾、困惑和焦虑等问题。1.矛盾的心理与行为特征;2.小心谨慎与相互试探;3.沉默而被动;4.对社会工作者的依赖性。
第315题
在设计小组活动时,社会工作者要考虑小组活动与各个工作阶段目标的匹配度。小组的后期成熟阶段,社会工作者最适宜设计的活动是( )。
A.“破冰”游戏,引导组员相互熟悉,消除相互之间陌生感
B.“同心协力”活动,引导组员相互沟通,增加彼此的了解
C.“谁是我”活动,引导组员真诚回馈,获得更深的自我认识
D.“角色冲突”情景剧,引导组员学习容忍和化解冲突的办法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小组的阶段。小组后期社会工作者的一大任务就是帮助组员获得新的认知,再次将认知转变为行动,本题C项属于社工帮助组员获得新的认知。AB属于小组开始阶段,D属于小组中期阶段。
第316题
学校社会工作者小方开办的学习能力提升小组已经进入结束阶段,为帮助组员保持在小组中收获的经验,小方应采取的做法是()。
A.做好小组评估工作,着重评估组员通过小组工作获得的改变
B.告诫组员不要寻求他人的支持,要靠自身的力量维持和巩固正向改变
C.设置练习环节,模拟现实生活情境,让组员练习在小组中学习到的方法
D.理解和包容组员对小组的依赖心理,让组员了解有这样的依赖是正常现象
参考答案:C
解析:
在结束阶段,社会工作者应协助组员保持已经改变了的行为,并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在小组中获得的成长经验。主要方法有:①模拟练习,即模拟显示的生活环境,让组员在小组中练习他们学到的行为规范等;②树立信心,即观察组员的变化,鼓励和肯定,让他们对离开小组后的生活充满信心;③寻求支持,即帮助组员寻求其家人、社区或周围其他人的支持,以维持在组员身上已经产生的变化;④鼓励独立,即鼓励组员独立地完成工作,逐步降低小组对组员的吸引力,以避免其在结束时对小组的过度依赖;⑤跟进服务,如转介、跟进聚会、安排探访等。
A.小欢,我知道你的意思,但是你是否觉得你这样说话会伤害小莫呢?
B.小莫,对不起,小组是大家的,用来解决这个问题不适合,你的分享时间有些长了。
C.谢谢小莫与我们分享!对小欢的意见我们待会再讨论。下面,我们先听其他的组员的分享,好吗?
D.是的,这确实是这一段我们小组要注意的问题。不过小环已经提出来了,小莫好像也已经意识到了,那我们继续往下进行吧。
参考答案:C
解析:
社会工作者在组员发生争论的时候应保持中立,选项C是社会工作者最适宜的回应,社工采用了中立和限制的技巧。
第318题
在小组的准备阶段,社会工作者制定招募计划时应包括的内容是( )。
A.组员的来源
B.小组所需的费用
C.组员需解决的问题
D.机构的人力资源
参考答案:A
解析:
招募计划的内容包括按机构的规则制定小组建立的程序,组员的来源,宣传、招募方法,允许的招募时间以及招收方法。
A.限制
B.提问
C.对质
D.忠告
参考答案:A
解析:
当一些小组组员垄断小组讨论时,或当组员的发言太抽象时,或当小组讨论脱离主题范围时,社会工作者要采取限制的手段来处理小组或小组组员的行为。在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适时插话,是限制技巧的运用。
第320题
社会工作者小王在社区内开展了外来人口小组服务,小王设计了“人人都说家乡好”的环节,鼓励组员唱一首家乡的民歌,并向其他组员介绍自己的家乡,抒发思乡之情。这个设计有助于()。
A.处理离别情绪,协助组员保持小组的经验
B.处理抗拒行为,协调处理组员间的冲突
C.促进组员表达,增进组员的了解和支持
D.控制小组进程,协助组员形成稳定的关系
参考答案:C
解析:
社会工作者要组织一些能够有助于组员之间相互了解的活动,促进组员之间尽快建立相对的熟人关系。在本案例中,组员唱一首家乡的民歌,并向其他组员介绍自己的家乡,有助于促进组员表达,增进组员的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