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A.运用理论逻辑定义王某问题的来龙去脉
B.关注王某内心的感受及看待问题的方式
C.根据王某父母的看法来概括王某的问题
D.利用自己的经验推论王某界定问题的逻辑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会谈的运用。在运用会谈方式收集资料时,社会工作者需要关注服务对象自己看待问题的方式和界定问题的逻辑,避免根据自己的逻辑推论服务对象对于问题的理解,或者运用周围他人的看法概括服务对象的问题。
A.支持性技巧——鼓厉
B.引导性技巧——对质
C.影响性技巧——忠告
D.影响性技巧——中立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个案会谈的技巧。忠告是指社会工作者向服务对象指出某些行为的危害性或者必须采取的行为。
第183题
社会工作者说:“张阿姨,您刚才谈到母亲过世后,家里发生了一些变故,您与兄弟姐妹的关系发生了矛盾,您还担心接下来父亲的照顾问题。那么您这次最想谈的是什么?”上述这段话中,社会工作者运用的技巧是( )。
A.同理
B.摘要
C.澄清
D.对焦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个案会谈技巧之引导性技巧。对于服务对象较为笼统和宽泛的话题,社工需要收窄和明确问题。本题社工的提问“您最想谈什么”即将宽泛的话题缩小。
第184题
在个案工作中社会工作者为明确双方的责任与义务,增强服务对象改变的动力,首先需要与服务对象( )。
A.制定计划
B.签订协议
C.共同评估
D.建立关系
参考答案:B
解析:
根据服务对象的情况和第一阶段的会谈,社工确定和服务对象之间开展专业服务,就需要签订服务协议,在协议里面,需要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工作开展的有效性。
第185题
在个案会谈过程中,社会工作者经常会使用对质技巧来调整服务对象对某些事、某些人的认知。下列回应中,属于对质技巧的是( )。
A.你这样的行为表现和我们预期的目标差距很大
B.你父亲对你的关心,你现在根本没有感受到
C.你说你不生老公的气,可你好几天都不理他
D.你家庭的情况表现出来的问题并不在于此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个案会谈之影响性技巧。常见的对质在于言行不一致,前后不一等。C项言行不一致,社工需要对于服务对象说话的质量进项确定和把控,因此需要对质技巧。
A.治疗者
B.联系人
C.教育者
D.管理者
E.使能者
参考答案:BCE
解析:
联络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站体现了联系人角色;安排她学习夫妻沟通技巧,并指导其丈夫督促她按时服药体现了教育者角色;鼓励梁女士参加社区活动体现了使能者角色。
第187题
社会工作者向服务对象收集资料时,针对一些涉及隐私或不便于在他人面前表达的资料,最适宜采用的方法是( )。
A.自我陈述
B.结构式调查表
C.参与观察
D.文献记录
参考答案:B
解析:
调查表的运用是社会工作者收集资料的一种常用的方法,特别对于一些涉及隐私或者不便于在他人面前表达的资料,采用调查表收集资料比较方便。故选B。
第188题
在个案会谈中,针对服务对象错综复杂的情况,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一起进行深度探索和分析,逐渐明确问题。这种会谈属于( )。
A.治疗性会谈
B.收集资料的会谈
C.诊断性会谈
D.一般性咨询会谈
参考答案:C
解析:
在诊断性会谈中,社会工作者需要不断地从观察到的事实出发并作出各种推断,然后再验证这些推断,这样一步步地逐渐深化对服务对象的理解,最后形成有关服务对象问题的准确判断。故选C。
A.接案阶段
B.诊断阶段
C.制订计划阶段
D.评估阶段
参考答案:A
解析:
在接案阶段,社会工作者需要与求助对象一起对接受机构服务的事项和困难进行一个初步的探索,包括介绍机构服务的基本流程、服务对象的权益以及服务过程中的基本要求等,让求助对象能够在一个宽松、理性的环境中为自己是否接受机构服务作出决定。在本题情境中,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讲述关于保密规定的相关内容,处于接案阶段。故选A。
第190题 社会工作者老刘在个案服务的最后阶段,需要对服务效果进行评估。此时,老刘的评估内容有( )。
A.服务对象的改变状况
B.个案父母目标的实现程度
C.个案服务的资源投入
D.个案服务运用的策略
E.服务对象是否还存在其他问题
参考答案:ABC
解析:个案工作是否具有成效?哪些方式有效?哪些方式需要改进?这些都需要经过评估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评估不仅对于服务对象来说非常重要,它是服务对象获得有效服务的保证;同时,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说也非常重要,它是社会工作者改进个案工作的前提。所谓评估是指对个案工作的服务效果和效率进行评定。它的主要内容涉及3个方面:(1)服务对象的改变状况,包括哪些方面得到了改善以及改善的程度、哪些方面没有得到改善。(2)工作目标的实现程度,包括哪些工作目标实现了以及实现的程度、哪些没有实现。(3)服务介人工作的人力、物力和其他资源的投入,包括服务介入的人员、时间、经费以及其他资源等。评估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经常采用的有:一是由服务对象评估服务工作的开展状况以及对服务工作的满意程度;二是由社会工作同行评估服务工作的开展状况;三是由服务机构评估社会工作者的服务工作开展状况。为了准确评估服务工作的开展状况,采用多种评估方法是比较有效的方式。
A.稳定服务对象情绪
B.预估服务对象问题
C.通知家属前来探望
D.快速评估危机程度
参考答案:D
解析:
作为危机介入模式的一项重要任务,社会工作者在了解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过程中,需要对服务对象采取破坏行为的可能性和危险程度进行评估,以便给予及时的介入和治疗。在本题情境中,社会工作者小张了解到服务对象老林想用安眠药自杀的情况,这时就需要快速作出危险性判断,对其危险程度进行评估,并给予及时的介入和治疗。故选D。
第192题
小丽最近刚刚离婚,她不能接受婚姻失败的现实,将自己关在家中,其正常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为此,她感到十分绝望但又无能为力。根据危机介入理论,小丽正处于危机发展的( )。
A.解组阶段
B.危机阶段
C.恢复阶段
D.重组阶段
参考答案:A
解析:
危机的发展一般可以分为危机、解组、恢复及重组4个基本阶段。在解组阶段,服务对象处于极度的情绪困扰中,认知和问题解决的能力下降,平衡生活被打乱。在本题情境中,小丽因为不能接受婚姻失败的现实,将自己关在家中,其正常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为此,她感到十分绝望但又无能为力,说明小丽处于极度的情绪困扰中,且认知和问题解决的能力下降,是危机的解组阶段。故选A。
第193题
下列社会工作者的回应中,运用对焦技巧的是( )。
A.“您提到家人关系紧张和工作压力大,请具体讲一讲好吗?”
B.“您提到家人关系紧张和工作压力大,您还有其他需要补充的吗?”
C.“您提到家人关系紧张和工作压力大,请您说说最困扰的是哪个问题?”
D.“您提到家人关系紧张和工作压力大,但我觉得您最想说的不是这些问题。”
参考答案:C
解析:
对焦是指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偏离的话题或者宽泛的讨论进行收窄,集中讨论的焦点。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让服务对象自己列出话题或者问题的重要次序聚焦讨论的焦点。分析选项可知,选项C是让服务对象说说最困扰的问题,是对讨论进行收窄,集中讨论的焦点,运用了对焦技巧。故选C。
第194题
服务对象小马向社会工作者小王抱怨说:“我父亲老是不放心我,不是问我去哪里了,就是问我去的地方安不安全,真是烦死了,总是把我当作三岁孩子看。”此时,小王运用同理心的技巧,最适宜的回应是( )。
A.“你过去是不是做过什么让他担忧的事?如果有,他有这样的态度也很自然。”
B.“你烦恼、不满,觉得父亲不信任你,你认为自己可以照顾自己。”
C.“你的这些烦恼、不满,跟朋友说过吗?”
D.“你父亲对你不信任,我为你感到难过。”
参考答案:B
解析:
同理心是指社会工作者设身处地体会服务对象的内心感受,理解服务对象的想法和要求。分析选项可知,只有选项B是设身处地体会服务对象的内心感受,理解服务对象的想法。故选B。
第195题 45岁的齐女士长期忍受丈夫家庭暴力,但她由于种种顾虑一致没有离婚。最近,齐女士又一次被丈夫施暴,她忍无可忍,向社会工作者老郝求助。在建立关系的会谈中,老郝恰当的做法有( )。
A.制订双方认可的谈话规则
B.创造宽松舒适的谈话氛围
C.让齐女士自由地表达感受
D.质疑齐女士未离婚的想法
E.建议齐女士与丈夫多交流
参考答案:BC
解析:建立关系的会谈;这种个案会谈的主要目的是帮助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建立专业的合作关系。为了保证专业关系的顺利建立,社会工作者在这种会谈中的工作重点是创造一种宽松、信任的谈话氛围,让服务对象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A.非反思性技巧
B.反思性技巧
C.非影响性技巧
D.影响性技巧
参考答案:B
解析:
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是指社会工作者通过与服务对象相互沟通交流,引导服务对象分析和理解自己问题的各种具体技巧。这种辅导技巧比较关注反映服务对象内心的感受和想法。在本题情境中,社会工作者帮助小陆一起回顾其成长经历,探讨童年发生的重要事件对现在生活的影响,是通过与服务对象相互沟通交流的,属于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故选B。
A.处理小贾的失落情绪
B.指导小贾学习放松技巧
C.提升小贾应对挫折的能力
D.请曾高考失利现事业有成的表哥开导小贾
E.帮助小贾了解其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影响时间
参考答案:ACD
解析:危机介入模式是对服务对象的危机状态进行调适和治疗的工作方法,比较注重不同服务介入技巧的综合运用。危机介入模式的特点包括迅速了解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快速作出危险性判断、有效稳定服务对象的情绪和积极协助服务对象解决当前问题四个方面。
A.结构访谈
B.自我陈述
C.评估调查
D.直接观察
参考答案:B
解析:
针对服务对象个人的经历和内心的感受,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由服务对象自我陈述的方式,允许服务对象按照自己的喜欢方式讲述自己的故事和情况。选项B符合题意。
A.申请接案
B.问题诊断
C.制订计划
D.开展服务
参考答案:A
解析:
A社会工作对于前来寻求帮助的人首先要做的是,倾听求助对象的要求,初步评估求助对象的问题,与有需要的求助对象协商,看他是否愿意成为自己的服务对象,并且与服务对象建立专业合作关系。这个过程就是社会工作通常所说的申请与接案。如果求助对象确实需要及时的帮助,社会工作者就需要提醒求助对象提出正式的服务申请。求助对象提出服务申请的方式既可以是书面的(如填写机构的服务申请单),也可以是口头的(如向社会工作者提出服务申请,由社会工作者填写,或者社会工作者向求助对象口头服务申请的需要)。
第200题 某服务对象向社会工作者抱怨到:“我的班主任老师经常挑我的刺,故意问我最难的问题,让我在班上丢脸。我真受不了!”下列社会工作者的回应中,运用“同理”技巧的是( )。
A.“老师为什么这样对你呢?”
B.“振作起来,我相信你能处理得很好!”
C.“你生老师的气,因为他让你在班上很没面子。”
D.“你可能想多了,老师对每个学生都是一样的。”
参考答案:C
解析:
C支持性技巧是社会工作者借助口头和身体语言让服务对象感受到被理解、被接纳的一系列技术,主要包括专注、倾听、同理心、鼓励。其中同理心是社会工作者设身处地体会服务对象的内心感受,理解服务对象的想法和要求。由题意可知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