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221题
关系转换理论强调( )在学习迁移中的作用。
A.个体对各要素之间关系的理解
B.学习任务之间的共同要素
C.不同学习活动所具有的共同的原理和概括化的经验
D.认知结构变量的特性
参考答案:A
解析:
关系转换说认为,迁移是学习者突然发现两个学习经验之间关系的结果,是对情境中各种关系的理解和顿悟,而非由于具有共同成分或原理自动产生。学习迁移的重点不在于掌握原理,而在于觉察到手段与目的之间的关系。
第1222题 迁移的经验类化理论认为,实现迁移的原因是两种学习之间有共同的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桑代克
B.苛勒
C.奥苏伯尔
D.贾德
参考答案:D
解析:贾德是迁移的经验类化理论的代表人物。
第1223题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提出者是( )。
A.桑代克
B.贾德
C.奥苏伯尔
D.布鲁纳
参考答案:C
解析: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是由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戴维•奥苏伯尔提出的一种关于学习和教育的理论。
第1224题
“两种学习情境的相同或相似之处越多,则前一种学习越能对后一种学习发生迁移作用。”这是学习迁移理论( )中的观点。
A.共同要素说
B.概括化迁移说
C.认知结构迁移说
D.关系转换说
参考答案:A
解析:
共同要素说认为:学习迁移是相同联结的转移。两种学习情境的相同或 相似之处越多,则前一种学习越能对后一种学习发生迁移作用。
第1226题
形式训练说的代表人物是( )。
A.沃尔夫
B.桑代克
C.奥苏贝尔
D.贾德
参考答案:A
解析:
形式训练说的代表人物是18世纪德国心理学家沃尔夫,主张迁移要经历一个形式训练过程才能产生。
第1227题 简述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学生学习迁移能力的形成有赖于教学,促进迁移的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精选教材内容。要想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大量有用的经验,教学内容就必须精选。精选的标准就是必须具有广泛的迁移价值,即对其他领域有潜在的迁移意义的标准。
(2)合理组织材料。精选的教材只有通过合理的编排才能充分发挥其迁移的效能,否则迁移效果小,甚至阻碍迁移的产生。从迁移的角度来看,合理编排的标准就是使教材达到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合理编排的教学内容是通过合理的教学程序得以体现、实施的,教学程序是使有效的教材发挥功效的最直接的环节。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结合实际学科的教学来教授有关的学习策略和元认知策略,不仅可以促进对所学内容的掌握,而且可以改善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提高迁移的意识,从根本上促进迁移的产生。
(5)防止负迁移的发生。在教学中,负迁移会对学习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掌握知识教授的速度和难易度,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每次迁移均应使学生感到需要一定的努力,但又能够完成。除此之外,还要充分利用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作用,使有效迁移顺利进行。
第1228题
“学习迁移的重点不在于掌握原理,而在于觉察到手段与目的之间的关系。”这是( )的观点。
A.关系转换说
B.认知结构迁移说
C.概括化迁移说
D.共同要素说
参考答案:A
解析:
关系转换说认为迁移的产生依赖于两个条件:一是两种学习之间存在有
一定的关系;二是学习者对这一关系的理解和顿悟。学习迁移的重点不在于掌握原理,而在 于觉察到手段与目的之间的关系。故选择A。
第1229题
学生学习了自然数以后,再学习复数,这种学习属于( )。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类属学习
D.组合学习
参考答案:A
解析:
上位学习(总括学习):是指新概念、新命题具有较广的包容面或较高的概括水平,这时,新知识通过把一系列已有观念包含于其下而获得意义,新学习的内容便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观念产生了一种上位关系。
第1230题
学会写“石”这个字后,有助于写“磊”。这种现象属于( )。
A.一般迁移
B.具体迁移
C.水平迁移
D.垂直迁移
参考答案:B
解析:
具体迁移也称“特殊迁移”,是指学习迁移发生时,学习者原有的经验组成要素及其结构没有变化,只是将习得的经验要素重新组合并移用到另一种学习之中。学会写“石”这个字后,有助于写“磊”,这属于具体迁移。
第1231题
在英语学习中,学生在学习eye(眼)和ball后学习eyeball就比较容易,这种现象属于( )。
A.一般迁移
B.负迁移
C.水平迁移
D.正迁移
参考答案:D
解析:
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题干所述为正迁移。
第1232题
学会写“石”字后有助于学习写“磊”,这种迁移符合( )。
A.水平迁移
B.顺向迁移
C.垂直迁移
D.具体迁移
参考答案:D
解析:
具体迁移是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本题中的迁移即为具体迁移。
第1233题 化学中锂、钠、钾等各种金属元素概念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称为( )。
A.水平迁移
B.垂直迁移
C.同化迁移
D.顺应迁移
参考答案:A
解析:水平迁移也叫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第1234题 简述促进迁移的有效教学策略。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精选教材内容。要想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大量有用的经验,教学内容就必须精选。
(2)合理组织材料。精选的教材只有通过合理的编排才能充分发挥其迁移的效能,否则迁移效果小,甚至阻碍迁移的产生。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合理编排的教学内容是通过合理的教学程序得以体现、实施的,教学程序是使有效的教材发挥功效的最直接的环节。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许多研究证明,学习策略及元认知策略具有广泛的迁移性,同时它们又能够提高学习者的迁移意识。
(5)防止负迁移的发生。在教学中,负迁移会对学习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教师要防止负迁移的发生。
第1235题
学生因“凹透镜”知识掌握不好而影响了“凸透镜”知识的学习。这种迁移现象是( )。
A.纵向迁移
B.横向迁移
C.一般迁移
D.普遍迁移
参考答案:B
解析:横向迁移,也称水平迁移,是先行学习向在难度上和复杂程度上大体属于同一水平,并且相似而且又不同的后继学习发生迁移效果的现象。如直角、钝角、锐角、平角等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都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层次,各种概念的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即横向迁移。题干中凹透镜和凸透镜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层次,因此是横向迁移。
第1238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如何有效地促进迁移?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1)精选教材。要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大量有用的经验,教学内容就必须精选。应选择那些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成果作为教材的基本内容,而每一门学科中基本的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其迁移价值较大。(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精选的教材只有通过合理的编排才能充分发挥其迁移的效能。从迁移的角度看,合理编排的标准就是使教材达到缩构化、一体化、网络化。这既有助于了解原有学习中存在的断裂带及断裂点,也有助于预测以后学习的发展带、发展点,为迁移的产生提供直接的支撑。(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教学程序是使有效的教材发挥功效的最直接的环节。无论是从宏观的、整体的教学规划,还是从微观的每一节课的教学活动,都应体现迁移规律。(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仅仅交给学生组织良好的信息是不够的,还必须让学生了解在什么条件下如何迁移所学内容。因此,掌握必要的学习策略以及元认知策略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研究证明,学习策略及元认知策略具有广泛的迁移性,同时它们又能够提高学习者的迁移意识。
第1239题
需要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旧经验加以概括,在形成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后才发生迁移。这是( )。
A.一般迁移
B.同化迁移
C.顺应迁移
D.重组迁移
参考答案:C
解析:
题干是顺应迁移的定义。
第1240题 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这种现象在教育心理学上称为( )。
A.迁移
B.同化
C.顺应
D.模仿
参考答案:A
解析: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题干中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都是典型的迁移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