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题库(2158题)


第1241题

李红学了英语语法后,加深了对以前学过的中文语法的理解,这种现象属于(  )。


A.负向迁移

B.垂直迁移

C.顺向迁移

D.逆向迁移


参考答案:D


解析:

逆向迁移是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即后面学习中所习得的经验能够影响前面学习中所习得的经验,引起原有认知结构的变化。


第1242题 简述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1)相似性。相似性的大小主要是由两种任务中含有的共同成分决定的,较多的共同成分将产生较大的相似性。并导致迁移的产生。(2)原有认知结构。原有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迁移方式,原有认知结构的特征直接决定迁移的可能性及迁移的程度。原有认知结构对迁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这是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第二,原有认知结构的概括水平对迁移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三,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认知技能或策略,以及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元认知策略,也影响着迁移的产生。(3)学习者的心向与定势。心向与定势常常是指同一种现象,即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两种:促进和阻碍。此外,诸如年龄、智力、学习者的态度、教学指导、外界的提示与帮助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迁移的产生。


第1243题

受m(a+b)=ma+mb的影响而得到lg(a+b)=lga+1gb,这是一种(  )。


A.负迁移

B.正迁移

C.顺向迁移

D.逆向迁移


参考答案:A


解析:

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受m(a+b)=ma+mb的影响而得到lg(a+b)=lga+lgb,这是一个错误推导,说明两种学习之间发生了干扰,属于负迁移。


第1244题 简述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成分或相似性;

(2)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

(3)认知结构;

(4)认知技能与策略;

(5)心理定势;

(6)学习态度与方法。


第1245题

学习策略能够迁移到类似或者不同的学习情境中,这种迁移属于(  )。


A.具体迁移

B.特殊迁移

C.一般迁移

D.水平迁移


参考答案:C


解析:

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其他学习中去,这种迁移为一般迁移。题干中所说的迁移即为一般迁移。


第1246题

“举一反三”“闻一知十”属于迁移的(  )。


A.同化性迁移

B.一般性迁移

C.重组性迁移

D.顺应性迁移


参考答案:A


解析:

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要的心理机制的不同,迁移可分为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和重组性迁移。同化性迁移是指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


第1247题

小明将数学课堂上教师演示的解题方法运用到解决数学作业中的习题中去,从迁移的范围角度来看,这种现象属于(  )。


A.远迁移

B.近迁移

C.水平迁移

D.垂直迁移


参考答案:B


解析:

根据迁移范围的不同,可以将迁移分为远迁移和近迁移。其中,近迁移是指将所学得的知识经验或原理、方法迁移到与原来学习情境相似的情境中去。


第1248题

已经获得的知识、动作技能、情感和态度等对新的学习的影响称为学习(  )。


A.迁移

B.动机

C.策略

D.技巧


参考答案:A


解析: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迁移广泛存在于各种知识、技能、行为规范与态度的学习中。


第1249题  小学生学习了四边形以后,再学习平行四边形。这种学习属于()。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归属学习

D.并列学习


参考答案:B


解析:

 下位学习是指将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低的新概念或命题,归属到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高的适当概念或命题之下,从而获得新概念或者新命题的意义。平行四边形是四边形的下位概念,先学习四边形,再学习平行四边形属于下位学习。


第1250题

迁移的形式训练说认为,学科学习的意义在于(  )。


A.具体内容

B.学习过程

C.概括

D.获得策略知识


参考答案:B


解析:

形式训练说认为学科学习的意义在于学习过程。


第1251题

“举一反三”与“触类旁通”体现的是(   )。


A.创造性

B.学习动机

C.学习迁移

D.学会学习


参考答案:C


解析: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是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属于学习迁移。


第1252题

“闻一知十”、“触类旁通”指的是学习中的(  )。


A.定势现象

B.迁移现象

C.记忆现象

D.应用


参考答案:B


解析:

从心理学观点来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都是指先前的学习对以后学习的促进,所以都是学习的迁移现象。


第1253题 简述学习迁移的分类。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1)按照迁移性质不同,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2)按照迁移内容的抽象和概括水平不同,可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3)按照迁移内容的不同,可分为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4)按照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不同,可分为同化性迁移、顺应迁移和重组性迁移。


第1254题

根据迁移性质的不同和影响效果的不同。可分为(  )。


A.正迁移与负迁移

B.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C.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D.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参考答案:A


解析:

迁移的作用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效果有促进与阻碍之别,据此可将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第1255题

苛勒用“小鸡啄米”实验证明了学习迁移的(  )。


A.关系转换理论

B.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C.产生式理论

D.结构匹配理论


参考答案:A


解析:

苛勒是格式塔心理学派代表人物,提出关系转换理论,认为迁移是学习者突然发现两个学习经验之间关系的结果。


第1256题 简述学习迁移的影响因素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相似性;相似性的大小主要是由两任务中含有的共同的成分决定的。共同成分既可以是学习材料、学习中的环境线索、学习结果、学习目标等方面。

(2)原有认知结构。原有认知结构的特征直接决定了迁移的可能性及迁移的程度。

(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心向与定势指的常常是同一种现象,即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定势的形成往往是由于先前的反复经验,它将支配个体以同样的方式去对待后继的同类问题。


第1257题

化学中锂、钠、钾等各种金属概念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称为(  )


A.水平迁移

B.垂直迁移

C.同化迁移

D.顺应迁移


参考答案:A


解析:

水平迁移指的是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垂直迁移指处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同化迁移指的是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顺应迁移指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时。需要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


第1258题 怎样促进迁移的教学?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1)精选教材;(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第1259题

以下不是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的是(  )。


A.教师指导

B.学习材料特性

C.学习情境

D.认知结构


参考答案:D


解析:

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有很多。主观因素包括智力和能力、认知结构、心理准备状态;客观因素包括学习材料的性质、学习情境的相似性、教师的指导等等。


第1260题

按照内容的不同抽象与概括水平进行划分,可以将迁移分为(  )。


A.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B.正迁移与负迁移

C.普通迁移与特殊迁移

D.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参考答案:A


解析:

根据学习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与概括水平进行划分,可将迁移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