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题库(2158题)


第101题 只要给足了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内容都能达到掌握的程度。这是(  )。


A.意义学习

B.机械学习

C.发现学习

D.掌握学习


参考答案:D


解析:掌握学习教学模式认为:95%以上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率、学习动机方面并无大的差异。如果大多数学生都有足够的学习时间,接受了合适的教学,就能掌握世界上任何能够学会的东西。


第102题

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不能决定他能否成功掌握教学内容,而是在于他的(  )才能达到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A.学习积极性

B.学习自觉性

C.要花多少时间

D.智力水平


参考答案:C


解析:

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给了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


第103题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近代社会的教育特点的是(  )


A.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B.教育的世俗化

C.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D.教育的宗教


参考答案:D


解析: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3)教育的世俗化。(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第104题

德国的狄尔泰等人倡导用理解和解释的方法研究教育,主张通过“陶冶”和“唤醒”来培养儿童完整的人格。这种观点属于(  )。


A.文化教育学

B.实验教育学

C.批判教育学

D.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参考答案:A


解析:

题干中的观点属于文化教育学理论流派的主张。


第105题 最早在大学里讲授教育学的是(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康德


参考答案:D


解析:康德于1776年在德国哥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这是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的开端。


第106题

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论演说家的教育》,其作者是(  )。


A.柏拉图

B.昆体良

C.夸美纽斯

D.苏格拉底


参考答案:B


解析:

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


第107题

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  )。


A.后勤职工

B.行政干部

C.学生

D.教师


参考答案:D


解析:

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需要肩负起教育教学管理的职责,包括确定目标、建立班集体、制定和贯彻规章制度、维持班级纪律、组织班级活动、协调人际关系等等,并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控制、检查和评价。


第108题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是(  )。


A.杜威

B.怀特海

C.布鲁纳

D.克伯屈


参考答案:C


解析:

学科中心课程论即结构主义课程论,代表人物有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和布鲁纳。


第109题

被毛泽东称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教育家是(    )。


A.陶行知

B.蔡元培

C.杨贤江

D.徐特立


参考答案:B


解析: 蔡元培,我国著名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1940年蔡元培在香港病逝,毛泽东给予高度评价:“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第110题

1878年,(   ) 所创办的上海正蒙书院内附设的小班,是近代小学的开端。


A.盛宣怀

B.张焕纶

C.程庆魁

D.王有志


参考答案:B


解析:

l878年,张焕纶所创办的上海正蒙书院内附设的小班,是近代小学的开端。


第111题

19世纪末,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通过对(  )的学习研究,建构了科学教育心理学的体系。


A.动物

B.人类

C.学生

D.儿童


参考答案:A


解析:

桑代克自1896年起,开始从事对动物的学习研究,并依据研究的材料,在1903年著书《教育心理学》。它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体系也由此确立。


第112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教育将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B.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教育常常表现出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C.教育常常超前或滞后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

D.教育现象最早出现于奴隶社会


参考答案:A


解析:

教育的社会属性表明,教育具有永恒性。即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想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第113题

巴班斯基认为,应该把教学看作一个系究,从系统的整体与部之间、部分与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设计教学。这一教学理论称为(  )。


A.教学环境最优化

B.教学内容最优化

C.教学过程最优化

D.教学方法最优化


参考答案:C


解析:

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第114题

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也比较灵活。这种教育描述的是(  )。


A.古代斯巴达教育

B.古代雅典教育

C.古代印度教育

D.古代罗马教育


参考答案:B


解析:

古希腊城邦国家之一雅典重视德育、智育和美育,崇文,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也比较灵活。


第115题

教育内容主要是神学和七艺的是(  )。


A.教会教育

B.骑士教育

C.雅典教育

D.斯巴达教育


参考答案:A


解析:

教会教育的教育机构主要是教会学校,分为僧院学校、大主教学校、郊区学校三个层次,教育内容主要是神学和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数、几何、天文、音乐)。


第116题

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小学教育是一项规模宏大的教育奠基工程,除具有一般教育的特点外,还有它自身独具的基本特征。

(1)基础性  

我国学校的教育体系由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三个阶段所构成,其中小学教育属于初等教育,它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基础。

(2)全民性。小学教育的全民性,从广义上说,是指小学教育必须面向全体人民。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彻底扫除文盲,从整体上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从狭义上讲,是指小学教育必须面向全体适龄儿童。

(3) 义务性。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它又是强制的和免费的:“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由于小学教育是依国家法律而实施的基础教育,因而它具有强制性。

(4)全面性。小学教育是向儿童实施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教育。

(5)活动性  

活动对于小学儿童的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活动可以保证儿童身体健康发育,它是促进小学儿童基本心理机能发展的必要条件。小学阶段的儿童,在认知、情感、社会化水平等心理机能上都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也是处于不断向前发展的比较关键的时期。

(6)趣味性  

对小学教育而言,一方面,仍然存在着激发和培育儿童对教育上有价值的事物的有趣、乐趣的心理倾向;另一方面,要具有发展的观点,有意识地引导儿童向志趣方向发展。  

(7)启蒙性  

从个体人生发展历程来看,小学阶段是儿童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小学生好奇心强、记忆力强、模仿力强,这些特点表明,小学的基础会影响以后的学习和成长,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所以,小学阶段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重要的启蒙作用。


第117题 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


A.培根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赞可夫


参考答案:B


解析: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主张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第118题

“教学与发展”的思想是(  )提出来的。


A.赫尔巴特

B.巴班斯基

C.布鲁纳

D.赞科夫


参考答案:D


解析:

赞科夫主张教学过程应当是让学生得到一般发展的过程。他的所谓一般发展过程,就是不仅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发展情感、意志品质、性格和集体主义思想。


第119题

明确指出教学就是说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全部艺术”的著作是( )。


A.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B.卢梭的《爱弥尔》

C.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D.洛克的《教育漫话》


参考答案:C


解析: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第120题

布卢姆认为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是( )。


A.100%

B.80%~90%

C.70%

D.50%


参考答案:B


解析:布卢姆认为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是80%~90%。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