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题库(2158题)


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知识点:模块一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小学教育是一项规模宏大的教育奠基工程,除具有一般教育的特点外,还有它自身独具的基本特征。

(1)基础性  

我国学校的教育体系由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三个阶段所构成,其中小学教育属于初等教育,它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基础。

(2)全民性。小学教育的全民性,从广义上说,是指小学教育必须面向全体人民。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彻底扫除文盲,从整体上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从狭义上讲,是指小学教育必须面向全体适龄儿童。

(3) 义务性。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它又是强制的和免费的:“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由于小学教育是依国家法律而实施的基础教育,因而它具有强制性。

(4)全面性。小学教育是向儿童实施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教育。

(5)活动性  

活动对于小学儿童的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活动可以保证儿童身体健康发育,它是促进小学儿童基本心理机能发展的必要条件。小学阶段的儿童,在认知、情感、社会化水平等心理机能上都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也是处于不断向前发展的比较关键的时期。

(6)趣味性  

对小学教育而言,一方面,仍然存在着激发和培育儿童对教育上有价值的事物的有趣、乐趣的心理倾向;另一方面,要具有发展的观点,有意识地引导儿童向志趣方向发展。  

(7)启蒙性  

从个体人生发展历程来看,小学阶段是儿童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小学生好奇心强、记忆力强、模仿力强,这些特点表明,小学的基础会影响以后的学习和成长,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所以,小学阶段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重要的启蒙作用。

进入考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