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41题
规范教育学的建立标志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出版的代表作( )。
A.《普通教育学》
B.《大教学论》
C.《爱弥儿》
D.《教育学讲授纲要》
参考答案:A
解析:
《大教学论》是夸美纽斯的代表作;《爱弥儿》是卢梭的代表作;《教育学讲授纲要》是赫尔巴特后期的作品,是对其教育理论的进一步阐释。
第142题
只有经历了统一的学校集体,才能在儿童的意识中唤起舆论的强大力量,成为支配儿童行为,并使它纪律化的一种影响因素。提出这一集体教育主张的教育家是( )。
A.加里宁
B.马卡连柯
C.凯洛夫
D.苏霍姆林斯基
参考答案:B
解析:集体主义教育是马卡连柯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它指出教育任务是培养集体主义者,只有在集体中、通过集体和为了集体进行教育,才能完成培养集体主义者的任务。
第143题
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
B.赞可夫
C.苏霍姆林斯基
D.杜威
参考答案:A
解析:
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夸美纽斯。
第145题
“教师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 )。
A.加涅
B.布鲁纳
C.班杜拉
D.乌申斯基
参考答案:D
解析:
题干中的观点的提出者是乌申斯基。
第146题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在( )中借助“洞穴中的囚徒”阐释了教育的概念。
A.《美诺篇》
B.《金言》
C.《政治学》
D.《理想国》
参考答案:D
解析: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中。
第147题
( )编著的《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1917 年出版),被认为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学和教育史的第一本书。
A.凯洛夫
B.加里宁
C.克鲁普斯卡娅
D.马卡连柯
参考答案:C
解析:
克鲁普斯卡娅根据列宁的指示编著的《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1917 年出版),被认为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学和教育史的第一本书。
第148题
在西方近现代教育史上,被认为最先发现了“儿童”的教育家是( )
A.杜威
B.卢梭
C.康德
D.洛克
参考答案:B
解析:
卢梭强调“儿童是教育主体”的思想,集中反应在他的著作《爱弥儿》中,最先发现了“儿童”。
第149题
“认为学习名著比学习一般教材更能对一个人的智力提出挑战,更能促进学生智慧的发展。”这是()的观点。
A.永恒主义
B.要素主义
C.存在主义
D.经验主义
参考答案:A
解析:
以赫钦斯为代表的永恒主义认为教育内容或课程涉及的第一个根本问题,就是:为了实现教育目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或如何选择学科,那就是具有理智训练价值的传统的“永恒学科”。永恒主义者认为学习名著比学习一般教材更能对一个人的智力提出挑战,更能促进学生智慧的发展。
第151题
“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这句话出自《爱弥儿》,其作者是(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卢梭
D.洛克
参考答案:C
解析:
卢梭强调自然主义教育,著有《爱弥儿》一书。
第153题
学习课文《两个铁球同时落地》后,学生对伽利略不迷信权威、追求真理的精神有了深刻的理解,这达成的教学目标属于()
A.知识与技能
B.思维与创新
C.过程与方法
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参考答案:D
解析:
学生对伽利略不迷信权威、追求真理的精神有了深刻的理解,属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154题
在中国古代,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该现象产生的历史时期是( )。
A.宋代以后
B.春秋战国
C.明清时期
D.隋唐时期
参考答案:A
解析:
宋代以后,在中国古代,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
第155题
《孟子》中“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其中“校、序、庠、学”都是指( )。
A.教师
B.学校名称
C.私塾
D.六艺
参考答案:B
解析:
“庠”和“序”都泛指学校。殷代称“庠”周代称“序”。
第158题
首先提出“教育的心理学化”主张的学者是( )。
A.裴斯泰洛齐
B.夸美纽斯
C.詹姆斯
D.赫尔巴特
参考答案:A
解析:裴斯泰洛奇在《林哈德与葛笃德》中提出了“使人类教育心理化”的主张。
第159题
“人的本性是善的,本性中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端,是仁、义、礼、智四种基本品性的根源”这是()的观点。
A.荀子
B.墨子
C.孟子
D.庄子
参考答案:C
解析:
孟子主张人的本性是善的,本性中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端,是仁、义、礼、智四种基本品性的根源,善于自身修养,这四种品性就能得到发展。
第160题
一位儿童的智力年龄是10岁,实际年龄是8岁,他的比率智商是( )。
A.80
B.100
C.120
D.125
参考答案:D
解析:
比率智商是智力年龄和实际年龄的比值再乘以l00得出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