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601题
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lOml/ (min.
l.73m2)或透析患者,剂量应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秋水仙碱的用药指导。eGFR 35~49ml/( min·l.73m2)时每日最大剂量0.5mg; eGFR 10~34ml/ (min·l.73m2)时每次最大剂量0.5mg,隔日1次;eGFR<lOml/ (min·l.73m2)或透析患者禁用。
第1602题
痛风急性发作期禁用
A.碳酸氢钠
B.别嘌醇
C.布洛芬
D.萘普生
E.泼尼松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别嘌醇用药注意事项。痛风急性期禁用不仅无抗炎镇痛作用,而且会使组织中的尿酸结晶减少和血尿酸下降过快,促使关节内痛风石表面溶解,形成不溶性结晶而加重炎症反应,引起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通常在痛风发作控制后2周开始服用,但对在缓解期已应用的患者在急性发作时可继续应用。
第1603题
患者,女,61岁,有痛风病史。间歇期服用别嘌醇、丙磺舒治疗时,又出现一次急性发作,此时应采取的治疗方法是
A.停用别嘌醇、丙磺舒,改用秋水仙碱
B.加大别嘌醇、丙磺舒剂量,加服秋水仙碱
C.减少别嘌醇、丙磺舒剂量,加服秋水仙碱
D.加大别嘌醇、丙磺舒剂量,加服对乙酰氨基酚
E.改用非布司他、苯溴马隆治疗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痛风急性发作期的药物治疗。《2017版中国高尿酸血症相关疾病诊疗多学科专家共识》推荐,痛风急性发作缓解后再考虑开始降尿酸药物治疗,已接受降尿酸药物治疗者急性期无需停药,初始接受降尿酸药物治疗者应给予预防痛风急性发作的药物。患者治疗期间出现急性发作,可适当减少别嘌醇、丙磺舒剂量,加服秋水仙碱或NSAIDs抗炎、镇痛。
第1604题
痛风急性期不宜用的非甾体抗炎药为
A.对乙酰氨基酚
B.布洛芬
C.尼美舒利
D.吲哚美辛
E.阿司匹林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痛风急性期合理用药。因阿司匹林可引起血尿酸升高,因此,痛风急性期不宜用阿司匹林镇痛。
第1605题
可能引起溶血性贫血和肝细胞坏死的抗痛风药物是
A.秋水仙碱
B.丙磺舒
C.别嘌醇
D.苯溴马隆
E.对乙酰氨基酚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丙磺舒不良反应包括:呼吸苦难、发热、过敏反应、皮炎、皮疹与瘙痒、溶血性贫血、肝细胞坏死。
第1606题
患者,男,52岁,出租车司机,有家族性痛风病史,缓解期服用药物治疗。近期总感觉眩晕,无法正常工作,导致患者出现这一问题的药物是
A.丙磺舒
B.别嘌醇
C.苯溴马隆
D.非布司他
E.碳酸氢钠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别嘌醇服用后可出现眩晕,用药期间不宜驾驶车船、飞机和操作机械。在用药期间不宜过度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第1607题
患者,男,42岁,有痛风史,昨夜第一跖趾关节出现红、肿、热、痛症状,经对乙酰氨基酚治疗1周后缓解。为长期控制痛风症状,予以药物治疗,用药前宜进行HLA - B*5801基因检查,阳性者禁止使用的药物是
A.丙磺舒
B.苯溴马隆
C.别嘌醇
D.秋水仙碱
E.非布司他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别嘌醇可引起皮肤过敏反应及肝、肾功能损伤,严重者可发生致死性剥脱性皮炎等超敏反应综合征。HLA- B*5801基因阳性、应用噻嗪类利尿剂和肾功能不全是别嘌醇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推荐在服用别嘌醇治疗前进行该基因筛查,阳性者禁用。
第1608题
秋水仙碱治疗痛风容易蓄积中毒,严重中毒的前驱症状是
A.疼痛
B.发热
C.皮疹
D.骨髓抑制
E.胃肠道反应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
秋水仙碱:
(1)不宜长期应用,若长期应用可引起骨髓抑制,血尿、少尿、肾衰竭,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是严重中毒的前驱症状,一出现时也应立即停药。小剂量用法疗效相当,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
(2)严重肾功能不全者、妊娠期妇女禁用;年老、体弱者、骨髓造血功能不全、严重心功能不全和胃肠疾病者慎用。
第1609题
免疫抑制药不包括
A.环孢素
B.别嘌醇
C.硫唑嘌呤
D.他克莫司
E.酶酚酸酯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免疫抑制剂及通风的治疗药物。别嘌醇不属于免疫抑制药。免疫抑制剂有:环孢素、巯嘌呤、麦考酚吗乙酯、他克莫司、西罗莫司、巴利昔单抗(剂量相关效应)。免疫抑制剂可致血尿酸水平升高,故痛风患者应避免使用。
第1610题
使用后可出现眩晕且不宜限制蛋白质摄入的抗痛风药为
A.丙磺舒
B.别嘌醇
C.秋水仙碱
D.苯溴马隆
E.糖皮质激素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别嘌醇服用后可出现眩晕,用药期间不宜驾驶车船、飞机和操作机械。在用药期间不宜过度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第1611题
关于维生素D缺乏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的说法错误的是
A.孕妇维生素D缺乏容易出现胎儿骨及免疫功能发育障碍
B.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容易出现“枕秃"
C.小儿维生素D缺乏容易出现鸡胸、漏斗胸、O形或X形腿
D.建议6个月以上婴幼儿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
E.维生素D缺乏者在补充维生素D的同时,无需额外补充钙剂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佝偻病的药物防治与患者教育。
佝偻病患者补充维生素D的同时要注意补钙。
【考点延展】
维生素D用于佝偻病预防用量400~800IU/d,用于治疗用量2000~4000IU/d。
第1612题
李女士的女儿出生2个月,在微信群里交流时获知婴儿应适当补充维生素D预防佝偻病,遂去社区药房咨询购买维生素D,药师给予的用药指导和预防建议,错误的是
A.应该尽早补充维生素D,400~800IU/d,过量补充可导致中毒
B.补充维生素D的同时要注意补钙
C.提倡母乳喂养,如母乳不足则应辅以配方奶粉喂养,尽早开始户外活动,接触日光
D.隔着玻璃晒太阳对增高体内维生素D有效
E.婴幼儿出生满6个月后,将户外活动时间逐渐增加至每天1~2小时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佝偻病的药物防治与患者教育。光照可以使皮肤维生素D合成增加,促进骨钙沉积,因而提倡户外活动,接受阳光照射。但需注意的是,紫外线不能透过玻璃,因而隔着玻璃晒太阳对增高体内维生素D合成是没有效果的。预防佝偻病适宜每天补充维生素D 400~800IU,过量可导致中毒。
第1613题
维生素D长期大量服用可能引起中毒,中毒的主要症状为
A.乏力,血压高,头痛,激惹,呼吸道感染
B.恶心,呕吐,口渴,食欲不振
C.腹泻或便秘
D.多尿,间质性肾炎,肾结石
E.肝实质性损伤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本题考查维生素D中毒的主要症状。一般表现:乏力,血压高,头痛,激惹,呼吸道感染等;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口渴,食欲不振、腹泻或便秘等;泌尿系统表现:多尿,间质性肾炎,肾结石等。
第1614题
对于缺乏维生素D的人群,应初始高剂量补充维生素D,监测维生素D3水平,当达到一定数值后,继而改为维持剂量,可以改为维持剂量的25-OH-维生素D3水平是达到
A.30μg/L(75nmol/L)
B.60μg/L(150nmol/L)
C.10μg/L(25nmol/L)
D.3μg/L(7.5nmol/L)
E.300μg/L(750nmol/L)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佝偻病的药物防治。目标是血清25-OH-维生素D3水平达30μg/L (75nmol/L)以上。
第1615题
佝偻病患者维生素D缺乏的原因包括
A.来源不足
B.吸收不良
C.转化障碍
D.需要量增加
E.药物因素
参考答案:ABCDE
解析:
本题考查维生素D缺乏的病因。①来源不足:如日照不够、营养不良、摄入钙少或钙磷比例不当;②吸收不良:如消化道疾病、胆道梗阻、胰腺疾病等;③转化障碍:如肝肾疾病;④需要量增加:如早产儿;⑤药物因素:如某些抗结核药物、抗癫痫药、抗真菌药和糖皮质激素。
第1616题
小儿维生素D缺乏的表现包括
A.易激惹
B.睡眠不安
C.夜惊、夜哭
D.少汗或无汗
E.出现“枕秃”
参考答案:ABCE
解析:
本题考查佝偻病的临床表现。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表现容易出现低体重、上呼吸道感染、哮喘、自身免疫疾病、2型糖尿病、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神经症状见于佝偻病活动初期和极期。小儿可有易激惹、烦躁、睡眠不安、夜惊、夜哭、多汗等,出现“枕秃”。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出现颅骨软化、方颅、前囟迟闭、出牙晚;肋串珠、鸡胸、漏斗胸;手镯、脚镯、O或X形腿;脊柱后凸、侧弯以及肌肉关节松弛(与低磷有关),生长发育迟缓等。重症患者常伴有贫血。
第1617题
关于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预防措施,不正确的是
A.适当多晒太阳
B.孕母补充维生素D及钙剂
C.早产儿2个月时开始补充维生素D
D.提倡母乳喂养
E.及时添加辅食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佝偻病的预防。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儿出生后即应补充维生素D800-1000IU/d,连用3个月后改为400-800ID/d。
第1618题
纯母乳喂养儿从母乳中获得的维生素D,为生理需要量的
A.100%
B.85%
C.50%
D.30%
E.10%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佝偻病的药物防治与患者教育。母乳含维生素D 15~50IU/L,纯母乳喂养儿仅能从母乳中获得生理需要量的1/10。
第1619题
以下属于急性肾盂肾炎表现的是
A.老年人表现不典型,可仅表现为纳差、淡漠、谵妄等
B.约30%可出现血尿
C.可出现排尿不适、下腹痛和排尿困难
D.尿液常浑浊、有异味
E.一般无全身感染症状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急性肾盂肾炎的临床表现。可发生于各年龄段,育龄女性最多见。通常起病较急,在全身症状(寒战、发热、腰痛、恶心、呕吐等)出现同时会伴有泌尿系统症状,老年人表现不典型,可仅表现为纳差、淡漠、谵妄等。而体格检查中会发现一侧或两侧肋脊角或输尿管点压痛和(或)肾区叩击痛。
膀胱炎:约占尿路感染的60%以上,致病菌多为大肠埃希菌,约占75%以上。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适、下腹痛和排尿困难。尿液常浑浊、有异味,约30%可出现血尿。一般无全身感染症状,少数患者出现腰痛、发热,但体温常不超过38.0℃。
第1620题
急性肾盂肾炎的表现包括
A.发热
B.寒战
C.伴明显腰痛
D.输尿管点和(或)肋脊点压痛
E.肾区叩击痛
参考答案:ABCDE
解析:
本题考查尿路感染的临床表现。如患者有突出的全身表现,体温>38.℃,应考虑上尿路感染。分为急、慢性肾盂肾炎。
1.急性肾盂肾炎
可发生于各年龄段,育龄女性最多见。通常起病较急,在全身症状(寒战、发热、腰痛、恶心、呕吐等)出现同时会伴有泌尿系统症状,老年人表现不典型,可以表现为纳差、淡漠、谵妄等。而体格检查中会发现一侧或两侧肋脊角或输尿管点压痛和(或)肾区叩击痛。
2.慢性肾盂肾炎
全身及泌尿系统局部表现可不典型。半数以上患者可有急性肾盂肾炎病史,后出现程度不同的低热、间歇性尿频、腰痛及肾小管功能受损表现(夜尿增多、低比重尿等)。病情持续可发展为慢性肾衰竭。急性发作时患者症状明显,类似急性肾盂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