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新】执业药师《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题库(2005题)


第1581题

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不正确的是


A.骨密度低

B.圆背或凹圆背

C.下肢肌肉痉挛

D.易发生病理性骨折

E.胸、背、腰、膝等部位疼痛,其中下肢痛最多见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骨质疏松症典型的临床表现。

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监测表现为骨密度低;脊柱变形会呈圆背或凹圆背、身材缩短等;容易发生骨折;患者常表现为腰痛或全身疼痛。选项“下肢疼痛常见”说法不正确。


第1582题

关于双膦酸盐的使用,正确的为


A.应于早晨空腹给药,用足量水送服

B.低钙血症者禁用

C.保持坐位或立位,服后30分钟内不宜进食和卧床

D.餐后30分钟内不宜饮牛奶、咖啡、茶、矿泉水、果汁和合钙的饮料

E.不宜与NSAIDs联合应用


参考答案:ABCDE


解析:

本题考查双磷酸盐的使用注意事项。①不要同时使用2种双磷酸盐药;②食管炎为主要不良反应,有食管裂孔疝、消化性溃疡者不宜应用。③低钙血症者禁用;对双磷酸盐类药过敏者禁用。④多价阳离子可使双膦酸盐的吸收下降,使用过程中应监测血浆钙、磷等和血小板计数。⑤严重肾功能不全者禁用。⑥不宜与NSAIDs联合应用。服用二膦酸盐后1h可服用抗酸药、钙剂等。⑦口服双磷酸盐应于早晨空腹给药,以避免时食管和胃的刺激。建议用足量水送服,保持坐位或立位,服后30分钟内不宜进食和卧床,不宜喝牛奶、咖啡、茶、矿泉水、果汁和含钙的饮料。如在药疗中发生咽痛、吞咽疼痛和胸痛,应及时治疗。


第1583题

依据生物钟规律,补充钙制剂的适宜时间是


A.餐中给药

B.清晨顿服

C.睡前顿服

D.餐后给药

E.清晨和睡前各服用一次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补充钙制剂的适宜时间。后半夜及清晨人血压水平最低,清晨和睡前服用钙制剂最佳。钙制剂与食物中草酸和磷酸盐(蔬菜和水果含量高)形成不溶性钙,盐,故应错开与食物服用的时间。


第1584题

能够诱发或加重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患者应避免摄入的药物包括


A.四烯甲萘醌

B.丙戊酸钠

C.L-T4

D.碳酸锂

E.雷奈酸锶


参考答案:BCD


解析:

本题考查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可引起或加重OP的药物:锂盐、抗癫痫药、糖皮质激素、肝素、苯妥英、质子泵抑制剂(≥1年)、甲状腺素(过度替代或抑制的剂量)、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四烯甲萘醌是维生素K2的一种同型物,是γ一羧化酶的辅酶,在γ一羧基谷氨酸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γ一羧基谷氨酸是骨钙素发挥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具有提高骨量的作用。雷奈酸锶可同时作用于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具有抑制骨吸收和促进骨形成的双重作用,可降低椎体和非椎体骨折的发生风险。


第1585题

不能同时使用两种或更多的同类药物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骨质疏松的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为减少不良反应,在使用一种双膦酸盐药时,不得再合并应用其他双膦酸盐药。


第1586题

妊娠期使用过量可导致胎儿畸形、甲状旁腺功能抑制而使新生儿长期低血钙抽搐,应慎用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骨质疏松的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使用注意事项:有高钙、高磷和高脂血症,动脉硬化和心功能不全者慎用;高磷血症伴肾性佝偻疾病禁用;妊娠期使用过量可导致胎儿畸形、甲状旁腺功能抑制而使新生儿长期低血钙抽搐,应慎用。


第1587题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主要诱发因素是


A.增龄衰老

B.体内激素不足

C.体内激素不平衡

D.体内雌激素不足

E.1,25-双羟骨化醇不足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骨质疏松症的主要诱发因素。

70岁以上老年人骨质疏松的主要诱发因素是增龄衰老。

【考点延展】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主要诱发因素是体内雌激素不足。

【解题技巧】“老年”骨质疏松对应选项中“衰老”。


第1588题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诱因包括


A.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B.性腺功能减退症

C.库欣综合征

D.心律失常

E.药物因素


参考答案:ABCE


解析:

本题考查骨质疏松的病因。继发性骨质疏松往往具有特定的病因,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1型糖尿病、性腺功能减退症、库欣综合征等。


第1589题

痛风者急性关节炎期常见单个关节出现红肿、热痛、最常见的部位是


A.趾关节

B.颈椎关节

C.胸椎关节

D.腰椎关节

E.膝关节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痛风的临床表现。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药物、饮酒和饮食等诱因。临床特点为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多以单关节非对称性关节炎为主常在夜间发作。关节出现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疼痛剧烈,在6小时内可达高峰,第一跖趾关节为最常见发作部位,约占半数;其次为踝、足跟、腕、指关节等。在老年人中,手关节受累较多,表现为完全不能负重,局部肿胀,皮肤呈紫红色,数日可自行缓解,但反复发作。发作间歇至少有1~2周的完全缓解期。



第1591题

降尿酸治疗,肾结石患者、尿尿酸≥1000mg/24h患者可用的药物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降尿酸治疗。促尿酸排泄药在血尿酸过高时治疗效果较差,适合于尿尿酸< 600mg/24h的患者;药物会增加尿酸在肾脏含量,加重肾结石,肾结石患者禁用。抑制尿酸生成药对肾结石患者不会加重,对尿尿酸≥1000mg/24h患者可用。


第1592题

促进尿酸排泄,用于痛风慢性期,应早餐后服用的药物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第1595题

抑制白细胞趋化,推荐在痛风发作12h内尽早使用,起始负荷剂量为l.Omg口服,1h后追加0.5mg,12h后按照“0.5mg,1~3次/日”服用的药物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痛风的药物治疗。苯溴马隆成人初始剂量25~50mg/d,2~5周后根据血尿酸水平调整剂量至75mg/d或100mg/d,早餐后服用。拉布立酶是一种重组尿酸氧化酶,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急性HUA,尤其适用于放疗或化疗所致的HUA;但使用拉布立酶可诱发抗体生成而使疗效下降。枸橼酸氢钾钠呈碱性,可碱化尿液,服药期间需监测尿pH以调整剂量,防止发生尿酸性肾结石。秋水仙碱通过抑制白细胞趋化、吞噬作用及减轻炎性反应而发挥止痛作用,推荐在痛风发作12h内尽早使用,超过36h后疗效显著降低;起始负荷剂量为l.Omg口服,1h后追加0.5mg,12h后按照“0.5mg,1~3次/日”服用。


第1596题

服用抗痛风药时,宜同服碳酸氢钠而不宜多食醋是


A.减少药物对胃肠的刺激

B.减少药物对胃肠的刺激

C.有利于尿酸的排泄

D.为减少药物对消化系统的刺激

E.为增加药物对消化系统的刺激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碱化尿液治疗。同服硫酸氢钠或碳酸氢钠是碱化尿液,利于尿酸的排泄,防治尿酸沉积。


第1597题

痛风病人可适当碱化尿液,防止发生肾结石,例如一日给予碳酸氢钠


A.0.5-1g

B.1-2g

C.2-3g

D.3-4g

E.4-5g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碱化尿液治疗。

推荐将尿液维持在6.2-6.9,碳酸氢钠起始剂量0.5-1.0g口服,3次/日。


第1598题

以下抗痛风药物中,最适宜痛风急性期应用的是


A.别嘌醇

B.丙磺舒

C.苯溴马隆

D.秋水仙碱

E.阿司匹林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痛风急性期的药物选用。嘌醇使血尿酸下降过快,促使关节内痛风石表面溶解而形成不溶性结晶而加重炎症反应;丙磺舒与苯溴马隆对痛风的急性期无效,还可能发生转移性痛风。阿司匹林可抑制肾小管的分泌转运而致尿酸在肾脏潴留。


第1599题

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 35~49ml/ (min.l.73m2)时剂量应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第1600题

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 10~34ml/ (min.l.73m2)时,剂量应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