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61题 不缩进段落的第一行,而缩进其余的行,可实现的操作是()。
A.悬挂缩进
B.首行缩进
C.左缩进
D.右缩进
参考答案:A
解析:
悬挂缩进,在这种段落格式中,段落的首行文本不加改变,而除首行以外的文本缩进一定的距离。首行缩进是将段落的第一行从左向右缩进一定的距离,首行外的各行都保持不变。左缩进是设置整个段落左端距离页面左边界的起始位置。右缩进是设置整个段落左端距离页面右边界的起始位置。
第162题 “医生—军人”一致的是()。
A.青年-少年
B.中年-老年
C.青年-干部
D.明星-影星
参考答案:C
解析:
医生一军人是交叉关系,而青年和干部也是交叉。青年-少年,中年-老年,属于人的不同年龄阶段的称呼,属于全异关系(并列关系)。明星-影星是包含关系。
第163题
下列选项中,符合所给图形的变化规律的是()。
A.
B.
C.
D.
参考答案:D
解析:
通过观察图形可以看出,前面三个图形都是外面的图形包含里面的图形,且两个图形无交点,故第四个图形也应是两个图形相互包含且不相交。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材料中董老师的教育行为是恰当的,遵循了新课改下的教师观。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材料中董老师通过分析学生学情,设计不同颜色的卡片分类帮助学生解决各类知识问题,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是引导学生会学习的体现,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材料中董老师分析学生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整理出知识卡片,观察和琢磨怎样教学,以研究者的眼光分析教学,体现了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材料中老师和王老师是师徒关系,并且董老师允许王老师翻看了自己所使用的教科书中的小卡片,耐心解答王老师的疑问,体现了对王老师的帮助和引导。
综上所述,材料中董老师的教育行为符合教师观的要求,是值得肯定的。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材料中王老师的行为遵守了教师职业道德,具体表现如下:
(1)爱岗敬业。要求教师志存高远,勤恳敬业,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材料中,王老师在疫情期间没有退缩,而是主动承担起责任,就地取材,自制教学用具等保证学生学习,坚持在线批改作业,是对对待工作认真负责表现,体现了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
(2)关爱学生。要求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材料中,疫情值班期间王老师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每天询问、记录、上报班上学生的动向、身体情况,并叮嘱指导他们做好防护,体现了对学生的关爱。
(3)教书育人。材料中王老师疫情期间坚持教学,为了保证教学效果,王老师精心设计和讲解直播课,体现了教师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
(4)为人师表。材料中王老师大年三十报名了社区志愿服务岗位,主动承担防疫值班工作,起到党员的带头示范作用,把初心写在行动上,把使命落在岗位上,用自己的行动做表率,体现了邹老师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
综上所述,王老师践行了教师的职业道德,值得我们学习。
第166题
(1)文章为什么说在我国“礼仪是文明的载体”?请简要概括。(4分)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礼是整个中国人世界里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标志着中国的特殊性。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与文明相统一,没有了礼仪,文明也就无所依附。
第167题
(2)请根据文章简要分析,“礼”的发展进程及其存在的意义。(10分)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2)发展进程:这世上本来没有“礼”,只是因为集体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才产生了“礼”的仪式;“礼”经夏、殷、周三代沿革,到周公的时代已经比较完善。现代的"礼"、主要体现在外交和社交领域。
存在意义有:调整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和集体发展,文化和文明传承的载体。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参考立意】
材料一中的三余是读书三余,即强调读书要抓紧一切空余时间;材料二的三余是白石老人的三余,意思是在繁忙的日常生活中可以做的事,也是在强调要利用好生活中的时间。两个材料的结合点是利用好时间读书学习工作,充实自己。因此可以围绕“珍惜时间”“读书”“用心生活”“忙碌与从容”等来立意。
【参考范文】
生命因惜时而精彩
齐白石曾说:画者工之余,诗者睡之余,寿者劫之余。在这句中,白石老人将画画、写字、作诗、睡觉日常生活所做的事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这也反映出其珍惜时间并合理利用时间的习惯。时间是宝贵的,古往今来,惜时者,往往能有所建树。生命因惜时而精彩。
珍惜时间是对生命的尊重。岁月之羽,掠过时间之河,抚过浩瀚星海,我在斑驳最深处,聆听到因惜时而精彩的回音。巴尔扎克在五十一岁时,心脏病发作,医生说他的生命只剩下短短几天,面对这些,他没有抱头痛哭:“为什么?为什么不让我多活几天?”而是抓紧时间,继续工作,当他离开时,留下的是九十六部中长篇小说组成的雄伟史诗——《人间喜剧》。试想,如果巴尔扎克放任自我,自暴自弃,荒度余生,他还会完成这部闻名遐迩的巨著吗?答案是否定的。从中我们可以知道:珍惜时间就是对生命的尊重。
珍惜时间是对事业的尊重。中华民族,千年历史,无数仁人志士都用自己的身体力行阐释了这一观点。对于科学家,研究事物是事业。我国伟大的生物学家童第周珍惜时间,甚至熄灯后在卫生间刻苦读书。凭借珍惜时间,他以高出常人的努力成为伟大的科学家,为我生物科学做出巨大贡献。任何人,只要珍惜时间,努力奋斗,才能创造自己的价值,为人类的文明发展,开拓新的知识天地。简而言之,这是对事业最大尊重。
珍惜时间是对他人的尊重。鲁迅说过:“浪费别人的时间,等同于谋财害命。”一代文豪言简意赅地阐释了珍惜时间就是对他人的尊重。他把浪费时间比作了谋财害命,可见对他人最好的尊重是珍惜他人的时间!珍惜时间,也是对自己的尊重。古人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戏剧家莎士比亚也曾说过:“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放弃他。”可见,珍惜时间、有效利用时间,尽可能多地做有意义的事,使人生多姿多彩,才是尊重自己的最好方法。古人闻鸡起舞,成就了一个个大艺术家、大文学家、大科学家……作为他们的后代,我们难道不该将这种精神发扬光大吗?
珍惜时间是对生命、事业、他人的尊重。因为惜时,巴尔扎克终成文学巨匠;因为惜时,童第周成为科学伟人,因为惜时,无数志士取得辉煌成就。让我们尊重生命、尊重事业、尊重他人和自己,在有限时间里做无限的事情,生命因惜时而精彩!
第169题
素质教育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下列方法不适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是()
A.继承与开拓
B.学习与创造
C.思考与想象
D.熟练与传承
参考答案:D
解析:
创新精神指要具有能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提出新方法、新观点的思维能力。熟练和传承不能达到创新的要求。
第170题
工作多年的张老师有较高水平的教学能力和技巧,班级管理井井有条,还注重激发自我潜能。张老师所处的教师发展阶段是()
A.专家生涯阶段
B.退缩生涯阶段
C.更新生涯阶段
D.预备生涯阶段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教师职业发展阶段。斯德菲依据人文心理学派的自我实现理论,提出教师的人文发展模式,又称教师更新生涯发展模式,将教师的发展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1) 预备生涯阶段;主要包括初任教职的教师或重新任职的教师;(2)专家生涯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教师已具备较高水平的教学能力与技能,对学生抱有很高的期望。同时,也能激发自我潜能,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3)退缩生涯阶段:包括初期退缩、持续退缩和深度退缩三个阶段;(4)更新生涯阶段:此阶段的教师致力于追求其专业成长、吸收新知,但仍需要外在的支持,更需要学校行政部门的支持与协助;(5)退出生涯阶段:到了退休年龄,或由于其他原因而离开教育岗位。
第171题
陶行知说:“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仅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这句话隐含的学生观不包括的是()
A.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完整性
B.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C.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发展性
D.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独立性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观。题干中,为师者不是一味的去灌输学生知识,而要让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这段话体现了教学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学生的未来发展性。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说明了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学习的重要性。题干中没有体现注重学生是完整的人的观点。
第172题
张老师选择用诗歌《我用残损的手掌》的教学开展课例研究,并写成课例研究报告提供给青年教师学习。张老师的角色是()
A.教学过程的管理者
B.同侪共进的合作者
C.学生成长的示范者
D.校本课程的开发者
参考答案:D
解析: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决定的课程,它的开发主体是教师。教师可以与专家合作,但不是专家编写教材,由教师用。张老师用诗歌的教学开展课例研究,并写成课例研究报告的做法,体现了张老师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者。题干中没有体现张老师的教学过程,故不是教学过程的管理者。题干中体现的是张老师研究后,青年教师学习,不是共同研究,没有体现合作者,故不选。题干中未涉及学生,没有体现示范者,故不选。
第173题
李丁的妈妈情绪一直不好,经常拿李丁撒气,李丁身上总是青一块紫一块,马老师为此多次找李丁妈妈谈话,李丁妈妈就找校长撒泼。了解真相后校长批评马老师“多管闲事”。校长的做法()
A.正确,管教孩子是家长的权力,与学校无关
B.正确,马老师只要管好学校里的事情就行了
C.不正确,学校应当最大限度地为教师提供条件保障
D.不正确,学校应当支持教师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师法》,根据《教师法》第9条,支持教师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
第174题
某中学将操场租借给当地一个企业主为其女儿办婚事,体育课改在教室上自习,该学校的行为()
A.合法,学校有自主安排教学场地的权利
B.合法,学校有创收增加教育经费的义务
C.不合法,学校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D.不合法,学校侵犯了学生的财产权
参考答案:C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受教育者享有下列权利: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题干中该学校将体育课改在教室上自习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第175题
派出所的两位警察来到一所中学,要求找该中学12岁的小华了解情况。得知警察没有联系小华的父母,班主任拒绝了他们当面询问小华的要求。该班主任的做法()
A.正确,依法履行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职责
B.正确,依法保护了小华的人格尊严权利
C.不正确,公民有配合公安机关立案的义务
D.不正确,干扰了公安机关的行政执法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未成年人保护法》,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4条的规定,保护未成年人,应当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处理涉及未成年人事项,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
(二)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
(三)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
(四)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五)听取未成年人的意见;
(六)保护与教育相结合。
第176题
父母离异,法院判决小刚随母亲一起生活,小刚学习不太好,母亲多次要求小刚的父亲关心小刚的学习,小刚父亲却认为自己只负担小刚的生活费用,教育问题应由小刚母亲全部负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刚母亲应该全权承担监护职责
B.小刚父亲已尽到法律规定的责任
C.离异父母对子女都有教育的义务
D.小刚的学习应该由学校全权负责
参考答案:C
解析:
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二十一条:未成年人的父母离异的,离异双方对子女都有教育的义务,任何一方都不得因离异而不履行教育子女的义务。
第177题
班主任李某怀疑班里学生张某早恋,为掌握张某的思想动向,多次翻张某的书包。李某的做法()
A.正确,教师有管理学生的责任
B.正确,教师有教育学生的权利
C.不正确,侵犯了学生的财产权
D.不正确,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未成年人保护法》,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4条的规定,保护未成年人,应当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处理涉及未成年人事项,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
(二)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
(三)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
(四)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五)听取未成年人的意见;
(六)保护与教育相结合。
第178题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
A.6年
B.5年
C.4年
D.3年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宪法》,根据《宪法》第98条的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
第179题
李某开设的营业性电子游戏厅,没有在显著位置设立未成年人禁入标志,责令其改正的管理机关是()
A.检察机关
B.公安机关
C.文化行政部门
D.教育行政部门
参考答案:C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五十五条规定,营业性歌舞厅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营业性电子游戏场所,违反本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不设置明显的未成年人禁止进入标志,或者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的,由文化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责令停业整顿、没收违法所得,处以罚款,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第180题
14岁的初中生崔某借爸爸的名义买烟,扫码支付后,烟酒店老板王某给了崔某一包烟,王某的行为()
A.合法,因为王某有经营自主权
B.合法,因为崔某说是帮父亲买的
C.不合法,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
D.不合法,如果是高中生购买就可以向其出售烟酒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第59条规定,学校、幼儿园周边不得设置烟、酒、彩票销售网点。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彩票或者兑付彩票奖金。烟、酒和彩票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或者彩票的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是未成年人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