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241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上级监察委员会对下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进行()
A.监督
B.监察
C.领导
D.指导
参考答案:C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二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是最高监察机关。国家监察委员会领导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上级监察委员会领导下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
第242题
某高中对严重违反校纪的学生张某处以留校察看的处分,并将处分文件在学校宣传栏公开张贴。该学校的行为()
A.侵犯了张某的名誉权
B.保障了师生的财产安全
C.侵犯了张某的隐私权
D.旅行了学校的管理职责
参考答案:C
解析:
将学生的处分文件公之于众,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
第243题
下列做法中没有违反相关法律规定的是()
A.学生王某不遵守课堂纪律,被任课教师罚站3小时
B.初中生王某偷窃了王老师50元钱,学校将其开除
C.赵某为减轻家庭经济负担,让13岁的儿子辍学打工
D.人民法院对17岁的张某抢劫一案进行了不公开审理
参考答案:D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五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案件,应当由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审判员或者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依法组成少年法庭进行。对于审判的时候被告人不满十八周岁的刑事案件,不公开审理。
第244题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依法设置的专门学校()
A.由公安机关进行管理
B.由司法部门进行管理
C.由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管理
D.由地方人民政府进行管理
参考答案:C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对于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和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互相配合加以管教;无力管教或者管教无效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将其送专门学校继续接受教育。依法设置专门学校的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保障专门学校的办学条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专门学校的管理和指导,有关部门应当给予协助和配合。专门学校应当对在校就读的未成年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专门学校的教职员工应当关心、爱护、尊重学生,不得歧视、厌弃。
第245题
中学生熊某曾经偷拿过同学的财物,班主任总是以此为由,不让他参与班级活动()
A.正确,可以督促学生改进错误
B.不正确,不得歧视犯错学生
C.正确,班主任有管理学生的权利
D.不正确,侵犯了熊某的名誉权
参考答案:B
解析:
班主任不得歧视犯错的学生,应当关爱学生促进其发展。
第246题
初中生付某与同学钱某放学后在校外餐馆就餐,席间付某与钱某发生争执,付某拿起餐馆的菜刀砍伤了钱某。对此次伤害事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付某的监护人应承担主要赔偿责任
B.付某的监护人应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C.付某所在学校应承担主要赔偿责任
D.餐馆应承担主要赔偿责任
参考答案:B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二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所以,付某的监护人应当承担全部责任。
第247题
16岁的蒋某因抢劫被公安机关抓获,当地电视台将蒋某接受审讯的清晰画面在当地新闻节目中播出,该电视的行为()
A.不违法,如实报道没有构成侵权
B.不违法,传播正能量不构成侵权
C.违法,侵犯了蒋某的隐私权
D.违法,侵犯了蒋某的名誉权
参考答案:C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网络等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图像以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该电视台播出蒋某接受审讯的画面侵犯了蒋某的隐私权。
第248题
13岁的初中生张某伙同校外青年抢劫本校女教师。学校可以对张某采取的措施是()
A.开除学籍并送公安机关
B.申请将其送到工读学校
C.记大过处分并处以罚款
D.通知家长并强制其退学
参考答案:B
解析:
13岁的初中生有违法行为,不负刑事责任,学校不得开除学生,可以申请送专门学校进行矫正、教育。
第249题
近一段时间,班上流行大操大办过生日的风气,孩子过生日家长们纷纷比阔,在班会上,班主任孙老师对这种情况进行了批评,要求大家厉行节俭。孙老师的做法体现了教师是()
A.文化知识的传播者
B.高尚情操的塑造者
C.社会风气的改造者
D.学生品行的引导者
参考答案:D
解析:
班主任要求大家厉行节俭,是学生品行的引导者。
第250题
王老师的教学中总是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在音乐课上,王老师鼓励同学们给经典音乐重新填词,评选“最美歌词”和“最具创意奖”,同学们对音乐课的兴趣大增。下列选项中是孔子所说,且与王老师做法相符的是()
A.“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B.“学而不已,阖棺乃止”
C.“古人于为学,终身与之俱”
D.“朝闻道,夕死可矣”
参考答案:B
解析:
“学而不已,阖棺乃止”见汉•韩婴《韩诗外传》,大意是不停止地学习,一直到盖棺的时候为止,表明一种态度,也是终身学习,勇于创新的一种体现,故选B。
第251题
李老师发现一些学生卫生习惯不好,经常在教室里面乱扔废纸。面对这种情况,李老师恰当的做法是()
A.严肃教育学生,严重时将学生赶出教室
B.建立惩罚机制,罚扔废纸的学生扫走廊
C.不再强调卫生,只要学生成绩好即可
D.批评教育学生,督促学生养成好习惯
参考答案:D
解析:
李老师面对这种问题应当批评教育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而不是不闻不问,更不是赶出教室。
第252题
班主任田老师鼓励同学们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却招来了一些科任教师的反对,因为他们觉得这样做会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面对这种情况,田老师恰当的做法是()
A.取得同事支持,继续指导学生活动
B.尊重同事意见,暂停兴趣小组活动
C.利用家长威信,平息同事反对意见
D.接受科任老师意见,重视考试成绩
参考答案:A
解析:
田老师应积极与同事沟通,协商解决,而不是暂停教育或平息同事的反对意见。
第254题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主研发、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测绘、电信、交通、减灾等诸多领域,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下列关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尚未正式进入民用市场
B.具体定位和通信双重功能
C.定位精度正在不断地提高
D.已覆盖中国本土的全部区域
参考答案:A
解析: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该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短报文通信能力,已经初步具备区域导航、定位和授时能力。北斗系统提供服务以来,已在交通运输、农林渔业、水文监测、气象测报、通信时统、电力调度、救灾减灾、公共安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融入国家核心基础设施,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255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15世纪到17世纪地理大发现时期的航海家的是()
A.哥伦布
B.迪亚士
C.阿蒙森
D.麦哲伦
参考答案:C
解析:
罗阿尔德·阿蒙森(1872——?)是挪威极地探险家,他在探险史上获得了两个“第一”:第一个航行于西北航道;第一个到达南极的人,1872年属19世纪。
第256题
下列选项中,不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作品的是()
A.《竞选州长》
B.《老人与海》
C.《汤姆·索亚历险记》
D.《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参考答案:B
解析:
《老人与海》美国作家海明威于1951年在古巴写的一篇中篇小说。
第257题
楚辞在中国诗歌史上被视为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最有代表性的诗人是屈原。下列选项中,属于屈原作品的是()
A.《九辩》
B.《风赋》
C.《高唐赋》
D.《湘夫人》
参考答案:D
解析:
《湘夫人》是战国时期楚国伟大诗人屈原《九歌》中的一篇,其它三个选项的文学作品均为战国末期楚国辞赋家宋玉所做。
第258题
《世界记忆遗产名录》是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确认的文献遗产项目。下列选项中,关于《世界记忆遗产名录》的表述正确的是()
A.收录具有世界意义的文献遗产
B.包含文物、建筑群、遗址三类
C.首批世界记忆遗产包含中国昆曲
D.由联合国大会评估、审查、公布
参考答案:A
解析:
《世界记忆名录》是指符合世界意义、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确认而纳入的文献遗产项目。世界记忆文献遗产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延伸,侧重于文献记录,包括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等文化事业机构保存的任何质的珍贵文件、手稿、口述历史的记录以及古籍善本等。根据这一表述, D项错误;A项正确;B项属于文化遗产,不符合题意;C项昆曲于2001年5月18日,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不符合题意。所以本题选A。
第259题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布诏书统一度量衡。下列选项中,刻有这诏书的是()
A.
秦半两钱
B.
秦铜车马
C.
阳陵虎符
D.
商鞅方升
参考答案:D
解析:
战国商鞅方升,又称商鞅量,是战国时代秦国铜制量器,是中国度量衡史不可不提的标志性器物,是战国至秦汉容量、长度单位量值赖以比较的标准。是秦统一六国后造量器的标准器具,此器是研究秦国量制的极重要的资料。
第260题
古希腊罗马文化,深刻地影响了西方世界的文明进程。下列选项中,不是产生于古希腊罗马的是()
A.公民教育
B.陪审法庭
C.君主立宪
D.全民公决
参考答案:C
解析:
君主立宪制,亦即“有限君主制”,是相对于君主专制的一种国家体制。君主立宪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过立宪,树立人民主权、限制君主权力、实现事务上的共和主义理想但不采用共和政体。英国的“光荣革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开启了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