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321题
豆腐原产于中国,以它为原材料的菜肴,做法多种多样。“文思豆腐”是将柔软脆弱的豆腐切成毛发粗细制作而成,以刀工见长。下列菜系中,擅长制作“文思豆腐”的是( )。
A.鲁菜
B.苏菜
C.粤菜
D.徽菜
参考答案:B
解析:
文思豆腐是一道有着悠久历史的江苏传统名菜,起源于扬州和淮安,属于淮扬菜、苏菜系。它选料极严,刀工精细,软嫰凊醇,入口即化,同时具有调理营养不良、补虚养身等功效,是老人、儿童选择的上好菜谱。
第322题
望远镜的发明推动了近代天文学的发展。1609年,伽利略亲手制造和改进了望远镜,并用来巡视太空。他的国籍是( )。
A.法国
B.英国
C.意大利
D.奥地利
参考答案:C
解析:
伽利略,意大利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科学革命的先驱。
第323题
“二战”结束后,在亚洲和欧洲分别对主要战犯进行了审判,亚洲审判史称“东京审判”,欧洲审判称为( )。
A.“伦敦审判”
B.“柏林审判”
C.“纽伦堡审判”
D.“波茨坦审判”
参考答案:C
解析:
欧洲国际军事法庭指的是1945年11月21日至1946年10月1日间,由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对欧洲轴心国的军事、政治和经济领袖进行数十次军事审判。由于审判主要在德国纽伦堡进行,故总称为纽伦堡审判。
第324题
战国时期,诸侯间的兼并战争愈演愈烈,产生了多种外交、军事策略。下列人物中,主张“远交近攻”策略的是( )。
A.孙斌
B.苏秦
C.张仪
D.范雎
参考答案:D
解析:
“远交近攻”是战国时范雎为秦国采用的一种外交策略,意思是联络距离远的国家,进攻邻近的国家,后也指待人处世的一种手段。
第326题
1972年,考古学家在发掘一座汉墓时发现一具女尸,不尽千年不腐,而且各部位和内脏器官的外形相当完整,各组织细微结构保存较好,为世所罕见,该墓种的名称是( )。
A.满城汉墓
B.狮子山汉墓
C.西汉南越王墓
D.马王堆汉墓
参考答案:D
解析:
1972年考古学家首次发掘出一具保存完好的马王堆汉墓女尸,当时考古人员打开内棺材盖,没有想到里面竟然是一具沉睡了两千年却保存完好的一具女尸,丝毫没有腐化的样子,而这具女尸就是辛追夫人。
第327题
为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俄罗斯2015年推出了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新版,小说的作者是( )。
A.肖洛霍夫
B.瓦西里耶夫
C.法捷耶夫
D.帕斯捷尔纳克
参考答案:B
解析:
作家鲍瓦西里耶夫于60年代发表了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小说发表后,得到了很高的评价,相继被改编成了话剧和歌剧。1972年,导演斯罗斯托茨基又把它搬上了银幕,并由他和小说原作者鲍瓦西里耶夫共同编剧。
第328题
图2的人像雕塑出自组雕《地狱之门》,原是法国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为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大门而作。此雕塑后来被放大三倍复制,称为独立作品,作品的通行名称是( )。
A.诗人
B.守门人
C.瞭望
D.思想者
参考答案:D
解析:
思想者原为《地狱之门》组塑的一部分,后翻铸成铜像。《地狱之门》取材于但丁的《神曲》,思想者是罗丹用以象征但丁的形象。一个强有力的巨人弯腰屈膝的坐着,右手托腮,嘴咬着自己的手,他默默凝视着下面被洪水吞噬的苦难深重的人们。他爱人类,难以对那些罪人作出最后判决,他深怀同情,陷入极大痛苦和永恒的沉思之中。
第329题
对图3的解释,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在一定的试卷长度范围内,改变题量能够明显改变考试结果的信度
B.当试卷长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增加题量不会明显改变考试结果的信度
C.试卷题量少于80时,题量与信度正相关,题量越少考试的信度越低
D.当试卷长度达到某一极高的程度后,考试结果的信度也会达到极值1
参考答案:D
解析:
当试卷长度达到某一极高的程度后,考试结果的信度也会达到极值1。此项不符合图3的解释。
第330题
在word中,要实现对文档中的文字进行“替换”,在默认设置下,首先选释的功能菜单是( )。
A.“工具”
B.“文件”
C.“视图”
D.“编辑”
参考答案:D
解析:
“替换”在“编辑”菜单下。
第332题
找规律填数字是一个很有趣的活动,特别锻炼观察和思考能力。下列选选中,填入数列“11、55、187、583、( )、5335空缺处的数字,正确的是( )。
A.1771
B.1772
C.1773
D.1774
参考答案:A
解析:
观察数字规律,前一项乘3加22得到后一项,应是1771。
第333题
下列表述,与“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不属于同类判断的是( )。
A.团队重要,平台也很重要
B.品德看言行,知识看谈吐
C.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D.善人必勤俭,恶人必奢华
参考答案:C
解析:
C是条件判断,其他是联言判断。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陈老师的做法是正确的,符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值得我们学习。
首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要充分肯定学生相信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材料中陈老师在活动中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让学生围绕问题各自探索,让大家组内讨论,有解决不了的问题,陈老师给予讲解,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此外,老师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面,也促进了学生视野的开阔,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其次,“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地位、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材料中陈老师没有硬性要求学生按老师的要求来,而是循循善诱,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乐学会学。同时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自觉学习。
最后,“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要承认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和个性,使得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充分开发。材料中针对王春这个学生,找不到正确的学习方法,不敢在众人面前回答问题,老师给予充分理解,并在课后鼓励说出答案,多次鼓励之下改掉了胆怯的心理,促进了学生成绩的提高。
总之,我们要向陈老师学习,践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335题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于老师的教育行为。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于老师的教育行为符合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值得我们提倡与学习。
首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关爱学生。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材料中于老师在葛华与别的同学打架之后没有直接批评,而是态度和蔼的开导葛华,并且向全班同学表扬葛华,使葛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有所转变。于老师的行为体现了关爱学生的师德灵魂。
其次,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书育人。要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德,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材料中于老师在葛华与李强打架之后,没有进行直接的批评,而是在课后耐心教导,通过说服教育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关注学生的品德发展。于老师的行为体现了教书育人的教师天职。
总之,于老师能够尊重关爱学生,尽职尽责地教育学生,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第336题
问题:(1)文章认为中国古典诗词意象选择的原则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思想才是诗词创作中意象选择的主导。具体来说:
①思想不是理性思考的结果,而是善感于外界产生的浮想联翩中一以贯之的看法。
②没有思想的主导,则不会有正确的意象选择,整篇诗词创作也就失败了。
第337题
(2)请结合文章,对中国古典诗词意象是“合订本”这一特征予以分析。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2)①所谓“合订本”,意指诗词中的画面都是“独立成篇”的,但是并不让人觉得画面是支离散乱的,甚至并不感觉它们是“独立成篇的”。
②那些画面在读者的心神体会中,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其实是一种血肉相连的内在联系。这种内在的联系是审美的结果,如李白《箫声咽》中的十个意象,实质上是作者“阅尽人间春色”后的怀古伤今中的审美选择。
③中国古典诗词中恰到好处的意象选择,还需要作者崇高的审美情操、敏锐的审美判断及娴熟的文学技巧。
所以,中国古典诗词就是普用意象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合订本”。
第338题
综合上述材料所引发的联想和感悟,写一篇论说文。要求: 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1000字。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木桶原理”告诉我们,最短的木板在对最长的木板起着限制和制约作用,决定了这个团队的战斗力,影响了这个团队的综合实力。就个人而言,就是决定个人成长进步的因素有时不一定是你的长处,而是你克服自身不足的程度,减少短处对长处的损耗,使自己的优势得到发挥,能力素质得到提高,从而获得进步和发展。
“新木桶原理”告诉我们,木桶最长的一根木板决定了其特色与优势,在一个小范围内成为制高点。就个人而言,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优长,以不同于其他人的优势和独到能力素质脱颖而出,成为同行中的佼佼者。
不管是“木桶原理”’还是“新木桶原理”’都是在系统地研究事物的整体与个体、全局与局部、长处与短处的关系问题,从中找出影响事物发展的关键环节,从而制定岀科学可行的发展方案,促进事物向积极的方面转化,取得最好、最优的绩效。具体说来,就是要做到正确认识自己,个体应勇于担负自己的责任使命,不断证明和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牢固树立集体观念,大局意识,在拼搏奋进中努力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此外,根据从原有的“木桶理论”着眼于短板,到“新木桶理论”,把木桶倾斜一下,就能得到一个新的结果,此时着眼的就是长板。因此,这可以说,转变一种思路,就能得到一个新的结果。从“转变思路”“打破传统思维”方面来立意,谈及“创新”思维也是可以的,但要从具体的“思路转变”上引到“创新思维”的立意上来。
根据材料中“短板”和“长板”的比喻义来看,“短板”是指人的不足之处,“长板”是指人的长处,因此,也可以从“发挥人的长处”“发扬人的优点”的角度进行立意。
第339题
在全县校长经验交流会上,某校校长介绍完教育改革的情况后,强调素质教育是减负和增加课外活动,该校长认识( )。
A.是对素质教育的片面理解
B.体现素质教育与学科教学的结合
C.符合提升教学实力的需要
D.符合凝练学校办学特色的需要
参考答案:A
解析:
素质教育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除了给学生减负与增加课外活动之外,还要进行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所以,题目中校长对素质教育的理解是片面的。
第340题
刚开学,班主任周老师言辞恳切的对学生讲:“迎接中考是这一年的重中之重,关系到你们的人生发展,大家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课外活动上”,周老师说法( )。
A.合理,有利于学生复习应考
B.合理,体现了强烈的责任心
C.不合理,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D.不合理,不利于学生主动发展
参考答案:C
解析:
周老师把中考看做学生人生发展的重中之重,重视学生智育的发展,而不让学生把时间浪费在课外活动上,忽视了学生体育、美育等方面的发展,违背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是不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