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301题
问题:运用教师职业道德分析“我”的教育行为。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该老师的做法是正确的,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值得我们学习。
首先,该教师遵循了为人师表的要求。为人师表要求老师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尊重同事,尊重家长。材料中老师首先和家长积极沟通交流,建立微信群,让家长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情况,做到了为人师表。
其次,该教师遵循了教书育人的要求。教书育人要求老师能够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材料中老师招募学生“志愿者”提前来到教室布置温馨的教室环境,还选择了一些有特长的学生为班级出版了第一期黑板报,能够根据学生特长因材施教,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和个性的发展。做到了教书育人。
再次,该教师遵循了爱岗敬业的要求。爱岗敬业要求老师对工作高度负责,志存高远,勤恳敬业,乐于奉献,认真备课上课,不敷衍塞责。材料中的老师通过这几步的做法体现了对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帮助学生快速适应初中生活,形成班级凝聚力,做到了爱岗敬业。
最后,该教师遵循了关爱学生的要求。关爱学生要求老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材料中老师关心学生的情绪转变,让学生能够快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还通过扮演“志愿者”的角色,让学生参与班级建设。做到了关爱学生。
总之,我们要向该老师学习,践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302题
(1)文章第一段所言“见解”指什么?依据这些“见解”形成的“思想”来为人处世,有什么“后果”?请根据文意,分别做出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见解”指平时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或者从各种小报、娱乐媒体上得到的“思想”。
后果:影响所谓的“思想”的行成;左右日常生活观念;看待事物的角度和高度,遵循的标准,不过是取自庸常的似是而非,对社会的判断,对文学艺术的判断,对人的判断,对时事的判断,对诸多问题的判断,不可能具备更高、更清晰的思维坐标。
第303题
(2)文章认为理想的“思想环境”是怎样的,有何意义?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2)①需要最起码的阅读,这样可以知道世界之大、历史之长、思想之多。
②掌握知识与艺术理解,能真正理解提高认识能力。
③要学会反省,反省自己是否闭塞和懒惰,是否错过了一些了不起的思想与智慧。能够发现一些见解、主意、方法的真正内容,提高自己的精神水准。
第304题
结合上述材料所引发的联想和感悟,写一篇论说文。 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1000字。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立意角度】
丹麦队:公平竞赛、宽容
伊朗队:做事认真,听清哨声,对后果负责
裁判:遵守规则,恪守底线
观众:文明观赛,守秩序
教育:教育公正,遵守教师职业道德
A.注重了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B.发挥了教学的专业自主性
C.注重了学生发展的主体性
D.提升了布置作业的有效性
参考答案:A
解析:
学生观强调学生是完整生命个体的人,应该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相信学生的发展潜能,给予学生人文关怀。排除 BD,题干中老师在写“作业札记”时记录了学生做作业过程中的一些有趣的、特殊的现象,分析学生的心理变化,体现的是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作为设计、布置、批改作业的依据,故选 A项。
第306题
关于图1反映的情形,正确的说法是( )。
A.忽视了学生的智力发展
B.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C.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发展
D.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参考答案:B
解析:
优秀学生报告,有人撑伞有人递毛巾还有人鼓掌,但是学生是个胖子,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307题
桂老师专门找朱松谈话,告诉他:“你这段时间虽然学习效果不太好,但比以前刻苦多了,只要你改进学习方法,会有明显进步的。”桂老师的做法( )。
A.有利于激发朱松的学习动力
B.不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C.有利于激发朱松的合作意识
D.不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
参考答案:A
解析:
朱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第308题
青年教师王老师为提高教学水平,从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乃至教学语言都严格认真模仿特级教师李老师的做法,但教学效果仍然不佳,导致王老师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不包括( )。
A.王老师缺乏反思意识
B.王老师忽视学生的差异性
C.王老师缺乏教学创新
D.王老师缺乏诚恳学习态度
参考答案:D
解析:
反向选择题,缺乏诚恳的学习态度。
第309题
某中学非法招生获利80多万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育行政部门或其他有关行政部门可以对该校采取的措施是( )。
A.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追究民事责任
B.责令其退回所招学生并退还所收费用
C.对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罚款
D.没收其非法所得的财物
参考答案:B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六条规定,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招收学生的,由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退回招收的学生,退还所收费用;对学校、其他教育机构给予警告,可以处违法所得五信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相关招生资格一年以上三年以下,直至撤销招生资格、吊销力学许可证;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310题
某中学规定,教师因休产假不能工作的,其工资由学校扣除用作其他代课教的代课费用。该学校的做法( )。
A.不合法,侵犯了教师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的权利
B.不合法,代课教师的工资应由学校自筹经费予以保障
C.合法,学校享有对教师实施奖励或处分的权利
D.合法,学校享有按照章程进行自主管理的权利
参考答案:A
解析:
不合法,侵犯了教师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的权利。
第311题
某足球学校是专门招收适龄儿童,少年进行足球专门调练的学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对该学校自行对适龄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具有审批权的主体是( )。
A.市级人民政府
B.市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C.县级人民政府
D.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参考答案:D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批准招收适龄儿童、少年进行文艺、体育等专业训练的社会组织,应当保证所招收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自行实施义务教育的,应当经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第312题
为防止学生受到网络伤害,班主任李老师要求班上所有学生将手机上交接受检查,以便及时了解情况。李老师的这种做法( )。
A.合法,班主任对学生有管教权
B.合法,班主任对学生有监护权
C.不合法,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
D.不合法,侵犯了学生的财产权
参考答案:C
解析:
检查学生手机,侵犯了隐私权。
第313题
人民法院依法对14岁的赵某涉嫌违法犯罪案件进行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于这一类型的案件( )。
A.一律不公开审理
B.一般不公开审理
C.经人民政府批准可公开审理
D.经检察机关批准可公开审理
参考答案:A
解析: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一律不公开审理。
第314题
学生武某上课时,起立回答问题,后排的同学陈某用脚将武某的椅子移开,导致武某坐下时重重摔在地上。后经医院检查发现其尾椎骨裂,需要长期治疗。在这起事故中,应当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是( )。
A.陈某
B.老师
C.陈某和学校
D.陈某和李老师
参考答案:C
解析:
陈某是致害人要承担责任。上课时老师未尽好管理职责,学校要承担责任。
第315题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管理人员应当实行( )。
A.教学复制人员职务制度
B.管理职员制度
C.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
D.教育职员制度
参考答案:D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管理人员,实行教育职员制度。
第316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
B.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委员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
参考答案:A
解析:
人民检察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囯家法律监督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最高人民检院、地方级人民检察院和事检察院等专门人民检察院。
A.加强职业归属感
B.道德心里优化
C.增强职业安全感
D.道德行为内化
参考答案:D
解析:
行为不可取,要注重道德行为内化。
第318题
初三(1)班的李凡考试成绩一直不佳。班主任召开家长会时说:“我们班有几个李凡这样的孩子,考试成绩直落在全班后面,他们今后的发展令人堪忧啊!”这位班主任的做法( )。
A.不恰当。应当私下提醒家长做好心理准备
B.不恰当。应综合评价之后再与家长沟通
C.恰当。能帮助家长正确预期孩子的发展
D.恰当。能帮助李凡等学生准确定位自己
参考答案:B
解析:
不恰当。应综合评价之后再与家长沟通。
第319题
高二(1)班的历史课上,杨老师与张军发生了语言冲突,双方争执不下。杨老师便把张军拉到班主任办公室。班主任应该( )。
A.请政教处老师处理
B.问清缘由再行处理
C.先让张军道歉在了解缘由
D.建议他们相互道歉握手言和
参考答案:B
解析:
不论什么情况,老师都应问清缘由再行处理,不能武断。
第320题
上课时,程老师发现后排的一名学生在偷偷吃零食,刚开始程老师没有理会,但这名学生吃了很长时间也没停下。程老师忍无可忍,便快速走到这名学生跟前,抢过零食扔出窗外。程老师的做法( )。
A.恰当。体现教师的严格要求
B.恰当。符合学习的管理规定
C.不恰当。不应简单粗暴处理问题
D.不恰当。不应干预学生个人行为
参考答案:C
解析:
老师的做法不恰当,不符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对学生应耐心教育,不应简单粗暴处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