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281题
初中生林某在参加学校组织的春游时不慎摔伤。经认定,学校有一定过错,对于这起事故,学校应当( )
A.对林某补偿经济损失
B.对林某补偿精神损失
C.对林某依法赔偿损失
D.与林某平均分担损失
参考答案:C
解析:
题干所述学生伤害事故中,学校有一定的过错,有过错的当事人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所以,学校应当依法对林某赔偿损失。
第282题
某私人企业在某省投资新建了一所中学,学校拟聘请位外籍人士担任学校校长,这所学学校的做法( )
A.正确,我国学校的校长可以由外籍人士担任
B.正确,外籍人士经过许可可以担任民办学校的校长
C.错误,中国学校的校长只能由中国国籍的公民担任
D.错误,外籍人士必须在中国居住一段时间才可以担任校长
参考答案:C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校长或者主要行政负责人必须由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在中国境内定居、并具备国家规定任职条件的公民担任,其任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所以,该学校的做法是错误的。
A.阶段的特殊性
B.任务的特珠性
C.对象的特殊性
D.工具的特珠性
参考答案:D
解析:
题干中王老师发现学生抄袭了一道1分的试题,他没有简单的指责学生,而是通过打分使学生自己认识到错误,并主动改正错误。在这个过程中,王老师秉持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体现了教师劳动对象的特殊性;王老师不仅教会学生知识还在实际过程中培养学生“诚信考试”“知错能改”的品德,这体现了教师劳动任务的特殊性;王老师对学生作弊的整个处理方法体现了教师劳动阶段的特殊性。因此,题干的描述体现了教师劳动对象的特殊性、劳动任务的特殊性和劳动阶段的特殊性。
第284题
对教师廉洁从教要求具体内容不包括( )
A.不在学生面前抱怨自己的薪酬
B.不收取学生及家长的任何礼物
C.校外兼职不得影响本职工作
D.不贪占公共和他人钱物
参考答案:C
解析:
以身作则,体现在为人作风上,就是“廉洁奉公”。这一行为要求在教师方面,就是要求教师不从学生那里谋取自己的利益,就是“廉洁从教”。C项中的教师参加校外兼职来谋取私利的做法违背了“廉洁从教”的要求。
第285题
方老师和家长联系紧密,要求家长每天检查孩子的学习情况,还从专业的角度要求家长完全按老师说的方法教育孩子。每当学生犯错,就把家长请到学校,共谋对策,方老师的做法( )
A.不可取,不应把家长当作教师的助教
B.不可取,不应把教育的责任推御给家长
C.值得提倡,共同教育学生可以增强教育的效果
D.值得肯定,发挥了“闻道在先,学有专攻”的优势
参考答案:A
解析:
“为人师表”的教师在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老师在处理与家长关系时应遵循的道德要求有:(1)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2)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3)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4)教育学生尊重家长。题干中的方老师虽然与家长联系紧密,但是该老师从专业的角度要求家长完全按老师说的方法来教育孩子,这是把家长当作自己的“助教”,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A.承诺课后查字典
B.当场用手机查询
C.立即向学生请教
D.借打印不清掩饰
参考答案:C
解析:
教师也有知识的盲点和缺陷,应该和学生一样不断做新知识的学习者与追求者。教师要真诚面对学生,不能也不必虚伪,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题干中王老师遇到不会的字应该及时向同学请教,这样既能达到学习新知识的目的,也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与爱戴。
第287题
航海时代,长期在海上航行的水手经常得坏血病,有些水手上岸后吃些柑橘蔬菜,坏血病就痊痊了。科学家研究发现,果蔬中存在着种可治坏血病的物质,该物质是( )
A.叶酸
B.维生素C
C.谷氯酸
D.维生素B
参考答案:B
解析:
维生素C缺乏时,胶原合成障碍,从而导致坏血病。
第288题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这是平面几何的一条定理,下列选项中,不是用来指称这一定理的是( )
A.毕达哥拉斯定理
B.欧几里得定理
C.勾股定理
D.商高定理
参考答案:B
解析:
题干描述的是勾股定理的定义,勾股定理又称为商高定理或毕达哥拉斯定理。
第289题
1994年,考古学家发据出一艘南宋时期的船,发据地点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港口。这一发现地所在的城市是( )
A.广州
B.福州
C.泉州
D.汕头
参考答案:C
解析:
1974年在福建泉州后渚港发掘出土的宋代古船,有13个水密隔舱,其船型和结构都与徐兢记载的福船致,是福船的典型器物。
第290题
德国历史上长期处于域邦分治的封建害据状态,直到1871年オ统一,下列人物中领导德意志经过三次王朝战争实现统一的是( )
A.拿破仑
B.俾斯麦
C.黑格尔
D.希特勒
参考答案:B
解析:
俾斯麦是十九世纪德国最卓越的政治家,担任普鲁士首相期间通过一系列铁血战争统一德意志,并成为德意志帝国第一任宰相。
第291题
中国是丝绸的故乡。下列传说人物中,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织娟之术,被后世奉为“先蚕圣母”的是( )
A.黄帝
B.神农
C.女娲
D.嫘祖
参考答案:D
解析:
嫘祖是我们先祖女性中的杰出代表,在嫘祖的倡导下,开始了中原人们栽桑养蚕的历史。后世人为了纪念嫘祖这一功绩,就将她尊称为“先蚕娘娘”。被后人奉为“先蚕”圣母,与炎帝、黄帝生活在同一时代,同为人文始祖。
第292题
右图是鲁迅小说插图集中的一篇,与这一插图相关的小说是( )
A.《故乡》
B.《社戏》
C.《孔乙已》
D.《祝福》
参考答案:C
解析:
《孔乙己》是近代文学巨匠鲁迅所著的短篇小说,小说描写了孔乙己在封建腐朽思想和科举制度毒害下,精神上迂腐不堪,麻木不仁,生活上四体不勤,穷困潦倒,在人们的嘲笑戏谑中混度时日,最后被封建地主阶级所吞噬的悲惨形象。篇幅不长,但是深刻揭露了当时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精神的毒害和封建制度“吃人”的本质。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义。
第293题
甲骨文的发现极大地推动了殷商史的研究,学界将中国近代四位学者合称为“甲骨四堂”。下列人物中,属于“甲骨四堂”的( )
A.王国维
B.孙诒让
C.季羡林
D.陈寅格
参考答案:A
解析:
甲骨四堂是指中国近代四位研究甲骨文的著名学者:罗振玉(号雪堂)、王国维(号观堂)、郭沫若(字鼎堂)、董作宾(字彦堂)。
第294题
1987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插曲《枉凝眉》《红豆曲》《葬花吟》等,风格各异而又主题鲜明。这些作品的曲作者是( )
A.谭盾
B.王立平
C.徐沛东
D.苏聪
参考答案:B
解析:
《红楼梦》插曲《枉凝眉》《红豆曲》《葬花吟》等的曲作家是王立平。
第295题
一某试题得分分布如下表所示,该试题得分的众数是( )
A.1
B.2
C.3
D.4
参考答案:B
解析:
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观察得分分布可知,得分为2的频数489是所有频数中最大的,因此该试题得分的众数为2。
第296题
在Word中,要实现在文档中于加特殊符号“※,在默认设置下,首先选择的功能菜单是( )
A.“文件”
B.“编辑”
C.“格式”
D.“插入”
参考答案:D
解析:
在“插入”选项中可以找到题干所述的特殊符号。
第298题
找规律填数字是一个很有趣的活动,特别锻炼观察和思考能力。下列选项中,填入数列“101、169、305、577、( )、2209”空缺处的数字,正确的是( )
A.1118
B.1119
C.1120
D.1121
参考答案:D
解析:
前四个数字形成数列:101,169,305,577。该数列的后一项减去前一项的差形成新数列:68,136,272。可知新数列中后一项是前一项的2倍。则括号中应该填入的数字为577+272X2=1121。
第299题
下列表述,与”并非只有本地人当经理,才能把企业搞好”的判断一致的是( )
A.要想把企业搞好,必须由本地人当经理
B.只要把企业搞好了,谁来当经理都可以
C.不由本地人当经理,也可以把企业搞好
D.不由本地人当经理,就不能把企业搞好
参考答案:C
解析:
该题要求得出“只有本地人当经理,才能把企业搞好”的否命题,即否定“本地人当经理”,也可以得出“把企业搞好”。否定“本地人当经理”,也就是不由本地人当经理。故选C。
第300题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观的角度,评析李老师的教育行为。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教师要扮演好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角色。教师要特别关注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调整学生的不良情绪和心态。材料中的李老师针对男生对物理不感兴趣,而喜欢并擅长计算机的现状,鼓励男生将学习计算机的热情与兴趣也放在物理上,最终提高了男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这说明李老师扮演好了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这一角色。
(2)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应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材料中的李老师在对男生进行教育时,一方面肯定了男生在学习计算机方面的成绩,同时借机将其学习计算机的兴趣迁移到学习物理上来,促进了男生在学习物理上的热情,男生物理成绩最终取得了进步。这表明,李老师扮演好了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角色。
(3)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为了实现“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新课程的理念,教师要在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同时,还要学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学会赞
赏每一位学生,包括赞赏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等。从材料中李老师与男生的多次谈心中可以看出,李老师做到了对男生的尊重与赞赏。
(4)教师要做到关爱学生,材料中,李老师对男生的教育过程蕴含着对男生的关心与热爱。
(5)教师要做到终身学习,此外,李老师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知识,是其提升自身专业能力的体现,同时也符合终身学习的要求。
(摆出涉及到的考点,结合材料加以阐述,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