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历史真题(406题)


第381题

中学教师陈某在上课期间用手机经营网店,学生对此意见很大,学校多次对其进行批评,但陈某拒不改正,受到学校解聘,对于学校的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陈某未履行对学生的监护职责,可以解聘

B.陈某未履行教师教育教学职责,可以解聘

C.对陈某只能给予行政处分,不能解聘

D.陈某依法享有教育教学权,不能解聘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第382题

按照《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规定》,下列关于双减工作目标表达准确的是( )。①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②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③学校课后服务全面满足学生需要④校外培训行为得到全面规范⑤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和获得感显著提升


A.②④⑤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参考答案:D


解析: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工作目标提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学校课后服务基本满足学生需要,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全面规范。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1年内有效减轻、3年内成效显著,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


第383题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下列不正确的是( )。


A.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的教室寝室吸烟和饮酒

B.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招聘未满16周岁的成年人

C.暂缺

D.学校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人


参考答案:D


第384题

依据《宪法》,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是( )


A.人民检察院

B.全国人大

C.人民法院

D.监察院


参考答案:A


第385题

某中学马马老师,教学能力强工作认真,常常工作一忙就不修边幅,但他坚持严格要求学生,不仅要求学生保持教室卫生,还要求他们注重仪表,学生常常不以为然。下列选项和案例所体现的职业道德要求相符的是( )。


A.德之不修,学之不讲,是吾忧也

B.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

C.其身正,虽令不行

D.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参考答案:C


解析:

A选项指(许多人)不去培养品德,不研讨学问,这些都是我所担忧的。不符合题意。

B选项指老师施行教诲时也不计较学生的轻重尊卑贫富,而看重他们是否接受理义。不符合题意。

C选项原话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意思是身居上位,自己的行为端正,不发令下属也会跟着你行事;自己的行为不正,纵然发令也没人听你的。符合题意。

D选项:看到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在其中和他看齐;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在内心反省自我的缺点。


第386题

张老师在课堂上经常给予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更多的发言机会,忽略了其他的学生的发言,张老师的行为违背了( )。


A.教师公正的可互换性

B.教师公正的对等性

C.教师公正的灵活性

D.教师公正的终身性


参考答案:C


解析:

A选项可互换性是对等性的要求和保证。要真正做到对人对己用一个标准,就必须能够让自己处在对方的位置时,仍然接受自己原先承认的法则。不符合题意。

B选项灵活性,通常指的是在处理具体教育问题时,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对,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某些学生的权益。不符合题意。

C选项对等性就是指主体对人对事要一视同仁,适用同一个规则或标准。以一个标准对别人而以另外一个标准对待自己,就叫偏私,当然就是不公正了,符合题意。

D 选项干扰项。排除。



第388题

化学学科的于老师尝试在枯燥的知识讲解中加入生动直观的原创的演示实验,还创办了“你身边的化学”科普栏目,以精美的学习文具奖励给积极投稿的学生,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一下被激发起来,于老师也越来越受到学生们的喜爱。于老师的行为体现的教师威信影响因素有( )。①专长力量②吸引力量③奖赏力量④行政力量


A.②③④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解析:

在师生关系中,教师是制约力量,教师可以运用其专长力量使学生敬佩自己、信赖自己;运用其吸引力量团结学生;运用其权威力量对学生施加特定的影响:运用其奖赏力量扶植学生良好的表现和正气,运用其强制力量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故答案选C。


第389题

“翻车”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农具,主要用于( )


A.翻地

B.灌溉

C.播种

D.脱粒


参考答案:B


解析:

翻车是一种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发明的用于排水灌溉的机械。因为其形状犹如龙骨,故名“龙骨水车”。故本题选 B。



第391题

庆祝70周年阅兵上,接受检阅的由10面战旗组成的战能方队,代表了全军荣誉功勋部队。在辽沈战役中的突出表现而获得称号的荣誉功勋部队是( )。


A.大渡河连

B.金汤桥连

C.塔山英雄团

D.襄阳特攻团


参考答案:C


解析:

塔山英雄团这个称号源于辽沈战役中的塔山阻击战。在这场战役中,该部队以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成功阻击了敌军的多次进攻,为辽沈战役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


第392题

下列历史人物,在逻辑学上创立了二段论的演绎推理形式,成为形式逻辑奠基人的古希腊学者是( )


A.赫拉克利特

B.毕达哥拉斯

C.亚里士多德

D.德漠克利特


参考答案:C



第394题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有许多名句传世。下列诗句出自《诗经》的是( )。


A.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D.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参考答案:A


解析:

A.“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这句话出自《诗经·大雅·荡》,意思是人们不是没有好的初心,但很少有人能够有很好的结局。这句话强调了善始善终的重要性,与《诗经》的内容和风格相符。

B.“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句话实际上出自《荀子·哀公》,原意是指统治者如船,老百姓如水,水既能让船安稳地航行,也能将船推翻吞没,沉于水中,表示事物用之得当则有利,反之必有弊害。

C“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出自《孟子.告子下》,意思是忧愁患难的处境可以使人发奋而得以生存,安逸快乐的生活可以使人懈息而导致灭亡。

D.“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句话出自《周易·系辞上》,意思是不同的人从不同角度去认识事物,有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综上所述,只有A选项“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是出自《诗经》的。因此,正确案是 A。


第395题

《战争与和平》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下列人物形象中出自该小说的是( )。


A.苔丝

B.娜塔莎

C.玛丝洛娃

D.欧也妮·葛朗台


参考答案:B


解析:

A选项的苔丝是英国作家哈代的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女主角。不符合题意。

B选项的娜塔莎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的重要女性角色。符合题意。

C选项的玛丝洛娃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另一部作品《复活》中的女主角。不符籃悚题意。

D选项的欧也妮·葛朗台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女主角。不符合题意。


第396题

理学是我国宋明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潮。在认识论上,理学家们有不同的观点,下列理学家中提出“知行合一”的是( )。


A.程颐

B.陆九渊

C.朱熹

D.王守仁


参考答案:D


解析:

A.程颐:他是北宋时期的理学家,与哥哥程颢共创“洛学”,为理学奠定了基础。但他的主要思想并不集中在“知行合一”上,而是更多地探讨天理、人性等问题,因此A项不符合题意。

B.陆九渊:他是南宋心学的开山之祖,主张“心即理”说,强调“字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但他的思想体系中并未明确提出“知行合一”的观点,所以B项也不是正确答案。

C.朱熹:他是南宋时期理学的集大成者,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他提出了“理气论”“动静观”“格物致知”等学说,但同样没有特别强调“知行合一”,因此C项不符合题意。

D.王守仁:他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他明确提出“知行合一”说,反对程颐、朱熹的“知先行后”说,以及将知行分为两截的知行观。他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一思想与王阳明的心学体系紧密相连,是他对理学的重要贡献之一。

综上所述,明确提出“知行合一”的是王守仁,即D项。


第397题

中国近代新音乐以中小学堂音乐课上放唱学堂乐歌为最初形式。内容以强国军民,抵御外侮,科学和民主为主。“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这首脍炙人口的学堂乐歌歌词作者是( )


A.赵元任

B.沈心工

C.李叔同

D.刘质平


参考答案:C


解析:

李叔同,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不仅在音乐领域有着卓越的贡献,还是著名的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更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李叔同的这首《送别》,以其深情的笔触和动人的旋律,成为了学堂乐歌中的经典之作,广为传唱,深入人心。


第398题

某校高二语文期末数据如下表,求四个班的额总平均分,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80.56+79.81+82.54+81.36)/4

B.45x0.26+42*0.24+44x0.26+43*0.25

C.(45*0.26+42*0.24+44*0.25+43*0.25)/174

D.(45*80.56+42*79.81+44x82.54+43x81.36)/174


参考答案:D


解析:

考查加权平均值(将加权总和除以权重的总和)



第400题

下列选项与“手机:电子设备”的逻辑关系一致的( )。


A.川贝:海洋生物

B.快艇:航空母舰

C.机床:生产工具

D.水果:有机蔬菜


参考答案:B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