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历史真题(406题)


理学是我国宋明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潮。在认识论上,理学家们有不同的观点,下列理学家中提出“知行合一”的是( )。


A.程颐

B.陆九渊

C.朱熹

D.王守仁


知识点:2024年下半年综合素质(中学)


参考答案:D


解析:

A.程颐:他是北宋时期的理学家,与哥哥程颢共创“洛学”,为理学奠定了基础。但他的主要思想并不集中在“知行合一”上,而是更多地探讨天理、人性等问题,因此A项不符合题意。

B.陆九渊:他是南宋心学的开山之祖,主张“心即理”说,强调“字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但他的思想体系中并未明确提出“知行合一”的观点,所以B项也不是正确答案。

C.朱熹:他是南宋时期理学的集大成者,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他提出了“理气论”“动静观”“格物致知”等学说,但同样没有特别强调“知行合一”,因此C项不符合题意。

D.王守仁:他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他明确提出“知行合一”说,反对程颐、朱熹的“知先行后”说,以及将知行分为两截的知行观。他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一思想与王阳明的心学体系紧密相连,是他对理学的重要贡献之一。

综上所述,明确提出“知行合一”的是王守仁,即D项。

进入考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