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一级建造师《铁路工程管理与实务》历史真题(385题)


第301题 下列测量项目中,属于隧道洞内控制测量的有( )。


A.腰线测量

B.中线测量

C.平面测量

D.横断面测量

E.高程测量


参考答案:CE


第302题 铁路桥梁水中墩基础的钢板桩围堰由( )组成。


A.内支撑

B.定位桩

C.钢板桩

D.钢模板

E.导向框架


参考答案:ABCE


第303题 关于铁路悬臂浇筑连续梁施工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合龙段的混凝土强度需提高一级

B.浇筑前应将前段混凝土接茬处洒水润湿

C.挂篮在梁段浇筑时弹性变形可一次调整

D.桥墩两侧梁段悬臂施工应对称平衡

E.连续梁的体系转换在临时固结解除前进行


参考答案:ABD


第304题 铁路路基短卸荷板式挡土墙的组成部分有( )。


A.短卸荷板

B.悬臂板

C.立壁板

D.上墙

E.下墙


参考答案:ADE


第305题 关于隧道防水板铺设的说法,正确的有( )。


A.防水板铺设由拱部向两侧进行

B.环向铺设时上部防水板应压住下部防水板

C.防水板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5cm

D.防水板搭接缝应采用热熔单焊缝

E.焊缝质量用充气法检查


参考答案:ACE


第306题 关于机械化整道作业车组上砟整道的说法,正确的有( )。


A.第一次起道量为90mm

B.一次拨道量不宜大于50mm

C.起道量50mm以上时宜双捣作业

D.起道量50mm以下时宜单捣作业

E.插镐深度应小于起道量


参考答案:BCD


第307题 下列接触网支持装置中,适用于高速铁路的有( )。


A.腕臂

B.硬横梁

C.吊柱

D.软横跨

E.隧道水平悬挂


参考答案:ABC


第308题 电气化供电调度安全监控系统的组成部分有( )。


A.控制站

B.传输通道

C.被控站

D.列控中心

E.复示设备


参考答案:ABCE


第309题 下列施工内容中,属于铁路通信光缆接续施工的有( )。


A.光缆开剥

B.套热可塑套管

C.过桥线焊接

D.接头盒组装

E.光纤接续与测试


参考答案:ADE


第310题 下列信号设备中,属于97型25周轨道电路组成部分的有( )。


A.电阻器

B.轨道变压器

C.发送器

D.扼流变压器

E.接收器


参考答案:ABD


第311题 背景资料

某新建高速铁路施工标段内有一段连续长度为700m的路堤,其两端与桥梁连接。该路段有两个独立岩溶,设计采用水泥注浆加固处理。路基基床底层为A组填料,基床表层为级配碎石。

本段路基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项目经理部编制了工程质量验收单元划分方案,部分内容见表1。

事件二:岩溶注浆施工前,注浆使用的袋装水泥进场验收合格后,直接整齐码放在注浆区附近临时平整的土质场地。施工时,注浆液按设计配合比拌制后即压注;当班作业完成后,施工作业人员把水泥袋就地填埋,未用完的水泥浆液直接倒入路边农用水渠。

事件三:技术人员编制的基床底层填筑碾压技术交底资料显示:每层压实质量均检测地基系数K30和7d无侧限抗压强度。

事件四:基床表层填筑时,项目经理部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六流程”组织作业。其中“六流程”如下:填料拌和运输→X→填料平整→碾压夯实→Y→整修养生。

问题

1.写出事件一中M代表的分部工程名称、N代表的检验批数量。

2.针对事件二中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

3.针对事件三中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的检测指标。

4.写出事件四中X、Y代表的施工工序名称。



参考答案:↓


解析:

1. 

M:地基处理(或地基充填固结);

N: 2

2.

(1)袋装水泥堆放应设置防潮防雨措施(或防潮垫板/层防雨覆盖);

(2)注浆液配比应按设计要求经工艺试验确定配合比后进行配置;

(3)空水泥袋收集后应集中处理,严禁擅自填埋施工固体污染物;

(4)施工废液应采取沉淀或净化措施合格后排放,严禁直接排放施工废液。

3. 

正确的检测指标为:压实系数(或K)、动态变形模量(或Evd

4. 

X:分层摊铺

Y:检测签证(或检验签证)。


第312题 背景资料

某新建高速铁路工程,包含一座特大桥。该桥长3180m,其中有一联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跨为(60+100+60)m,其余为桥跨32m预制后张箱梁;墩高为20~45m。

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特大桥高墩采用翻模施工,翻模系统由三节模板组成,施工流程为:基础顶面清理→X→第一、二、三节钢筋绑扎→Y→第一、二、三节混凝土浇筑及养护→第四、五节钢筋绑扎→Z→第四、五节混凝土浇筑及养护→进行下一循环施工。

事件二:连续箱梁采用挂篮法施工,挂篮现场组拼完成后,项目经理部质检人员检查了挂篮安装质量,只进行了静载试验,预压值为最大施工荷载的1.1倍,准备投入使用。

事件三:技术人员编制的连续箱梁预应力张拉技术交底资料显示:纵向预应力筋张拉应在梁段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90%、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值的95%后进行,且必须保证张拉时混凝土的龄期不小于4d。

事件四:技术人员编制的运架箱梁技术交底资料显示:运梁车起步及运行时应缓慢平稳,当运梁车接近架桥机时应降速至2km/h,之后方可喂梁;梁体达到设计平面位置后,应先落在千斤顶临时支点上,调整支点高程和反力,满足要求后方可撤除千斤顶;临时支点千斤顶拆除前,遇有紧急情况时,需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同意,架桥机方可过孔继续架梁。

问题

1.写出事件一中X、Y、Z代表的工序名称。

2.针对事件二中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

3.针对事件三中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

4.针对事件四中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



参考答案:↓


解析:

1.

X:测量放样

Y:安装第一、二、三节模板

Z:拆除第一、二节模板安装至第四、五节墩身

2.

(1)预压荷载为最大施工荷载的1.2倍

(2)还应进行挂篮走行性能试验

3.

(1)梁段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95%

(2)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值的100%

(3)张拉龄期不小于5d

4. 

(1)当运梁车接近架桥机时应“一度停车”,在得到指令后才能喂梁;

(2)临时支点千斤顶撤除前严禁架桥机过孔。


第313题 背景资料

某高速铁路隧道洞身岩性为泥盆系中统灰岩、白云质灰岩夹白云岩,节理、裂隙较为发育。个别钻孔揭示,岩芯局部较破碎,可见蜂窝状溶孔、溶隙,溶蚀较严重,部分为角砾状灰岩,岩溶发育,地下暗河连通。

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项目经理部编制了斜切式洞门施工工艺流程,如图3所示。

事件二:该段地质为Ⅲ级围岩,采用台阶法施工。隧道从进口掘进至1240m时,掌子面突发涌水,导致岩体坍塌,造成5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2300万元。

事件三:事故发生后,现场管理人员立即向项目经理报告。项目经理采取的处置措施有:向业主报告,封闭事故现场,将重伤员送至医院救治,对事故现场进行了清理。

事件四:经调查,事故的主要原因为:(1)未查明掌子面上方有一处与暗洞连接的溶腔;(2)掌子面没有进行封闭、积水严重;(3)初期支护背后有空洞;(4)隧道超欠挖严重;(5)净空变化量测断面间距超标。

问题

1.写出事件一中A、B和C代表的工序名称。

2.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事件二中的事故属于何种等级?并说明理由。

3.针对事件三中应急处置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

4.根据背景资料和事件四,为了避免事件二中类似事故再次发生,需采取哪些改进措施?



参考答案:↓


解析:

1.

A:施作排水沟

B:基底承载力检测

C:拱墙背后回填

2.

较大事故;

经济损失达2300万元,较大事故1000—5000万元。

3.

(1)项目经理向当地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部门应急管理部门铁路监督部门)报告;

(2)保护现场

4.

(1)加强超前地质预报

(2)加强围岩量测

(3)加强光面爆破

(4)加强初期支护

(5)加强注浆堵水


第314题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担某新建高速铁路站前工程第四标段的施工任务,工程内容包括第四标段的路基、桥梁、隧道以及全线的铺轨。主要工程情况如下:

路基及站场土石方共279万m3

双线桥梁1座,上部结构为168-32m整孔预制简支箱梁,下部结构为钻孔桩基础。在56#~59#墩处,通过框架墩和简支箱梁上跨既有电气化铁路,框架墩为钢筋混凝土墩身、钢横梁。

双线隧道1座,长6360m,设一座斜井。隧道进、出口工区的围岩级别为Ⅲ~Ⅴ级,部分地段节理裂隙很发育,呈裂隙块状结构;斜井工区的围岩级别为Ⅱ、Ⅲ级。根据招标文件要求,隧道进、出口工区采用基本机械化配套施工,斜井工区采用大型机械化配套施工,技术人员拟配备的斜井工区大型机械化配套如表4所示,项目总工程师审核后认为开挖作业线、初期支护作业线和衬砌作业线中的大型设备不全。在进口工区施工至距离洞口320m处,现场技术人员发现隧道掌子面前方有不良地质前兆:节理组数急剧增加,出现岩层牵引褶曲,岩石强度明显降低,有少量渗水。

全线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除长隧道内设计为双块式无砟轨道外,其他地段均为有砟轨道,铺轨基地设在相邻第三标段的既有车站附近。正线有砟轨道403.85铺轨公里,无砟轨道13.96铺轨公里;站线有砟轨道7.76铺轨公里;铺道岔66组。正线有砟轨道采用单枕法铺设长钢轨,站线采用人工铺轨,根据施工计划,正线铺设长钢轨有效施工工期为180天。技术人员列出的正线铺轨重难点工序有:长轨焊接、道岔铺设、上砟整道,项目总工程师审核后认为列出的重难点工序不全,需要补充。

问题

1.根据背景资料,写出桥梁上跨既有电气化铁路施工风险点,并写出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2.根据背景资料,补充表4中开挖作业线、初期支护作业线和衬砌作业线中各缺少的机械设备名称。

3.根据背景资料,进口工区隧道掌子面前方属于何种不良地质?

4.根据背景资料,长钢轨铺设应至少配备多少套大型铺轨设备?

5.根据背景资料,补充铺轨施工重难点工序名称。



参考答案:↓


解析:

1. 

施工风险点:

(1)框架墩跨越既有电气化铁路施工(或钢横梁吊装跨越营业线施工);

(2)临近营业线或既有铁路基坑施工

(3)跨越营业线(或既有铁路的箱梁架设及桥面系施工

防范措施:

(1)施工前,根据设计方案和临近营业线(或既有铁路)施工有关规定,编写安全施工方案报建设和既有线设备产权、运营单位审批后方可开工。架梁时要封锁要点施工;

(2)桩基施工时采用低高度钻机,其他大型施工机械采取必要的防倾倒措施

(3)承台基坑开挖前,采用钻孔桩(或钢板桩)防护

(4)对既有铁路电气化线路进行绝缘防护

2. 

(1)开挖线:三臂凿岩台车

(2)初期支护作业线:钢拱架拼装机

(3)衬砌作业线:防水板自动铺挂台车

3. 

属于:断层破碎带

4. 

至少配备2铺轨设备。(单枕法工效1.4-1.6公里/天,403.85/1.6/180=1.40,取2)

5. 

重点工序名称:

(1)应力放散

(2)线路锁定

(3)线路精调(或轨道精细整理);

(4)钢轨预打磨


第315题 背景资料

某集团公司承建某客货共线Ⅱ级铁路(时速120km)第一标段电气化改造工程。该工程采用施工总价承包,对非责任事故的Ⅱ类变更设计合同约定:增减工程费用在200万元以内的,纳入风险包干费;200万元及以上的,调整施工合同额。

本标段部分工程内容如下:

新建路基1段,长度2400m,其中部分填方地段为软基,设计地基处理采用水泥粉煤灰碎石(CFG)桩。

新建单线隧道1座,长度为2100m,洞身围岩为Ⅲ、Ⅳ级花岗岩,长度分别为1300m、800m。围岩节理不发育,岩体完整,地下水不丰富。隧道施工合同工期为28个月,其中施工准备2个月,洞口施工2个月,洞身施工24个月。Ⅲ、Ⅳ级围岩的开挖工法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须履行报批手续。

电气化新建牵引变电所1座,改造牵引变电所1座,改造车站联锁1处。接触网架设34条公里,新建地段接触网基础由站前专业队伍施工。

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项目经理部对该段软基处理方案进行了技术经济比选。除设计CFG桩外,现场可采用的方案还有: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方案和浆体喷射搅拌桩方案。项目经理部拟将有利于本标段综合收益的处理方案进行变更设计申报。三种方案的具体情况见表5。

事件二:软基处理作业队根据《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机械配置技术规程》(Q/CR9224)及现场施工要求,对长螺旋法施工CFG桩,每作业面计划安排的施工机械有:长螺旋钻机、混凝土泵和电流表。项目技术人员审核后认为配置的机械种类不全,需要补充。

事件三:项目经理部编制了新建隧道责任成本预算,对应的施工方案为:隧道施工由两个作业队分别从进、出口进洞施工;Ⅲ级围岩地段采用二台阶法开挖、Ⅳ级围岩地段采用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掘进;出渣采用无轨运输。公司责任成本管理部门审查后,认为编制的方案成本过高,要求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

事件四:项目技术人员拟开展的信号道岔单项试验内容有:手摇道岔密贴调整、电操定位试验、摩擦电流试验。

事件五:施工作业队编制的接触网工程施工方案资料显示:(1)路基、桥梁上的接触网基础由接触网施工作业队负责对预留的基础类型、位置及质量进行接口检查;(2)承力索和接触线按锚段长度进行配盘,承力索和接触线必须采用恒张力架线车进行架设;(3)每个锚段的接触悬挂安装调整拟安排四个作业面同时施工,并且都是从中心锚结向下锚方向进行。

问题

1.根据背景资料及事件一,哪种方案更有利于施工总体收益?并说明理由。

2.针对事件二,还应配置哪些机械设备?

3.根据背景资料,写出事件三的优化方案。

4.针对事件四,补充道岔单项试验内容。

5.针对事件五中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



参考答案:↓


解析:

1. 

应采用浆体喷射搅拌桩

理由是:

(1)该工程采用施工总价承包200万以下的类变更设计业主不予增加费用;

(2)从施工成本角度考虑,采用浆体喷射搅拌桩成本最低

2. 

应增加的机械设备有:

(1)挖掘机

(2)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3)桩头切割设备

3. 

(1)应从一个口掘进施工,因为工期能满足需要;

(2)开挖工法应改为Ⅲ级围岩地段采用全断面法Ⅳ级围岩地段采用二台阶法(或三台阶法)。

4. 

道岔单项试验内容还应包括:电操反位试验断表示试验故障电流试验

5. 

正确做法:

(1)预留的类型、位置及质量应由接口检查小组负责检查;

(2)承力索和接触线可以采用小张力架线车架设;

(3)每个锚段的接触悬挂安装调整只能安排两个作业面同时施工。


第316题 根据《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101-2018),隧道平面、高程控制网应根据( )进行测量设计。


A.隧道长度

B.隧道宽度

C.隧道辅助坑道位置

D.隧道贯通误差要求


参考答案:D


第317题 高速铁路平面控制网不定期复测的最长时间间隔为( )。


A.1个月

B.3个月

C.6个月

D.12个月


参考答案:C


第318题 下列水泥品种中,用于受冻融循环、干湿交替工程的是( )。


A.矿渣硅酸盐水泥

B.普通硅酸盐水泥

C.复合硅酸盐水泥

D.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参考答案:B


第319题 调节铁路隧道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凝结速度的外加剂是( )。


A.缓凝剂

B.引气剂

C.减水剂

D.速凝剂


参考答案:D


第320题 关于高速铁路路基预应力锚索张拉、压浆及锚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锚孔注浆应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注浆锚固段,第二次注浆自由段

B.预应力锚索应一次张拉到位,张拉力符合设计要求

C.锚索张拉完成后即切除多余锚索,进行锚固锁定

D.封孔注浆后,锚头部分应涂防腐剂,并按设计要求进行封闭


参考答案:D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