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342题 下列接口项目中,属于站前工程为通信工程预留的接口有( )。
A.桥墩钢槽引下滑道
B.桥上漏缆辅助杆基础
C.电缆过轨管、手孔及电缆井
D.桥上接触网杆基础
E.两梁端电缆槽锯齿口
参考答案:ABCE
参考答案:↓
解析:
1.正确做法:
(1)按施工配合比参数生产混凝土;
(2)在浇筑地点制作强度试件;
(3)上述试件拆模后标准养护。
2.正确做法:
(1)摊铺碾压区段长度不宜小于100m;
(2)碾压采用先静压、后弱振、再强振的方式;
(3)直线地段由两侧路肩开始向线路中心进行碾压;
(4)压实质量检验指标还有:动态变形模量。
3.(1)M:测量放样;
(2)N:透水性土工布铺设;
(3)P:渗水料分层夯填。
参考答案:↓
解析:
1.(1)A:地锚(或地垄、或锚洞);
(2)B:扣索。
2.正确做法:
(1)拱肋节段在工厂应进行预拼装(或试拼装);
(2)缆索吊机在吊装前应进行起吊试验(或试吊);
(3)钢管两侧混凝土面的高差应控制在1m以内;
(4)应采用超声波检测。
3.(1)吊装成拱后横向位置;
(2)吊杆孔水平位置;
(3)拱肋管口中心距。
参考答案:↓
解析:
1.名称: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
2.名称:上台阶核心土;作用:增加掌子面的自稳能力。
3.A:地质素描;B:判定围岩稳定性。
4.正确做法:
(1)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采用湿喷工艺;
(2)隧道拱脚处超挖部分采用同级混凝土回填;
(3)仰拱一次开挖长度不超过3m;
(4)隧道作业地段照明使用36V或24V电压;
(5)隧道施工应急预案还有应急处置方案。
参考答案:↓
解析:
1.A:基床表层;
B:基床底层。
2.钻进速度控制措施:
(1)旋挖钻机开孔施工应轻压慢进;
(2)由软地层钻至硬地层时,应减速慢进;
(3)在砂性土层中,因松散易坍塌,应采用慢转速慢钻进,并适当增加泥浆比重和黏度。
3.运人车辆应满足的要求:
(1)运人车辆应采用专用车辆,并配备发送紧急信号的装置;
(2)运人车辆应加强维修检查,保证方向、制动等装置状况良好(或不得使用报废车辆);
(3)运人车辆不得超员、超速,乘员及所携工具不得超出车厢;
(4)运人车辆应设置专职驾驶人员、持证上岗,不得人货混装。
4.属于:煤与瓦斯突出。
5.正确做法为:
(1)路基施加堆载预压荷载后不少于6个月;
(2)桥梁主体工程完工后,沉降观测期不少于6个月;岩石地基等良好地质区段的桥梁,沉降观测期应不少于2个月;
(3)隧道主体工程完工后,变形观测期不少于3个月。
参考答案:↓
解析:
1.(1)软弱土层地基,适合采用挖除换填、碎石垫层(或粗粒料垫层)处理措施。
(2)理由:①该段软弱土层最大深度为2.5m小于3m,适合采用浅层处理措施。②该软弱地层主要为杂填土,不适合强夯、冲击碾压等浅层处理措施。
2.施工等级:普速铁路Ⅰ级施工。
3.一台钻机方案工期为:295d;两台钻机方案工期为:157d。
4.正确做法:建设单位组织勘察设计单位编制变更设计施工图,并组织对施工图进行审核,合格后施工图下发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
5.还应包括:轨道电路单项试验;不间断电源(UPS)调试;车站联锁(或计算机联锁模拟试验);调度集中设备调试。
6.正确做法:
(1)同一径路穿管敷设的电缆根数不超过12根;
(2)电缆穿越铁路、道路、广场、建筑物等场所应穿钢管敷设;
(3)排管管孔应光滑无毛刺,管孔内径不得小于所穿电缆外径的1.5倍,且不小于75mm。
第352题 关于加筋土挡土墙墙面板与筋材连接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墙面板的预埋件与钢筋混凝土板条拉筋之间应采用绑扎连接
B.墙面板与土工格栅拉筋之间应采用塑料连接件连接
C.墙面板与复合土工带拉筋之间应采用金属连接件连接
D.墙面板与钢塑复合带拉筋之间应穿过穿筋孔后进行焊接连接
参考答案:C
第353题 关于连续梁预应力孔道压浆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孔道压浆应在预应力筋终张拉后72h内完成
B.水泥浆初凝后方可卸拔压浆阀门及出浆阀门
C.同一孔道压浆可分次进行
D.孔道压浆应自下而上进行
参考答案:D
第357题 下列CRTSⅢ型板式无砟道床施工工序中,属于自密实混凝土层钢筋网安装的紧后工序是( )。
A.轨道板铺设
B.隔离层及弹性缓冲垫层施工
C.自密实混凝土灌注
D.灌注孔及观察孔封堵
参考答案:A
第358题 关于隧道工程沉降观测与评估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沉降变形观测与评估工作应由评估单位组织
B.沉降变形观测期不应少于3个月
C.单座隧道沉降变形观测断面总数不应少于2个
D.隧道沉降变形观测应以拱顶沉降为主
参考答案:B
第359题 关于预应力锚索施工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锚索孔应采用湿式钻孔,钻孔时记录地层变化情况
B.锚索孔注浆应采用孔口注浆法,一次注满锚固段和自由段
C.注浆应饱满密实,在注浆料初凝后进行二次注浆
D.拉拔锚固试验根数为工作锚索数量的3%,且不少于3根
参考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