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某集团公司承建某干线普速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施工Ⅱ标段。主要工程有:路基、桥涵、隧道、轨道、电力、电力牵引供电、通信、信号工程及大型临时设施和过渡工程。
部分工程内容为:
桥梁工程:其中6#大桥,桩径均为1m,立面及基顶截面如图5所示。
图5 6#大桥立面及基顶截面图
站场工程:新建站场2处、改造站场3处。
轨道工程:新线引入营业线5处。
四电工程:通信线缆铺设43.1km、电力线路架设18.5km、联锁道岔20组、新建牵引变电所6处。
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某段路堤填筑前,经现场钎探,发现地基状况与设计图纸不符。补充勘察后地质资料显示该段地基自地面至0.8m深处σ0(地基天然承载力)为60kPa,0.8m至2.5m深处σ0为100kPa,2.5m以下σ0为250kPa,现场无地表水,地质状况自上而下为腐殖土、杂填土、砂性土。经相关单位现场核实,认定该段地基为软弱地层,需进行地基处理,方可开展路基填筑。
事件二:因一处新线引入需插铺道岔封锁营业线8h,根据铁路营业线施工管理要求,确定了营业线施工等级。
事件三:根据6#大桥地质状况,桩基采用冲击钻机施工。施工组织方案比选分别按一台钻机和两台钻机安排:(1)采用一台钻机时,施工顺序为0#台至3#台;(2)采用两台钻机时,施工顺序为第一台自0#台至1#墩,第二台自3#台至2#墩,两台钻机同时进场作业。确定的施工进度指标如表5所示。
表5 冲击钻机施工进度指标一览表
事件四:隧道施工中,超前地质预报揭示掌子面前方10m地质与设计地质资料不符。随后项目经理部向建设单位提出了变更设计建议,建设单位组织相关单位现场核实后确定了变更设计方案,并形成了四方会议纪要。项目经理部根据四方会议纪要编制了变更设计施工图,并下发施工队实施。
事件五:项目经理部编制的接入站信号设备单项试验内容有:信号机单项试验、转辙装置单项试验、电源屏调试、计轴设备调试、应答器调试。
事件六:项目经理部编制的电力电缆线路施工方案中部分内容为:(1)同一径路穿管敷设的电缆根数不超过16根;(2)电缆穿越铁路、道路、广场、建筑物等场所应穿PVC管敷设;(3)排管管孔应光滑无毛刺,管孔内径不得小于所穿电缆外径的1.2倍,且不小于75mm。
问题
1.根据事件一,给出路堤段地基处理措施,并说明理由。
2.根据背景资料及事件二,指出该工程营业线施工的等级。
3.根据事件三,分别给出两种方案桩基施工工期。(单位:d,计算的天数向上取整)
4.针对事件四的不妥之处,给出正确做法。
5.补充事件五中信号单项试验缺少的内容。
6.针对事件六的不妥之处,给出正确做法。
参考答案:↓
解析:
1.(1)软弱土层地基,适合采用挖除换填、碎石垫层(或粗粒料垫层)处理措施。
(2)理由:①该段软弱土层最大深度为2.5m小于3m,适合采用浅层处理措施。②该软弱地层主要为杂填土,不适合强夯、冲击碾压等浅层处理措施。
2.施工等级:普速铁路Ⅰ级施工。
3.一台钻机方案工期为:295d;两台钻机方案工期为:157d。
4.正确做法:建设单位组织勘察设计单位编制变更设计施工图,并组织对施工图进行审核,合格后施工图下发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
5.还应包括:轨道电路单项试验;不间断电源(UPS)调试;车站联锁(或计算机联锁模拟试验);调度集中设备调试。
6.正确做法:
(1)同一径路穿管敷设的电缆根数不超过12根;
(2)电缆穿越铁路、道路、广场、建筑物等场所应穿钢管敷设;
(3)排管管孔应光滑无毛刺,管孔内径不得小于所穿电缆外径的1.5倍,且不小于7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