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某新建高速铁路站前工程第三标段工程内容包括:路基、桥梁、隧道以及无砟轨道。主要工程情况如下:
路基土石方共279万m3,路基需堆载预压。正线路堤横断面结构如图4所示。
图4 路堤横断面结构示意图
桥梁共3座,下部结构均为钻孔桩基础,桩径均为1.25m,桩长42~50m。桩位处地质情况为:硬塑黏性土层、砂性土层,软硬地层交替分布,地下水位较高,桩基均采用旋挖钻机施工。为防止卡钻和埋钻,施工队针对旋挖钻机钻进速度制定的控制措施为:
(1)由硬地层钻至软地层时,可适当加快钻进速度;
(2)在硬塑黏性土层中钻进时应采用快转速钻进,以提高钻进效率;
(3)旋挖钻机钻孔过程中应严格控制钻头升降速度,减小钻斗升降对孔壁的扰动,避免造成塌孔事故。项目总工程师认为施工队制定的旋挖钻机钻进速度控制措施不全。
隧道共2座。1#隧道长4627m,设斜井一座,斜井长1503m,斜井综合坡度9.5%,采用无轨运输;施工正洞时,人员进出斜井均通过运人车辆运输;监理工程师要求项目经理部制定运人车辆的相关要求,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2#隧道局部存在煤层,按高瓦斯隧道进行施工管理;当该隧道施工至某个段落时,掌子面前方出现某种不良地质危险前兆:洞内瓦斯浓度突然增大;煤层结构变化明显,层理紊乱;钻孔时有顶钻、夹钻现象,作业面有移动感,初期支护严重变形。
本工程为双块式无砟轨道,在无砟轨道施工前,需要对路基、桥梁和隧道进行沉降变形观测。技术人员编制了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方案,其中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期为:(1)路基施加堆载预压荷载后不少于5个月,并宜经过一个雨季;(2)桥梁主体工程完工后,不少于3个月;岩石地基等良好地质区段的桥梁,不少于2个月;(3)隧道主体工程完工后,不少于2个月。项目总工程师认为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期不妥。
问题
1.给出图4中A、B所代表的路堤结构名称。
2.补充旋挖钻机钻进速度控制措施。
3.根据背景资料,1#隧道进出斜井的运人车辆应满足哪些要求?
4.根据背景资料,2#隧道掌子面前方属于何种不良地质?
5.针对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期的不妥之处,给出正确做法。
参考答案:↓
解析:
1.A:基床表层;
B:基床底层。
2.钻进速度控制措施:
(1)旋挖钻机开孔施工应轻压慢进;
(2)由软地层钻至硬地层时,应减速慢进;
(3)在砂性土层中,因松散易坍塌,应采用慢转速慢钻进,并适当增加泥浆比重和黏度。
3.运人车辆应满足的要求:
(1)运人车辆应采用专用车辆,并配备发送紧急信号的装置;
(2)运人车辆应加强维修检查,保证方向、制动等装置状况良好(或不得使用报废车辆);
(3)运人车辆不得超员、超速,乘员及所携工具不得超出车厢;
(4)运人车辆应设置专职驾驶人员、持证上岗,不得人货混装。
4.属于:煤与瓦斯突出。
5.正确做法为:
(1)路基施加堆载预压荷载后不少于6个月;
(2)桥梁主体工程完工后,沉降观测期不少于6个月;岩石地基等良好地质区段的桥梁,沉降观测期应不少于2个月;
(3)隧道主体工程完工后,变形观测期不少于3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