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背景资料
某新建高速铁路工程,包含一座特大桥。该桥长3180m,其中有一联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跨为(60+100+60)m,其余为桥跨32m预制后张箱梁;墩高为20~45m。
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特大桥高墩采用翻模施工,翻模系统由三节模板组成,施工流程为:基础顶面清理→X→第一、二、三节钢筋绑扎→Y→第一、二、三节混凝土浇筑及养护→第四、五节钢筋绑扎→Z→第四、五节混凝土浇筑及养护→进行下一循环施工。
事件二:连续箱梁采用挂篮法施工,挂篮现场组拼完成后,项目经理部质检人员检查了挂篮安装质量,只进行了静载试验,预压值为最大施工荷载的1.1倍,准备投入使用。
事件三:技术人员编制的连续箱梁预应力张拉技术交底资料显示:纵向预应力筋张拉应在梁段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90%、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值的95%后进行,且必须保证张拉时混凝土的龄期不小于4d。
事件四:技术人员编制的运架箱梁技术交底资料显示:运梁车起步及运行时应缓慢平稳,当运梁车接近架桥机时应降速至2km/h,之后方可喂梁;梁体达到设计平面位置后,应先落在千斤顶临时支点上,调整支点高程和反力,满足要求后方可撤除千斤顶;临时支点千斤顶拆除前,遇有紧急情况时,需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同意,架桥机方可过孔继续架梁。
问题
1.写出事件一中X、Y、Z代表的工序名称。
2.针对事件二中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
3.针对事件三中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
4.针对事件四中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
参考答案:↓
解析:
1.
X:测量放样;
Y:安装第一、二、三节模板;
Z:拆除第一、二节模板安装至第四、五节墩身。
2.
(1)预压荷载为最大施工荷载的1.2倍;
(2)还应进行挂篮走行性能试验。
3.
(1)梁段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95%;
(2)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值的100%;
(3)张拉龄期不小于5d。
4.
(1)当运梁车接近架桥机时应“一度停车”,在得到指令后才能喂梁;
(2)临时支点千斤顶撤除前严禁架桥机过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