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381题
如果使用审计抽样实施控制测试的结果不支持计划的控制运行有效性和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水平,下列有关注册会计师采取的措施中,恰当的有( )。
A.提高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水平
B.修改相关实质性程序
C.提高可容忍偏差率
D.进一步测试其他控制
参考答案:ABD
解析:
审计抽样的结果不满意,注册会计师不能降低自己的评价标准以影响最终结论,选项C错误。
第382题 下列关于分层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如果总体项目不存在重大变异性,注册会计师可以不将总体分层
B.分层后,注册会计师应当使每一抽样单元只能属于一个层
C.在实施细节测试中,注册会计师只能根据金额对总体进行分层
D.分层后,注册会计师如果认为总体中某一层不重要则可以不实施审计程序
参考答案:C
解析:在细节测试中,注册会计师通常是根据金额对总体进行分层,但是注册会计师也可以根据表明更高错报风险的特定特征对总体分层,因此选项C错误。
第383题
下列有关样本规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2015年)
A.注册会计师愿意接受的抽样风险越高,样本规模越大
B.在控制测试中,注册会计师确定的可忍受偏差率越低,样本规模越小
C.在细节测试中,总体规模越大,注册会计师确定的样本规模越大
D.在既定的可容忍误差下,注册会计师预计的总体误差越大,样本规模越大
参考答案:D
解析:
选项A不正确,可接受的抽样风险越高,样本规模越小。选项B不正确,可忍受偏差率越低,样本规模越大。选项C不正确,总体规模较大的情况下,对样本规模的影响几乎为零。
第384题
以下关于货币单元抽样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在货币单元抽样中,定义的抽样单元为货币单位
B.在货币单元抽样中,各个逻辑单元被选中的机会相等
C.只检查选中的抽样单元,不检查未选中的抽样单元
D.货币单元抽样允许同一个抽样单元被重复选中
参考答案:A
解析:
选项B不正确,逻辑单元被选中的机会不相等,金额大的被选中的概率更大。选项C不正确,注册会计师不是对货币单元实施检查,而是对包含被选取货币单元的实物单元实施检查。选项D不正确,实物单元可能会被重复选中,货币单元抽样中允许实物单元被重复选中。货币单元只可能被选中一次,不会被重复选中。
第385题
下列有关货币单元抽样和传统变量抽样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因账面金额小但被严重低估的项目被选中的概率低,因此货币单元抽样不适用测试总体的低估
B.货币单元抽样确定样本规模时无须考虑总体的变异性,传统变量抽样需要对总体进行分层以减少样本规模
C.当预计总体错报的金额增加时,传统变量抽样所需的样本规模可能大于货币单元抽样的样本规模
D.如果预计总体没有错报或只有少量错报货币单元抽样和均值法可能比差额法和比率法更合适
参考答案:C
解析:
当预计总体错报的金额增加时,货币单元抽样所需的样本规模也会增加,这种情况下,货币单元抽样的样本规模可能大于传统变量抽样所需的规模
第386题 在运用审计抽样实施细节测试时,下列情形中,对总体进行分层可以提高抽样效率的是( )。
A.总体规模较大
B.预计总体错报较高
C.总体变异性较大
D.误拒风险较高
参考答案:C
解析:
选项C正确,分层是针对总体变异性较大的情况,分层可以降低每一层中项目的变异性,从而在抽样风险没有成比例增加的前提下减小样本规模,提高审计效率。
第387题
下列有关审计抽样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
A.整群选样可以适用于非统计抽样,不适用于统计抽样
B.如果对总体进行了分层,注册会计师可以使用均值估计抽样;比率估计抽样和差额估计抽样都要求样本项目存在错报
C.在控制测试中出现的是信赖不足风险和误拒风险,影响审计效率;在细节测试中通常出现的是信赖过度风险和误受风险,影响审计效果
D.系统选样方法使用方便,并可用于无限总体,但是用系统选样方法要求总体必须是随机排列的,否则容易发生较大的偏差
参考答案:AC
解析:
选项A不正确,整群选样不适用于审计抽样。选项C不正确,在控制测试中出现的是信赖不足风险和信赖过度风险,前者影响审计效率,后者影响审计效果。在细节测试中会出现误拒风险和误受风险,前者影响审计效率,后者影响审计效果。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1)不恰当。A注册会计师应当将甲公司2020年度所有已发运的项目界定为测试总体。
(2)不恰当。A注册会计师应当将甲公司2020年度所有销售单界定为测试总体。
(3)恰当。
(4)不恰当。A注册会计师应当将甲公司2020年度出口和内销的成本计算单定义为两个测试总体。
(5)不恰当。因为控制发生重大变化,应当分别测试2020年上半年和下半年与原材料采购批准相关的内部控制,各抽取25个样本。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1)不恰当。在确定控制测试样本规模时,不需要计算受影响账户余额的标准差。
(2)不恰当。不应随意更换样本项目,否则会破坏样本的随机性,不符合抽样的原理。
(3)恰当。
(4)恰当。
(5)不恰当。货币单元抽样不适用于测试总体的低估。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1)不正确。抽样单元应为2020年度确认的每笔销售费用。
(2)不正确。因为使用非统计抽样,注册会计师需要考虑抽样风险,在调整后的总体错报小于但接近可容忍错报时,如果考虑抽样风险,总体实际错报大于可容忍错报的风险很高,总体不能接受。
(3)正确。
(4)不正确。在执行控制测试确定样本规模时,一般无须考虑总体变异性。
(5)不正确。分层的目的在于减少总体变异性,而不在于使各层之间均值大致相等。
第391题
下列有关货币单元抽样的优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货币单元抽样以属性抽样原理为基础,通常比传统变量抽样更易于使用
B.货币单元抽样无须通过分层减少总体的变异性
C.货币单元抽样的样本更容易设计,且可在能够获得完整的最终总体之前开始选取样本
D.货币单元抽样的样本规模小于传统变量抽样所需的规模
参考答案:D
解析:
选项D错误:当预计总体错报的金额增加时,货币单元抽样所需的样本规模也会增加,在这种情况下,货币单元抽样的样本规模可能大于传统变量抽样所需的规模。
第392题
下列与内部控制有关的审计工作中,通常可以使用审计抽样的是( )。
A.评价内部控制设计的合理性
B.确定控制是否得到执行
C.测试自动化应用控制的运行有效性
D.测试留下运行轨迹的人工控制的运行有效性
参考答案:D
解析:
风险评估程序通常不涉及审计抽样。在被审计单位采用信息技术处理各类交易及其他信息时,注册会计师通常只需要测试信息技术一般控制,并从各类交易中选取一笔或几笔交易进行测试,就能获取有关信息技术应用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此时不需使用审计抽样。
第393题 下列各项推断方法中,不需要使用总体规模的是( )。
A.均值法
B.差额法
C.比率法
D.差异法
参考答案:C
解析:比率法是以样本的实际金额与账面金额之间的比例关系来估计总体实际金额与账面金额之间的比例关系,再以这个比率去乘总体的账面金额,求出估计的总体实际金额的方法,不需要使用总体规模。
第394题
下列关于细节测试中运用非统计抽样评价样本结果的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如果调整后的总体错报小于可容忍错报,总体可以接受
B.如果调整后的总体错报远远小于可容忍错报,总体可以接受
C.如果调整后的总体错报大于可容忍错报,不接受总体
D.如果调整后的总体错报虽然小于可容忍错报但两者之间的差距既不很小又不很大时,此时应当仔细考虑是否能够接受
参考答案:A
解析:
只有调整后的总体错报远远小于可容忍错报时,总体才能接受。
A.98 000
B.12 000
C.10 909
D.2 000
参考答案:D
解析:
采用均值法的情况下,推断的总体错报金额=100 000-19 600/200×1 000=2 000(元)。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1)均值法:
样本项目的平均审定金额=600/500=1.2(万元)
总体的审定金额=1.2×4 000=4 800(万元)
推断的总体错报=5 000-4 800=200(万元)
(2)差额法:
样本平均错报=(500-600)/500=﹣0.2(万元)
推断的总体错报=﹣0.2×4 000=﹣800(万元)
(3)比率法:
比率=600/500=6/5
估计的总体实际金额=5 000×6/5=6 000(万元)
推断的总体错报=5 000﹣6 000=﹣1 000(万元)
A.769.2
B.9 230.8
C.1 000
D.9 000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传统变量抽样。样本平均错报=(500-450)/130=0.3846(万元)推断的总体错报=0.3846×2 000=769.2(万元)估计的总体金额=10 000-769.2=9 230.8(万元)
第398题
以下关于传统变量抽样的优点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如果账面金额与审定金额之间存在较多差异,可能只需较小的样本规模
B.可以很方便地计算样本规模和评价样本结果,更易于使用
C.可以针对总体的低估
D.可以针对零余额或负余额的选取
参考答案:B
解析:
可以很方便地计算样本规模和评价样本结果,是货币单元抽样的优点。
第399题 注册会计师运用审计抽样实施细节测试时,下列各项中,可以作为抽样单元的有( )。(2019年)
A.一个账户余额
B.交易中的一个记录
C.每个货币单位
D.一笔交易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在细节测试中,注册会计师应根据审计目标和所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定义抽样单元。抽样单元可能是一个账户余额(选项A)、一笔交易(选项D)或交易中的一个记录(选项B),甚至是每个货币单元(选项C)。
第400题
下列关于信息技术对企业财务报告和内部控制的影响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信息系统对控制的影响,取决于被审计单位对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
B.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内部控制的形式、内涵以及目标发生了变化
C.如果依赖相关信息系统所形成的财务信息和报告作为审计工作的依据,注册会计师需要在整个过程中考虑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授权体系及访问限制四个方面
D.信息技术在改变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同时,也产生了特定的风险
参考答案:B
解析:
选项B错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内部控制虽然在形式及内涵方面发生了变化,但内部控制的目标并没有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