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681题
某具有出口经营权的电器生产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自营出口自产货物,2016年 5 月 末未退税前计算出的期末留抵税款为1 9万元,当期免抵退税额为1 5万元,则当期免抵税额为( )万元。
A.0
B.6
C.9
D.15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出口退税的形式。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 当期免抵退税额时:当期应退税额= 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 0。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
【思路点拨】当期应退税额和当期免抵税额的计算。
1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
当期应退税额=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 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2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当期免抵退税额时:
当期应退税额= 当期免抵退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0
第682题
出口退税的形式主要包括( )。
A.不征不退
B.先征后退
C.免、抵、退
D.征税不免税
E.只征不退
参考答案:ABC
解析:
本题考查出口退税的形式。
出口退税的形式包括不征不退的形式,免、抵、退的形式和先征后退的形式。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BC。
【思路点拨】出口退税我们还需要注意其各自形式下的适用范围:
不征不退的形式:适用于①来料加工、进料加工采取进口免税和出口不退税的作法;②保税区内加工企业出口货物。
免、抵、退形式:适用于具有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自营出口或委托出口的自产货物。
先征后退的形式:适用于没有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委托出口的货物。
第683题
纳税信用信息包括( )。
A.信用历史信息
B.经常性指标信息
C.税务内部信息
D.税务外部信息
E.外部参考信息
参考答案:ACD
解析:
本题考查纳税信用信息采集。
纳税信用信息包括纳税人信用历史信息,税务内部信息、外部信息。
B选项属于税务内部信息的一种;
E选项属于税务外部信息的一种。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CD。
【思路点拨】
纳税人信用历史信息:包括基本信息和评价年度之前的纳税信用记录,以及相关部门评定的优良信用记录和不良信用记录。
税务内部信息:包括经常性指标信息和非经常性指标信息。
外部信息:包括外部参考信息和外部评价信息。
第684题
信用等级80分的属()。
A.A级
B.B级
C.C级
D.D级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纳税信用等级分类。
纳税信用级别设A、B、C、D四级。A级纳税信用为年度评价指标得分90分以上的;B级纳税信用为年度评价指标得分70分以上不满90分的;C级纳税信用为年度评价指标得40分以上不满70分的;D级纳税信用为年度评价指标得分不满40分或者直接判级确定的。
因此信用等级80分的属于B级。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
【思路点拨】纳税信用等级我们可以记忆:479。即,40分以下,40-70分,70-90分,90分以上四个等级。
第685题
下列各项中,关于纳税信用管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自然人需要办理纳税信用管理
B.纳税信用信息采集工作由国家税务总局和省税务机关组织实施,按年采集
C.纳税信用信息采集的税务内部信息包括经常性指标信息和非经常性指标信息
D.直接判级适用于有严重失信行为的纳税人
E.税务机关每年4月份确定上一年度纳税信用评价结果,并为纳税人提供自我查询服务
参考答案:CDE
解析:
本题考查纳税信用评价。
A选项错误,纳税信用管理适用于已办理税务登记,从事生产、经营并适用查账征收的独立核算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和个人合伙企业,暂不包括扣缴义务人与自然人。非独立核算分支机构可自愿参与纳税信用评价。
B选项错误,纳税信用信息采集工作由国家税务总局和省税务机关组织实施,按月采集,而不是按年采集。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CDE。
第686题
不影响信用评价的情形有哪些( )。
A.由于税务机关原因造成纳税人未能及时履行纳税义务的
B.纳税人生产经营期不足2年的
C.由于不可抗力,造成纳税人未能及时履行纳税义务的
D.非主观故意的计算公式运用错误造成少缴税款的
E.明显的笔误造成少缴税款的
参考答案:ACDE
解析:
本题考查纳税信用评价。
纳税人有下列情形的,不影响其纳税信用评价:
①由于税务机关原因或者不可抗力,造成纳税人未能及时履行纳税义务的(选项AC正确);
②非主观故意的计算公式运用错误以及明显的笔误造成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选项DE正确);
③国家税务总局认定的其他不影响纳税信用评价的情形。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CDE。
【思路点拨】不影响纳税信用评价其实就是两个主要原因:不是自己的原因和非主观故意原因。
第687题
下列关于纳税信用评价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纳税信用评价采取年度评价指标得分方式
B.纳税信用评价指标包括税务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
C.纳税人评价年度内经常性指标和非经常性指标信息齐全的,从100分起评
D.纳税人评价年度内非经常性指标缺失的,从90分起评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纳税信用评价。
A选项错误,纳税信用评价采取年度评价指标得分和直接判级方式。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
【思路点拨】注意评价指标包括税务内部信息和外部评价信息。年度评价指标得分采取扣分方式。纳税人评价年度内经常性指标和非经常性指标信息齐全的,从100分起评;非经常性指标缺失的,从90分起评。直接判级适用于有严重失信行为的纳税人。
第688题
存在逃避缴纳税款,未构成犯罪,但逃避缴纳税款金额( )以上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 )以上情形的,本评价年度直接判为D级。
A.10万元,10%
B.5万元,10%
C.20万元,20%
D.20万元,5%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纳税信用评价。
存在逃避缴纳税款,未构成犯罪,但逃避缴纳税款金额10万元以上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10%以上情形的,本评价年度直接判为D级。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
【思路点拨】其它直接判为D级的情形:
①存在逃避缴纳税款、逃避追缴欠税、骗取出口退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行为 ,经判决构成涉税犯罪的。
②存在第①项所列行为,未构成犯罪,但偷税(逃避缴纳税款)金额10万元以上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10%以上,或者存在逃避追缴欠税、骗取出口退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税收违法行为,已缴纳税款、滞纳金、罚款的。
③在规定期限内未按税务机关处理结论缴纳或者足额缴纳税款、滞纳金和罚款的。
④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或者拒绝、阻挠税务机关依法实施税务稽查执法行为的。
⑤存在违反增值税发票管理规定或者违反其他发票管理规定的行为,导致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未缴、少缴或者骗取税款的。
⑥提供虚假申报材料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
⑦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被停止出口退(免)税资格未到期的。
⑧有非正常户记录或者由非正常户直接责任人员注册登记或者负责经营的。
⑨由 D级纳税人的直接责任人员注册登记或者负责经营的。
⑩存在税务机关依法认定的其他严重失信情形的。
第689题
下列关于纳税信用评价结果确定及发布,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纳税信用评价结果的确定和发布遵循谁评价、谁确定、谁发布的原则
B.主动公开B级纳税人名单及相关信息
C.定期或者不定期公布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
D.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纳税信用级别实行动态调整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纳税信用评价结果和确定和发布。
税务机关对纳税信用评价结果,按分级分类原则,依法有序开放:①主动公开A级纳税人名单及相关信息。②根据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需要,以及与相关部门信用信息共建共享合作备忘录、协议等规定,逐步开放B、C、D级纳税人名单及相关信息。③定期或者不定期公布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具体办法由国家税务总局另行规定。
B选项错误,应该主动公开A级纳税人名单及相关信息。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
第690题
税务机关按照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原则,对不同信用级别的纳税人实施分类服务和管理,则对纳税信用评价为A级的纳税人,实施的激励措施包括( )。
A.主动向社会公告年度A级纳税人名单
B.一般纳税人可单次领取3个月的增值税发票用量
C.税务机关实施正常管理
D.普通发票按需领用
E.列入重点监控对象
参考答案:ABD
解析:
本题考查纳税信用评价结果的确定和发布。
对纳税信用评价为A级的纳税人,税务机关采取激励措施:
(1)主动向社会公告年度A级纳税人名单
(2)一般纳税人可单次领取3个月的增值税发票用量,需要调整增值税发票用量时即时办理
(3)普通发票按需领用
(4)连续3年被评为A级信用级别(简称3连A)的纳税人,除享受以上措施外,还可以由税务机关提供绿色通道或专门人员帮助办理涉税事项
(5)税务机关与相关部门实施的联合激励措施,以及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采取的其他激励措施
所以ABD项正确。
C项属于对纳税信用评价为B级的纳税人的管理;E项属于对纳税信用为D级的纳税人采取的措施。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BD。
第691题
下列属于对纳税信用评价为D级纳税人的管理措施的是( )。
A.增值税专用发票领用按辅导期一般纳税人政策办理,普通发票的领用实行交(验)旧供新、严格限量供应
B.税务机关应依法从严管理,并视信用评价状态变化趋势选择性地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C.适时进行税收政策和管理规定的辅导,并视信用评价状态变化趋势选择性地提供相关的激励措施
D.加强出口退税审核
E.列人重点监控对象,提高监督检查频次
参考答案:ADE
解析:
本题考查纳税信用评价结果的应用。
对纳税信用评价为D级的纳税人,税务机关应采取以下措施:①按照《纳税信用管理办法(试行)》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公开D级纳税人及其直接责任人员名单,对直接责任人员注册登记或者负责经营的其他纳税人纳税信用直接判为D级;②增值税专用发票领用按辅导期一般纳税人政策办理,普通发票的领用实行交(验)旧供新、严格限量供应;③加强出口退税审核;④加强纳税评估,严格审核其报送的各种资料;⑤列入重点监控对象,提高监督检查频次,发现税收违法违规行为的,不得适用规定处罚幅度内的最低标准;⑥将纳税信用评价结果通报相关部门,建议在经营、投融资、取得政府供应土地、进出口、出入境、注册新公司、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获得荣誉、安全许可、生产许可、从业任职资格、资质审核等方面予以限制或禁止;⑦D级评价保留2年,第三年纳税信用不得评价为A级;⑨税务机关与相关部门实施的联合惩戒措施,以及结合实际情况依法采取的其他严格管理措施。
B选项属于对纳税信用评价为的C纳税人的管理措施,
C选项为对纳税信用评价为B的纳税人的管理措施。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DE。
第692题
下列关于纳税信用评价结果的应用,说法正确的是( )。
A.连续3年被评为B级及以上信用级别的纳税人,可以由税务机关提供绿色通道或专门人员帮助办理涉税事项
B.对纳税信用评价为B级的纳税人,税务机关实施正常管理
C.对纳税信用评价为D级的纳税人,税务机关应依法从严管理,并视信用评价状态变化趋势选择性地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D.对纳税信用为B级的一般纳税人可单次领取3个月的增值税发票用量,需要调整增值税发票用量时即时办理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纳税信用评价结果的应用。
A选项错误,连续3年被评为A级信用级别的纳税人,可以由税务机关提供绿色通道或专门人员帮助办理涉税事项;
C选项错误,对纳税信用评价为C级的纳税人,税务机关应依法从严管理,并视信用评价状态变化趋势选择性地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D选项错误,对纳税信用为A级的一般纳税人可单次领取3个月的增值税发票用量,需要调整增值税发票用量时即时办理。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
【思路点拨】纳税信用结果的应用我们可以简单记忆为:A级的绿色通道,B级的正常管理,C级的从严管理,D级的采取措施管理。
第693题
可在规定期限内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纳税信用修复的条件中,错误的是( )。
A.纳税人发生未按法定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税款缴纳、资料备案等事项且已补办的
B.未按税务机关处理结论缴纳或者足额缴纳税款、滞纳金和罚款,未构成犯罪,纳税信用级别被直接判为D级的纳税人,在税务机关处理结论明确的期限期满后60日内足额缴纳、补缴的
C.申请前连续3个月没有新增纳税信用失信行为记录的
D.纳税人履行相应法律义务并由税务机关依法解除非正常户状态的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纳税信用修复。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在规定期限内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纳税信用修复:
①纳税人发生未按法定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税款缴纳、资料备案等事项且已补办的。因此A选项正确。
②未按税务机关处理结论缴纳或者足额缴纳税款、滞纳金和罚款,未构成犯罪,纳税信用级别被直接判为D级的纳税人,在税务机关处理结论明确的期限期满后60日内足额缴纳、补缴的。因此B选项正确。
③纳税人履行相应法律义务并由税务机关依法解除非正常户状态的。因此D选项正确。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C。
第694题
下列关于税务行政复议审查和决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对重大、复杂的案件,申请人提出要求或者行政复议机构认为必要时,可以采取听证的方式审理
B.行政复议机构决定举行听证的,应当将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和具体要求等事项通知申请人、被申请人和第三人
C.第三人不参加听证的,不得举行听证
D.听证应当公开举行, 但是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除外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税务行政复议审查和决定。
对重大、复杂的案件,申请人提出要求或者行政复议机构认为必要时,可以采取听证的方式审理。行政复议机构决定举行听证的,应当将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和具体要求等事项通知申请人、被申请人和第三人。
第三人不参加听证的,不影响听证的举行。听证应当公开举行,但是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除外。行政复议听证人员不得少于2人,听证主持人由行政复议机构指定。听证应当制作笔录。申请人、被申请人和第三人应当确认听证笔录内容
因此C选项说法错误。
第695题
行政复议机关收到行政复议申请以后,应当在( )日内审查,决定是否受理。
A.3
B.5
C.10
D.15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税务行政复议受理。
行政复议机关收到行政复议申请以后,应当在5日内审查,决定是否受理。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
第696题
下列关于行政复议申请期限的计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场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自具体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计算
B.载明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文书直接送达的,自受送达人签收之日起计算
C.载明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文书邮寄送达的,自寄出文书之日起计算
D.具体行政行为依法通过公告形式告知受送达人的,自公告规定的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E.税务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知申请人,事后补充告知的,自该申请人收到税务机关补充告知的通知之日起计算
参考答案:ABDE
解析:
本题考查税务行政复议申请。
行政复议申请期限的计算,依照下列规定办理:
①当场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自具体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计算。
②载明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文书直接送达的,自受送达人签收之日起计算。
③载明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文书邮寄送达的,自受送达人在邮件签收单上签收之日起计算;没有邮件签收单的,自受送达人在送达回执上签名之日起计算。
④具体行政行为依法通过公告形式告知受送达人的,自公告规定的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⑤税务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知申请人,事后补充告知的,自该申请人收到税务机关补充告知的通知之日起计算。
⑥被申请人能够证明申请人知道具体行政行为的,自证据材料证明其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计算。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BDE。
第697题
申请人在知道税务机关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 )日内提出行政复议。
A.30
B.45
C.60
D.90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税务行政复议申请期限。
申请人可以在知道税务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 0 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因不可抗力或者被申请人设置障碍等原因耽误法定申请期限的,申请期限的计算应当扣除被耽误时间。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C。
【思路点拨】注意:申请人按照前款规定申请行政复议的,必须依照税务机关根据法律、法规确定的税额、期 限,先行缴纳或者解缴税款和滞纳金,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才可以在缴清税款和滞纳金以后 或者所提供的担保得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税务机关确认之日起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第698题
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的规定,纳税人对税务机关的下列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时,应当先向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的有()。
A.加收滞纳金
B.发票管理行为
C.停止出口退税权
D.代开发票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税务行政复议申请。
申请人对复议范围中征税行为不服的,应当先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征税行为,包括确认纳税主体、征税对象、征税范围、减税、免税、退税、抵扣税款、适用税率、计税依据、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和税款征收方式等具体行政行为,征收税款、加收滞纳金,扣缴义务人、受税务机关委托的单位和个人作出的代扣代缴、代收代缴、代征行为等。
A选项属于征税行为。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
【思路点拨】此知识点为非常重要的内容,其思路是选出征税行为,因为申请人对复议范围中征税行为不服的,应当先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因此我们需要牢记哪些是征税行为。
第699题
下列关于税务行政复议申请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合伙企业申请行政复议的,应当以核准登记的企业为申请人
B.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其他组织申请行政复议的,由该组织的主要负责人代表该组织参加行政复议
C.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D.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为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其近亲属可以代理申请行政复议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税务行政复议的申请人和被申请人。
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为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其法定代理人可以代理申请行政复议,因此D选项错误。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D。
第700题
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申请人可以( )。
A.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B.向国家税务总局申请行政复议
C.向其所属税务局申请行政复议
D.向国务院申请裁决
E.向人民法院申请裁决
参考答案:AD
解析:
本题考查税务行政复议管辖。
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申请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向国务院申请裁决。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