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题
公共物品的特征包括( )。
A.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B.取得方式的竞争性
C.受益的排他性
D.提供主体的市场性
E.提供目的的非营利性
参考答案:AE
解析:
本题考查公共物品的特征。
公共物品的特征包括: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受益的非排他性、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提供目的的非营利性,故AE项正确。
BC选项说法错误,应该是“非”竞争、“非”排他。
公共物品提供的主体是政府,不是市场,D项不是公共物品的特征。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E。
【思路点拨】公共物品的四大特征可以简记为“三非一不可”,即非排他、非竞争、非营利、不可分割。
第2题
某个人或集团对公共产品的享用,不排斥或妨碍其他个人或集团同时享用,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即增加一个消费者,其边际成本等于零。这是公共物品的特征之一,通常称为( )。
A.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B.受益的非排他性
C.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
D.提目的的非营利性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公共物品的特征-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
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公共物品是向整个社会提供的,具有共同受益与消费的特点,其效用为整个社会的成员所共同享有,不能将其分割为若干部分,分别归个人或集团享用,故A项错误。
受益的非排他性:某个人或集团对公共物品的消费,并不影响或妨碍其他个人或集团同时消费该公共物品,也不会影响其他个人或集团消费该公共物品的数量和质量,故B项错误。
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某一个人或经济组织对公共物品的享用,不排斥和妨碍其他人或组织同时享用。即增加一个消费者,其边际成本等于零,故C项正确。
提供目的的非营利性:提供公共物品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追求社会效益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故D项错误。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C。
【点拨】公共物品四个特征的区分非常容易混淆,尤其是非竞争和非排他的区分。区分技巧:
①不可分割性:无法分割,共同受益。
②非营利:不以营利为目的,社会福利最大化。
③非竞争:边际成本等于零。
④非排他:不妨碍、不影响,你用我用大家都可以用。
另外一定注意,公共物品四个特征是相辅相成的,并不是说某种公共物品仅具有一种特征,做题是应具体看题干描述的是哪种特征。
A.政府意志
B.价值观念
C.市场失灵
D.经济状况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市场失灵与公共财政的关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资源的主要配置主体是市场,而不是政府。只是在“市场失灵”的领域,才有必要由政府介入。因此,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市场失灵”是财政存在的前提,从而决定了财政的职能范围,故C项正确。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C。
第4题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 )等方面。
A.市场垄断
B.外部效应
C.信息充分和对称
D.收入分配不公
E.经济波动与失衡
参考答案:ABDE
解析:
本题考查市场失灵的表现。
市场失灵表现在市场垄断、信息不充分不对称、外部效应、收入分配不公、经济波动与失衡方面,故ABDE正确。
C项说法错误,应该是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BDE。
【点拨】此知识点需要注意的是近年来教材说法变动频繁,一定按照最新教材说法来记忆五个表现。并注意此类型多选题目一定细心观察,极易通过否定或肯定说法来进行视觉混淆。如:信息不充分、不对称;收入分配不公平。
第5题
通过征税和收费为政府各部门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筹集经费和资金的方式,属于政府的干预手段中的( )。
A.政府的宏观调控
B.立法和行政手段
C.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共公共物品
D.财政手段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政府干预及政府干预失效。
A选项,宏观调控手段。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配合。
B选项,立法和行政手段。通过制定市场法规、规范市场行为,制定经济政策实行公共管制的手段。
C选项,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政府出资兴办所有权归国家的工商企业和事业单位,主要生产由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或在垄断部门建立公共生产
D选项,财政手段。财政手段既不直接生产,也不直接提供公共物品,而是通过征税和收费为政府各部门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筹集经费和资金。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D。
A.弥补政府失灵
B.弥补市场失灵
C.进行宏观调控
D.实现资源配置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政府干预及其手段。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但是市场也有失灵的时候,需要政府从不同的渠道采取必要和合理的措施对市场进行干预,发挥政府弥补市场失灵的作用。因此B选项说法正确。C选项宏观调控是政府干预的渠道和手段。D选项资源配置是财政的职能。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
第7题
政府的作用主要是( ),因此政府必须从不同渠道采取必要和合理的措施对市场进行干预。
A.干预市场经济
B.宏观调控
C.纠正市场失灵
D.进行收入分配
参考答案:C
解析:
市场和政府的职能作用是不同的,政府的作用主要是纠正市场失灵,因此,政府必须从不同渠道采取必要和合理的措施对市场进行干预。
第8题
市场经济需要政府的干预,政府可以干预市场的根本原因为( )。
A.市场失灵
B.经济的波动与失衡
C.政府可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
D.政府运行以政治权利为基础和前提,政治权利不能创造财富,却可支配财富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政府干预失效。
A选项市场失灵是公共财政理论基础之一。
B选项经济波动与失衡是市场失灵的表现之一。
C选项是政府干预的渠道和手段之一。
政府的运行是以政治权力为基础和前提的,政治权力不能创造财富,却可以支配财富,这正是政府可以干预市场的根本原因。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D。
【点拨】此题极易选择A选项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为政府干预提供了必要性和合理性,但并不是根本原因,D选项为教材原文细节内容,我们需要对这个细节进行掌握。
A.财政资源配置的主体是市场
B.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
C.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是一种资源配置体系,但政府不是
D.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资源配置职能的含义。
A选项错误,财政资源配置的主体是政府,所以也称政府资源配置。
B选项错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计划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削弱甚至排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
C选项错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是一种资源配置体系,政府也是一种资源配置体系。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D。
A.收入分配职能
B.资源配置职能
C.经济稳定职能
D.经济发展职能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资源配置职能的含义。
财政在调整投资结构时发挥的财政职能是资源配置职能,故B项正确。
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在进行财政分配活动过程中,为了实现社会公平,而对市场经济形成的收入分配结构进行调整的职能,故A项错误;
经济稳定职能是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故C项错误;
教材中不涉及经济发展职能,为干扰项,故D项错误。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
【点拨】很多学员难以区分财政三大职能,尤其是收入分配职能和资源配置职能。我们在进行区分时应明确其目的即可选出相应的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的目的是实现公平分配,它调节的是收入或利润,比如工资、比如税收、或转移支付。而资源配置职能主要是对社会资源的合理调配,比如不同地区之间的资源调配,新的投资结构、新的支出结构等。
第11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配置资源的原因主要是( )。
A.市场不能提供公共物品
B.市场的盲目性
C.市场的竞争性
D.市场的效率低下
E.市场的无序性
参考答案:AB
解析:
本题考查资源配置职能的原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配置资源的原因主要是市场不能提供公共物品和市场的盲目性。因此AB选项说法正确。
CDE选项市场的竞争性、效率低下和无序性都是市场出现的问题和现象,但不是财政资源配置的主要原因。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B。
第12题
下列各项内容中,属于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机制和手段的是( )。
A.调节全社会的资源在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
B.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
C.调节资源在不同地区之间的配置
D.发挥财政内容稳定器的作用
E.通过消费税的征收调节企业的利润水平
参考答案:ABC
解析:
本题考查资源配置职能的机制和手段。
资源配置职能的机制和手段包括:调节全社会的资源在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调节资源在不同地区之间的配置、优化支出结构、合理安排财政投资的规模和结构、创新财政资源配置方式。AC选项正确,B选项属于优化支出结构的具体内容,也正确。
D项属于经济稳定职能的主要内容。
E选项属于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BC。
第13题
收入分配的核心问题是( )。
A.公平分配
B.共同富裕
C.经济效率
D.转移支付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收入分配职能的含义。
收入分配的核心问题是公平分配,因而财政分配职能所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是社会公平的标准与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特殊机制和手段。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
【点拨】在财政三大职能中收入分配职能的一个易考点就是收入分配的目标是实现公平分配,同时也应注意另外一种说法,即收入分配的核心问题,也是公平分配。
第14题
财政实施社会公平的方面不包括( )。
A.在实行财政体制方面
B.在实行社会保障方面
C.在安排财政支出方面
D.在发行国债方面
E.在组织财政收入方面
参考答案:AD
解析:
考查财政的收入分配方式。
实施社会公平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在组织财政收入时要考虑社会公平;(2)在安排财政支出时要考虑社会公平;(3)要实行社会保障,以利于社会公平的切实实现。故BCE项属于实施社会公平的三个方面。
本题选择不包括选项,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D。
第15题
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实现途径有( )。
A.调节企业的利润水平
B.调节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收入
C.调节不同地区之间的收入水平
D.调节个人收入水平
E.通过财政预算收支进行调节
参考答案:AD
解析:
本题考查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
财政收入分配职能主要是通过调节企业的利润水平和居民的个人收入水平来实现的,故AD项正确。
调节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收入、调节不同地区之间的收入水平属于财政资源配置的主要内容,故BC项错误;
通过财政预算收支进行调节属于财政经济稳定职能的主要内容,故E错误。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D。
第16题
财政分配职能主要是通过调节经济主体的利润水平和居民个人的收入水平来实现的,主要机制和手段有( )。
A.划清市场分配和财政分配的界限与范围
B.规范工资制度
C.加强税收的调节作用
D.用好转移性支出
E.增加购买性支出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本题考查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
财政分配职能主要是通过调节经济主体的利润水平和居民个人的收入水平来具体实现的,主要机制和手段如下:①划清市场分配和财政分配的界限与范围;②规范工资制度;③加强税收的调节作用;④用好转移性支出。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BCD。
第17题
关于财政职能说法正确的是( )。
A.转移性支出是调节收入分配的主要手段
B.政府可以直接介入财产收入、股息收入、租金收入,甚至作为法人经济主体的企业的工资收入
C.财政执行收入分配职能的内容是实现社会财富在地区之间的合理分配
D.财政执行收入分配职能的目标是公平分配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
A选项错误,税收是调节收入分配的主要手段 ;
B选项错误,财产收入、股息收入、租金收入,甚至作为法人经济主体的企业的工资收入,一般财政不宜直接介入。
C选项错误,财政收入职能主要是通过调节企业的利润水平和居民的个人收入水平来实现的。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D。
第18题
经济学中的“充分就业”是指( )。
A.全体社会成员都有工作
B.全体社会成员都有固定的工作
C.有工作能力且愿意工作的人能够找到工作
D.在国家兴办的企事业单位中就业的比例达到较高水平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充分就业的含义。
经济学中的“充分就业”是指有工作能力且愿意工作的人能够找到工作,故C项正确。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C。
第19题
国际收支平衡是指( )。
A.经常项目收支合计大体平衡
B.经常项目和外汇储备收支合计大体平衡
C.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收支合计大体平衡
D.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和外汇储备收支合计大体平衡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国在进行国际经济交往时经常性项目和资本项目的收支合计大体保持平衡,故C项正确。
ABE项描述与国际收支平衡含义不符,为干扰项。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C。
【思路点拨】国际收支平衡我们另外需要注意:经常项目、资本项目、遗漏与误差、官方平衡项目都属于国际收支平衡的主要内容。其中国际收支平衡是指经常项目、资本项目、遗漏与误差三个项目的总的收支对比状况。
A.内在稳定器需要借助外力产生直接的效果
B.内在稳定器的调节主要表现在财政收和支出的两方面制度
C.内在稳定器包括使财政收支与社会总供求反向变化
D.财政收支制度设计具有对经济总量自动调节的功能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经济稳定职能的主要内容。
内在稳定器调节的最大特点在于无须借助于外力就可以直接产生调控的效果,故A项错误;
内在稳定器的调节主要表现在财政收和支出的两方面制度,B项正确;
内在稳定器包括使财政收支与社会总供求反向变化,C项正确;
财政收支制度设计具有对经济总量自动调节的功能,D项正确。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