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经济专业与实务》题库(1047题)


第41题

通常用()来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


A.国民生产总值

B.国内生产总值

C.财政支出

D.财政收入


参考答案:B


解析:

通常用国内生产总值来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正因为如此,我们在衡量财政支出规模时,已经把指标更换过来,用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衡量。


第42题

我们曾用()衡量财政分配的规模,它反映了财政分配的真实规模,也反映了财政分配对国民经济的作用程度。


A.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

B.财政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C.财政收入占工农业生产总值的比重

D.财政支出占国民收入的比重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财政支出规模的衡量指标。

教材原文1:我们曾用财政支出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来衡量财政分配的规模,它反映了财政分配的真实规模,也反映了财政分配对国民经济的作用程度。

教材原文2:正因如此,我们在衡量财政支出规模时,已经把指标更换过来,用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衡量。

根据题干描述,此题正确答案为D。

【提示】此类题目应严格按照教材原文表述来选择,因此读懂题目说要考察的含义非常重要。


第43题

在财政支出的衡量指标中,表示财政支出增长额与GDP增长额之间的关系的指标为(  )。


A.财政支出增长率

B.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

C.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

D.财政支出的总量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指标。

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表明财政支出增长额与GDP 增长额之间的关系,所以选择C项。

财政支出增长率表示当年财政支出较上年财政支出增长的百分比。

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表示的是财政支出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C。


第44题

在财政支出的衡量指标中,属于反映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指标为(  )。


A.财政支出增长率

B.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

C.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D.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

E.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


参考答案:ABD


解析:

本题考查财政支出规模的衡量指标。

在财政支出的衡量指标中,反映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指标包括三类:财政支出增长率、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

CE两项为反映财政活动规模的指标。E选项同时也是反映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BD。

【点拨】财政支出规模的衡量指标有三类衡量标准,注意辨析其每种标准下的具体内容:


第45题

假设上一年度财政支出为300亿元,本年度财政支出为325亿元,上一年度GDP为1000亿元,本年度GDP为1065亿元,则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为(  )。


A.0.783

B.2.600

C.1.282

D.0.305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反映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指标。

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支出增长率/GDP增长率=(25/300)/(65/1000)=1.282

【思路点拨】财政支出弹性系数是“率”和“率”的比值。


第46题

从世界各国的情况看,财政支出总量及占GDP比重的变化趋势是(  )。


A.绝对量增长,相对量也增长

B.绝对量下降,相对量也下降

C.绝对量增长,相对量下降

D.绝对量下降,相对量增长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财政支出规模的增长趋势。

财政支出无论从绝对量还是相对量上来看,世界各国都呈现增长趋势,故A项正确;

BCD项与本题不符,为干扰项;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


第47题

“经济发展阶段论”认为: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政府支出的侧重点是(  )。


A.基础设施投资

B.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C.对私人企业的补贴

D.社会福利支出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经济发展阶段论“的主要内容。

“经济发展阶段论”认为: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政府支出的侧重点是基础设施投资,故A项正确;

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是在经济发展中期,政府的侧重点,故B项错误;

对私人企业的补贴与本题不符,属干扰项;

社会福利支出是在经济发展成熟阶段,政府的侧重点,故D项错误。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


第48题

皮科克和怀斯曼将导致公共支出增长的因素归结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其外在因素不包括()。


A.洪涝灾害

B.经济发展

C.战争

D.地震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

皮科克和怀斯曼将导致公共支出增长的因素归结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外在因素包括战争、自然灾害等,故ACD项属于外在因素。

经济发展属于内在因素,故B项不属于外在因素。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


第49题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斯格雷夫解释财政支出增长的原因时,提出的理论是(     )。


A.政府活动扩张法则

B.经济发展阶段论

C.公共收入增长导致论

D.非均衡增长模型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财政支出规模的增长趋势。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斯格雷夫解释财政支出增长的原因时,提出的理论是经济发展阶段论,故B项正确。

政府活动扩张法则是瓦格纳提出的,故A项错误;

公共收入增长导致论是皮科克和怀斯曼提出的,故C项错误;

非均衡增长模型是美国经济学家鲍莫尔通过分析公共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的状况对公共支出增长原因做出解释,故D项错误。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

【点拨】财政支出规模增值税趋势各个经济学家的观点可进行口诀记忆(谐音记忆):罗马发展(马斯格雷夫-经济发展阶段论),哥哥阔(瓦格纳-政府活动扩张法则),脾胃增长(皮科克和怀斯曼-公共收入增长导致论)。


第50题

(  )是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的决定性因素。


A.政治性因素

B.经济性因素

C.社会性因素

D.财政性因素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

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有经济性因素、政治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从历史和现实来看,经济性因素始终是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主要因素,甚至是决定性因素。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

【思路点拨】政治、经济、社会都是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但是注意只有经济因素才是决定因素。


第51题

下列属于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社会性因素的有(  )。


A.人口

B.就业

C.生态环境

D.医疗卫生

E.城镇化


参考答案:ABDE


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

社会性因素,如人口、就业、医疗卫生、社会救济、社会保障以及城镇化等,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财政支出规模。

C选项生态环境不影响财政支出规模。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BDE。


第52题

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和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     )。


A.基本平稳,个别年份差距较大

B.上升

C.下降

D.忽上忽下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财政支出规模的分析。

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由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财政支出比重下降,故C项正确。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C。

【思路点拨】注意题干问的是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


第53题

财政支出必须讲求效益,根本原因是(  )。


A.财政具有资源配置职能

B.财政具有经济稳定职能

C.财政具有收入分配职能

D.社会经济资源的有限性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意义。

财政支出必须讲求效益,其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经济资源的有限性,故D项正确。

本题考查教材原文,ABC项与本题不符,为干扰项。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D。


第54题

 对于财政支出效益的说法,正确的是 ( ) 。


A.要对项目的无形所费与所得进行分析

B.项目必须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

C.直接效益必须大于直接投入

D.选择的项目必须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特点。

政府财政支出效益分析与微观经济组织生产经营支出效益分析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 计算所费与所得的范围不同。

微观经济组织在分析其生产经营支出的效益时,只计算其自身直接投入的各项费用和自身实际获得的所得。所得大于所费,即可以说其生产经营活动是有效益的。政府在分析财政支出的效益时,所得大于所费的范围较微观经济组织宽得多。政府不仅要计算直接的、有形的所费与所得,而且还需要分析间接的、无形的所费与所得。不仅要分析政府本身在某项支出上的投入及所得到的效益,还需要分析社会为该项支出所付出的代价和所获得的利益。故A项正确,C项错误。

② 衡量效益的标准不同。

微观经济组织在进行效益分析时其标准十分明确, , 且易于把握,其标准就是单纯的经济效益。财政支出效益分析中不能单纯地以经济效益为衡量标准,而必须确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重的效益标准,故B项错误。

③ 择优的标准不同。

微观经济组织择优的标准很简单,自身直接所费最少、所得最多的支出方案即为最优方案。财政分配所追求的是整个社会的最大效益,故D项错误。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


第55题

财政支出的效益与企业生产效益相比,其特点是(  )。


A.计算所费范围宽

B.计算所得范围窄

C.择优的标准不同

D.效益全部用货币衡量

E.选择的时间不同


参考答案:AC


解析:

本题考查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特点

与企业生产效益相比,财政支出的效益分析的特点包括:

(一)计算所费与所得的范围不同

财政支出效益分析中计算所费与所得的范围较宽,故A正确,B错误。

(二)衡量效益的标准不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重的效益标准,D错误。

(三)择优的标准不同,C正确。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C。


第56题

财政支出效益与微观经济组织生产经营支出效益分析的差别主要表现为(  )。


A.计算所费与所得的范围不同

B.效益全部用货币衡量

C.择优的标准不同

D.衡量效益的标准不同

E.不计算所费


参考答案:ACD


解析:

本题考查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特点。

差别主要表现在计算所费与所得的范围不同、择优的标准不同、衡量效益的标准不同三个方面,故ACD项正确。

BE项与本题不符,为干扰项。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CD。


第57题

对于财政投资性支出项目,宜采取的效益分析方法是(     )。


A.成本-效益分析法

B.最低费用选择法

C.平均成本定价法

D.公共定价法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方法。

“成本-效益分析法”适用于那些有直接经济效益的支出项目,比如基本建设支出,所以对于财政投资性支出项目,适合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故A项正确;

最低费用选择法适用于那些只有社会效益,其产品不能进入市场的支出项目。主要适用于军事、政治、文化、卫生等支出项目,故B项错误;

公共定价法包括平均成本定价法、二部定价法(适用于电力、燃气、电话等自然垄断行业)、负荷定价法(适用于电力、燃气、电话等行业),故CD项错误。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


第58题

由于某项目的建设,使得社会经济的某些方面受到影响,致使相关产品价格上升或下降,从而使某些单位或个人增加或减少了收入,由此发生的成本效益称为(      )。


A.实际成本效益

B.金融成本效益

C.直接成本效益

D.间接成本效益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方法。

金融成本效益是由于某项目的建设致使相关产品价格上升或下降,从而使某些单位或个人增加或减少了收入,由此发生的成本效益称为金融成本效益,故B项正确。

实际成本是指由于建设该项目而实际耗费的人力、物力以及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的实际损失;实际效益是指由于建设项目而更多的生产出的社会财富,以及对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故A项错误;

直接成本包括为建设、管理和维护该项工程而投入的人力、物力和价值;直接效益是指该项工程直接增加的商品量和劳务量,以及使社会成本得以降低的价值,故C项错误;

间接成本是指由于建设该工程而产生的人力和物力的耗费,以及通过连锁效应而引起相关部门产生的人力和物力的耗费;间接效益是指该工程相关联的部门的产量的增加,以及得到的其他社会福利,故D项错误。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

【思路点拨】成本-效益分析法中各种成本效益的区分。简单记忆金融成本效益体现在“相关产品价格上升和下降”中,而实际成本-效益、直接成本-效益、间接成本-效益都是体现在不同方面的人力和物力上。


第59题

下列关于“成本--效益”分析法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成本--效益”分析法中由于某项目的建设致使相关产品价格上升或下降,从而使某些单位或个人增加或减少了收入,由此发生的成本效益称为实际成本效益

B.在进行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时候,对那些只有社会效益,且其产品不能进入市场的支出项目,采用的方法是“成本--效益”分析法

C.“成本--效益”分析法分析过程的复杂性、多面性,该方法的实际运用难度较大,它对政府财政部门以及预算资金使用单位工作人员的素质、技术装备水平均提出了较严格的要求

D.“成本--效益”分析法是指对每个备选的财政支出方案进行经济分析时,只计算备选方案的有形成本,而不用货币计算备选方案支出的社会效益,并以成本最低为择优的标准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成本-效益”分析法。

A选项,“成本--效益”分析法中由于某项目的建设致使相关产品价格上升或下降,从而使某些单位或个人增加或减少了收入,由此发生的成本效益称为金融成本效益。

B选项,“成本--效益”分析法适用于那些有直接经济效益的支出项目,特别适用于投资性支出项目。如基本建设投资支出。

D选项,“成本--效益”分析法根据国家所确定的建设目标,提出实现该目标的各种方案,对这些可供选择的方案,用一定的方法计算出各方案的全部预期成本和全部预期效益,通过计算“成本--效益”比率,来比较不同项目或方案的效益,选择最优的支出方案,据此支拨和使用财政资金。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C。


第60题

适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的是( )。


A.国防

B.投资性支出

C.铁路

D.燃气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成本效益分析法。

“成本一效益”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国家所确定的建设目标,提出实现该目标的各种方案,对这些可供选择的方案,用一定的方法计算出各方案的全部预期成本和全部预期效益,通过计算“成本—效益”的比率,来比较不同方案的效益,选择最优的支出方案, 据此拨付和使用财政资金。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财政支出中有关投资性支出项目的分析。

A选项国防适用于最低费用选择法。C选项铁路适用于公共定价政策中的平价政策;D选项燃气适用于公共定价法。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