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经济专业与实务》题库(1047题)


第421题

企业2019年利润总额为200万元,当年开发新产品研发费用实际支出为20万元,税法规定研发费用可实行75%加计扣除政策。则该企业2019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扣除研发费用是( )万元。


A.10

B.20

C.35

D.40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加计扣除。

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研究开发费用的75%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无形资产成本的175%进行摊销。

20+20×75%=35(万元)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C。

【思路点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中,我们需要注意一个点:2021年以后制造业的加计扣除是未形成无形资产的10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200%加计扣除。


第422题

2022年1月1日以后,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在税前加计扣除。


A.100%

B.200%

C.175%

D.75%


参考答案:A


解析:

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人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在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75% ( 2021年1月1日后,制造业为100%;2022年1月1日后,科技型中小企业为100% )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在上述期间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75% (2021年 1 月 1 日后,制造业为200%;2022年1月1日后,科技型中小企业为200% )在税前摊销。


第423题

下列关于加计扣除政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2021年以后,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制造业加计扣除100%

B.2022年以后,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形成无形资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上述期间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200%在税前摊销

C.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一般企业加计扣除75%

D.2022年以后,对企业出资给非营利性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和政府性自然科学基金用于基础研究的支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按实际发生额在税前扣除,并可按200%在税前加计扣除


参考答案:D


解析:

2022年以后,对企业出资给非营利性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和政府性自然科学基金用于基础研究的支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按实际发生额在税前扣除,并可按100%在税前加计扣除。


第424题

制造业企业在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自2021年1月1日后,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在税前加计扣除。


A.75%

B.90%

C.60%

D.100%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加计扣除。

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人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在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75% ( 2021年1月1日后,制造业为100%;2022年1月1日后,科技型中小企业为100% )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在上述期间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75% (2021年 1 月 1 日后,制造业为200%;2022年1月1日后,科技型中小企业为200% )在税前摊销。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D。


第425题

2022年以后,对企业出资给非营利性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和政府性自然科学基金用于基础研究的支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按实际发生额在税前扣除,并可按()在税前加计扣除。


A.175%

B.200%

C.100%

D.75%


参考答案:C


解析:

2022年以后,对企业出资给非营利性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和政府性自然科学基金用于基础研究的支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按实际发生额在税前扣除,并可按100%在税前加计扣除。


第426题

2017年4月1日,甲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向未上市的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乙公司(该公司属于中小企业)投资120万元,股权持有至2019年6月1日,甲创业投资企业2019年度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对乙公司的投资额可以抵免的数额是( )万元。


A.0

B.84

C.96

D.108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创业投资企业投资抵免。

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的可以按照其投资额的70%在股权持有满2年的当年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当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抵扣。

120×70%=84(万元)


第427题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可以缩短折旧年限,但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法定折旧年限的(    )。


A.50%

B.60%

C.80%

D.90%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加速折旧。

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的,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法定折旧年限的60%。

因此选项ACD表述均不正确。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


第428题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企业的下列固定资产,可以采用加速折旧方法或缩短折旧年限的有( )。


A.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

B.使用频率极高的固定资产

C.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固定资产

D.2022年新购进的单位价值为200万的设备

E.单位价值5000元以下的固定资产


参考答案:AC


解析:

本题考查加速折旧。

下列固定资产可以采用加速折旧方式:

(1)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2)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固定资产,因此B选项错误。

企业在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新购进设备、器具、单位价值不超过5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是扣除,因此D选项错误。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C。


第429题

下列关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

B.采用加速折旧方法的,可以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

C.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的,折旧年限不得低于税法规定最低折旧年限的70%

D.2022年第四季度内,高新技术企业新购置的设备、器具允许一次性全额扣除,并200%加计扣除

E.自2014年1月1日起,对所有行业企业持有的单位价值不超过5000元的固定资产,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技术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


参考答案:ABE


解析:

C选项错误,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的,折旧年限不得低于税法规定最低折旧年限的60%;D选项错误,2022年第四季度内,高新技术企业新购置的设备、器具允许一次性全额扣除,并100%加计扣除。


第430题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关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说法,正确的有()。


A.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

B.加速折旧不可以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

C.企业在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新购进的设备,单位价值不超过10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D.互联网企业持有单位价值不超过50000元的固定资产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

E.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的,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税法规定最低折旧年限的60%


参考答案:AE


解析:

A项: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A项正确。

B项:采取加速折旧方法的,可以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B项错误。

C项:企业在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新购进的设备,单位价值不超过5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C项错误。

D项:自2014年1月1日起,对所有行业企业持有的单位价值不超过5000元的固定资产,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是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D项错误。

E项: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的,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税法规定最低折旧年限的60%,E项正确。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E。


第431题

2022年11月份,一家高新技术企业新购置了一台价值180万的新设备,该企业在计算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应调减( )万元。


A.180

B.360

C.135

D.315


参考答案:B


解析:

2022年第四季度内,高新技术企业新购置的设备、器具允许一次性全额扣除,并100%加计扣除。 


第432题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税收优惠的有关表述中,不正确的有( )。


A.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按照实际发生额的75%在税前加计扣除

B.企业安置残疾人员按照残疾职工工资的100%加计扣除

C.企业购置并实际使用规定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该专用设备的投资额的7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

D.职工教育经费按照工资总额的8%扣除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

A选项:加计扣除规定: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75%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在上述期间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75%在税前扣除。A正确。

B选项:加计扣除规定:企业安置残疾人员按照残疾职工工资的100%加计扣除,B正确。

C选项:专用设备投资抵免规定:企业购置并实际使用规定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该专用设备的投资额的1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因此C选项说法错误。

D选项:职工教育经费按照工资总额的8%扣除,D正确。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C。


第433题

需要办理综合所得汇算清缴的纳税人,应当向任职、受雇单位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汇算清缴申报,办理时间是(  )。


A.取得所得的次年1月1日至3月31日内

B.取得所得的次年3月1日至5月31日内

C.取得所得的次年1月1日至5月31日内

D.取得所得的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内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的扣缴申报。

需要办理汇算清缴的纳税人,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内办理纳税申报,并报送“个人所得税年度自行纳税申报表”,故D项正确。

ABC项与本题不符,为干扰项。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D。


第434题

企业所得税扣缴义务人每次代扣的税款;应当自代扣之日起(    )日内缴入国库。


A.3

B.7

C.10

D.15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的扣缴申报。

扣缴义务人每次代扣的税款,应当自代扣之日起7日内缴入国库,故B项正确。

ACD项与本题无关,为干扰项。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


第435题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某城市商业银行从其关联方接受的债权性投资与权益性投资的比例超过规定比例而发生的利息支出,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该规定比例为(     )。


A.2︰1

B.3︰1

C.4︰1

D.5︰1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特别纳税调整。

企业从关联方接受的债权性投资与权益性投资的比例超过规定比例而发生的利息支出,不能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金融企业是5:1,其他企业是2:1。商业银行属于金融企业,所以本题选择D项。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D。


第436题

企业与其关联方之间的业务往来,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而减少企业或者其关联方应纳税收入或者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合理方法调整,该调整的追溯期为(    )。


A.3年

B.5年

C.10年

D.无限期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特别纳税调整。

企业与其关联方之间的业务往来,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或者企业实施其他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安排的,税务机关有权在该业务发生的纳税年度起10年内,进行纳税调整。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C。


第437题

企业应当自清算结束之日起()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清算所得税申报表及其附表和相关材料,完成清算所得税申报,结清税款。


A.10

B.15

C.30

D.60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清算申报。

企业应当自清算结束之日起1 5 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清算所得税申报表”及其附表和相关材料,完成清算所得税申报,结清税款。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


第438题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年度可以是( )。


A.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B.实际经营期

C.清算期间

D.由主管税务机关确定

E.以上都对


参考答案:ABC


解析: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企业所得税按纳税年度计算。纳税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故A项正确。
企业在一个纳税年度中间开业,或者终止经营活动,使该纳税年度的实际经营期不足12个月的,应当以其实际经营期为一个纳税年度,故B项正确。
企业依法清算时,应当以清算期间作为一个纳税年度,故C项正确。

企业所得税纳税年度不由主管税务机关确定,故DE项错误。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BC。


第439题

该企业2019年6月的应纳企业所得税额为(    )万元。


A.300

B.400

C.500

D.600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的计算。

已知:2019年6月共实现应纳税所得额2000万元,假设企业按月预缴,企业所得税率为25%.

2000×25%=500万元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C。


第440题

总公司在北京就地分摊预缴的企业所得税款为(    )万元。


A.50

B.150

C.200

D.250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分摊方法。

汇总纳税企业按照税法规定汇总计算的企业所得税,包括预缴税款和汇算清缴应缴应退税款,50%由总机构分摊缴纳,50%在各二级分支机构间分摊。

因此:500×50%=250万元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D。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