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361题
子公司与少数股东之间发生的下列事项中影响合并财务报表现金流量的业务有( )。
A.子公司向少数股东支付现金股利
B.少数股东对子公司增加现金投资
C.少数股东依法从子公司抽回权益性资本投资
D.少数股东对子公司增加实物投资
参考答案:ABC
解析:
选项D,不涉及现金流量变动。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1)①甲公司取得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权益法核算。
理由:甲公司取得股权后,向乙公司董事会派出一名董事,能够对乙公司施加重大影响。会计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3 800
贷:银行存款 3 800
②2×13年12月31日
乙公司调整后的净利润=1 200-(3 200/8-2 000/10)×6/12-(1 800/5-1 200/6)×6/12=1 020(万元),甲公司2×13年应确认的投资收益=1 020×15%=153(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153
贷:投资收益 153
甲公司2×13年应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950-650)×15%=45(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 45
贷:其他综合收益 45
长期股权投资2×13年12月31日的账面价值=3 800+153+45=3 998(万元)。
③2×14年6月30日
乙公司调整后的净利润=1 600-(3 200/8-2 000/10)×6/12-(1 800/5-1 200/6)×6/12=1 420(万元),甲公司2×14年1~6月应确认的投资收益=1 420×15%=213(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213
贷:投资收益 213
应冲减的其他综合收益=(950-910)×15%=6(万元)。
借:其他综合收益 6
贷: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 6
长期股权投资2×14年6月30日的账面价值=3 998+213-6=4 205(万元)。
(2)①取得乙公司40%长期股权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 14 200(1 200+13 000)
累计摊销 1 000
贷:无形资产 8 000
资产处置损益 6 000(13 000-7 000)
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800
——公允价值变动 200
投资收益 200
②甲公司对乙公司追加投资后2×14年7月1日个别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4 205+14 200=18 405(万元)。
(3)购买日因购买乙公司股权应确认的商誉=(5 000+14 200)-30 000×55%=2 700(万元)。
(4)
①调整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 795(5 000-4 205)
贷:投资收益 795
借:其他综合收益 39(45-6)
贷:盈余公积 3.9
未分配利润 35.1
借:固定资产 4 340(5 740-1 400)
无形资产 3 000(3 800-800)
贷:资本公积 7 340
②抵销分录
借:股本 10 000
资本公积 9 340
其他综合收益 260
盈余公积 1 280
未分配利润 9 120
商誉 2 7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19 200
少数股东权益 13 500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1)该项合并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理由:甲公司与乙公司在合并发生前后不存在同一最终控制方,在交易前不存在关联方关系。
购买日为20×7年12月31日;
企业合并成本=12 000×5.5=66 000(万元);
合并中取得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105 000-{[8 400-(8 000-8 000/10×3)]+[7 200-(4 800-4 800/8×2)]}×25%=105 000-[(8 400-5 600)+(7 200-3 600)]×25%=103 400(万元);
商誉=66 000-103 400×60%=3 960(万元)。
(2)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66 000+50 000=116 000(万元);
个别报表:
借:长期股权投资 50 000
贷:银行存款 50 000
合并报表:
乙公司应纳入甲公司合并报表中的可辨认净资产价值=105 000-[(8 400-5 600)+(7 200-3 600)]×25%+[20 000-[(8 400-5 600)/7+(7200-3600)/6]×(1-25%)]=122 650(万元);
应当冲减合并报表资本公积金额=50 000-122 650×40%=940(万元)。
(3)该项交易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理由:乙、丙公司在合并前后均受甲公司最终控制,且符合时间性要求(在合并前甲公司控制乙公司的时间已超过1年,且合并后继续最终控制)。
合并日为20×9年12月31日。
乙公司应纳入丙公司合并报表的净资产价值=122 650+[16 000-[(8 400-5 600)/7+(7200-3600)/6]×(1-25%)]+商誉3 960=141 86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 141 860
贷:股本 7 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34 860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1)甲公司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15×1 400=21 00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 21 000
管理费用 20
贷:股本 1 4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9 300
银行存款 320
(2)商誉=21 000-27 000×70%=2 100(万元)。
(3)调整后的乙公司20×1年度净利润=9 000-(8 600-8 000)-[16 400-(20 000-6 000)]/10=8 16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 5 712(8 160×70%)
贷:投资收益 5 712
借:长期股权投资 350(500×70%)
贷:其他综合收益 350
借:投资收益 2 8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2 800
(4)①
借:营业收入 2 500
贷:营业成本 2 275
存货 225
②
借:营业收入 2 000
贷:营业成本 1 700
固定资产 300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30
贷:管理费用 30
③
借:营业收入 3 600
贷:营业成本 3 480
存货 120
借:资产处置收益 300
贷:无形资产 300
借:无形资产——累计摊销 15
贷:管理费用 15
④
借:应付账款 2 500
贷:应收账款 2 500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200
贷:信用减值损失 200
⑤
借:股本 6 000
资本公积 8 000
其他综合收益 500
盈余公积 2 400
年末未分配利润 14 760
商誉 2 1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24 262
少数股东权益 9 498
⑥
借:投资收益 5 712
少数股东损益 2 448
年初未分配利润 11 500
贷:提取盈余公积 900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 4 000
年末未分配利润 14 760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①
借:应付账款 1 600
贷:应收账款 1 600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80
贷:信用减值损失 80
借:所得税费用 20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20
借:营业收入 1 600
贷:营业成本 1 300
存货 30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75
贷:所得税费用 75
②
借:资产处置收益 900
贷:固定资产 900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60
贷:管理费用 6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210
贷:所得税费用 210
③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 500
贷:存货 50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25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 125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5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500
借:所得税费用 12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125
④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800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 800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 200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200
借:应付账款 3 000
贷:应收账款 3 000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400
贷:信用减值损失 400
借:所得税费用 100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100
⑤
借:长期股权投资 1 500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 660
投资收益 540
其他综合收益 300
⑥
借:实收资本 2 400
资本公积 3 200
其他综合收益 500
盈余公积 1 200
年末未分配利润 3 4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6 420
少数股东权益 4 280
⑦
借:投资收益 540
少数股东损益 360
年初未分配利润 2 590
贷:提取盈余公积 90
年末未分配利润 3 400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1)2×15年12月31日甲公司持有的乙公司股权在其个别报表中列示的长期股权投资金额为3 003万元。取得乙公司股权的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2 400
贷:银行存款 2 400
初始投资成本2 400万元小于应享有乙公司投资时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2 600万元(10 000×26%),需要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200
贷:营业外收入 200
调整后的乙公司净利润=1 200-(2 000-1 300)×(1-50%)=85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221(850×26%)
贷:投资收益 221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 182(700×26%)
贷:其他综合收益 182
2×15年12月31日长期股权投资的余额=2 400+200+221+182=3 003(万元)。
(2)2×15年12月31日合并报表投资收益的列示金额=221+182=403(万元)。
借:营业收入 520(2 000×26%)
贷:营业成本 338
投资收益 182[(2 000-1 300)×26%]
(3)甲公司增持乙公司30%股权,属于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取得股权,最终形成非同一控制下企业控股合并的情况。
理由:2×16年1月1日,交易各方办理了乙公司股权过户登记手续。当日,甲公司向乙公司董事会进行改组,改组后的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甲公司派出6名。按乙公司章程规定,所有重大的经营、财务和分配等事项经董事会成员三分之二及以上表决通过后实施,且甲公司投资乙公司前,甲公司、乙公司、丁公司之前不存在关联方关系,所以属于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取得股权,最终形成非同-.控制下企业控股合并的情况。
合并成本=3 900+4 800=8 700(万元)。
商誉=8 700-(15 000-1 800×25%)×56%=552(万元)。
(4)分录如下:
借:无形资产 1 800
贷:资本公积 1 350
递延所得税负债 450
借:管理费用 60
贷:无形资产 60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15
贷:所得税费用 15
调整后的净利润=2 500-60+15=2 455(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 1 374.82(455×56%)
贷:投资收益 1 374.8
借:长期股权投资 364
贷:其他综合收益 364
借:长期股权投资 3 9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3 003
投资收益 897
借:其他综合收益 182
贷:投资收益 182
借:实收资本 10 000
资本公积 2 550(1 200+1 350)
其他综合收益 1 350(700+650)
盈余公积 1 050(800+250)
年末未分配利润 2 705(500+2 455-250)
商誉 552
贷:长期股权投资 10 438.8(8 700+364+1 374.8)
少数股东权益 7 768.2
借:投资收益 1 374.8
少数股东损益 1 080.2
年初未分配利润 500
贷:提取盈余公积 250
年末未分配利润 2 705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1)甲公司对乙、丁公司的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进行后续计量,除分红外不确认投资收益;对丙公司的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进行后续计量,对于丙公司实现的净利润,甲公司应按持股比例确认投资收益。
20×6年丙公司账面净利润为3 000万元,调整后的净利润=3 000-100×50%=2 950(万元)。
因被投资单位丙公司净利润的实现确认的投资方的投资收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885
贷:投资收益 885
20×6年甲公司个别报表确认的投资收益为885万元。
20×7年丙公司账面净利润为3 500万元,调整后的净利润=3 500+100×50%=3 550(万元)。
因被投资单位丙公司净利润的实现确认的投资方的投资收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1 065
贷:投资收益 1 065
20×7年甲公司个别报表确认的投资收益为1 065万元。
(2)合并商誉=合并成本被投资单位购买日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持股比例=
9 000-12 000×70%=600(万元)。
(3)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净额,列示金额为5 500万元。
(4)甲公司在其20×6年度合并财务报表中应披露的关联方:乙公司、丙公司、丁公司。
对于乙公司和丁公司,应披露子公司的名称、业务性质、注册地、注册资本及其变化、母公司对该子公司的持股比例和表决权比例。
对于丙公司,应披露关联方关系的性质。
(5)对乙公司合并抵销调整分录:内部存货交易: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 120
贷:固定资产 120
借:固定资产 10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 10[(600-480)/6×6/12]
借:固定资产 20
贷:管理费用 20
内部债权债务的抵销:
借:应收账款 30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 30
借:信用减值损失 30
贷:应收账款 30
对丙公司的合并抵销调整分录:
内部存货逆流交易:因其内部交易产生的损益于20×7年全部实现,故无须编制抵销分录。
对丁公司的合并抵销调整分录:
购买日评估增值:
借:无形资产 1 200
贷:资本公积 1 200
评估增值的后续影响: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 50
管理费用 120
贷:无形资产 170
丁公司未分配利润年初数=720+180-50-18=832(万元),丁公司未分配利润年末数为832+400-120-40=1 072(万元)。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调整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 287
贷:未分配利润 91[(180-50)×70%]
投资收益 196[(400-120)×70%]
甲公司对丁公司20×7年年末调整后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9 000+(180-50)×70%+(400-120)×70%=9 287(万元)。
20×7年年末抵销子公司所有者权益:
借:股本(或实收资本) 10 000
资本公积 1 200
盈余公积 138(80+18+40)
未分配利润 1 072
商誉 6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9 287
少数股东权益 3 723
抵销被投资单位当年实现的净利润: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 832
投资收益 196
少数股东损益 84
贷:年末未分配利润 1 072
提取盈余公积 40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1)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5 400+13 000=18 40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 13 000
贷:银行存款 13 000
(2)合并成本=6 200+13 000=19 200(万元)。
商誉=19 200-20 000×80%=3 200(万元)。
(3)应确认的投资收益=6 200-5 400+30=830(万元)。
(4)
借:无形资产 2 000
贷:资本公积 2 000
借:管理费用 200
贷:无形资产 200
借:长期股权投资 800
贷:投资收益 800
借:资本公积 30
贷:投资收益 30
调整后的净利润=500-2 000/10=30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 288
贷:投资收益 240
其他综合收益 48
借:实收资本 15 000
资本公积 2 100
其他综合收益 60
盈余公积 340
年末未分配利润 2 860
商誉 3 2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19 488
少数股东权益 4 072
借:投资收益 240
少数股东损益 60
年初未分配利润 2 610
贷:提取盈余公积 50
年未未分配利润 2 860
(5)应确认的投资收益=20 000-16 100+30+2 500-2 300=4 130(万元)。
借:银行存款 20 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16 100
投资收益 3 900
借:资本公积 30
贷:投资收益 30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或交易性金融资产)2 5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2 300
投资收益 200
(6)应确认的投资收益=20 000+2 500-(18 000+2 000+500+60-200)×80%-3 200+60×80%=3 060(万元)。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1)乙公司、X公司和Y公司应纳入甲公司的合并范围。
甲公司拥有乙公司80%的股权,能够对乙公司实施控制。
丙公司属于清理整顿的子公司,不纳人合并范围。
丁公司属于共同控制的被投资企业,采用权益法核算,不纳人合并范围。
甲公司拥有X公司的40%的股份,但是X公司董事会的9名董事中,有6名是甲公司派出,满足“X公司章程规定,其财务和生产经营决策须由董事会半数以上成员表决通过”的条件,因此甲公司能够控制×公司的经营决策。
甲公司的子公司(乙公司)拥有Y公司35%的股权,甲公司直接拥有Y公司20%的股权,直接和间接合计拥有55%的股权,因此甲公司间接控制Y公司。
(2)抵销分录:
①与乙公司的内部交易: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200
贷:营业成本 200
借:营业收入 3 000
贷:营业成本 3 000
借:营业成本 580
贷:存货 580(1 000×20%×50%+3 000×20%×80%)
②与丁公司的内部交易在合并报表中的调整:
借:营业收入 2 000(4 000×50%)
贷:营业成本 1 500
投资收益 500(4 000×25%×50%)
③X公司的内部交易:
借:营业收入 1 000
贷:营业成本 800
固定资产 200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15
贷:管理费用 15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1)2×16年度该设备相关的合并抵销分录
借:营业收入 16 410
贷:营业成本 14 400
固定资产——原价 2 010(16 410-14 400)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251.25(2 010/4×6/12)
贷:管理费用 251.25
甲公司2×16年12月31日合并资产负债表中乙公司生产的设备作为固定资产应当列报的金额=(14 400+100)-14 500/4×6/12=12 687.5(万元)。
(2)2×18年度该设备相关的合并抵销分录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 2 010
贷:固定资产——原价 2 010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1 256.25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 753.75(2 010/4×18/12)
管理费用 502.5(2 010/4×12/12)
甲公司2×18年12月31日合并资产负债表中乙公司生产的设备作为固定资产应当列报的金额=(14 400+100)-14 500/4×30/12=5 437.5(万元)。
(3)2×20年度该设备相关的合并抵销分录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 2 010
贷:资产处置收益 2 010
借:资产处置收益 1 926.25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 1 758.75(2 010/4×42/12)
管理费用 167.5(2 010/4×4/12)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甲公司购买乙公司40%股权的交易为权益性交易。
判断依据:甲公司已于2×19年1月1日购买了乙公司60%股权,能够对乙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实施控制,这表明乙公司为甲公司的子公司。2×21年6月30日,甲公司再次购买乙公司40%股权,未发生控制权的转移,属于权益性交易。
(2)甲公司购买乙公司40%股权的成本=2 500×10.5=26 250(万元)。
按购买日公允价值持续计算的该交易日的子公司净资产价值=50 000+9 500+1 200-3 000/10×2.5=59 950(万元)。
其中40%股权享有的份额=59 950×40%=23 980(万元)。
所以,在合并报表中,应调减资本公积的金额=26 250-23 980=2 270(万元)。
(3)甲公司2×21年6月30日合并资产负债表应当列示的商誉金额=30 500-50 000×60%=500(万元)。
第1372题
关于母公司在报告期内增减子公司在合并财务报表的反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因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在编制合并现金流量表时,应当将该子公司自取得控制权日至报告期末的现金流量纳入合并现金流量表
B.因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在编制合并现金流量表时,应当将该子公司自取得控制权日起至报告期末止的现金流量纳入合并现金流量表
C.母公司在报告期内处置子公司,应当将该子公司期初至丧失控制权之日止的现金流量纳入合并现金流量表
D.因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在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应当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的期初数
参考答案:BCD
解析:
选项A,因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在编制合并现金流量表时,应当将该子公司合并当期期初至报告期末的现金流量纳人合并现金流量表。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1)甲公司取得乙公司60%股权交易属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理由:甲公司取得的是同一母公司控制下的乙公司,其合并前后均受母公司控制。
取得乙公司60%股权时应当调整资本公积的金额=8 200×60%-1 200=3 720(万元)。
(2)甲公司取得乙公司60%股权的成本=8 200×60%=4 92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 4 920(8 200×60%)
贷:股本 1 2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3 720
(3)
借:长期股权投资 1 500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 660(1 100×60%)
投资收益 540(900×60%)
其他综合收益 300[(200+300)×60%]
借:资本公积 1 560
贷:盈余公积 600(1 000×60%)
未分配利润 960(1 600×60%)
(4)
①
借:应付账款 1 600
贷:应收账款 1 600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80(1 600×5%)
贷:信用减值损失 80
借:所得税费用 20(80×2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20
借:营业收入 1 600
贷:营业成本 1 300
存货 30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75
贷:所得税费用 75(300×25%)
②
借:资产处置收益 900[2 700-2 400/10×(10-2.5)]
贷:固定资产——原价 900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60
贷:管理费用 6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210
贷:所得税费用 210
③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 500
贷:存货 50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25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 125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5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500
借:所得税费用 12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125
④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800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 800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 200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200
借:应付账款 3 000
贷:应收账款 3 000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400
贷:信用减值损失 400
借:所得税费用 100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100
(5)
借:实收资本 2 400
资本公积 3 200
其他综合收益 500
盈余公积 1 200(1 000+1 100×10%+900×10%)
未分配利润 3 400(1 600+1 100×90%+900×90%)
贷:长期股权投资 6 420(4 920+1 500)
少数股东权益 4 280
借:投资收益 540
少数股东损益 360
年初未分配利润 2 590(1 600+1 100×90%)
贷:提取盈余公积 90
年末未分配利润 3 400
借:少数股东权益 150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 150
借:少数股东权益 102
贷:少数股东损益 102
【提示】102=[(900-60-210)+(125-500)]×40%
A.0.68元
B.0.65元
C.0.61元
D.0.83元
参考答案:B
解析:
2×18年末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6 000+6 000/10×2+1 000×6/12=7 700(万股),2×18年基本每股收益金额=5 000/7 700=0.65(元)。
A.2.42
B.2
C.2.2
D.2.09
参考答案:B
解析:
每股理论除权价格=(4 000×11+800×5)/(4 000+800)=10(元),调整系数=11/10=1.1,甲公司因配股重新计算的2×20年度基本每股收益=2.2/1.1=2(元/股)。
A.0.49元/股
B.0.56元/股
C.0.51元/股
D.0.53元/股
参考答案:A
解析:
基本每股收益=4 600/(8 000+8 000/10×2-960×2/12)=0.49(元/股)。
A.0.80,0.70
B.0.80,0.50
C.0.70,0.60
D.0.70,0.50
参考答案:D
解析:
2×19年基本每股收益=5 950/(8 000+1 000×6/12)=0.70(元/股);2×20年利润表上年基本每股收益=5 950/[(8 000+1 000×6/12)×1.4]=5 950/11 900=0.50(元/股)。
A.0.55元/股
B.0.64元/股
C.0.76元/股
D.0.82元/股
参考答案:B
解析:
甲公司2×20年基本每股收益=8 200/[(10 000+2 400×3/12)×1.2]=0.64(元/股)。
A.1.17元/股
B.1.30元/股
C.1.50元/股
D.1.40元/股
参考答案:B
解析:
在2×21年度利润表中列报的2×20年度的基本每股收益=3 510/[(2 000+500×6/12)×1.2]=1.30(元/股)。
A.当年发行的普通股股数
B.当年注销的库存股股数
C.当年回购的普通股股数
D.年初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
参考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