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A.550
B.300
C.0
D.800
参考答案:B
解析:
合并报表中因出售乙公司股权应调整的资本公积=5 800-22 000×1/4=300(万元)。
A.0
B.1 000
C.300
D.500
参考答案:A
解析:
不丧失控制权处置子公司属于权益性交易,不确认投资收益。
A.2×20年6月30日购买日合并商誉为1 000万元
B.2×21年6月30日取得20%股权时确认商誉为500万元
C.2×21年6月30日合并报表上因购买少数股权需调减资本公积500万元
D.2×21年6月30日合并报表上列示的少数股东权益为3 500万元
参考答案:ACD
解析:
选项A,购买日合并商誉=10 000-15 000×60%=1 000(万元);选项B和C,取得少数股东权益不应确认商誉,应调整减少资本公积=4 000-17 500×20%=500(万元);选项D,合并财务报表上少数股东权益=17 500×20%=3 500(万元)。
A.A公司个别报表中应确认股权处置损益100万元
B.A公司个别报表中剩余股权投资应该依旧按照成本法核算
C.A公司合并报表中不确认股权的处置损益
D.A公司合并报表中应调整增加的资本公积金额为20万元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不丧失控制权情况下处置部分对子公司投资的处理中,出售投资当日,A公司个别报表中应确认股权处置损益=450-1 400×20%/80%=100(万元),选项A正确;合并报表中将此交易视作权益性交易,不确认资产的处置损益,应将出售价款450万元与处置部分应享有的B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430万元[(1 600+400+120/80%)×20%]之间的差额20万元计入资本公积,所以调整增加的资本公积为20万元,选项C、D正确。
A.甲公司因出售乙公司股权个别财务报表中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1 000万元
B.甲公司因出售乙公司股权合并财务报表中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500万元
C.甲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因出售乙公司股权应调整的资本公积为500万元
D.甲公司2×20年12月31日合并报表中商誉项目的年初余额为1 840万元
参考答案:ACD
解析:
个别财务报表中应确认的投资收益=5 300-17 200×25%=1 000(万元),选项A正确。合并财务报表中,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取得的价款5 300万元与处置长期股权投资相对应享有子公司净资产4 800万元(24 000×80%×25%)的差额500万元应当计入资本公积,不确认投资收益,选项B错误,选项C正确。甲公司2×20年12月31日合并报表中商誉项目的年初余额=17 200-19 200×80%=1 840(万元),选项D正确。
A.对丙公司全部资产和负债按其净额在持有待售资产或持有待售负债项目列报
B.将丙公司全部资产在持有待售资产项目列报,全部负债在持有待售负债项目列报
C.将拟出售的丙公司70%股权部分对应的净资产在持有待售资产或持有待售负债项目列报,其余丙公司20%股权部分对应的净资产在其他流动资产或其他流动负债项目列报
D.将丙公司全部资产和负债按照其在丙公司资产负债表中的列报形式在各个资产和负债项目分别列报
参考答案:B
解析:
母公司出售部分股权,丧失对子公司控制权,但仍能施加重大影响的,应当在母公司个别报表中将拥有的子公司股权整体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将子公司的所有资产和负债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分别进行列报。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①甲公司对乙公司投资成本=5000×10=50000(万元)。
②
借:长期股权投资 50000
贷:股本 5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45000
借:管理费用 150
贷:银行存款 150
③合并商誉=50000-80000×60%=2000(万元)。
(2)
2018 年 12 月 31 日
调整评估增值:
借:无形资产 15000
贷:资本公积 15000
借:管理费用 300(15000/50)
贷:无形资产——累计摊销 300
抵销内部交易:
借:营业收入 2500
贷:营业成本 2000
固定资产——原价 500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25(500/10/12×6)
贷:管理费用 25
借:应付账款 2500
贷:应收账款 2500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125
贷:信用减值损失 125
按照权益法调整长期股权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 3420[(6000-300)×60%]
贷:投资收益 3420
借:长期股权投资 600(1000×60%)
贷:其他综合收益 600
抵权益:
借:股本 25000
资本公积 20000(5000+15000)
其他综合收益 1000
盈余公积 26600(26000+600)
年末未分配利润 14100(9000+6000-300-600)
商誉 2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54020(50000+3420+600)
少数股东权益 34680[(25000+20000+1000+26600+14100)×40%]
抵损益:
借:投资收益 3420
少数股东损益 2280
年初未分配利润 9000
贷:提取盈余公积 600
年末未分配利润 14100
(3)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 500
贷:固定资产——原价 500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25(500/10/12×6)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 25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125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 125
(4)2019 年 12 月 31 日乙公司根据购买日公允价值持续计算的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80000+(6000-300) +1000+(5000-300)+200=91600(万元);
完全商誉=2000/60%=3333.33(万元),包含完全商誉的乙公司资产组的账面价值=91600+3333.33=94933.33(万 元),乙公司资产组减值金额=94933.33-92000=2933.33(万元),减值金额没有超过完全商誉,故甲公司按照份额承担商誉的减值,甲公司应计提的商誉减值金额=2933.33×60%=1760(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1760
贷:商誉减值准备 1760
A.确认其他综合收益8万元
B.确认投资收益-42万元
C.确认其他综合收益-42万元
D.确认投资收益8万元
参考答案:D
解析:
2x20年1月1日,甲公司应确认投资收益=270x40%(因增资扩股而增加的净资产份额)-300*(60%-40%)/60%(持股比例下降部分对应账面价值)=8(万元)。
A.确认费用,同时确认收入
B.确认费用,同时确认所有者权益
C.无需进行会计处理
D.不作账务处理,但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
参考答案:B
解析:
甲公司的母公司(乙公司)按其承诺替甲公司支付相关税费,相当于增加对甲公司的净投资,因甲公司与乙公司是母子公司,所以甲公司应在确认费用的同时相应的确认为所有者权益。
A.0
B.5
C.7.5
D.12.5
参考答案:D
解析:
2×20年合并资产负债表中A商品的账面价值=(400-300)×1.5=150(万元),A商品的计税基础=(400-300)×2=200(万元),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200-150)×25%=12.5(万元)。【提示】丙公司2×20年个别资产负债表中A商品的账面价值=(400-300)×1.8=180(万元),A商品的计税基础=(400-300)×2=200(万元),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200-180)×25%=5(万元)。所以,甲公司在编制2×20年合并资产负债表时递延所得税资产应调整的金额=12.5(合并报表应确认的金额)-5(个别报表已确认的金额)=7.5(万元)。甲公司2×20年合并报表中的调整分录为: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7.5 贷:所得税费用 7.5
A.抵销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50万元
B.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存货确认为150万元
C.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12.5万元
D.合并利润表中确认递延所得税收益12.5万元
参考答案:C
解析:
子公司期末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400-300)×50%=50(万元),选项A正确;合并财务报表存货的账面价值=300×50%=150(万元),选项B正确;合并财务报表计税基础为200万元(400×50%),大于合并报表角度账面价值150万元,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50万元,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2.5万元(50×25%),选项C不正确,选项D正确。本题分录如下:借:营业收入 400 贷:营业成本 400借:营业成本 50 贷:存货 50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2.5 贷:所得税费用 12.5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1)甲公司合并乙公司的购买日是2×18年12月31日。理由:甲公司能够控制乙公司的财务和经营决策,该项交易后续不存在实质性障碍。商誉=10 000×10-100 000×80%=20 00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 100 000
贷:股本 10 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90 000
借:管理费用 4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2 000
贷:银行存款 2 400
(2)①对长期股权投资抵销
借:股本 80 000
资本公积 10 000
盈余公积 3 500
年末未分配利润 21 500(8 000+15 000-1 500)
商誉 20 000(100 000-100 000×80%)
贷:长期股权投资 112 000(100 000+12 000)
少数股东权益 23 000(115 000×20%)
②对投资收益抵销
借:投资收益 12 000
少数股东损益 3 000
年初未分配利润 8 000
贷:提取盈余公积 1 500
年末未分配利润 21 500
借:少数股东权益 1 220
贷:少数股东损益 1 220
③对A商品交易的抵销
借:营业收入 10 000
贷:营业成本 10 000
对A商品交易对应的应收账款和坏账准备抵销
借:应付账款 10 000
贷:应收账款 10 000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1 000
贷:信用减值损失 1 000
④购入B商品作为固定资产交易抵销
借:营业收入 15 000
贷:营业成本 10 000
固定资产——原价 5 000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500[(15 000-10 000)/5×6/12]
贷:管理费用 500
⑤对C商品交易的抵销
借:营业收入 5 000
贷:营业成本 3 400
存货 1 600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2 600
贷:银行存款 2 600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100(9 000×30%-2 600)
贷:营业外收入 100
甲公司投资后丙公司调整后的净利润=2 400×9/12-(840-480)/5×9/12-(1 200-720)/6×9/12-(300-200)=1 586(万元),甲公司2×19年持有丙公司股权应确认的投资收益=1 586×30%=475.8(万元)。甲公司2×19年持有丙公司股权应确认的综合收益总额=100+475.8-120×9/12×30%=548.8(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475.8
贷:投资收益 475.8
借:其他综合收益 27
贷: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 27
(4)
借:长期股权投资 30[(300-200)×30%]
贷:存货 30
(5)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 5 000
贷:固定资产——原价 5 000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500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 500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1 000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 1 000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 1 600
贷:营业成本 1 200
存货 400
第1353题
母公司在编制合并现金流量表时,下列各项应在合并现金流量表中反映的现金流量有( )。
A.子公司依法减资向少数股东支付的现金
B.子公司向其少数股东支付的现金股利
C.子公司吸收母公司投资收到的现金
D.母公司购买子公司支付的现金超过子公司在购买日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部分
参考答案:ABD
解析:
子公司吸收母公司投资收到的现金,属于企业集团内部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在合并现金流量表中不反映,选项C错误。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1)①甲公司购买乙公司股权的成本=1 200×8.8=10 560(万元人民币);由此发生的相关审计、法律等费用200万元人民币在发生时直接计入管理费用;
甲公司购买丙公司股权的成本=1 000×2.5=2 500(万元人民币);发行过程中支付的券商手续费50万元冲减“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科目。
②甲公司购买乙公司所产生的商誉金额=10 560-1 250×8.8×80%=1 760(万元人民币);商誉减值测试的相关规定: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至少应当在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因企业控股合并所形成的商誉在进行减值测试时应将归属于少数股东权益的商誉包括在内,然后根据调整后的资产组账面价值与其可收回金额进行比较,以确定资产组(包括商誉)是否发生了减值。如发生减值,企业应当首先抵减商誉的账面价值,并将商誉减值损失在可归属于母公司和少数股东权益之间按比例进行分摊,以确认归属于母公司的商誉减值损失,并将其反映于合并财务报表中。
③乙公司2×20年度财务报表折算为母公司记账本位币时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1 250-300)×9-(1 250×8.8-300×8.85)=205(万元人民币)。
④甲公司发行权益性证券对其所有者权益的影响金额=1 000×2.5-50=2 450(万元)。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 2 500
贷:股本 1 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 450
银行存款 50
⑤甲公司对丙公司投资的后续计量方法采用权益法。理由:甲公司取得丙公司20%有表决权股份后,派出一名代表作为丙公司董事会成员,参与丙公司的财务和经营决策,具有重大影响。
甲公司对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金额=13 000×20%-2 500=100(万元),计入营业外收入。甲公司期末应确认的投资收益金额=[(1 200-500)-(13 000-12 000)/5×6/12]×20%=120(万元)。
(2)①甲公司出租给子公司(丁公司)的办公楼在合并财务报表中仍然作为固定资产进行会计处理,不能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理由:子公司(丁公司)租入后仍然作为办公楼使用,站在企业集团角度,该固定资产没有发生使用用途的变化。
合并财务报表中编制的相关抵销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原价 1 500
其他综合收益 197.5
贷:投资性房地产 1 660
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37.5(1 500/20×6/12)
借:管理费用 75
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75
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90
贷:投资性房地产 90
借:营业收入 85
贷:管理费用 85
【提示】若租金尚未支付
借:其他应付款 85
贷:其他应收款 85
②甲公司应收丁公司账款及坏账准备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应予抵销处理。理由:企业集团内部应收应付款项及计提的坏账准备属于内部交易,在合并报表中不予反映。合并财务报表中编制的相关抵销分录如下:
借:应付账款 500
贷:应收账款 500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20
贷:信用减值损失 20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1)甲公司对A公司投资成本=2 000×5=10 000(万元);该项投资应采用权益法核算。
理由:甲公司向A公司董事会派出成员,参与其生产经营决策,能够施加重大影响。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10 000
贷:股本 2 000
资本公积 7 000
银行存款 1 000
(2)甲公司2×19年因持有对A公司30%投资应确认的投资收益=[2 400-(2 000-800)/10]×9/12×30%=513(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513
——其他综合收益 180
贷:投资收益 513
其他综合收益 180(600×30%)
(3)甲公司合并A公司的购买日为2×20年1月2日;企业合并成本=12 600+12 600=25 200(万元);应确认的商誉=25 200-36 000×60%=3 600(万元)。
甲公司个别财务报表应计入损益的金额=
12 600-(6 000-1 000)=7 600(万元);甲公司合并财务报表应计入损益的金额=7 600+[12 600-(10 000+693)]+600×30%=9 687(万元)。
购买日甲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对A公司60%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10 000+693)+12 600=23 293(万元)。
购买日合并A公司的抵销分录:
①
借:长期股权投资 1 907[12 600-(10 000+693)]
贷:投资收益 1 907
②
借:其他综合收益 180(600×30%)
贷:投资收益 180
③
借:固定资产 10 000(36 000-26 000)
贷:资本公积 10 000
④
借:股本 6 667
资本公积 14 000(4 000+10 000)
其他综合收益 2 400
盈余公积 6 000
未分配利润 6 933
商誉 3 6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25 200
少数股东权益 14 400
(4)
借:营业收入 1 200
贷:营业成本 800
固定资产——原价 400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20
贷:管理费用 20
借:应付账款 1 200
贷:应收账款 1 200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24
贷:信用减值损失 24
(5)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 400
贷:固定资产 400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60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 20
管理费用 40
借:信用减值损失 24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 24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1)属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理由:A公司在B公司的董事人数未超过2/3,合并前甲公司和C公司不受同一集团管理当局控制。合并时形成的商誉=(800×5.2+3 760)-12 000×60%=720(万元)。
(2)甲公司取得C公司60%股权的成本=800×5.2+3 760=7 920(万元)。.
会计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 7 920
累计摊销 600
贷:股本 8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3 360
无形资产 2 000
资产处置损益 2 360
(3)不形成企业合并。理由: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控制权和报告主体没有发生变化。甲公司取得C公司20%股权的成本为3 600万元。
会计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 3 600
贷:银行存款 3 600
(4)C公司自甲公司取得其控制权日至2×20年12月31日的净利润=1 300-[8 000-(9 000-3 000)]/(15-5)/2-[3 500-(3 000-1 500)]/(10-5)/2=1 000(万元)。
(5)C公司2×21年1月1日至2×21年6月30日的净利润=1 000-[8 000-(9 000-3 000)]/(15-5)/2-[3 500-(3 000-1 500)]/(10-5)/2=700(万元)。
(6)C公司按购买日公允价值持续计算的2×21年6月30日的净资产=12 000+1 000+700=13 700(万元)。
合并报表中因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调减的资本公积=3 600-13 700×20%=860(万元);资本公积=12 000-860=11 140(万元),盈余公积为3 000万元,未分配利润=5 200+(1 000+700)×60%=6 220(万元)。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1)原股权账面价值=5 000+(12 000×45%-5 000)+(2 500+300-500)×45%=6 435(万元),因此,甲公司取得对A公司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6 435+(3 284.96+427.04)=10 147(万元)。相关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 3 712
贷:主营业务收入 3 284.96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427.04
借:主营业务成本 2 600
贷:库存商品 2 600
(2)企业合并成本=7 520+3 284.96+427.04=11 232(万元)。
企业合并商誉=11 232-14 000×(45%+25%)=1 432(万元)。
合并报表中的相关分录如下:
①对个别报表中的股权投资按照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并将原股权投资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等转入投资收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 7 520
贷:长期股权投资 6 435
投资收益 1 085
借:其他综合收益 135
贷:投资收益 135(300×45%)
②将购买日子公司的资产、负债调整为公允价值:
借:资本公积 300
贷:固定资产 300
③将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抵销:
借:股本 5 000
资本公积 3 200(3 500-300)
其他综合收益 1 200
盈余公积 460
未分配利润 4 140
商誉 1 432
贷:长期股权投资 11 232
少数股东权益 4 200
(3)调整抵销分录如下:
借:资本公积 300
贷:固定资产 300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30(300/5/2)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 30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60(300/5)
贷:管理费用 60
2×18年下半年调整后的净利润=1 000+300/5×6/12=1 030(万元)。
2×19年调整后的净利润=3 000+300/5=3 06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 721(1 030×70%)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 721
借:长期股权投资 2 142(3 060×70%)
贷:投资收益 2 142
借:投资收益 700(1 000×70%)
贷:长期股权投资 700
借:长期股权投资 840(1 200×70%)
贷:其他综合收益 840
至2×19年年末,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11 232+721+2 142-700+840=14 235(万元)。
借:股本 5 000
资本公积 3 200
其他综合收益 2 400(1 200+1 200)
盈余公积 860(460+3 000×10%+1 000×10%)
未分配利润 6 830(4 140+1 030+3 060-1 000-1 000×10%-3 000×10%)
商誉 1 432
贷:长期股权投资 14 235
少数股东权益 5 487
借:投资收益 2 142(3 060×70%)
少数股东损益 918
年初未分配利润 5 070
贷:提取盈余公积 300
向所有者(股东)分配股利 1 000
年末未分配利润 6 830
(4)甲公司2×19年末,应将对A公司的投资重分类为“持有待售资产”项目进行列示。
理由:2×19年年末,甲公司与其他公司签订了合同约定将该股权投资对外出售,且该合同将在--年内完成,因此应该将其作为持有待售的资产进行列报。
(5)个别报表中应确认的处置投资收益=(10 000-10 147×65%/70%)+(720-10 147×59%/70%)+其他综合收益(30045%)=708(万元);或:(10 000+720)-10 147+135=708(万元),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10 000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 720
贷:持有待售资产 10 147
投资收益 573
借:其他综合收益 135
贷:投资收益 135
[思路点拨]在2×19年年末,企业应将对A公司的股权投资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按照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孰低计量;个别报表中,该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10 147万元;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10 000+720)-0=10 720(万元),前者小于后者,不需要计提减值准备。因此划分为持有待售当日的分录如下:
借:持有待售资产 10 147
贷:长期股权投资 10 147
相关手续办理完成当日,结转持有待售资产的账面价值即可。
A.甲公司投资活动收到的现金 900 万元与乙公司筹资活动支付的现金 900 万元抵销
B.甲公司经营活动收到的现金 565 万元与乙公司经营活动支付的现金 565 万元抵销
C.甲公司投资活动支付的现金 3 500 万元与乙公司投资活动收到的现金 3 500 万元抵销
D.甲公司投资活动收到的现金 600 万元与乙公司筹资活动支付的现金 600 万元抵销
参考答案:BCD
解析:事项(1)甲公司作为投资活动现金流入 600 万元,乙公司作为筹资活动现金流出 600 万元;事项(2)甲公司作为经营活动现金流入 565 万元,乙公司作为经营活动现金流出 565 万元;事项(3)甲公司作为经营活动现金流入 900 万元,乙公司作为经营活动现金流出 900 万元;事项(4)甲公司作为投资活动现金流出 3 500 万元,乙公司作为投资活动现金流入 3 500 万元。因此,甲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入(565+900)1 465 万元与乙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出 1 465 万元抵销;甲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入 600 万元与乙公司筹资活动现金流出600 万元抵销;甲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出 3 500 万元与乙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入 3 500 万元抵销。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1)
甲公司合并乙公司的购买日是2×18年12月31日。
理由:甲公司能够控制乙公司的财务和经营决策,该项交易后续不存在实质性障碍。
商誉=6 000×6.3-54 000×60%=5 40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 37 800
贷:股本 6 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31 800
借:管理费用 4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2 000
贷:银行存款 2 400
(2)
①合并报表中调整长期股权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 3 600(6 000×60%)
贷:投资收益 3 600
借:长期股权投资 240(400×60%)
贷:其他综合收益 240
②抵销分录
借:股本 10 000
资本公积 20 000
其他综合收益 400
盈余公积 10 000
年末未分配利润 20 000
商誉 5 4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41 640(37 800+3 600+240)
少数股东权益 24 160
[(10 000+20 000+400+10 000+20 000)×40%]
借:投资收益 3 600
少数股东损益 2 400
年初未分配利润 14 600
贷:提取盈余公积 600
年末未分配利润 20 000
借:营业收入 300
贷:营业成本 216
固定资产——原价 84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8.4(84/5×6/12)
贷:管理费用 8.4
借:应付账款 339
贷:应收账款 339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16.95(339×5%)
贷:信用减值损失 16.95
(3)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 84
贷:固定资产——原价 84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8.4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 8.4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16.95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 16.95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1)甲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600+3 000=3 600(万元),会计分录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 3 000
贷:银行存款 3 000
借:管理费用 100
贷:银行存款 100
甲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商誉=(1 500+3 000)-3 000×90%=1 800(万元)。
该交易对甲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损益影响=-100+(1 500-600)=800(万元)。
(2)自20×6年1月1日起,甲公司对乙公司持股90%并采用成本法核算。对乙公司宣告分配的现金股利按照应享有的份额确认投资收益(90×90%)81万元;对乙公司提取盈余公积和以未分配利润转增股本,不进行会计处理。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收股利 81
贷:投资收益 81
(3)
借:长期股权投资 1 000
累计摊销 100
贷:无形资产 500
资产处置损益 600
借:投资收益 182.50[(600-600/40-220)×50%]
贷:长期股权投资 182.50
(4)甲公司购买丁公司40%股权的初始投资成本为4 000万元。会计分录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 4 000
贷:银行存款 4 000
甲公司20×6年因持有丁公司股权应确认的投资收益=(900-3 000/20)×40%=300(万元)。会计分录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 380
贷:投资收益 300
其他综合收益 80(2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