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注册会计师《会计》考试试题(2481题)


第1341题 下列有关税金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销售商品的商业企业收到先征后返的增值税时,计入当期的其他收益

B.企业交纳的耕地占用税,不需要通过“应交税费”科目核算

C.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收回后以不高于受托方计税价格的金额直接对外销售的,委托方应将代收代缴的消费税冲减当期应交税费

D.矿产品开采企业生产的矿产资源对外销售时,应将按销售量计算的应交资源税计入当期税金及附加


参考答案:ABD


解析:

选项C,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收回后以不高于受托方计税价格的金额直接对外销售的,委托方应将代收代缴的消费税计入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的成本。


第1342题 下列各项关于增值税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小规模纳税人将自产的产品分配给股东,视同销售货物计算交纳的增值税计入销售成本

B.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用于免征增值税项目,其进项税额计入相关成本费用

C.一般纳税人月终计算出当月应交或未交的增值税,在“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核算

D.一般纳税人核算使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算交纳的增值税在“应交税费——简易计税”明细科目核算


参考答案:BCD


解析:

小规模纳税人将自产的产品分配给股东视同销售货物,计算交纳的增值税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选项A错误。




第1344题 2×18年1月1日,甲公司初次购买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为300万元,增值税额为39万元。甲公司将购买的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作为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当年,甲公司计提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折旧80万元,发生技术维护费5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上述交易或事项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发生的50万元技术维护费计入当期管理费用

B.购买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支付的增值税额39万元计入当期管理费用

C.购买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支付的价款及增值税额339万元计入固定资产的成本

D.计提的80万元折旧计入当期管理费用


参考答案:ACD


解析:

企业初次购入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按实际支付或应付的金额,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选项B错误。



第1345题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发生下列事项:(1)初次购买增值税税控系统,支付购买价款200万元;(2)支付增值税税控系统设备维护费50万元;(3)资源税100万元;(4)印花税80万元。已知初次购买增值税税控系统和增值税税控系统设备维护费在计算增值税税额时可以进行抵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印花税直接计入当期管理费用

B.初次购买增值税税控系统支付的价款在计算增值税应纳税额时冲减当期管理费用

C.支付的设备维护费在计算增值税应纳税额时计入营业收入

D.资源税应计入资产成本


参考答案:B


解析:

选项AD,印花税、资源税应当计入税金及附加;选项BC,按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企业初次购买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支付的费用以及缴纳的技术维护费,允许在增值税应纳税额中全额抵减的,按规定抵减的增值税应纳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等科目。


第1346题 对于发行分期付息、到期一次还本债券的企业来说,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债券折溢价时(不考虑相关交易费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随着各期债券溢价的摊销,债券的摊余成本逐期减少,利息费用逐期增加

B.随着各期债券溢价的摊销,债券的应付利息和利息费用都逐期减少

C.随着各期债券折价的摊销,债券的摊余成本逐期接近其面值

D.随着各期债券折价的摊销,债券的摊余成本逐期增加,利息费用逐期减少


参考答案:C


解析:

选项A、B,债券溢价的情况下,随着各期债券溢价的摊销,摊余成本逐期接近面值,摊余成本逐期减少,利息费用逐期减少,但是应付利息保持不变;选项D,债券折价的情况下,随着各期债券折价的摊销,摊余成本逐期接近面值,摊余成本逐期增加,利息费用逐期增加。



第1348题 甲公司2×20年1月1日按面值发行三年期可转换公司债券,每年1月1日支付上年利息、到期一次还本,面值总额为10 00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4%,实际年利率为6%。负债成分的公允价值为9 465.40万元,2×21年1月1日,某债券持有人将其持有的5 000万元(面值)甲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转换为100万股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甲公司按实际利率法确认利息费用。2×21年1月1日甲公司转股时应确认的“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的金额为(    )万元。


A.4 983.96

B.534.60

C.4 716.66

D.4 616.66


参考答案:A


解析:

权益成分公允价值=10 000-9 465.4=534.6(万元),至2×21年1月1日负债成分的摊余成本=9 465.4×(1+6%)-10 000×4%=9 633.32(万元),甲公司转股时应确认“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的金额=(9 633.32+534.6)/2-100×1=4 983.96(万元)。会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10 000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534.6    

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         10 000        

其他权益工具                                  534.6

借:财务费用等                                  567.92(9 465.4×6%)    

贷:应付利息                                    400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167.92

借: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        5 000    

其他权益工具                                267.3(534.6/2)    

贷:股本                                        100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183.34[(534.6-167.92)/2]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4 983.96


第1349题 乙公司2×19年1月1日以20 000万元的价格发行5年期到期一次还本、分期付息债券,债券面值总额为20 905.63万元,每年12月31日支付当年利息,票面年利率为4%,未发生其他相关税费,发行债券所得款项已收存银行。该公司债券的市场年利率为5%。不考虑其他因素,则乙公司2×20年12月31日该项应付债券的摊余成本为(    )万元。


A.19 680.75

B.19 836.33

C.20 335.73

D.20 427.33


参考答案:C


解析:

乙公司2×19年12月31日该项应付债券的摊余成本=20 000+20 000×5%-20 905.63×4%=20 163.77(万元),乙公司2×20年12月31日该项应付债券的摊余成本=20 163.77+20 163.77×5%-20 905.63×4%=20 335.73(万元)。


第1350题 甲公司于2×21年1月1日按面值公开发行3年期、一次还本、按年付息的公司债券,每年12月31日支付当年利息。该公司债券票面年利率为5%,面值总额为20 000万元,支付发行费用200万元,甲公司于每年年末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债券面值与发行净收入的差额。甲公司发行该债券时,二级市场上与之类似的债券市场利率为5%。已知(P/A,6%,3)=2.6730;(P/F,6%,3)=0.8396,则该公司债券的实际利率为(    )。


A.5%

B.6%

C.5.37%

D.6.56%


参考答案:C


解析:

实际收到款项的金额=20 000-200=19 800(万元);已知当R=5%时,账面价值为20 000万元,因为是折价发行,实际利率应大于票面利率,试算当R=6%时,账面价值=20 000×5%×2.6730+20 000×0.8396=19 465(万元);内插法列方程(R-5%)/(6%-5%)=(19 800-20 000)/(19 465-20 000),确定实际年利率R=5%+(6%-5%)×(19 800-20 000)/(19 465-20 000)=5.37%。



第1352题 2×20年1月1日,甲公司从乙公司购入一项无形资产,由于资金周转紧张,甲公司与乙公司协议以分期付款方式支付款项。协议约定:该无形资产售价2 000万元,甲公司于2×20年起每年年末付款400万元,分5年付清。假定银行同期贷款利率为5%,5年期5%利率的年金现值系数为4.3295。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甲公司与该无形资产相关的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有(    )。


A.2×20年财务费用增加86.59万元

B.2×21年财务费用增加70.92万元

C.2×20年1月1日确认无形资产2 000万元

D.2×20年12月31日长期应付款列报为2 000万元


参考答案:AB


解析:

2×20年财务费用增加=400×4.3 295×5%=86.59(万元),选项A正确;2×21年财务费用增加=(1 731.8+86.59-400)×5%=70.92(万元),选项B正确;2×20年1月1日确认无形资产=400×4.3 295=1 731.8(万元),选项C错误;2×21年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额为70.92万元,2×21年应付本金减少额=400-70.92=329.08(万元),该部分金额应在2×20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项目反映。2×20年12月31日长期应付款列报=(1 731.8+86.59-400)-329.08=1 089.31(万元),选项D错误。


第1353题 下列关于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有(    )。


A.在对可转换公司债券进行分拆时,应当对负债成分的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以确定负债成分的初始确认金额

B.对于可转换公司债券,企业应当在初始确认时将其包含的负债成分和权益成分进行分拆,将负债成分确认为应付债券,将权益成分确认为其他权益工具

C.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发生的交易费用,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D.按发行价格总额扣除负债成分初始确认金额后的金额确定权益成分的初始确认金额


参考答案:ABD


解析:

选项C,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发生的交易费用,应当在负债成分和权益成分之间按照各自的相对公允价值进行分摊。


第1354题 下列有关一般公司债券计量的说法,表述不正确的有(    )。


A.发行一般公司债券,应通过“应付债券”科目核算,并下设“面值”“利息调整”和“应计利息”等明细

B.一般公司债券应按照面值与票面利率计算债券利息费用,区分不同情况,记入“在建工程”“财务费用”等科目

C.对于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来说,其应付未付的利息应单独核算,不影响债券账面价值

D.一般公司债券的溢折价金额初始确认时记入“应付债券——利息调整”明细,并分期摊销


参考答案:BC


解析:

选项B,一般公司债券应按照实际利率法确定利息费用,区分不同情况,通过“在建工程”“财务费用"等科目核算;选项C,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情况下,应付未付利息应在“应付债券——应计利息”中核算,影响应付债券的账面价值。


第1355题 下列各项关于负债的会计处理中,不正确的有(    )。


A.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机构通过的利润分配方案中拟分配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确认负债

B.在资产负债表日,将发行的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应付未付的利息增加应付债券的账面价值

C.企业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发生的交易费用应全部计入负债成分的初始确认金额

D.借入长期借款时,将实际收到的款项与借款本金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参考答案:ACD


解析:

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机构通过的利润分配方案中拟分配的现金股利或利润,不应确认负债,但应在附注中披露,选项A错误;企业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发生的交易费用,应当在负债成分和权益成分之间按照其公允价值比例进行分摊,选项C错误;借入长期借款时,将实际收到的款项与借款本金之间的差额记入“长期借款——利息调整”科目,选项D错误。


第1356题 在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根据长期借款的期初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当期利息费用,可能借记的会计科目有(    )。


A.研发支出

B.制造费用

C.财务费用

D.管理费用


参考答案:ABC


解析:

属于发生的与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有关的借款费用,按规定在购建或者生产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前应予以资本化的,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视资产的不同,分别记入“在建工程”“制造费用”“研发支出"等科目,选项A和B正确;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借款利息费用,通常记入“财务费用”科目,选项C正确。


第1357题 对于发行债券企业来说,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债券折溢价时(不考虑相关交易费用),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随着各期债券溢价的摊销,债券的摊余成本逐期减少,利息费用则逐期增加

B.随着各期债券溢价的摊销,债券的摊余成本逐期接近其面值

C.随着各期债券溢价的摊销,债券的应付利息和利息费用都逐期减少

D.随着各期债券折价的摊销,债券的摊余成本和利息费用都逐期增加


参考答案:BD


解析:

债券无论是溢价发行还是折价发行,其到期时摊余成本都会与面值相等,因此随着各期债券溢价的摊销,债券的摊余成本会逐期减少且接近其面值,利息费用(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也随之减少,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债券各期确认的应付利息=面值×票面利率,不会变化,选项C错误:随着各期债券折价的摊销,债券的推余成本会逐期增加且接近其面值,利息费用(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也随之增加,选项D正确。


第1358题 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2×18年度,甲公司发生了如下交易或事项:  
(1)2×18年1月1日,甲公司为购建一栋厂房按面值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5 000万元,并支付相关交易费用20万元。该债券期限为3年,票面年利率为8%,每年年末支付当年利息。一年后,该可转换公司债券按照每股10元的价格转股。发行日市场上与之类似但没有转换股份权利的公司债券的市场利率为10%。假定甲公司按照面值除以转股价计算转换股份数。  
(2)2×18年7月1日,甲公司向其60名管理人员每人授予10万份股票期权,股份期权协议约定,这些职员从2×18年7月1日起在该公司连续服务3年,即可以5元每股购买10万股甲公司股票,从而获益。公司估计该期权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为30元。甲公司当年实际离职人数为0,并且预计将来不会有人离职。  
(3)2×18年初,甲公司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为5 000万股。甲公司当年实现净利润6 400万元,其中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6 000万元。  
(4)其他资料:假定2×18年7月1日,厂房正式开工,此后未发生非正常停工。甲公司普通股当期7月到12月的平均市场价格为每股10元。  
(P/A,8%,3)=2.5771;(P/F,8%,3)=0.7938。  
(P/A,10%,3)=2.4869;(P/F,10%,3)=0.7513。  
(P/A,11%,3)=2.4437;(P/F,11%,3)=0.7312。  
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1)根据资料(1)计算可转换公司债券权益成分以及负债成分的公允价值,计算该债券的实际利率,并编制发行债券时的相关会计分录;  
(2)根据资料(2)判断甲公司该股份支付的类型,计算2×18年末应确认的成本费用金额,并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3)根据上述资料,计算甲公司当年的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  
(答案中计算结果不为整数的,保留两位小数)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1)①不考虑发行费用:
  负债成分的公允价值=5 000×(P/F,10%,3)+5 000×8%×(P/A,10%,3)=5 000×0.7513+5 000×8%×2.4 869=4 751.26(万元)。
  权益成分的公允价值=5 000-4 751.26=248.74(万元)。
  考虑发行费用:
  负债成分应该分摊的发行费用=4 751.26/5 000×20=19.01(万元)。
  权益成分应该分摊的发行费用=248.74/5 000×20=0.99(万元)
  考虑发行费用后,权益成分的公允价值=248.74-0.99=247.75(万元)。
  负债成分的公允价值=4 751.26-19.01=4 732.25(万元)。
  ②实际利率:假定实际利率为r,r满足:
  5 000×(P/F,r,3)+5 000×8%×(P/A,r,3)=4 732.25。
  当r=10%时,5 000×(P/F,10%,3)+5 000×8%×(P/A,10%,3)=4 751.26。
  当r=11%时,5 000×(P/F,11%,3)+5 000×8%×(P/A,11%,3)=4 633.48。
  按照插值法计算:
  (r-10%)/(11%-10%)=(4 732.25-4 751.26)/(4 633.48-4 751.26)。
  解方程得到r≈10.16%。
  ③发行时的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4 980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267.75
    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    5 000
      其他权益工具                247.75
  (2)属于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因为甲公司是以其自身权益工具为对价进行结算的股份支付。
  当期应确认的成本费用金额=60×10×30×1/3×6/12=3 000(万元)。
  相关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                 3 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 000
  (3)基本每股收益=6 000/5 000=1.2(元)。
  稀释每股收益:
  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增量股每股收益=4 732.25×10.16%/2×(1-25%)/(5 000/10)=0.36(元)。
  股票期权的增量股每股收益为0。
  因此,股票期权的稀释性大于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稀释性。
  考虑股票期权后的稀释每股收益:
  调整增加的普通股股数=60×10-60×10×5/10=300(万股)。
  稀释每股收益=6 000/(5 000+300×6/12)=1.17(元)。
  考虑可转换公司债券后的稀释每股收益:
  调整增加的普通股股数=5 000/10=500(万股)。
  稀释每股收益=[6 000+4 732.25×10.16%/2×(1-25%)]/(5 000+500+300×6/12)=1.09(元)。
  因此,2×18年,甲公司的稀释每股收益为1.09元。


第1359题 (1)计算甲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时负债成分和权益成分的公允价值。
   (2)计算甲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负债成分和权益成分应分摊的发行费用。
   (3)编制甲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时的会计分录。
   (4)计算甲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负债成分的实际利率及2×20年12月31日的摊余成本,并编制甲公司确认及支付2×20年度利息费用的会计分录。
   (5)计算甲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负债成分2×21年6月30日的摊余成本,并编制甲公司确认2×21年上半年利息费用的会计分录。
   (6)编制甲公司2×21年7月1日可转换公司债券转换为普通股股票时的会计分录。(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1)负债成分的公允价值=200 000×1.5%×0.9 434+200 000×2%×0.8 900+200 000(1+2.5%)×0.8 396=178 508.2(万元);
  权益成分公允价值=200 000-178 508.2=21 491.8(万元)。
  (2)负债成分应分摊的发行费用=178 508.2/200 000×3 200=2 856.13(万元);
  权益成分应分摊的发行费用=3 200-2 856.13=343.87(万元)。
  (3)
  借:银行存款                196 800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24 347.93
    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   200 000
      其他权益工具               21 147.93(21 491.8-343.87)
  (4)考虑发行费用后,现值=178 508.2-2 856.13=175 652.07(万元),则需要重新计算实际利率R;
  利率为6%的现值=178 508.2(万元);
  利率为7%的现值=200 000×1.5%×0.9 346+200 000×2%×0.8 734+200 000×(1+2.5%)×0.8 163=173 638.9(万元);
  现值          利率
  178 508.2        6%
  175 652.07        R
  173 638.9        7%
  经计算,R=6.59%
  2×20年12月31日的摊余成本=175 652.07×(1+6.59%)-200 000×1.5%=184 227.54(万元)。
  借:在建工程                  11 575.47[(200 000-24 347.93)×6.59%]
    贷:应付利息                   3 000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8 575.47
  借:应付利息                   3 000
    贷:银行存款                   3 000
  (5)2×21年6月30日的摊余成本=184 227.54+184 227.54×6.59%/2-200 000×2%/2=188 297.84(万元)。
  借:财务费用                   6 070.30[(184 227.54×6.59%)/2]
    贷:应付利息                   2 000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4 070.30
  (6)
  借: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     200 000
    其他权益工具                21 147.93.
    应付利息                   2 000
    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11 702.16(24 347.93-8 575.47-4 070.3)
      股本                    20 000(200 000/1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91 445.77


第1360题 甲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券为建造专用生产线筹集资金。有关资料如下:  
(1)2×17年12月31日,委托证券公司以7 755万元的价格发行3年期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公司债券(不考虑发行费用)。该债券面值为8 00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4.5%,实际年利率为5.64%,每年付息一次,到期后按面值偿还。  
(2)生产线建造工程采用出包方式,于2×18年1月1日开始动工,发行债券所得款项当日全部支付给建造承包商,2×19年12月31日所建造生产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3)假定各年度利息的实际支付日期均为下年度的1月10日;2×21年1月10日支付2×20年度利息,一并偿付面值。  
(4)所有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收付。  
要求:  
(1)计算甲公司该债券在各年年末的摊余成本、应付利息金额、当年应予资本化或费用化的利息金额、利息调整的本年摊销额和年未余额,将结果填入下列表格(无须列出计算过程)。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和摊余成本计算表【图】
(2)分别编制甲公司与2×17年12月31日债券发行、2×18年12月31日和2×20年12月31日确认债券利息、2×21年1月10日支付利息和面值相关的会计分录。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
    【提示】利息调整最后一期摊销额=245-77.38-81.75=85.87(万元),即到期时利息调整应摊销完毕。
  (2)
  ①2×17年12月31日发行债券
  借:银行存款               7 755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245
    贷:应付债券——面值           8 000
  ②2×18年12月31日计提利息
  借:在建工程                437.38
    贷: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77.38
      应付利息                360
  ③2×20年12月31日计提利息
  借:财务费用                445.87(360+85.87)
    贷: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85.87
      应付利息                360
  ④2×21年1月10日付息还本
  借:应付债券——面值           8 000
    应付利息                360
    贷:银行存款               8 360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