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2×18年度,甲公司发生了如下交易或事项:
(1)2×18年1月1日,甲公司为购建一栋厂房按面值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5 000万元,并支付相关交易费用20万元。该债券期限为3年,票面年利率为8%,每年年末支付当年利息。一年后,该可转换公司债券按照每股10元的价格转股。发行日市场上与之类似但没有转换股份权利的公司债券的市场利率为10%。假定甲公司按照面值除以转股价计算转换股份数。
(2)2×18年7月1日,甲公司向其60名管理人员每人授予10万份股票期权,股份期权协议约定,这些职员从2×18年7月1日起在该公司连续服务3年,即可以5元每股购买10万股甲公司股票,从而获益。公司估计该期权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为30元。甲公司当年实际离职人数为0,并且预计将来不会有人离职。
(3)2×18年初,甲公司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为5 000万股。甲公司当年实现净利润6 400万元,其中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6 000万元。
(4)其他资料:假定2×18年7月1日,厂房正式开工,此后未发生非正常停工。甲公司普通股当期7月到12月的平均市场价格为每股10元。
(P/A,8%,3)=2.5771;(P/F,8%,3)=0.7938。
(P/A,10%,3)=2.4869;(P/F,10%,3)=0.7513。
(P/A,11%,3)=2.4437;(P/F,11%,3)=0.7312。
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1)根据资料(1)计算可转换公司债券权益成分以及负债成分的公允价值,计算该债券的实际利率,并编制发行债券时的相关会计分录;
(2)根据资料(2)判断甲公司该股份支付的类型,计算2×18年末应确认的成本费用金额,并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3)根据上述资料,计算甲公司当年的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
(答案中计算结果不为整数的,保留两位小数)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1)①不考虑发行费用:
负债成分的公允价值=5 000×(P/F,10%,3)+5 000×8%×(P/A,10%,3)=5 000×0.7513+5 000×8%×2.4 869=4 751.26(万元)。
权益成分的公允价值=5 000-4 751.26=248.74(万元)。
考虑发行费用:
负债成分应该分摊的发行费用=4 751.26/5 000×20=19.01(万元)。
权益成分应该分摊的发行费用=248.74/5 000×20=0.99(万元)
考虑发行费用后,权益成分的公允价值=248.74-0.99=247.75(万元)。
负债成分的公允价值=4 751.26-19.01=4 732.25(万元)。
②实际利率:假定实际利率为r,r满足:
5 000×(P/F,r,3)+5 000×8%×(P/A,r,3)=4 732.25。
当r=10%时,5 000×(P/F,10%,3)+5 000×8%×(P/A,10%,3)=4 751.26。
当r=11%时,5 000×(P/F,11%,3)+5 000×8%×(P/A,11%,3)=4 633.48。
按照插值法计算:
(r-10%)/(11%-10%)=(4 732.25-4 751.26)/(4 633.48-4 751.26)。
解方程得到r≈10.16%。
③发行时的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4 980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267.75
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 5 000
其他权益工具 247.75
(2)属于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因为甲公司是以其自身权益工具为对价进行结算的股份支付。
当期应确认的成本费用金额=60×10×30×1/3×6/12=3 000(万元)。
相关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 3 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 000
(3)基本每股收益=6 000/5 000=1.2(元)。
稀释每股收益:
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增量股每股收益=4 732.25×10.16%/2×(1-25%)/(5 000/10)=0.36(元)。
股票期权的增量股每股收益为0。
因此,股票期权的稀释性大于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稀释性。
考虑股票期权后的稀释每股收益:
调整增加的普通股股数=60×10-60×10×5/10=300(万股)。
稀释每股收益=6 000/(5 000+300×6/12)=1.17(元)。
考虑可转换公司债券后的稀释每股收益:
调整增加的普通股股数=5 000/10=500(万股)。
稀释每股收益=[6 000+4 732.25×10.16%/2×(1-25%)]/(5 000+500+300×6/12)=1.09(元)。
因此,2×18年,甲公司的稀释每股收益为1.0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