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中级经济师《基础知识》题库(1402题)


第901题

关于不放回简单随机抽样的抽样误差的估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


A.通过计算得到的抽样误差是可以避免的

B.抽样误差与总体分布无关

C.抽样误差与样本量n有关,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样本量越大,抽样误差就越小

D.抽样误差与抽样方式和估计量的选择也有关系

E.即使利用有效辅助信息也不可以有效地减少抽样误差


参考答案:ABE


解析:

考查抽样误差的估计。

抽样误差虽然无法避免,但它是可计算的。调查人员可以计算抽样误差有多大,并采用适当的方式(如增大样本量)对其进行控制。选项A说法错误。

则估计量的方差为:


由上面的估计量方差可以看出:

①抽样误差与总体分布有关,总体单位值之间差异越大,即总体方差S2越大,抽样误差就越大。选项B说法错误。

②抽样误差与样本量n有关,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样本量越大,抽样误差就越小。选项C说法正确。

③抽样误差与抽样方式和估计量的选择也有关系。选项D说法正确。

利用有效辅助信息也可以有效地减少抽样误差。选项E说法错误。


第902题

采用不放回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总体(N=10000)中抽取样本(n=1000),用样本均值估计总体均值,样本方差100,则估计量的方差估计为(   )。


A.0.09

B.0.9

C.0.99

D.99


参考答案:A


解析:

考查抽样误差的估计。

在不放回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中,将样本均值作为总体均值的估计量。则估计量的方差计算公式为:

代入已知数据:总体N=10000,样本n=1000,样本方差=100

最后求解:估计量的方差=(1-1000/10000)×(100/1000=(9000/10000)×(1/10)=0.09

本题正确答案为A。


第903题

下列影响因素中,属于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  )。


A.总体的分布

B.样本量大小

C.被调查者不在家

D.抽样方式的选择

E.估计量的选择


参考答案:ABDE


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

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

(1)抽样误差与总体分布有关,A正确。

(2)抽样误差与样本量有关,B正确。

(3)抽样误差与抽样方式和估计量的选择也有关,DE正确。

(4)利用有效辅助信息的估计量。

C不在上述因素中,故不选。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BDE。

【思路点拨】估计量方差可以看出:

①抽样误差与总体分布有关,总体单位值之间差异越大,即总体方差扩越大,抽样误差就越大。

②抽样误差与样本量n有关,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样本量越大,抽样误差就越小。

此外,抽样误差与抽样方式和估计量的选择也有关系。例如,分层抽样的估计量方差一般小于简单随机抽样。

利用有效辅助信息也可以有效地减小抽样误差。


第904题

在确定样本容量时,其大小会随着(  )。


A.总体标准差的增大而变小

B.允许误差的增大而变小

C.无回答率的提高而变小

D.要求的调查精度提高而变小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样本量的影响因素。

影响样本量的因素:

(1)调查的精度是指用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估计时可以接受的误差水平,要求的调查精度越高,所需要的样本量就越大,B正确,D错误;

(2)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总体的离散程度越大(方差、标准差越大),所需要的样本量也越大,A项错误。

(3)无回答减少了有效样本量,在无回答率较高的调查项目中,样本量要大一些,以减少无回答带来的影响,C项错误。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第905题

影响样本量的因素有(   )。


A.总体的离散程度

B.调查的精度

C.经费的制约

D.大规模的总体中,总体的规模

E.无回答情况


参考答案:ABCE


解析:

样本量的影响因素

(1)调查的精度:用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估计时可以接受的误差水平,要求的调查精度越高,所需要的样本量就越大。

(2)总体的离散程度: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总体的离散程度越大,所需要的样本量也越大。

(3)总体的规模:对于大规模的总体,总体规模对样本量的需求则几乎没有影响 ,但对于小规模的总体,总体规模越大,为保证相同估计精度,样本量也要随之增大(但不是同比例的)。故D项不选。

(4)无回答情况:无回答减少了有效样本量,在无回答率较高的调查项目中,样本量要大一些,以减少无回答带来的影响。

(5)经费的制约:事实上,样本量是调查经费与调查精度之间的某种折中和平衡。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BCE.


第906题

在简单随机抽样调查中,关于样本量的说法,正确的有(  )。


A.调查误差越小所需的样本量越大

B.总体方差越大,所需要的样本量也越大

C.对于小规模的总体,总体规模越大,样本也要随之同比例增大

D.经费越少样本量越小,无回答率越高需要抽取的样本量越大

E.随着样本量的增大,增加同等样本量所增加的精度幅度呈上升趋势


参考答案:ABD


解析:

考查样本量的计算。

①调查的精度,同向。调查的精度是指用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估计时可以接受的误差水平。选项A正确。

②总体的离散程度,同向。总体方差越大,所需要的样本量也越大。选项B正确。

③总体的规模。对于大规模的总体,总体规模对样本量的需求几乎没有影响。对小规模的总体,总体规模越大,为保证相同估计精度,样本量也要随之增大(但不是同比例的)。选项C错误。

④无回答情况,若无回答率较高,样本要大一些。

⑤经费的制约,样本量是经费和调查精度之间的某种折中和平衡。选项D正确。

⑥调查的限定时间及实施调查的人力资源。

随着样本量的增大,增加同等样本量所增加的精度幅度呈下降趋势。选项E错误。


第907题

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区别在于(    )。


A.二者的研究对象是不同的

B.相关分析无法从一个变量的变化来推测另一个变量的变化情况

C.二者的研究目的不同

D.相关分析不能指出变量间相互关系的具体形式

E.二者的研究方法不同


参考答案:BCDE


解析:

考查回归分析的概念。

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的区别:

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在研究目的和方法上具有明显的区别。(1)相关分析研究变量之间相关的方向和相关的程度。但是相关分析不能指出变量间相互关系的具体形式,也无法从一个变量的变化来推测另一个变量的变化情况。(2)回归分析是研究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具体形式,它对具有相关关系的变量之间的数量联系进行测定,确定相关的数学方程式,根据这个数学方程式可以从已知量来推测未知量,从而为估算和预测提供了一个重要方法。

A选项说法错误,它们具有共同的研究对象。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CDE。

【思路点拨】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的联系(1)它们具有共同的研究对象。(2)在具体应用时,常常必须互相补充。相关分析需要依靠回归分析来表明现象数量相关的具体形式,而回归分析则需要依靠相关分析来表明现象数量变化的相关程度。只有高度相关时,进行回归分析寻求其相关的具体形式才是有意义的。


第908题

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之间的关系是( )


A.具有共同的研究方法

B.具有共同的研究对象

C.具体应用时,常常必须互相补充

D.相关分析需要依靠回归分析来表明现象数量相关的具体形式

E.回归分析则需要依靠相关分析来表明现象数量变化的相关程度


参考答案:BCDE


解析:

本题考查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的关系:

(一)联系:(1)它们具有共同的研究对象。(2)在具体应用时,常常必须互相补充。A选项错误

相关分析需要依靠回归分析来表明现象数量相关的具体形式,而回归分析则需要依靠相关分析来表明现象数量变化的相关程度。只有高度相关时,进行回归分析寻求其相关的具体形式才是有意义的。

(二)区别: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在研究目的和方法上具有明显的区别。

(1)相关分析研究变量之间相关的方向和相关的程度。(2)回归分析是研究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具体形式,它对具有相关关系的变量之间的数量联系进行测定,确定相关的数学方程式,根据这个数学方程式可以从已知量来推测未知量,从而为估算和预测提供了一个重要方法。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CDE


第909题

关于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说法,正确的的有()


A.相关分析研究变量间相关的方向和相关的程度

B.相关分析可以从一个变量的变化来推测另一个变量的变化

C.回归分析研究变量间相互关系的具体形式

D.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在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有明显区别

E.相关分析中需要明确自变量和因变量


参考答案:ACD


解析:

本题考查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的关系。

B错误,相关分析无法从一个变量的变化来推测另一个变量的变化情况。

E错误,进行回归分析时,需要确定因变量和自变量。


第910题

根据相关关系的具体形态,选择一个合适的数学模型,来近似地表达变量间的依赖关系,这是(   )。


A.相关分析

B.回归分析

C.定量分析

D.定性分析


参考答案:B


解析:

考查回归分析的概念。

回归分析就是根据相关关系的具体形态,选择一个合适的数学模型,来近似的表达变量间的依赖关系。

相关分析是研究现象之间是否存在某种依存关系,并对具体有依存关系的现象探讨其相关方向以及相关程度,是研究随机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的一种统计方法。A选项错误。

定量分析是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的分析。C选项错误。

定性分析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D选项错误。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


第911题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中,反映由自变量变化引起的因变量线性变化的是( )


A.

B.ε

C.Y

D.β0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β0+β1X反映了由于自变量X的变化而引起的因变量Y的线性变化,因此,A正确;B项 ε 是误差项,错误;C项Y的是因变量,错误;D项 干扰项,不选。

故本题正确答案A

【思路点拨】

β0 和 β1 为模型的参数。模型中,因变量Y是自变量X的线性函数(β0 和 β1X)加上误差项 ε0 。β0 和 β1X反映了由于自变量X的变化而引起的因变量Y的线性变化。误差项ε0 是个随机变量,表示除X和Y的线性关系之外的随机因素对Y的影响,是不能由X和Y的线性关系所解释的Y的变异性。


第912题

关于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只涉及一个自变量的线性回归模型称为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B.因变量Y是自变量X的线性函数加上误差项

C.β0+β1X反映了由于自变量X的变化而引起的因变量y的线性变化

D.误差项是个随机变量,表示除线性关系之外的随机因素对Y的影响,能由X和Y的线性关系所解释的Y的变异性


参考答案:D


解析:

考查回归模型。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是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最简单的回归模型,只涉及一个自变量,表示为Y=β0+β1X+ε, 因变量Y是自变量X的线性函数(β0+β1X)加上误差项ε;β0+β1X反映了由于自变量X的变化而引起的因变量y的线性变化。误差项ε是个随机变量,表示除线性关系之外的随机因素对Y的影响,它是不能由X和Y的线性关系所解释的Y的变异性。D项错误。

题干反问错误选项,故本题答案为D。


第913题

根据抽样调查数据中人均收入和人均可支配消费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估计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Y=1000+0.7X,(X——人均可支配收入;Y——人均消费,单位:元),关于该回归模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元,人均消费将平均增长0.7元

B.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减少1元,人均消费将平均增长0.7元

C.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人均消费将平均增长0.7%

D.当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000元时,人均消费将为15000

E.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减少1%,人均消费将平均增长0.7%


参考答案:AD


解析:

本题考察回归方程。

Y=1000+0.7X,X为人均收入、Y为人均消费。

当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元时,

Y增加额=(1000+0.7×2)-(1000+0.7×1)=0.7,即当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元,人均消费将平均增加0.7元。A项正确。

当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000元时,人均消费=1000+0.7×20000=15000元。D项正确。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D。


第914题

回归模型属于()


A.一元回归模型

B.多元回归模型

C.线性回归模型

D.非线性回归模型

E.回归方程


参考答案:BC


解析:

本题考查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自变量有多个的模型,属于多元回归模型,B项正确;

如果回归模型是直线型的(自变量是一次方),则为线性回归模型,C项正确。

AD为错误干扰项,回归模型中有随机因素ε,而回归方程中没有ε,E项错误。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C。


第915题

根据自变量的多少,回归模型可以分为()。


A.一元回归模型

B.线性回归模型

C.多元回归模型

D.非线性回归模型

E.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


参考答案:AC


解析:

考查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描述因变量如何依赖自变量和误差项的方程称为回归模型,回归模型的类别如下:

(1)根据自变量的多少,回归模型可以分为一元回归模型和多元回归模型。

(2)根据回归模型是否线性,回归模型分为线性回归模型和非线性回归模型。BD选项不符合题意。

E与本题考查内容无关。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C。

【思路点拨】

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是指包含两个以上变量的非线性回归模型。对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求解的传统做法,仍然是想办法把它转化成标准的线性形式的多元回归模型来处理。


第916题

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Y=β01X+ε中。ε反映的是(    )。


A.X和Y的线性关系对Y的影响

B.由自变量X的变化引起的因变量Y的变化

C.X和Y的线性关系对X的影响

D.除X和Y的线性关系之外的随机因素对Y的影响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中,Y=β01X+ε中,误差项ε是个随机变量,表示除线性关系之外的随机因素对Y的影响,它是不能由X和Y的线性关系所解释的Y的变异性。

故本题正确答案D


第917题

某公司产品当产量为1000单位时,其总成本为4000元;当产量为2000单位时,其总成本为5000,则设产量为x,总成本为y,正确的一元回归方程表达式应该是(    )。


A.y = 3000 + x

B.y = 4000 + 4x

C.y = 4000 + x

D.y = 3000 + 4x


参考答案:A


解析:

考查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本题可列方程组:设该方程为y = a + bx,则由题意可得:4000 = a + 1000b;5000 = a + 2000b

解该方程,得b=1,a=3000,所以方程为y = 3000 + x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

【思路点拨】

描述因变量Y的期望值EY)如何依赖自变量X的方程称为回归方程。

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形式:

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图示是一条直线,

β0是回归直线的截距;

β1是回归直线的斜率,表示X每变动一个单位时,EY)的变动量。



第918题

对于一元线性回归方程Y=β01X ,确定β0,β1的方法是( )。


A.二次平均

B.加权平均

C.斯特基方法

D.最小二乘法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察的是最小二乘法。

在现实中,模型的参数β0,β1都是未知的,需要利用样本数据去估计,采用的估计方法是最小二乘法。

故此本题选择D。

【思路点拨】

为估计的回归直线的斜率,它表示自变量X每变动一个单位时,因变量Y的平均变动量。

最小二乘法原理是使得因变量的观测值与估计值之间的离差(残差)平方和最小来估计β0和β1的方法。【寻找距离各观察点最近的一条直线,即实际观测点和直线间的距离最小】


第919题

最小二乘法的原理是(  )。


A.因变量的观测值和均值之间的离差平方和最小

B.因变量的观测值和估计值之间的离差平方和最小

C.因变量的均值和估计值均值之间的离差平方和最小

D.自变量的观测值和均值之间的离差平方和最小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最小二乘法。

最小二乘法的原理是使得因变量的观测值与估计值之间的离差(残差)平方和最小。

本题答案为B。


第920题

关于最小二乘估计和估计的回归方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利用样本数据估计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表达式是

B.

C.线性回归模型常用的参数估计方法是最小二乘法

D.

最小二乘法就是使因变量的观测值yi与估计值y ̂i之间的离差(又称残差)平方和最小来估计

E.


参考答案:BCE


解析:

考查最小二乘法。


【思路点拨】D项很容易选错,一定注意:不一样,字母上面带小尖和不带不能等同。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