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921题
一般情况下,使用估计的回归方程之前,需要对模型进行检验,不包括( )。
A.分析回归系数的经济含义是否合理
B.分析变量之间相关的方向和程度
C.分析估计的模型对数据的拟合效果如何
D.对模型进行假设检验
参考答案:B
解析:
考查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分析。
一般情况下,使用估计的回归方程之前,需要对模型进行检验:
①结合经济理论和经验分析回归系数的经济含义是否合理;A正确。
②分析估计的模型对数据的拟合效果如何;C正确。
③对模型进行假设检验。D正确。
B项不属于本题考查内容。
本题为反选题,故答案为B。
第922题
关于回归方程决定系数的说法,正确的有()。
A.决定系数测度回归模型对样本数据的拟合程度
B.决定系数取值越大,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越差
C.决定系数等于1,说明回归模型可以解释因变量的所有变化
D.决定系数取值在[0,1]之间
E.如果决定系数等于1,所有观测点都会落在回归线上
参考答案:ACDE
解析:
本题考查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分析
决定系数测度回归直线对样本数据的拟合程度,A正确;决定系数越接近1,回归直线的拟合效果越好,B错误;决定系数等于1,说明回归直线可以解释因变量的所有变化,C正确;决定系数的取值在0到1之间,D正确;决定系数等于1,说明所有观测点都落在回归直线上,E正确。
故本题正确答案ACDE
第923题
关于决定系数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决定系数的取值在-1到1之间
B.决定系数等于1,说明回归直线可以解释因变量的所有变化
C.决定系数等于0,说明回归直线无法解释因变量的变化,因变量与自变量无关
D.决定系数越接近1,回归直线的拟合效果越好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决定系数。
1.决定系数的取值在0到1之间。故A错误。
2.决定系数越接近1,回归直线的拟合效果越好。
R2=1,说明回归直线可以解释因变量的所有变化。
R2=0,说明回归直线无法解释因变量的变化,因变量的变化与自变量无关。
本题为反选题,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思路点拨】
决定系数的取值在0到1之间,大体说明了回归模型所能解释的因变量变化占因变量总变化的比例。决定系数越接近1,回归直线的拟合效果越好,决定系数越接近0,回归直线的拟合效果越差。
第924题
关于决定系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决定系数的取值在0到1之间
B.决定系数越接近于0,说明模型的拟合效果就越好
C.决定系数为1说明回归直线可以解释因变量的所有变化
D.决定系数为0说明回归直线无法解释因变量的变化
E.决定系数的取值大体上说明了回归模型所能解释的因变量变化占因变量总变化的比例
参考答案:ACDE
解析:
本题考查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分析。
A正确,决定系数的取值在0到1之间,大体说明了回归模型所能解释的因变量变化占因变量总变化的比例;
B错误,应该是决定系数越接近于1,说明模型的拟合效果就越好;
C正确,决定系数为1,说明回归直线可以解释因变量的所有变化;
D正确,决定系数为0,说明回归直线无法解释因变量的变化,因变量的变化与自变量无关;
E正确,决定系数的取值大体上说明了回归模型所能解释的因变量变化占因变量总变化的比例;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CDE。
第925题
回归分析的一个重要应用是( )。
A.检验
B.预测
C.假设
D.判断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回归分析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预测,即利用估计的回归模型预估因变量数值。B选项正确,ACD选项错误。故本题选择B选项。
第926题
关于回归模型调整后的决定系数(Adjusted R2)的说法,正确的有( )。
A.调整后的决定系数数值上可能大于R2
B.调整后的决定系数考虑到自变量个数对决定系数的影响
C.调整后的决定系数取值范围大于1
D.调整后的决定系数适用于多元回归模型
E.调整后的决定系数越高,模型的拟合效果就越好
参考答案:BDE
解析:
与决定系数相同,调整后的决定系数越高,模型的拟合效果越好,E正确。多元回归模型在实际应用中,随着自变量个数的增加,即使在有些自变量与因变量完全不相关的情况下,决定系数也会增大。为避免因增加自变量个数而高估拟合效果的情况,多元回归模型一般使用修正了自由度的调整后决定系数。根据定义,BD正确。
第927题
利用样本数据拟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单位:元)和人均消费Y(单位:元)的回归方程,估计方程( Y) ̂=1530+0.6X,R2为0.99,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平均增加0.6元
B.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之间负相关
C.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平均增加0.6%
D.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可以很好地解释人均消费支岀的变化
E.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X=20000元时,人均消费支出Y预估为13530元
参考答案:ADE
解析:
考查二元回归模型案例。
本题答案为ADE。
第928题
下列指标中累积后没有意义的是( )。
A.商品零售额
B.能源生产总量
C.财政收入
D.股票价格
参考答案:D
解析:
考查时间序列及其分类。
时点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时刻或某一时点上的状况的总量指标。不具有可加性,指标数值大小与登记时间的间隔长短无关,指标数值是间断计数的。如某地区人口数,某商业企业商品库存额等指标。
时期指标反映的是总体现象在一定时期内的累计总量水平的指标。 是表现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在一段时期内发展过程的总结果。如一定时期的工业总产值、人口出生数、工资总额等。
ABC为时期指标,D选项属于时点指标。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D。
【思路点拨】股票价格属于时点指标,时点数通常不能累积,其累积后没有意义。
第929题
“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指标的时间序列属于( )。
A.时点序列
B.时期序列
C.对数时间序列
D.平均数时间序列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时间序列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平均数时间序列的统计指标值是平均数,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D选项正确,ABC选项错误。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D。
【思路点拨】本题可通过关键字“人均”判断出为平均数时间序列。
第930题
下列指标和时间构成的序列中,属于时点序列的是( )。
A.年末总人口
B.钢铁总产量
C.国内生产总值
D.人口自然增长率
E.库存量
参考答案:AE
解析:
考查时间序列及其分类。
1.时期序列:时期指标反映的是总体现象在一定时期内的累计总量水平的指标。 是表现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在一段时期内发展过程的总结果。每一指标值反映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发展的结果,即过程总量。如一定时期的工业总产值、人口出生数、工资总额等。
2.时点序列:时点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时刻或某一时点上的状况的总量指标。不具有可加性,指标数值大小与登记时间的间隔长短无关,指标数值是间断计数的。每一指标值反映现象在一定时点上的瞬间水平。如某地区人口数,某商业企业商品库存额等指标。
本题中的BC项为时期序列,D人口自然增长率,属于相对数时间序列。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E。
第931题
下列时间序列属于相对数时间序列的是( )。
A.经济增长率
B.物价指数
C.产品产量
D.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E.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
参考答案:ABE
解析:
考查时间序列及其分类。
相对数时间序列涉及的指标是相对指标。相对指标是两个绝对数之比,如:经济增长率、物价指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
D属于平均数时间序列,C属于绝对数时间序列 。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BE。
第932题
依据指标值的时间特点,绝对数时间序列分为( )。
A.时期序列
B.时点序列
C.相对数时间序列
D.平均数时间序列
E.整数时间序列
参考答案:AB
解析:
考查时间序列及其分类。
绝对数时间序列是由绝对数指标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后形成的序列。依据指标值的特点,绝对数时间序列分为时期序列和时点序列。
相对数时间序列是将一系列同类相对指标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而形成的数列。
平均数时间序列是指由一系列同类平均指标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时间序列。
CD选项不符合题干要求。
E项与本题考查内容无关,且教材不涉及,故不选。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B。
第933题
“年底总人口数”指标的时间序列属于()
A.时点序列
B.平均数时间序列
C.相对数时间序列
D.时期序列
E.绝对数时间序列
参考答案:AE
解析:
考查时间序列及其分类。
时间序列按照其构成要素中统计指标值的表现形式,分为绝对数时间序列(包括时点时间序列和时期时间序列)、相对数时间序列、平均数时间序列。
时点序列中,每一指标反应现象在一定时点上的瞬间水平,如年底总人口数表明在各年年末时点上的人口数。
B选项,平均数时间序列是指由一系列同类平均指标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时间序列。
C选项,把一系列同种相对数指标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而成的时间序列叫做相对数时间序列。
D选项,时期序列反映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发展的结果,是过程总量。(如,国内生产总值时间序列)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E。
第934题
下列指标中,属于时期指标的是( )。
A.产品产量
B.能源生产总量
C.股票价格
D.商品零售额
E.科技机构数
参考答案:ABD
解析:
考查时间序列及其分类。
时期序列:时期指标反映的是总体现象在一定时期内的累计总量水平的指标。 是表现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在一段时期内发展过程的总结果。每一指标值反映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发展的结果,即过程总量。比如:产品产量;能源生产总量;财政收入;商品零售额。
CE为时点指标。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BD。
【思路点拨】时点序列:时点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时刻或某一时点上的状况的总量指标。不具有可加性,指标数值大小与登记时间的间隔长短无关,指标数值是间断计数的。每一指标值反映现象在一定时点上的瞬间水平。如某地区人口数,某商业企业商品库存额等指标。
第935题
财政收入这一统计指标属于( )。
A.相对指标
B.时期指标
C.时点指标
D.平均指标
参考答案:B
解析:
考查时间序列及其分类。
时期指标又称时期数,反映的是总体现象在一定时期内的累计总量水平的指标。 是表现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在一段时期内发展过程的总结果。,如:能源生产总量、财政收入、商品零售额等。
时点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时刻或某一时点上的状况的总量指标。不具有可加性,指标数值大小与登记时间的间隔长短无关,指标数值是间断计数的。如某地区人口数,某商业企业商品库存额等指标。C选项错误。
相对指标具体数值表现为相对数。A选项错误。
平均指标,反映的是现象在某一空间或时间上的平均数量状况。 多用于社会经济统计中,一般用平均数形式表示。D选项错误。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
第936题
下列时间序列指标中,适用于水平分析的有( )。
A.发展水平
B.平均发展水平
C.平均增长量
D.增长量
E.平均增长速度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本题考查发展水平
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包括:发展水平、平均发展水平、增长量与平均增长量。
ABCD选项正确,E选项错误。
本题答案为ABCD。
【思路点拨】时间序列的速度分析包括: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
第937题
某地区1999~2003年原煤产量如下: 该地区1999~2003年的平均每年原煤产量为( )万吨。
A.58
B.57.875
C.59
D.60
参考答案:A
解析:
考查平均发展水平。
原煤产量是时期指标,所以平均产量=(45+46+59+68+72)/5=58万吨。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A。
【思路点拨】区分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
第938题
在序时平均数的计算过程中,与时期序列序时平均数计算思路相同的是( )。
A.间隔不相等的间断时点序列序时平均数
B.间隔时间相等的间断时点序列序时平均数
C.资料逐日登记且逐日排列的连续时点序列序时平均数
D.只在指标值发生变动时才记录一次的连续时点序列序时平均数
参考答案:C
解析:
考查平均发展速度。
时期序列序时平均数与逐日登记的连续时点的序时平均数的计算思路是相同的,都采用一次平均的思想,并且是简单算术平均数。C正确。
AB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C。
【思路点拨】
AB项属于时点序列的间断时点序时平均数的计算。
D项属于连续时点,但是和时期序列序时平均数计算思路不同,采用的是加权算数平均数。
第939题
某行业2000年至2008年的职工数量(年底数)的记录如下: 则该行业2000年至2008年平均每年职工人数为( )。
A.1300
B.1325
C.1333
D.1375
参考答案:B
解析:
考查平均发展水平。
间隔不相等的间断时点序列平均数的计算也采用“两次平均”的思路,且第一次的平均计算与间隔相等的间断序列相同;进行第二次平均时,由于各间隔不相等,所以应当用间隔长度作为权数,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
平均每年职工人数={[(1000+1200)/2]x3+[(1200+1600)/2]x2+[(1600+1400)/2]x3}/(3+2+3)=10600/8=1325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B。
第940题
平均增长量是时间序列中( )的序时平均数。
A.累计增长量
B.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通常是时间序列最初水平)之差
C.逐期增长量
D.报告期发展水平
参考答案:C
解析:
考查平均增长量
平均增长量是时间序列中逐期增长量的序时平均数数,它表明现象在一段时期内平均每期增加量(减少)的数量。C正确。
ABD与题意不符。
故此题正确答案为C。
【思路点拨】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通常是时间序列最初水平)之差是累计增长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