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661题 注册地与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均在法国的某银行,取得的下列各项所得中,应按规定缴纳我国企业所得税的有( )。
A.转让位于我国的一处不动产取得的财产转让所得
B.在香港证券交易所购入我国某公司股票后取得的分红所得
C.在我国设立的分行为我国某公司提供理财咨询服务取得的服务费收入
D.在我国设立的分行为位于日本的某电站提供流动资金贷款取得的利息收入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选项A:不动产在境内,所得来源于境内,则需要在我国缴纳企业所得税;选项B:取得境内企业的分红(分配所得的企业在境内),所得来源于境内,则需要在我国缴纳企业所得税;选项C:劳务发生地在境内,所得来源于境内,则需要在我国缴纳企业所得税;选项D:利息收入,负担、支付方在境外,但是此处属于在我国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取得的来源于境外的与境内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应该在我国缴纳企业所得税。
第1662题 下列关于企业所得税纳税地点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营业机构的,应当汇总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B.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两个或两个以上机构、场所的,经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可以选择由其主要机构、场所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
C.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以扣缴义务人所在地为纳税地点
D.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发生在境外但与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以扣缴义务人所在地为纳税地点
参考答案:ABC
解析:
选项D,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发生在境外但与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以机构、场所所在地为纳税地点。
第1663题 下列关于非居民企业所得税纳税地点的表述,正确的有( )。
A.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其所设机构、场所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以机构、场所所在地为纳税地点
B.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以扣缴义务人所在地为纳税地点
C.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以机构、场所所在地为纳税地点
D.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机构、场所的,符合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规定条件的,可以选择由其主要机构、场所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
参考答案:ABD
解析:
选项C: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境内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以扣缴义务人所在地为企业所得税纳税地点。
第1664题 (1)计算业务(1)转让非独占许可使用权应纳税所得额调整金额。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一个纳税年度内,居民企业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技术转让的范围包括居民企业转让专利技术、计算机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植物新品种、生物医药新品种、5年以上(含5年)非独占许可使用权以及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确定的其他技术。
转让非独占许可使用权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500+(700-100-500)×50%=550(万元)
第1665题 (2)计算业务(2)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2)企业发生支出,应取得税前扣除凭证,作为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相关支出的依据。未取得相关发票,不得在税前扣除。因此未取得发票的300万元需要纳税调增。
广宣费的扣除限额=(48 000+2 000)×15%=7 500(万元)>7 300(万元)
其中7 000万元的广宣费可以据实扣除。未取得发票的300万元不得扣除。
业务(2)应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为300万元。
第1666题 (3)计算业务(3)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3)业务招待费扣除限额1=(48 000+2 000)×5‰=250(万元)
业务招待费扣除限额2=350×60%=210(万元)
业务招待费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350-210=140(万元)
第1668题 (5)计算业务(5)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5)
①工会经费扣除限额=6 000×2%=120(万元)<150(万元)
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30万元。
②职工福利费扣除限额=6 000×14%=840(万元)<900(万元)
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60万元。
③职工教育经费扣除限额=6 000×8%=480(万元)>460(万元)
可以据实扣除。
④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合计=30+60=90(万元)
第1669题 (6)计算业务(6)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6)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的加计75%在税前扣除。
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660×75%=495(万元)
第1670题 (7)判断业务(7)购进新设备的成本能否一次性税前列支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7)11月购进新设备的成本不能一次性税前列支。
因为根据税法相关规定,企业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新购进的设备、器具,单位价值不超过5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本题购入设备价值超过500万元,所以不能享受该优惠。
第1672题 (9)计算业务(9)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9)公益性捐赠的扣除限额=6 000×12%=720(万元)
通过县级政府向希望工程捐赠120万元,未超过扣除限额,可据实扣除。
直接向某学校捐赠20万元不能税前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0万元。
第1675题 (1)计算全年销售(营业)收入。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自产货物作为福利发放职工、股利分配、债务重组,应作视同销售处理,可以作为计提广告费、业务招待费的依据。
全年销售(营业)收入=(25 000+200+10)×2 000/1 000+300+ 140=5 482(万元)。
第1676题 (2)计算全年准予税前扣除的销售成本。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2)全年准予税前扣除的销售成本=(25 000+200+10)×1 500/10 000+20+130=3 931.5(万元)。
第1677题 (3)计算全年准予税前扣除的销售费用。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3)广告费扣除限额=5 482×15%=822.3(万元),实际广告费用320万元,未超过限额,可据实扣除,全年可扣除销售费用为450万元。
第1679题 (5)计算全年准予税前扣除的管理费用。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5)业务招待费扣除限额=5 482×5%=27.41(万元)。
实际发生额的60%=90×60%=54(万元)。
企业之间支付的管理费用不得税前扣除。
准予税前扣除的管理费用=600-90+27.41-20=517.41(万元)。
第1680题 (6)计算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6)全年应纳税所得额=(5 482+20+80)-3 931.5(成本)-450(销售费用)-517.41(管理费用)+22.6(债务重组收益)=705.6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