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注册会计师《税法》考试试题(2646题)


第2461题 在我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来自于中国境内的下列所得实行差额征税的是(    )。


A.利息所得

B.股息所得

C.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D.财产转让所得


参考答案:D


解析:

选项ABC:均属于全额纳税。


第2462题 非居民企业间接转让中国应税财产,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应认定为具有合理的商业目的的有(    )。


A.股权转让方直接或间接拥有股权受让方80%以上的股权

B.股权受让方直接或间接拥有股权转让方50%以上的股权

C.本次间接转让交易后可能再次发生的间接转让交易相比在未发生本次间接转让交易情况下的相同或类似间接转让交易,其中国所得税负担不会减少

D.股权受让方全部以本企业或与其具有控股关系的企业的股权(不含上市企业股权)支付股权交易对价


参考答案:ACD


解析:

间接转让中国应税财产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应认定为具有合理商业目的:(1)交易双方的股权关系具有下列情形之一:①股权转让方直接或间接拥有股权受让方80%以上的股权;②股权受让方直接或间接拥有股权转让方80%以上的股权;③股权转让方和股权受让方被同一方直接或间接拥有80%以上的股权。境外企业股权50%以上(不含50%)价值直接或间接来自于中国境内不动产的,上述第①、②、③项的持股比例应为100%。(2)本次间接转让交易后可能再次发生的间接转让交易相比在未发生本次间接转让交易情况下的相同或类似间接转让交易,其中国所得税负担不会减少。(3)股权受让方全部以本企业或与其具有控股关系的企业的股权(不含上市企业股权)支付股权交易对价。


第2463题 非居民企业间接转让中国应税财产,判断其是否具有合理的商业目的时,应综合分析的因素有(    )。


A.境外企业股权主要价值是否直接或间接来自于中国应税财产

B.境外企业资产是否主要由直接或间接在中国境内的投资构成,或其取得的收入是否主要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中国境内

C.股权转让方间接投资、间接转让中国应税财产交易与直接投资、直接转让中国应税财产交易的可替代性

D.间接转让中国应税财产所得在中国可适用的税收协定或安排情况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判断合理商业目的,应当考量的因素包括:(1)境外企业股权主要价值是否直接或间接来自于中国应税财产;(2)境外企业资产是否主要由直接或间接在中国境内的投资构成,或其取得的收入是否主要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中国境内;(3)境外企业及直接或间接持有中国应税财产的下属企业实际履行的功能和承担的风险是否能够证实企业架构具有经济实质;(4)境外企业股东、业务模式及相关组织架构的存续时间;(5)间接转让中国应税财产交易在境外应缴纳所得税情况;(6)股权转让方间接投资、间接转让中国应税财产交易与直接投资、直接转让中国应税财产交易的可替代性;(7)间接转让中国应税财产所得在中国可适用的税收协定或安排情况。


第2464题 非居民企业取得股息、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和财产转让所得,其所得跟境内机构场所并没有实际联系的,按(    )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A.10%

B.15%

C.20%

D.25%


参考答案:A


解析:

非居民企业取得股息、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和财产转让所得,该所得跟境内机构场所并没有实际联系的,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第2465题 境内机构和个人支付下列外汇资金,无须进行税务备案的情形有(    )。


A.境内机构在境外发生的差旅费

B.境内机构在境外承包工程的工程款

C.境外机构从境内获得100万美元融资租赁租金

D.境外机构从境内获得200万美元转让不动产所得


参考答案:AB


解析:

境内机构和个人向境外单笔支付等值5万美元以上(不含等值5万美元)下列外汇资金,除无须进行税务备案的情形外,均应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税务备案:(1)境外机构或个人从境内获得的包括运输、旅游、通信、建筑安装及劳分承包、保险服务、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利使用和特特许、体育文化和娱乐服务、其他商业服务、政府服务等服务贸易收入;(2)境外个人在境内的工作报酬,境外机构或个人从境内获得的股息、红利、利润、直接债务利息、担保费以及非资本转移的捐赠、赔偿、税收、偶然性所得等收益和经常转移收入;(3)境外机构或个人从境内获得的融资租赁租金、不动产的转让收入、股权转让所得以及外国投资者其他合法所得。


第2466题 境外投资者从中国境内居民企业分配的利润,直接投资于鼓励类项目,凡符合规定条件的,暂不征收预提所得税。下列各项中,属于“直接投资”情形的有(    )。


A.以分得利润转增中国境内居民企业实收资本

B.以分得利润新增、转增、收购上市公司股份(非战略投资)

C.以分得利润在中国境内投资新建居民企业

D.以分得利润从关联方收购中国境内居民企业股权


参考答案:AC


解析:

境外投资者以分得利润进行的直接投资,包括境外投资者以分得利润进行的增资、新建、股权收购等权益性投资行为,但不包括新增、转增、收购上市公司股份(符合条件的战略投资除外)。具体是指:①新增或转增中国境内居民企业实收资本或者资本公积;②在中国境内投资新建居民企业;③从非关联方收购中国境内居民企业股权。


第2467题 境内机构和个人向境外单笔支付等值(    )万美元以上外汇资金,均应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税务备案。


A.1

B.2

C.3

D.5


参考答案:D


解析:

境内机构和个人向境外单笔支付等值5万美元以上(不含等值5万美元)外汇资金,除无须进行税务备案的情形外,均应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税务备案。


第2468题 境内机构对外付汇的下列情形中,需要进行税务备案的是(    )。


A.境内机构在境外发生差旅费10万美元以上的

B.境内机构发生在境外的进出口贸易佣金5万美元以上的

C.境内机构在境外发生会议费10万美元以上的

D.境内机构向境外支付旅游服务费5万美元以上的


参考答案:D


解析:

选项ABC属于无须进行税务备案的情形;选项D境内机构向境外支付旅游服务费5万美元以上的属于需要进行税务备案的情形。



第2469题 境内机构对外支付下列外汇资金时,须办理和提交《服务贸易等项目对外支付税务备案表》的是(    )。


A.境内机构在境外发生的商品展销费用

B.进口贸易项下境外机构获得的国际运输费用

C.境内机构在境外承包工程的工程款

D.我国区县级国家机关对外无偿捐赠援助资金


参考答案:D


解析:

选项ABC:属于对外付汇无须进行税务备案的情形。选项D:我国省级以上国家机关对外无偿捐赠援助资金,无须进行税务备案,我国区县级国家机关对外无偿捐赠援助资金须进行税务备案。



第2470题 A国一居民企业在B国设有一个分公司,总公司在本国取得所得250万元,设在B国的分公司取得税前所得60万元。分公司按40%的税率向B国缴纳所得税24万元。A国所得税税率为30%,实行限额抵免法。计算该居民企业应向本国缴纳所得税额()万元。


A.55

B.60

C.70

D.75


参考答案:D


解析:(1)B国分公司抵免限额=60×30%=18(万元);(2)由于抵免限额(18万元)<实缴税额(24万元),允许抵免的税额=18(万元),因此,应向本国缴纳所得税额=(250+60)×30%-18=75(万元)。>



第2472题 A企业境内所得100万元,境外分支机构B亏损65万元。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企业境内外净所得35万元

B.当年A企业在我国应缴纳企业所得税25万元

C.境外B机构的65万元亏损可以无限期向后结转弥补

D.境外B机构的65万元亏损可以在不超过5年时间内向后结转弥补


参考答案:D


解析:选项D,如果企业当期境内外所得盈利额与亏损额加总后和为零或正数,则其当年度境外分支机构的非实际亏损额可无限期向后结转弥补。


第2473题 我国甲企业属于居民企业,下列情形中,甲企业取得B国丁企业分配的股息适用间接抵免的是(    )。(乙企业、丙企业均为A国的企业)


A.甲企业直接持有丁企业18%的股权;甲企业直接持有乙企业50%的股权,乙企业直接持有丁企业30%的股权

B.甲企业直接持有乙企业20%的股权,乙企业直接持有丁企业20%的股权;甲企业直接持有丙企业50%的股权,丙企业直接持有丁企业38%的股权

C.甲企业直接持有乙企业50%的股权,乙企业直接持有丁企业30%的股权;甲企业直接持有丙企业20%的股权,丙企业直接持有丁企业10%的股权

D.甲企业直接持有乙企业18%的股权,乙企业直接持有丁企业30%的股权;甲企业直接持有丙企业60%的股权,丙企业直接持有丁企业30%的股权


参考答案:B


解析:

选项A:甲企业对丁企业直接持有18%的股份<20%;甲企业对丁企业间接持有的股份=50%×30%=15%<20%,单—居民企业直接持有或通过一个或多个符合规定持股条件的外国企业间接持有总和均未达到20%以上股份的条件,所以不适用间接抵免。选项B:甲企业对丁企业间接持有的股份=20%×20%+50%×38%=23%>20%,所以适用间接抵免。选项C:丙企业直接持有丁企业10%的股份<20%,不符合要求,不能相加;甲企业对丁企业间接持有的股份=50%×30%=15%<20%,所以不适用间接抵免。选项D:甲企业直接持有乙企业18%的股权<20%,不符合要求,不能相加;甲企业对丁企业间接持有的股份=60%×30%=18%<20%,所以不适用间接抵免。


第2474题 我国某居民企业2020年有来源于乙国的税前所得100万元,乙国的所得税税率为30%,但乙国对外国企业来源于本国的所得实行20%的优惠税率,我国采用分国别限额抵免法消除国际重复征税并承诺给予税收饶让,该居民企业的这笔境外所得应在我国补缴所得税额(    )万元。


A.25

B.5

C.5.75

D.0


参考答案:D


解析:

居民企业从与我国政府订立税收协定(或安排)的国家(地区)取得的所得,按照该国(地区)税收法律享受了免税或减税待遇,且该免税或减税的数额按照税收协定规定应视同已缴税额在中国的应纳税额中抵免的,该免税或减税数额可作为企业实际缴纳的境外所得税额用于办理税收抵免。视同境外已纳税额=100×30%=30(万元),超过了境外所得抵免限额=100×25%=25(万元),无须在我国补税。



第2476题 某境外母公司为其在我国境内子公司提供担保,收取含税担保费200万元。该母公司就收取的担保费应在我国缴纳的增值税为(    )万元。


A.0

B.12

C.11.32

D.6


参考答案:C


解析:

应在我国缴纳增值税=200/(1+6%)×6%=11.32(万元)。境外公司为境内公司提供担保,服务的购买方在境内,属于在境内销售服务,应照章征税。


第2477题 根据国际税收的有关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企业按照税法的有关规定计算的当期境内、境外应纳税所得总额小于零的,应以零计算当期境内、境外应纳税所得总额,其当期境外所得税的抵免限额也为零

B.企业境内所得为亏损,境外所得为盈利,且企业已使用同期境外盈利全部或部分弥补了境内亏损,则境内已用境外盈利弥补的亏损允许再用以后年度境内盈利重复弥补

C.企业境内所得为亏损,境外盈利分别来自多个国家,则弥补境内亏损时,企业应当按照主管税务机关指定的境外所得来源国家(地区)顺序,弥补境内亏损

D.企业境内所得为亏损,境外盈利分别来自多个国家,则弥补境内亏损时,企业可以自行选择弥补境内亏损的境外所得来源国家(地区)顺序


参考答案:AD


解析:

选项B:企业境内所得为亏损,境外所得为盈利,且企业已使用同期境外盈利全部或部分弥补了境内亏损,则境内已用境外盈利弥补的亏损不得再用以后年度境内盈利重复弥补。选项C:企业境内所得为亏损,境外盈利分别来自多个国家,则弥补境内亏损时,企业可以自行选择弥补境内亏损的境外所得来源国家(地区)顺序。


第2478题 下列关于境外所得税收管理的说法错误的有(    )。


A.企业可以选择“分国不分项”或者“不分国不分项”计算其来源于境外的应纳税所得额

B.境外所得抵免的方式一经选择,5年内不得改变

C.企业选择采用不同于以前年度的方式计算可抵免境外所得税税额和抵免限额时,对该企业以前年度按照有关规定没有抵免完的余额,不得结转抵免

D.企业可以选择“分国不分项”或者“分国又分项”,计算其来源于境外的应纳税所得额


参考答案:CD


解析:

选项C,企业选择采用不同于以前年度的方式计算可抵免境外所得税税额和抵免限额时,对该企业以前年度按照有关规定没有抵免完的余额,可在税法规定结转的剩余年限内,按新方式计算的抵免限额中继续结转抵免。选项D,企业可以选择“分国不分项”或者“不分国不分项”计算其来源于境外的应纳税所得额。


第2479题 境内某家电生产企业2017年度境内所得应纳税所得额为500万元,在全年已预缴税款100万元,来源于境外A国税前所得200万元,境外实纳税款40万元,该企业当年汇算清缴应补退的税款为(    )万元。


A.35

B.25

C.125

D.100


参考答案:A


解析:

境外所得抵免限额=200×25%=50(万元),其在境外实际缴纳40万元,应在我国补缴10万元。境内所得应缴纳所得税=500×25%=125(万元),该企业当年应补缴税额=125-100+10=35(万元)。


第2480题 某外国公司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也未在中国设立机构场所,2015年从中国境内某企业获得专有技术使用权转让收入200万元,该技术的成本80万元,从外商投资企业取得投资收益300万元。此外转让其在中国境内的房屋一栋,转让收入3 000万元,原值1 000万元,已提折旧600万元。则该外国公司2015年应当向我国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为(    )万元。


A.350

B.310

C.50

D.250


参考答案:B


解析:

对于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非居民企业的所得,按照下列方法计算应纳税所得额: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和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全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转让财产所得,以收入全额减除财产净值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应缴纳企业所得税=(200+300)×10%+[3 000-(1 000-600)]×10%=310(万元)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