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323题 淋巴瘤最典型的临床表现是
A.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
B.发热
C.消瘦
D.盗汗
E.皮肤瘙痒
参考答案:A
解析:
淋巴瘤最典型的临床表现是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单发或多发,好发于颈部、腋下和腹股沟。部分患者淋巴瘤首先发生于淋巴结外器官,多见于非霍奇金淋巴瘤,咽环部位最常见,也可见于胃肠道、脾脏、皮肤等处。发热、消瘦及盗汗等全身症状在霍奇金淋巴瘤较多见,在非霍奇金淋巴瘤则多见于晚期。皮肤瘙痒可为霍奇金淋巴瘤的唯一全身症状,在非霍奇金淋巴瘤则很少见。
第1324题 确诊淋巴瘤的最主要依据是
A.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B.全面的影像学检查结果
C.骨髓象
D.血象
E.乳酸脱氢酶升高
参考答案:A
解析:
淋巴瘤的确诊及其分类分型诊断均依赖淋巴结或淋巴组织的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明确淋巴瘤的诊断和分类分型诊断后,还需进行临床分期,目的是明确病变累及范围,为选择治疗策略和判断预后提供依据。因此,必须进行全面的影像学检查。骨髓检查有助于了解骨髓是否受累,一旦受累均属于Ⅳ期。乳酸脱氢酶升高提示预后不良。血象是淋巴瘤的常规检查项目,但无特异性。
第1325题 多发性骨髓瘤引起的骨骼破坏属于
A.骨折性骨骼破坏
B.坏死性骨骼破坏
C.溶骨性骨骼破坏
D.增生性骨骼破坏
E.感染性骨骼破坏
参考答案:C
解析: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骨骼破坏属于溶骨性骨骼破坏。
第1326题
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病变累及两侧颈部淋巴结,无发热、消瘦及盗汗等全身症状,骨髓涂片找到R-S细胞。该患者临床分期为
A.ⅡA
B.ⅡB
C.ⅢA
D.ⅣA
E.ⅣB
参考答案:D
解析:
淋巴瘤的临床分期分成Ⅰ~Ⅳ期:Ⅰ期,单个淋巴结区或单个结外器官局部受累;Ⅱ期,病变累及横膈同侧2个或更多的淋巴结区,或病变局限侵犯淋巴结以外器官及横膈同侧1个以上淋巴结区;Ⅲ期,横膈上下均有淋巴结病变;Ⅳ期,1个或多个结外器官受到广泛性或播散性侵犯,伴或不伴淋巴结肿大。肝或骨髓只要受到累及均属Ⅳ期。每一个临床分期按全身症状的有无分为A、B两组。无症状者为A,有症状者为B。全身症状包括三个方面:①发热38℃以上,连续3天以上,且无感染原因;②6个月内体重减轻10%以上;③盗汗。
第1327题 关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错误的是
A.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B.干扰素-α
C.格列卫
D.羟基脲
E.糖皮质激素
参考答案:E
解析:
除糖皮质激素外,其他均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措施。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被普遍认可的根治性标准治疗。干扰素-α可使部分患者达到完全的细胞遗传学缓解,延长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格列卫代表了目前慢粒治疗的主要进展。如患者无条件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或格列卫、干扰素-α治疗,羟基脲是首选药物。
第1328题 慢粒与类白血病反应最重要的鉴别点是
A.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阳性率及积分
B.白细胞计数
C.脾大程度
D.骨髓增生程度
E.贫血程度
参考答案:A
解析:
类白血病反应:常并发于严重感染、恶性肿瘤等基础疾病,并有相应原发病的临床表现。白细胞数可达50×109/L或以上。粒细胞胞浆中常有中毒颗粒和空泡。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不增多。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反应强阳性。pH染色体阴性。血小板和血红蛋白大多正常。原发病控制后,类白血痛反应亦随之消失。慢粒: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降低或完全缺失。因此,正确答案是A。
第1329题 关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错误的是
A.90%的患者在50岁以上发病
B.起病十分缓慢
C.常转化为急性白血病
D.血象淋巴细胞绝对值≥5×109/L
E.骨髓象淋巴细胞≥40%
参考答案:C
解析:
在我国,90%的慢淋患者在50岁以上发病,起病十分缓慢,往往无自觉症状,许多患者因其他疾病就诊时才被确诊。可有低热、疲倦等症状。常以淋巴结肿大首先引起患者注意,以颈部、锁骨上、腋窝、腹股沟等处淋巴结肿大为主。肿大的淋巴结无压痛,质地中等,可移动。约半数患者有轻度至中度脾大,轻度肝大。血象淋巴细胞绝对值≥5×109/L(持续4周以上),以小淋巴细胞增多为主。骨髓象淋巴细胞≥40%,以成熟淋巴细胞为主。不到1%的慢淋患者向急性白血病转化。
第1330题 关于淋巴瘤,错误的是
A.起源于淋巴结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
B.病因和发病机制不完全清楚,
C.在我国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率明显高于霍奇金淋巴瘤
D.与霍奇金淋巴瘤比较,非霍奇金淋巴瘤预后差
E.淋巴瘤不能治愈
参考答案:E
解析:
淋巴瘤起源于淋巴结或淋巴组织,其发生大多与免疫应答过程中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产生的某种免疫细胞恶变有关,是免疫系统的恶性肿瘤。在我国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率明显高于霍奇金淋巴瘤。淋巴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完全清楚,可能与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如幽门螺杆菌)、免疫功能缺陷等有关。淋巴瘤的预后较其他肿瘤要好,尤其是霍奇金淋巴瘤,不少患者可获治愈。与霍奇金淋巴瘤比较,非霍奇金淋巴瘤预后差,但部分患者也可获治愈。因此,正确答案是E。
第1331题 最可能的诊断是
A.缺铁性贫血
B.溶血性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感染性贫血
E.巨幼细胞性血
参考答案:A
解析:
该例贫血经铁剂治疗5天后,网织红细胞由1.5%升至6%,说明治疗有效,支持缺铁性贫血的诊断。
第1332题 此患者口服铁剂治疗14天,血红蛋白85g/L,网织红细胞2%,进一步的治疗应该是
A.改服泼尼松
B.加服叶酸
C.改用肌注铁剂
D.继续口服铁剂
E.加用维生素B12
参考答案:D
解析:
治疗虽然有效,但未达到正常,故应继续口服铁剂治疗。
第1333题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明显减低常见于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D.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E.类白血病反应
参考答案:B
解析: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在慢粒时明显减低,甚至为0,但在类白血病反应时升高。
第1334题 关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正确的是
A.分期的目的在于帮助选择治疗策略和估计预后
B.儿童多见
C.一旦确诊即需治疗
D.放疗比化疗效果好
E.不适合采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参考答案:A
解析:
慢淋多见于老年,儿童罕见。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确诊后需要进行临床分期,其目的在于帮助选择治疗策略和估计预后。一般A期患者无需治疗,定期复查即可。对B期患者,如有足够数量的正常外周血细胞且无症状,也多不治疗,只需定期随访。C期患者应予治疗,主要采用化疗,一般不用放疗。在缓解期,采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淋可获得较理想的结果。
第1337题 测定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总铁结合力(TIBC)及转铁蛋白饱和度(TS)可了解机体铁代谢情况,缺铁性贫血时
A.SI↓,SF↑,TIBC↓,TS↑
B.SI↑,SF↓,TIBC↑,TS↓
C.SI↓,SF↓,TIBC↓,TS↑
D.SI↑,SF↑,TIBC↑,TS↑
E.SI↓,SF↓,TIBC↑,TS↓
参考答案:E
解析:缺铁性贫血时SI↓,SF↓,TIBC↑,TS↓。
第1338题 慢性贫血病人对缺氧的耐受性增加主要是由于
A.心输出量增加,血液循环加速
B.呼吸频率加速,增加换气功能
C.红细胞中2,3-磷酸甘油酸浓度增高
D.缺氧敏感器官的血流量增加
E.骨髓幼红细胞增生
参考答案:E
第1339题 反映机体缺铁最敏感的指标为
A.红细胞计数
B.血红蛋白测定
C.血清铁
D.血清铁蛋白
E.转铁蛋白饱和度
参考答案:D
解析:血清铁蛋白能准确反映储存铁量的指标,也是机体缺铁最敏感的指标。
第1340题 急性白血病患者出血的主要原因是
A.白血病本身
B.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C.血小板减少
D.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E.纤维蛋白溶解亢进
参考答案:C
解析:急性白血病患者出血的主要原因是血小板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