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081题 下面关于紫癜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机体有自动止血功能
B.紫癜一般高于皮肤表面
C.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紫癜是因为血管壁结构和功能异常所致
D.再生障碍性贫血是血小板生成减少导致的紫癜
E.类风湿性关节炎可引起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参考答案:B
解析:
除过敏性紫癜外,一般紫癜均不高于皮肤表面。
第1082题
男性,22岁,因上呼吸道感染静滴青霉素后,皮肤上见多个紫红色片状改变,大小不等,稍突出皮面,按之不褪色,直径约为5mm,诊断为
A.紫癜
B.荨麻疹
C.血肿
D.瘀点
E.充血性皮疹
参考答案:A
解析:
紫癜是皮肤和粘膜出血后颜色改变,直径为3-5mm,一般不高出皮面,仅于过敏性紫癜时可稍隆起,开始为紫红色,压不退色,以后逐渐变浅,至两周左右变黄而消退。紫癜是出血性疾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第1086题 过敏性紫癜的出血是由于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A
解析: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侵犯皮肤和其他器官细小动脉和毛细血管的过敏性血管炎,常伴腹痛、关节痛和肾损害,但血小板不减少。
第1087题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出血是由于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临床表现以贫血、出血、感染为特征。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因为血小板减少导致的。
第1088题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出血是由于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C
解析: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是指在某些致病因子作用下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大量可溶性促凝物质入血,从而引起一个以凝血功能失常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或病理综合征)。在微循环中形成大量微血栓,同时大量消耗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纤溶)过程加强,导致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和贫血等临床表现的出现。
第1089题 血小板无力症的出血是由于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D
解析:
血小板无力症,是一种遗传性出血病。特点为血细胞对多种生理诱聚剂反应低下或缺如,由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GPⅡb) 和(或)Ⅲa(GPⅢa)质或量的异常引起。GPⅡb-Ⅲa复合物是钙依赖性多聚体,是纤维蛋白原受体,介导血小板聚集。因此受体的异常可导致血管损伤处血小板血栓不能形成,发生出血不止或淤斑。
第1090题 血友病的出血是由于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血友病为一组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的出血性疾病,其共同的特征是活性凝血活酶生成障碍,凝血时间延长,终身具有轻微创伤后出血倾向。
第1091题
血友病的凝血异常为
A.APTT缩短、PT正常
B.APTT正常、PT延长
C.APTT延长、PT正常
D.APTT正常、PT正常
E.APTT延长、PT延长
参考答案:C
解析:
血友病的凝血异常为FⅧ缺乏,APTT延长。
第1095题
关于脾肿大的说法错误的是
A.Budd-Chiari综合征为淤血引起的脾肿大
B.临床上将脾肿大分为三度
C.脾大本身可以没有症状
D.螺旋体感染可引起脾肿大
E.心脏有器质性杂音,还有发热、出血点、脾大应注意为系统性红斑狼疮
参考答案:E
解析:
心脏有器质性杂音,还有发热、出血点、脾大应注意为感染性心内膜炎。
第1096题
男性,27岁。查体:脾脏触诊有摩擦感,压痛明显,脾脏听诊可闻及摩擦音,该患者的诊断是
A.脾囊肿
B.溶血性黄疸
C.脾周围炎
D.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E.淋巴肉瘤
参考答案:C
解析:
脾周围炎时脾脏触诊有摩擦感,压痛明显,脾脏听诊可闻及摩擦音。
第1098题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脾大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E
解析:
本题选E,浸润性脾大:各类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生性疾病及脂质贮积病、恶性组织细胞病及淀粉样变性等。
感染性脾大:各种急、慢性感染如伤寒、副伤寒、黑热病、血吸虫病、疟疾、病毒性肝炎、败血症、晚期梅毒等.
淤血性脾肿大:斑替氏综合征、肝硬化、慢性心力衰竭致心原性肝硬化、慢性缩窄性心包炎、门静脉或脾静脉血栓形成。
第1100题
关于脾的大小和位置说法正确的是
A.脾的正常叩诊浊音区位于左侧腋中线第8肋间与第11肋间
B.只要在左侧肋弓下触及脾下缘就是脾大
C.脾脏的触诊需用双手触诊、左侧卧位,并排除同侧肾的位置及发育异常
D.脾下缘超过肋下2cm,但在脐水平线以上,提示脾脏高度肿大
E.正常情况下,脾的前方不超过腋前线
参考答案:E
解析:
正常脾脏在左腋中线第9-11肋间,B超测量其最大长度<10-275px,厚<3.5-100px,其前方不超过腋前线。
正常情况下,肋缘下不能触及脾脏,除极少数因内脏下垂、左侧胸腔积液、气胸等使脾向下移位而触及外,凡是在仰卧或侧卧位能触及脾脏或B超检查超过上述大小时则称为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