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内科主治医师试题题库(2680题)


第2241题 下列不属于缺铁性贫血临床表现的是


A.黏膜损害

B.异食癖

C.勺状指

D.口舌炎

E.皮肤瘀斑


参考答案:E


解析:

除有贫血的临床表现外,尚有因含铁酶和铁依赖活性减低引起的临床表现。表现为黏膜损害,常见有口炎、舌炎、咽下困难或咽下时梗阻感(Plummer Vinson征)及外胚叶组织营养缺乏表现为皮肤干燥、毛发无泽、反甲等,以及精神神经系统表现,甚至发生异食癖。缺铁引起的贫血性心脏病易发生左心衰。 


第2242题 铁的贮存有两种形式,为铁蛋白和


A.血红蛋白铁

B.肌红蛋白铁

C.转铁蛋白结合的铁

D.乳铁蛋白结合的铁

E.含铁血黄素


参考答案:E


解析:

贮存铁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两种形式,储存在单核巨噬细胞中,机体对铁的需要增加时,或丢失时即动用贮存铁。 


第2243题 关于铁的代谢下述正确的一项是


A.食物中的铁以二价铁为主

B.肠黏膜吸收的铁为二价铁

C.转铁蛋白结合的铁为二价铁

D.体内铁蛋白中结合的铁为二价铁

E.血红蛋白中的铁为三价铁


参考答案:B


解析:

 有关铁的代谢是一种比较复杂的问题,食物中的铁以三价铁为主。肠黏膜吸收的铁为二价铁,转铁蛋白结合的铁及体内铁蛋白中结合的铁均为三价铁。而血红蛋白中的铁为二价铁。 


第2244题 男,45岁,便血、面色苍白3个月。血常规:Hb 60g/L,MCV 72fl,MCHC 27%,WBC 8.0×109/L,Plt 138×109/L,网织红细胞0.025。最可能出现的特有临床表现是


A.酱油色尿

B.匙状甲

C.皮肤瘀斑

D.肝、脾肿大

E.巩膜黄染


参考答案:B


解析:

 患者面色苍白,HB 60g/l,应诊断为中度贫血。MCV72fl,MCHC27%,应考虑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男性患者长期便血,故应诊断为缺铁性贫血。可能有的表现是匙状甲,此为组织缺铁的临床表现。 


第2245题 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其疗效指标最早出现的是


A.血红蛋白上升

B.红细胞数上升

C.红细胞比容上升

D.网织红细胞数上升

E.铁蛋白上升


参考答案:D


解析:

 口服铁剂有效的表现先是外周血网织红细胞数上升,高峰在开始服药后的5-10天,2周后血红蛋白浓度上升,一般2个月左右恢复正常。 


第2246题 男,55岁。3个多月来乏力、面色苍白,体重下降6kg。既往体健。化验Hb 60g/L,RBC 3.0×1012/L,WBC 8.2×109/L,PLT 310×109/L,外周血涂片见红细胞中心淡染区扩大。为寻找贫血的病因,首选的检查是


A.腹部B超

B.血清铁蛋白

C.尿常规

D.大便隐血

E.骨髓检查


参考答案:D


解析:

 男性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原因是消化道慢性失血(痔出血)。因此应首选大便潜血试验,以了解有无胃肠道出血,答案为D。 


第2247题 女性,34岁。月经过多2年,Hb 70g/L,WBC 7.0×109/L,PLT 160×109/L,网织红细胞0.015,血涂片可见红细胞中心淡染区扩大。下列对辅助诊断没有意义的是


A.51铬红细胞半衰期测定

B.骨髓铁染色检查

C.血清铁测定

D.总铁结合力测定

E.血清铁蛋白测定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虑为缺铁性贫血,51铬红细胞半衰期测定主要用于溶血性贫血检测红细胞寿命。 


第2248题 男性,35岁。常感胃灼热,解黑便,实验室检查:Hb 75g/L,WBC 5.9×109/L,PLT 130×109/L,MCV 65fl,MCHC 29%,肝功能正常。他的铁代谢检查结果可能为


A.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升高、转铁蛋白饱和度正常

B.血清铁正常、总铁结合力升高、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

C.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降低、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

D.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正常、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

E.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升高、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


参考答案:E


解析:

此贫血病例MCV<80fl,MCHC<32%,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合并慢性胃炎病史,考虑为缺铁性贫血,其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而总铁结合力升高。 


第2249题 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病因是


A.慢性胃炎

B.急性失血

C.循环障碍

D.慢性感染

E.慢性失血


参考答案:E


解析:

 多种原因引起慢性失血是最常见原因,主要见于月经过多、反复鼻出血、消化道出血、痔出血、血红蛋白尿等。 


第2250题 女性,40岁。类风湿关节炎10年,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红蛋白78g/L。下列关于该患者贫血说法错误的是


A.属于慢性病性贫血

B.常伴有血小板减少

C.是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D.主要发生机制是铁利用障碍

E.可能有缺铁因素参与


参考答案:B


解析: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可导致胃肠道慢性失血,致缺铁性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而活动期常有血小板增高,血小板减低是错误的。 


第2251题 下列哪项结果诊断缺铁性贫血最有意义


A.红细胞平均体积降低

B.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降低

C.红细胞平均直径变小

D.血清铁降低

E.骨髓象幼红细胞增生活跃


参考答案:D


解析:

 血清铁减低,总铁结合力升高,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是缺铁性贫血的特征性改变。 


第2252题 铁的吸收主要在肠道哪个部位


A.回肠

B.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

C.胃

D.结肠

E.食管


参考答案:B


解析:

 食物中的铁大部分为三价铁,经胃酸作用还原成二价铁后被吸收。铁吸收最高的部位在十二指肠和空肠。铁的吸收量由体内储备铁情况来调节。 


第2253题 女,31岁,2年前因胃出血行胃大部切除术,近1年半来头晕,乏力,面色逐渐苍白,平时月经量稍多,检查:Hb 76g/L,RBC 3.1×1012/L,WBC 5.3×109/L,网织红细胞0.015,细胞中央淡然区扩大,在进行体格检查时,不可能出现的体征是


A.皮肤干燥,毛发干燥易脱落

B.行走不稳,深感觉减退

C.口腔炎,舌乳头萎缩

D.指甲变脆,变平或匙状甲

E.心尖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参考答案:B


解析:

 考虑是缺铁性贫血,“行走不稳,深感觉减退”,为巨幼细胞贫血的表现,而不是缺铁性贫血的表现。 


第2254题 正常人消化道内铁吸收效率最高的部位是


A.胃

B.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

C.空肠

D.回肠

E.回盲部


参考答案:B


解析:

 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肠黏膜是吸收铁的主要部位。(记忆性问题) 


第2255题 血清铁减低,总铁结合力增高及转运铁蛋白饱和度减低见于


A.海洋性贫血

B.感染性贫血

C.缺铁性贫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参考答案:C


解析:

 缺铁性贫血,血清铁和转铁蛋白饱和度减低,总铁结合力和未结合铁的转铁蛋白升高,组织缺铁,红细胞内缺铁。 


第2256题

最可能的诊断是


A.海洋性贫血

B.G6PD缺乏症

C.丙酮酸激酶缺乏症

D.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E.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参考答案:B


解析: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表现为溶血性贫血,海因小体的形成是由于氧化等因素对血红蛋白造成的损害而变性形成的细胞内包涵体,沉积于细胞膜上并对其造成损害,受损红细胞易被脾脏的巨噬细胞吞噬。见于:地中海贫血,红细胞葡萄糖六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苯胺或硝基类化合物中毒,慢性肝病。

红细胞脆性试验和自体溶血试验均正常排除了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海洋性贫血。 


第2257题

下列有助于确定诊断的进一步检查是


A.异丙醇试验和热变性试验

B.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

C.血红蛋白电泳

D.骨髓检查

E.尿ROUS试验


参考答案:B


解析:

 通过测定高铁血红蛋白的还原速度,可以间接反映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活性。可用于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的辅助诊断。 


第2258题

下列防治措施不正确的是


A.对症治疗

B.防治感染

C.避免服用磺胺类药物

D.避免用氧化药物

E.重型者脾切除


参考答案:E


解析:

 该病主要是注意饮食和药物,对症进行处理,不需要切脾。 


第2259题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地中海贫血

B.巨幼细胞贫血

C.缺铁性贫血

D.溶血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参考答案:D


解析:

 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破坏速率增加(寿命缩短),超过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而发生的贫血。骨髓有6~8倍的红系造血代偿潜力。如红细胞破坏速率在骨髓的代偿范围内,则虽有溶血,但不出现贫血,称为溶血性疾患。 


第2260题 为明确诊断尚需做的检查是


A.肝功能

B.免疫球蛋白电泳

C.Coombs试验

D.腹部超声

E.骨髓检查


参考答案:C


解析:

 直接法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是测定吸附在红细胞膜上的不完全抗体和补体较敏感的方法,为诊断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重要指标。 


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