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考试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第1022题 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A
B.B
C.C
D.D
E.E
参考答案:B
解析:
艾滋病传播途径:①性接触传播:为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②血源传播:输入被HIV污染的鲜血、血浆或其他血制品;因不规范和非法采血;静脉吸毒者使用HIV病人用过的注射器;医院消毒隔离措施不严;医务人员或科研部人员意外地被HIV污染的针头、手术刀等均可造成传播。③母婴传播:感染本病的孕妇可通过胎盘将HIV传播给胎儿。④其他:应用HIV感染者的器官移植或人工授精、口腔科操作等也可传播。
第1023题 下列对狂犬病的辅助检查结果描述错误的是
A.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
B.可用唾液分离病毒
C.中性粒细胞增多
D.ELISA法用于检测早期的IgM
E.白细胞总数增多
参考答案:A
解析:
血象及脑脊液: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脑脊液呈非化脓性改变。
第1027题 对狂犬病病人的治疗中最主要的项目是
A.对症治疗
B.病原治疗
C.调节免疫功能的治疗
D.康复治疗
E.支持疗法
参考答案:A
解析:
狂犬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病人单室隔离,专人护理,积极对症处理、预防并发症,重点是维持呼吸和循环功能。
第1028题 对狂犬病患者的正确治疗原则是
A.立即接种狂犬病疫苗及注射免疫血清
B.给予患者维持呼吸系统及心血管系统功能的对症治疗
C.用大剂量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及输血、输血浆等支持疗法
D.使用狂犬病免疫血清及病原治疗药物
E.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及抗菌药物
参考答案:B
解析:
狂犬症目前尚无特效疗法,病人单室隔离,专人护理,积极对症处理、预防并发症,重点是维持呼吸和循环功能。
第1029题 人被病犬咬伤后是否发病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
A.创伤程度
B.伤口局部处理情况
C.被咬者年龄
D.咬伤后是否及时全程注射狂犬疫苗
E.咬伤部位
参考答案:C
解析:
人普遍易感,人被病犬咬伤后是否发病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咬伤部位,头、面、颈、手指等处的发病机会较多;②创伤程度伤口深而大,发病率高;③伤口局部处理情况,咬伤后伤口迅速彻底清洗者,发病机会少;④咬伤后及时全程注射狂犬疫苗者,发病机会少;⑤被咬者的免疫功能低下,易发病。
第1031题 入院第3天,患者由兴奋转为安静,肌肉痉挛停止,提示患者的病情
A.进入缓解期
B.进入恢复期
C.进入麻痹期
D.进入后遗症期
E.康复
参考答案:C
解析:
典型的狂犬病分3期,即前驱期、兴奋期和麻痹期。患者病情进入第6天,由兴奋转为安静,痉挛发作停止,提示进入麻痹期。
第1032题 你认为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B.狂犬病
C.破伤风
D.脊髓灰质炎
E.流行性乙型脑炎
参考答案:B
解析:
患者就诊3天前有低热、烦躁。对风、声、光等刺激敏感,怕水,伴有右上肢麻木感,就诊当天虽神志清楚,但声音嘶哑、流涎,从以上症状推断与狂犬病症状最为相似。如患者既往有动物咬伤史,则基本可以确诊。
第1036题 下列对伤寒患者的治疗错误的是
A.腹泻宜采用少糖低脂肪饮食
B.腹胀时应用新斯的明
C.便秘者低压灌肠
D.禁用泻药
E.高热者宜用物理降温
参考答案:B
解析:
针对严重毒血症者,应用有效的抗生素治疗;高热者宜用物理降温;腹泻宜采用少糖低脂肪饮食;腹胀时禁用新斯的明,因新斯的明可引起剧烈肠蠕动,诱发肠出血或肠穿孔;便秘者可使用开塞露或用生理盐水低压灌肠,但禁用泻药等。
第1037题
下列对伤寒病原体的描述错误的是
A.革兰染色阴性
B.伤寒杆菌外毒素是致病的主要因素
C.伤寒杆菌对热及一般消毒剂敏感
D.伤寒杆菌存活力较强
E.属沙门菌属
参考答案:B
解析:
伤寒杆菌内毒素是致病的主要因素。
第1038题 伤寒可引起暴发流行的传播途径是
A.食物污染
B.日常生活接触带菌者
C.苍蝇传播
D.老鼠传播
E.水源污染
参考答案:E
解析:
伤寒杆菌随病人或带菌者的粪、尿排出,通过污染的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及苍蝇、蟑螂等经消化道传播。水源污染是传播本病的重要途径,可引起暴发流行。
第1039题 经消化道传播的传染病是
A.麻疹
B.伤寒
C.流行性乙型脑炎
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E.水痘
参考答案:B
解析:
经呼吸道传播的有麻疹、水痘、腮腺炎、百日咳、白喉、流脑等;经虫媒传播的有流行性乙型脑炎;经胃肠道传播的有中毒性痢疾、伤寒、霍乱等。
第1040题 伤寒患者退热1~3周后,临床症状再次出现称为
A.复发
B.二重感染
C.再感染
D.重复感染
E.再燃
参考答案:A
解析:
伤寒会出现复发或再燃。少数患者退热后1~3周,临床症状再度出现,血培养再次阳性,称为复发,多见于抗菌治疗不彻底的患者。部分患者在病后2~3周体温开始下降,但尚未恢复正常时体温又复上升,血培养可以阳性,称为再燃,可能与菌血症未被完全控制有关。